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圆筒测量液体黏度

圆筒测量液体黏度

时间:2023-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黏度是液体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它反映了液体流动行为的特征。本实验用落针法测定液体黏滞系数,使用中空长圆落针在待测液体中垂直下落,采用霍尔传感器和多功能毫秒计测量落针的速度,通过测量针的收尾速度确定黏度,并将黏度显示出来。以单板机为基础的多功能毫秒计用以计时和处理的数据由6个数码管显示。

【实验目的】

(1)观察液体的内摩擦现象,学会用落针法测量液体的黏滞系数。

(2)学会用霍尔传感器与单板机记录针的下落时间。

【实验原理】

黏度是液体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它反映了液体流动行为的特征。黏度与液体的性质、温度和流速有关。测量液体的黏度,在工程技术、生产技术和医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例如,研究石油在管道中传输的情况、减小运动物体在液体中的阻力、测量血液的黏滞力以得到有价值的诊断,以及机械的润滑、有机合成等,都需要测定黏度。

测量液体黏度的方法有多种,落球法(又称Stokes法)是最基本的一种,它可用于测量黏度较大的透明或半透明液体,如蓖麻油、甘油、变压器油等。

流体中,如果各层的流速不相等,那么相邻的两个流层之间的接触面上,形成一对阻碍两流层相对运动的等值而反向的摩擦力,其情况与固体接触面的摩擦力有些相似,叫作黏性力。流体的这种性质叫作黏性。例如,用管道输送石油,石油在管道中前进时紧靠着管壁的石油分子附着于管壁,流速为零,稍远一些的分子才有流速,但不是很大。在管道中心部分流速最大。这正是由于从管壁到中心各流层之间有黏性作用的表现。

本实验用落针法测定液体黏滞系数,使用中空长圆落针在待测液体中垂直下落,采用霍尔传感器和多功能毫秒计(单板机计时器)测量落针的速度,通过测量针的收尾速度确定黏度,并将黏度显示出来。巧妙的取针装置和投针装置,使测量过程十分简便,并且自动计算显示结果。此方法可测量不透明液体的黏度和液体密度。单板机人机界面如图 3-22所示。

图3-22 单板机人机界面

在半径为R1的圆筒中装满黏度为的牛顿液体,让长为L、半径为R2的圆柱形针在管中沿轴线下落,若离中心轴距离为r的圆筒状液体层的速度为v,作用在高为L的圆筒面上的黏滞力f为

而作用在半径为drr+的圆筒面的黏滞力为

所以,作用在这两个圆筒面之间的液体上的黏滞力为

所以

若针在下落时的速度为v,解上式得

式(3-13)代入式(3-14)整理后,得

由式(3-12)和式(3-15)得

将式(3-17)代入式(3-16)整理,得

式(3-18)代入式(3-15)得

以上推导的是假定容器的深度和针长均为无限。事实上,容器和针的深度均为有限,若以实际的收尾速度u代替v,式(3-19)应加一修正系数C,即

于是式(3-19)改写为

将两种密度不同的针投入待测液体,分别测量时间间隔t,由公式

可求出待测液体的密度,其中ρs1和ρs2为针的有效密度,t1和t2为落针上下两磁铁经过传感器的时间。本实验使用的两种针的有效密度为ρ=1412kg/m3和ρ=2260kg/m3。本实验使用的液体是蓖麻油。在室温20 ℃时,ρ蓖麻油=950kg/m3

【实验仪器】

落针式动力黏度测定仪由本体、落针、霍尔传感器和单板机计时器四部分组成。下面对各部分进行介绍。

1.仪器结构

仪器主体结构如图3-23所示,装有待测液体的圆筒竖直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下部有调水平的螺钉,用一水准泡指示底座的水平。底座上竖立的支架中部装有霍尔传感器及取针器。圆筒顶部的盖子上装有投针装置(发射器),它包括喇叭形的导环和带永久磁铁的拉杆,此导环便于取针和让针沿圆筒轴线下落。当取针器把针由圆筒底部提起时,针沿导环到达盖子顶部,被拉杆上的永久磁铁吸住,拉起拉杆,针将沿圆筒轴线自动下落。

图3-23 落针式黏度测定仪

1—取针器;2—发射器;3—磁铁;4—篮子;5—针;6—磁铁;7—霍尔传感器;8—圆筒容器;9,12—磁铁;10—有机玻璃管;11—铅条

2.落针

如图3-23所示,它是由有机玻璃制成的内置铅条的细长圆柱体,其外半径为r,平均密度为l,改变铅条的数量可以改变针的平均密度,在针内部的两端装有永久磁铁,两磁铁异名磁极相对,而同名磁极间的距离为l。

3. 霍尔传感器

圆柱状灵敏度极高的开关型霍尔传感器固定在仪器本体上,输出信号接到单板机计时器上,每当磁铁经过霍尔传感器附近时,传感器输出一个矩形脉冲,同时由LED(发光二极管)指示。

4. 单板机计时器

以单板机为基础的多功能毫秒计用以计时和处理的数据由6个数码管显示。其面板如图 3-22所示,单板机计时器不仅可以计数、计时,还有存储、运算和输出等功能。

【实验内容】

(1)调节实验仪地脚螺栓,使仪器底座水平,使圆筒容器垂直。

(2)测液体黏滞系数。

① 使用取针装置将针从容器底部提到顶部,会被顶部拉杆的磁铁吸住;然后将取针器送至底座转向放置,以避免取针器上的磁铁对落针产生影响。接通电源,此时单板机计时器应显示“PH-2”;否则应按“复位”键。按单板机键盘上的“2”键,数码管显示“L”或“H”,此时单板机处于待命状态。

② 稍微转动盖子,将针调到圆筒中轴线上,待液体稳定后拉起拉杆,针就开始自动下落,让针沿圆筒轴线下落,这时霍尔传感器被触发,计时器工作,当针的上下磁铁都经过传感器后,数码管显示“C 002”,然后按单板机键盘上的“P”键,数码管显示针下落距离的时间t(单位为ms)。

③ 继续操作单板机,按“A”键,显示预先设置的针的有效密度,默认值为2 260 kg/m3,如需修改参数,可直接按数码键输入测量值。再按“A”键显示液体密度,默认值为950 kg/m3,同样可作参数修改。第三次按“A”键,则显示测得的液体黏度。

④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6次),每次应先按“复位”键,在显示“PH-2”后,再重复①~③步。

【注意事项】

(1)针应垂直下落,不要接触到容器壁。

(2)用取针器将针拉起并悬挂在圆筒上端后,由于液体受到扰动,处于不稳定状态,应稍等片刻,再将针投下进行测量。

(3)取针装置上的磁铁尽量远离容器和针,以免对针下落造成影响。

(4)用取针器将针拉起过程中,应关闭电源或黏滞系数毫秒计,数码管显示“PH-2”; 禁止数码管显示“L”或“H”时用取针器将针拉起。

【原始数据记录表】

将测得的数据记入表3-20中。

表3-20 数据记录表

【数据处理】

(2)将式(3-21)计算的值与单板机显示的值相比较。

(3)分析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

【思考题】

(1)在式(3-21)中,若修正因子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g作为常量,试推导估算的相对误差公式,并指出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减小误差?

(2)若有两个密度不同的针,试说明如何利用本实验装置测量液体的密度?并推导测量公式。

(3)什么是黏滞力?

(4)流体的黏滞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5)测定液体黏滞系数的方法有哪些?

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