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占有”的意识与行为,可能从别人那里“偷”东西

占有”的意识与行为,可能从别人那里“偷”东西

时间:2023-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过,我没有马上骂欣欣乱拿人家的东西。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孩子的这种“藏、占有”的意识和行为会逐渐减少和消失。当宝宝出现藏、占有的行为时,父母首先要理解,这不是宝宝道德品质出现了问题,而是他进入了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宝宝继续思考,“对了,爸爸爱吃苹果。”全家总动员,通过情景表演,让宝宝在轻松的环境中懂得未经他人允许,不能随意拿别人东西的道理。

有“藏、占有”的意识与行为,可能从别人那里“偷”东西

img121

■ 经典案例

欣欣快4岁了。一天下午,我去接欣欣放学。走在路上,欣欣从自己的小书包里拿出一个玩具小娃娃,问我好不好看。我发现那个娃娃不是欣欣的,于是就问欣欣:“娃娃是从哪里来的呀?”欣欣看着我怯怯地说:“是糖糖(欣欣在幼儿园的好朋友)送给我的。”看着欣欣的表情,我就知道这肯定不是糖糖送的。不过,我没有马上骂欣欣乱拿人家的东西。

回到家,我让欣欣跟爷爷奶奶玩,就去准备晚饭了。过了一会儿,我看见欣欣拿着娃娃,对我说:“妈妈,这个玩具不是糖糖送我的,是我自己拿的。”我走了过去,问欣欣:“那糖糖知道你拿了她的娃娃吗?”欣欣不好意思地说:“不知道。”我蹲下身来,说:“宝贝,拿别人的东西一定要让人家知道,那我们明天一起把娃娃还给糖糖,然后跟糖糖说声对不起,好不好?”欣欣用力点了点头,说:“好。”

■ 解读敏感期

孩子偷偷拿他人的小物品,或者是把他人的东西藏起来,给自己玩并不是成人眼中所谓的“偷”。其实孩子的这种“占有欲”是他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对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他对你我他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在他的思维里,觉得自己喜欢,就可以拿,就是我的。这是由于孩子的自我控制力较弱,就算孩子模糊地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有时还是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总是希望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并且想办法得到它。对此,父母大可不必惊讶和紧张,更不要打骂孩子,当然也不能放任不管。父母应认真分析原因,耐心引导孩子,就像故事中欣欣妈妈一样。相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孩子的这种“藏、占有”的意识和行为会逐渐减少和消失。

怎么办呢

游戏准备

宝宝“占有”的他人物品。

游戏玩法

1.妈妈取出宝宝带回家的他人物品,问问宝宝怎么办,让宝宝知道自己拿的东西,自己要送还回去。

2.妈妈带宝宝将这些物品归还给失主,并让宝宝对失主说声“对不起”。

3.归还后,妈妈可以适当夸夸宝宝,然后请宝宝说一说把物品还给失主后的感觉。

4.妈妈告诉宝宝,例如,“这些物品是其他小朋友的,而且还是他们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就像你很喜欢的小汽车一样。”引导宝宝分清物品的所有权。

育儿专家点拨

宝宝拿别人的东西,家长都会很紧张,担心孩子会因此养成“偷东西”的坏习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宝宝学习主动将物品归还给失主,避免了批评教育导致物品“消失”的尴尬场面,还能帮助宝宝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培养他为他人着想的心态。

玩具不见了

游戏准备

几个宝宝喜欢的玩具。

游戏玩法

1.取出几个宝宝喜欢的玩具,让宝宝玩。

2.爸爸趁宝宝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取走其中一个宝宝最喜欢的玩具自己玩。

3.妈妈惊奇地看着宝宝的玩具,说:“宝宝,你的小警车怎么不见了呢?”引导宝宝进入丢东西的气氛中。

4.妈妈请宝宝想一想玩具有可能去哪里了,例如,让别人拿走了,或让没打招呼的爸爸取走了等,然后和宝宝一起找一找。

5.找到玩具后,爸爸主动向宝宝承认错误,顺势告诉宝宝不能随意拿人家的东西,如果想要他人的玩具,要先跟玩具的主人打招呼。

img123

育儿专家点拨

当宝宝出现藏、占有的行为时,父母首先要理解,这不是宝宝道德品质出现了问题,而是他进入了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对于此,父母要温柔地和宝宝沟通,还可以借助类似情景的游戏,让宝宝自己体会一下“被偷”、“被藏”的感受。

谁动了苹果

游戏准备

一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

游戏玩法

1.妈妈请宝宝吃苹果,宝宝同意后,妈妈取出苹果:“哎呀,苹果不好了!”吸引宝宝观察苹果,引导宝宝说出苹果怎么了。

2.请宝宝找出咬苹果的人,例如,问奶奶:“奶奶,苹果是你咬的吗?”奶奶回答:“不是不是,奶奶爱吃西瓜,苹果不是我咬的。”看到爷爷:“爷爷,苹果是你咬的吗?”“不是不是,爷爷不喜欢吃苹果,苹果不是我咬的,”爷爷说。

3.“那是谁咬了苹果呢?”宝宝继续思考,“对了,爸爸爱吃苹果。”“爸爸、爸爸,快出来,我知道是你咬了苹果。”

4.请出爸爸,大家一起讨论随便吃别人的东西对吗。

img124

育儿专家点拨

全家总动员,通过情景表演,让宝宝在轻松的环境中懂得未经他人允许,不能随意拿别人东西的道理。在游戏中通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到最后引出游戏的目的,还有助于发散宝宝的思维,促进宝宝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