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培养正确的行为规范
形成正确的认识观念
行为规范教育内在过程的第一个环节是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让学生在正确理解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理解行为规范可分为具体性理解、知识性理解、认同性理解和内在性理解4个层次。具体性理解是凭借具体的道德形象去理解行为规范;知识性理解是学生将行为规范当做一种道德知识来掌握,倾向于去背诵条文,但并未成为自己的道德认识;认同性理解指学生同意并接受行为规范,但这种行为规范对学生来讲仍是外在的,未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内在性理解是指学生已把行为规范的要求内化成了自己的道德观点,它成了自己进行道德评论的标准和指导自己行为的准则。行为规范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中小学生对行为规范达到内在性理解的层次。
要解决外在行为规范与学生认识之间的差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必须做到3个转化和3个结合:
3个转化:
1.感性行为观念向概念水平的行为观念的转化。
2.将外在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掌握的道德知识。
3.帮助学生将自己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观点。
3个结合:
1.理解与感受相结合。掌握行为规范,不仅需要思维上理解,而且需要心灵的感受。行业规范的理解和学习,务必要生动形象,真切感人,具体形象与抽象道德相结合。
2.行为规范知识的学生和行为分析相结合。为了避免将道德知识学习与具体道德问题相脱节,必须如此。要将行为规范与行为表现结合比较,将行为的动机与效果结合比较,将遵守行为规范的良好结果与不遵守行为规范的不良后果结合比较,将行为的社会后果和个人后果结合比较,这对形成学生的正确的行为观念有重大作用。
3.行业规范的学习和学生需要相结合。行为规范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把社会行为规范转化学生的个人需要。依据行为规范来调节学生个人的行为。应该让学生理解,行为规范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促进他们社会化与个性发展的需要。如果学生没有将遵守行为规范作为自己的内在需要,那么这种没有道德需要的“道德行为”,只是一种道德形式主义,并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
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
儿童认识了行为规范,了解了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与要求之后,并不意味着会立即接受这种准则,自然而然地导致遵守行为规范,还存在他们愿不愿意遵守行为规范的态度问题。如存在内在情感障碍的话,就可能不遵守。所谓情感障碍,通俗地说,就是道理上通了,感情上不通。这就需要教育者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找到症结所在。
学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的态度包括:自愿遵守、主动执行、积极维护等。为培养这种正确的行为态度,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使学生在道德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体验是规范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心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促使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评价与道德信念的“催化剂”。
2.保持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果学生在道德实践中产生的体验与行为规范的要求相矛盾,那么就不会遵守行为规范。
3.让学生遵守行为规范,人前人后一个样。即要达到高度自觉的水平,不能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4.注意对学生的态度。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会影响到学生对行为规范的态度。若老师总是粗暴地对待学生,引起了学生的反感,那学生就不会乐意遵守行为规范。
形成道德调节机制
学生有了愿意遵守行为规范的态度,但有时由于与个人的需要、动机发生冲突,当个人的直接欲望相当强烈时,就往往会使一些学生产生违反规范的行为,因此,在内化过程中还必须进一步解决这种矛盾。可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动机斗争,用道德的动机战胜个人的动机;引导学生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可以帮助他们在内心战胜个人的动机。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动机斗争中选择正确的动机,起决定作用的便是对自己行为后果的预见能力。
培养学生的道德良心也很重要。它是对道德行为的调节机制。良心是个体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行为所负有的道德责任感。
形成正确的评价能力
道德评价是观念形态的道德转化为人们行动的道德现实的重要环节,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是人们品德发展中的关键因素,在人们的思想行动中,起着道德裁判和道德激励的作用。
教师应根据中小学生道德评价的发展趋势,有意识、有步骤地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使他们的道德评价水平逐渐朝着由他律到自律、从效果到动机、从现象到实质、从片面到全面、从情景到原则、从别人到自己、从自我到社会的方向发展。
形成道德行为能力
学生将行为规范内化后,还要外化为道德行为,这就需要培养其道德行为能力。
道德行为过程分4个阶段,需要相应的道德行为能力:
1.认知当前情景,明确道德问题。这需要培养学生道德观察、道德判断的能力。
2.经过分析选择,做出道德决策。这需要培养学生道德决定的能力。
3.道德行为方式。这需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
4.执行道德决定,实施道德计划。这需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克服内外困难。
应着重把握让学生掌握道德行为方式这个环节。可通过行为方式的讲解、典型分析、榜样展示、步骤讨论、练习、总结等途径进行。其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意义。激发学生掌握道德行为方式的愿望和动机。
2.不要操之过急,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3.注意为学生分析行为方式的心理成分与具体技能,以使学生易于掌握。
4.进行行为方式示范,组织示范性的或模仿性的道德实践,让学生领悟与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
5.通过正确与错误的行为对比,使学生区分正确与错误的行为方式。
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战胜自己的道德动机,克服内外困难,实现社会道德要求的心理过程。有的学生本来愿意遵守行为规范,却因为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产生了违反规范的行为,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及自我调节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1.学生的个人直接愿望与道德要求发生矛盾时,控制个人直接的道德意志力。
2.用道德动机战胜不道德动机的道德意志力。
3.控制自己不道德的消极情感的道德意志力。
4.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良好道德行为的意志力。
5.抗拒外界环境中不良因素诱惑的道德意志力。
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与外在监督而能自动实现的行为方式。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不需要外在监督和意志努力即可实现的道德行为。这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道德行为习惯一经养成,就可成为一个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还能使人在新情景中产生道德行为的迁移。
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注意以下方面:
1.在日常工作中树立起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良好习惯的意识。
2.开展行为习惯的训练活动。
3.创造让学生重复良好行为的教育情景。
4.树立榜样。
5.加强对学生的行为教育管理。
6.行为训练科学化,包括内容系列化、要求层次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