首页 百科知识 垃圾填埋场稳定化过程模拟

垃圾填埋场稳定化过程模拟

时间:2024-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填埋处置就是在陆地上选择合适的天然场所或人工改造出合适的场所,把固体废物用土层覆盖起来的技术。目前土地填埋处置在大多数国家已成为固体废弃物最终处置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填埋则是基于安全考虑,称为安全土地填埋或安全填埋。但好氧填埋处置工程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投资费用高,故难于推广。

1. 实验目的与意义

填埋处置就是在陆地上选择合适的天然场所或人工改造出合适的场所,把固体废物用土层覆盖起来的技术。这种处置方法可以有效地隔离污染物、保护好环境,并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目前土地填埋处置在大多数国家已成为固体废弃物最终处置的一种重要方法。随着环境工程的迅速发展,填埋处置已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堆、填、埋,而是更注重对固体废物进行“屏蔽隔离”的工程储存。填埋主要分为两种:一般城市垃圾与无害化的工业废渣是基于环境卫生角度而填埋,称为卫生土地填埋或卫生填埋。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填埋则是基于安全考虑,称为安全土地填埋或安全填埋。

填埋分为厌氧填埋、好氧填埋和准好氧填埋3种类型。其中好氧填埋类似高温堆肥,最大优点是可以减少因垃圾降解过程渗出液积累过多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其次好氧填埋分解速度快,所产生的高温可有效地消灭大肠杆菌和部分致病细菌。但好氧填埋处置工程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投资费用高,故难于推广。准好氧填埋介于好氧和厌氧之间,也存在类似好氧填埋的问题,使用不多。厌氧填埋是国内采用最多的填埋形式,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程造价低、可回收甲烷气体等优点。

2. 实验原理

参见有机垃圾生物处理模拟实验中厌氧消化部分。

3. 实验装置

垃圾填埋场稳定化示意图如图6-5所示。

图6-5 垃圾填埋场稳定化示意图

A—电源总开关;B—循环水加热锅;C—循环泵;D1,D2,D3,D4—取样口;E—循环水排放口;F—渗滤液出口;G—水封水排放口;H—排气口;L—循环水管;I—垃圾排放口;J—加热锅溢流管;1—加热锅开关;2—循环泵开关

4. 操作步骤

(1) 首先检查设备有无异常(漏电、漏水等)。一切正常后开始操作。

(2) 对有机物在柱内进行分层填埋、堆肥至顶部,也可在顶部盖上一层黏土。

(3) 加入恒温水,打开温度控制开关与循环泵开关,对系统进行加热保温工作。

(4) 反应时间一般为10~60天,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在此期间可对不同反应时间阶段进行取样分析。

(5) 反应结束后,卸除余料,关闭所有电源,检查设备状况,没有问题后方可离开。

5. 注意事项

(1) 加热器加热时,必须保证内部充满水,不能空烧。

(2) 程序控制器如长时间不用,则内部会无电,不能正常工作。此时,需按一下复位按钮,并将电源插上后方能正常使用。

6. 实验结果整理

(1) 记录实验设备和操作基本参数,如表6-11所示。

表6-11 实验设备和实验操作基本参数

(2) 参考表6-12记录产气量、渗滤液水量。

表6-12 产气量和渗滤液水量

(3) 气相色谱仪测得的填埋气体成分可参考表6-13记录。

表6-13 填埋气体成分

(4) 渗滤液COD测定数据可参考表6-14记录,并计算COD。

表6-14 COD数据记录表

(5) MLSS和MLVSS的测定数据可参考表6-15记录,并计算MLSS和MLVSS。

表6-15 MLSS和MLVSS的测定数据

7. 实验结果讨论

(1) 绘制填埋柱内产气量和气体组分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2) 绘制填埋柱渗滤液水量和水质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3)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环境因素对填埋场稳定化过程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