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释义
古人写文章讲究“文以载道”,文中总要寄寓自己的观点态度。所谓“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具体说来是指作者写文章时,在材料的选择、句子的语气、叙述的角度、抒情议论的导向中,会表现出自己的认识和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歌颂,或贬抑,或肯定,或否定……读者读完作品后,都能在心里留下作者感情的印痕。对读者来说,只有把握准作者的观点态度,才能更好地了解作品的思想,才能更可靠地鉴赏评价作品的价值。
在全国高考卷文言文阅读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学习的重点是:能联系该文所涉及的知识背景,能体会作者在文中对人对事的感情,能判断作者在文中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学习难点是:能构建整体阅读观,根据题干要求,仔细推敲揣摩,分辨选项中各种说法的正误。本考点能力层级:C级。
解答本考点类的题目时,要注意运用适当的方法,即析意图、看写法、抓关键、查语境。
析意图。有关历史的文献,大多有明显的倾向性,归纳起来有三种说法:其一立场说,如晋取代魏,统一天下,陈寿作《三国志》时,明显站在魏国的立场上;其二借鉴说,如宋神宗认为《资治通鉴》的写作是“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其三家谱说,如梁启超认为“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一家谱而已”。可见,有关历史的著作或多或少带着作者或时代的烙印,其写作意图当然影响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而文中的有关注解、人物、朝代等信息,对我们理解意图、把握内容会有帮助。
看写法。“写法”就是写作方法。一篇历史文献材料,作者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是怎样安排顺序的?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议论,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看这些写法,抓住文章形式上的显著特点,由表及里、由形式到内容、由现象到本质分析文章内涵,这样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整篇文章的观点态度。
抓关键。古代历史文献中,大多有对人物的评价语、对人物行事的归结语以及一些点到即止的抒情议论语等。抓住这些围绕中心分散在各处的关键语句,是我们体会作者观点态度的重点。
查语境。语境即具体的语言环境。阅读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由于词语的多义性、句子的多元性,单独看某句话是一层意思,服务于某个中心,把它放入全文又是另外一层意思。要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要从语境的角度去考虑,切忌孤立生硬地理解。
试题示例
例一: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5题:
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阿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例二:2002年上海高考试题第27题:
苏轼兄弟贬官以后,世人和巢谷对他们的态度有何不同?(用文中语句回答)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世人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巢谷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
“例一”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C级。解此题时,一定要在读懂两段选文的意思基础上,再来探讨司马光的写作意图。司马光写作《资治通鉴》,其目的在于“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他是从考查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看能否给宋代统治者的治世提供借鉴,即借古喻今、借古鉴今。司马光说:“君者表,臣者景”,那么“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实质上就是“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阿谀逢迎”的另一角度的诠释,因此A项正确;而“表动则景随”,那么“君王表率作用”就显得很重要了,可见C项也正确;又从作者司马光的写作意图看,重在启示后世君王,D项也正确。B项在解说司马光的观点态度时,只站在裴矩的角度上显然有误。《资治通鉴》本身就是给君王作辅佐,司马光当然应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而《旧唐书》则是站在裴矩的角度;另外司马光强调裴矩之变“非其性之有变”而是君王之功,而B项只强调一方面(影随)而非双方(即表动则影随)。因此,此题答案是B。
答题时应注意:充分利用注释出处(如《旧唐书》、《资治通鉴》)、作者信息(如司马光的创作情况)等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再联系作者的文意判断选项说法的正误。
“例二”考查筛选文中信息、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先筛选信息(此考点在前已讲),世人态度是:“士大夫皆讳与予兄弟游,平生亲友无复相闻者。”士大夫为什么“讳”呢?从上下文语境来看,前文说“予(苏轼)以罪谪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冒化”,兄弟俩惨遭贬谪,到处流浪,士大夫冷淡他们,平生亲友也跟他们不来往。世事变迁,人情冷暖,可见一斑。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讽刺世态炎凉。巢谷却与众不同,他大发感慨,认为人心不古。他的态度是:“欲徒步访吾兄弟。”他不畏流言,不怕艰辛,在兄弟俩处于困境之中他要给他们以人间的温暖,可见他的古道热肠。因此,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褒扬巢谷古道热肠。
答此题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语境,全面理解文章,进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模拟训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
赵轨,河南洛阳人也。父肃,魏廷尉卿。轨少好学,有行检。周蔡王引为记室,以清苦闻。迁卫州治中。隋高祖受禅,转齐州别驾,有能名。其东邻有桑,葚落其家,轨遣人悉拾还其主,诫其诸子曰:“吾非以此求名,意者非机杼之物,不愿侵人。汝等宜以为诫。”在州四年,考绩连最。持节使者郃阳公梁子恭状上,高祖嘉之,赐物三百段,米三百石,征轨入朝。父老相送者各挥涕曰:“别驾在官,水火不与百姓交,是以不敢以壶酒相送。公清若水,请酌一杯水奉饯。”轨受而饮之。既至京师,诏与奇章公牛弘撰定律令格式。时卫王爽为原州总管,上见爽年少,以轨所在有声,授原州总管司马。在道夜行,其左右马逸入田中,暴人禾。轨驻马待明,访禾主酬直而去。原州人吏闻之,莫不改操。后数年,迁硖州刺史,抚缉萌夷,甚有恩惠,寻除寿州总管长史。芍陂旧有五门堰,芜秽不修。轨于是劝课人吏,更开三十六门,灌田五千余顷,人赖其利。秩满归乡里,卒于家,时年六十二。子弘安、弘智,并知名。 (选自《隋书》)
(1)下列分析和概括,不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赵轨少年好学有操行。隋朝时任齐州别驾,他把掉落己家的桑葚归还邻人,并借此教导儿子不侵占非劳作所得之物。
B.隋高祖征召赵轨入朝为官,百姓感其清正以杯水为他饯行,说明他名声很好,深受百姓爱戴。
C.一次夜行时赵轨的马跑入农田,踏坏了百姓的庄稼,他查找到庄稼主人偿付了钱。此事在原州百姓官吏间产生了示范效果。
D.赵轨后升硖州刺史,他对百姓非常好。后任寿州总管长史,他鼓励督促人们和官吏兴修水利,造福百姓。
(二)
平阳侯曹参者,沛人也。秦时为沛狱掾,而萧何为主吏,居县为豪吏矣。高祖为沛公而初起也,参以中涓从。高祖二年,拜为假左丞相,入屯兵关中。月余,魏王豹反,以假左丞相别与韩信东攻魏将军孙遫军东张,大破之。已而从韩信击龙且军于上假密,大破之,斩龙且,虏其将军周兰。定齐,凡得七十余县。得故齐胶东将军田既。韩信为齐王,引兵诣陈,与汉王共破项羽,而参留平齐未服者。
孝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节录《新唐书·戴胄传》)
(2)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迁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史家的眼光,在众多的历史人物的作用中,公正评价相国曹参的历史功绩。
B.淮阴侯韩信和相国曹参协同作战,成就了曹参的功勋,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其他人的帮助。
C.曹参担任汉朝相国,极力主张道家的清静无为,推行与民休息,无为而治,表明大乱之后,要进行大改革,国家才有出路。
D.启示后世国君,治国时应当注意从曹参的治国方略中吸取经验,与时俱进。
(三)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曰:“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曰:“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
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辄引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执经对讲。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熹平五年,代许训为太尉。灵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常令讲经,宽尝于坐被酒睡状,帝问:“太尉醉邪?”宽爷对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帝重其言。
尝坐客,遣苍头市酒,迂久,大醉而还。客不堪之,骂曰:“畜产。”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自杀。顾左右曰:“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故吾惧其死也。”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 (节选自《后汉书》)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个丢了牛的人,认定刘宽驾车的牛就是他的。刘宽二话不说交给了他。不久,那人找到了牛,送还时向刘宽道歉。刘宽原谅了他。以此赞扬刘宽是一个宽容大度的人。
B.属吏犯了错,刘宽象征性地羞辱他;政务有了功绩,刘宽归功于属下;出现了灾害,刘宽严责自己。说明他是一个德行深厚的人。
C.刘宽曾在座位上显出醉酒入睡的样子,他却向灵帝说自己是忧心如醉。说明他也是一个巧言令色的人。
D.客人骂买酒途中喝得酗酗大醉的仆人“畜产”。刘宽担心仆人会一时想不开自杀。说明刘宽是一个仁厚德高的人。
(四)
延宗初称尊号,遣使修启于瀛州刺史任城王湝,曰:“至尊出奔,宗庙事重,群公劝迫,权主号令。事宁,终归叔父。”湝曰:“我人臣,何容受此启!”执使者送邺。壬戌,周主大赦,削除齐制。收礼文武之士。
邺伊娄谦聘于齐,其参军高遵以情输于齐,齐人拘之于晋阳。周主既克晋阳,召谦,劳之。执遵付谦,任其振复。谦顿首,请赦之,周主曰:“卿可聚众唾面,使其知愧。”谦曰:“以遵之罪,又非唾面可责。”帝善其言而止。谦待遵如初。
臣光曰:赏有功,诛有罪,此人君之任也。高遵奉使异国,漏泄大谋,斯叛臣也;周高祖不自行戮,乃以赐谦,使之复怨,失政刑矣!孔子谓以德报怨者何以报德。为谦者,宜辞而不受,归诸有司,以正典刑。乃请而赦之以成其私名,美则美矣,亦非公义也。 (选自《资治通鉴》)
(4)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政治家的眼光,看待君主的职责在于赏罚分明。
B.用高遵奉命出使而泄漏军机的事例,说明不要轻易相信身边的谋臣。
C.以怨报德,不合道德;以德报怨,有失“政刑”。
D.伊娄谦为了成就自己宽弘的美名,赦免叛臣,实际上是搞乱了国家法纪。
(五)
张允济,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牛牸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你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以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尤异。
迁高阳郡丞,时无郡将,允济独统大郡,吏人畏悦。及贼帅王须拔攻围,时城中粮尽,吏人取槐叶藁节食之,竟无叛者。 (选自《旧唐书》)
(5)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武县有个人将牛寄养妻家,后妻家拒不归还,县衙多次审理都无法判决,而张允济略施小计,便使妻家自动服罪,说明他善断疑案。
B.张允济帮助老婆婆破盗葱案时,也只是召集附近之人“呼前验问”,便捉住了盗贼,赞扬了他的神勇。
C.一行人天亮提早出发,把衣衫遗失在路上。武阳人一句“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反映了张允济政绩的卓越。
D.张允济独统高阳郡,面对贼兵围攻,虽城中粮尽,而吏人“无叛者”,表现了他崇高的威望。
(六)
刘敏元,字道光,北海人也。厉己修学,不以险难改心,好星历阴阳术数,潜心《易》、《太玄》,不好读史。常谓同志曰:“诵书当味义根,何为费功于浮辞之文?《易》者义之源,《太玄》理之门,能明此者,即吾师也。”
(6)下列对原文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敏元读书,极力推崇《周易》和《太玄》,认为史书是无用的浮辞之文,但他对历史的掌握的认识,还是颇有深度的。
B.逃难途中,刘敏元仅以见投之故,就悉心照料同邑老人管平,在管平被盗贼抓获的情况下,刘敏元又乞以身代,表现了舍己救人的高风亮节。
C.刘敏元认为,只要常存仁义之心,以刘邦、刘秀为榜样,即使是盗贼一类的小股武装也可以纵横天下,成就陈涉、项羽那样的伟业。
D.刘敏元不仅大仁大义,而且机智勇敢,在与盗贼进行斗争的过程中,注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且能够抓住机会分化敌人,显示了很高的斗争艺术。
答案提示
(一)译文:
赵轨是河南洛阳人。他父亲赵肃是东魏的廷尉卿。赵轨少年时好学,有操行。北周的蔡王引荐他做了记室,因守贫刻苦而知名。后升官为卫州治中。隋高祖接受禅让(做皇帝),赵轨转任齐州别驾,很有能干的名声。他的东边邻居有桑树,桑葚落到了他的家,赵轨派人把桑葚全都拾起来还给它的主人,他告诫他几个儿子说:“我不是用这种行为求得名声,想来不是劳作得来的东西,不愿意侵占别人。你们应该把这话作为准则。”他在齐州四年,考核政绩连续最佳。持节使者郃阳公梁子恭的文状上奏朝廷,隋高祖很赞许赵轨,赐给他三百匹绸缎、三百石米,征召他入朝做官。送别他的乡亲父老各自擦眼泪说:“别驾在官任,烧水和点火做饭的小事都不与百姓接触,因此不敢用一壶酒送别您。您清廉像水,我们斟上一杯水献上饯行。”赵轨接过来把水喝了。他到了京城之后,皇帝下令让他与奇章公牛弘撰写制定法律、命令、规则,当时卫王杨爽做原州总管,皇帝见杨爽年轻,因为赵轨在做官的地方有名声,任命赵轨做原州总管司马。一次在路上夜行,赵轨身边人的马跑进了田地里,马踏坏了庄稼。赵轨停下马等待到天明,查找庄稼的主人偿付了钱才离开。原州百姓官吏听到这件事,没有不改变操行的。几年后,赵轨升官为硖州刺史,他安抚聚合各族百姓,对百姓很有恩惠。不久,他被任命为寿州总管长史。芍陂先前有五门围堰,荒废了也没有修整。赵轨于是鼓励督促人民和官吏,又开了三十六门围堰,灌溉田地五千顷,人们都依赖它们带来的好处。赵轨为官期满回到乡里,在家中去世,当时62岁。他的儿子赵弘安、赵弘智都很知名。
(1)答案:C
原文中说,一次在路上夜行,赵轨身边人的马跑进了田地里,而不是赵轨的马跑入农田。
(二)译文:
平阳侯曹参,是沛县人。秦朝时当过沛县的狱掾,而萧何担任主吏,在县里都是很有势力的官吏。高祖做沛公而刚刚起事的时候,曹参以中涓的身份跟随高祖。高祖二年,任命曹参为代理左丞相,率领军队进驻关中。过了一个月,魏王豹反叛,以代理左丞相的身份另外和韩信向东在东张进攻孙遫的军队,把敌人打得大败。不久又跟随韩信在上假密攻击龙且的军队,大败敌军。斩杀龙且,俘虏了他的将军周兰。平定了齐国,共夺取七十多座县城。俘获原来的齐胶东将军田既。韩信被封为齐王,引兵前往陈县,和汉王共同打败项羽,而曹参留在齐国平定那些还没有归服的地区。
孝惠帝元年,废除诸侯国设相国的法令,重新任命曹参为齐国丞相。曹参担任齐国丞相时,齐国拥有七十座城。天下刚刚平定,悼惠王年纪很轻,曹参召来所有的长老、书生,询问安抚百姓的方法,齐国原来的儒生有好几百人,每个人的说法都不相同,曹参无法作出决定。听说胶西有个盖公,精通黄老学说,派人带上厚礼去请他。见到盖公后,盖公对他讲治国之道贵在清静无为,这样老百姓自然就会安定,举出这类事例向他详加说明。曹参于是让出正堂,让盖公居住。曹参治理齐国主要采用黄老学说,所以在担任齐相的九年时间里,齐国安定,人们盛赞他是贤相。
太史公说:相国曹参攻城略地的功劳之所以如此之多,是因为他和淮阴侯韩信在一起战斗。等到韩信被诛灭后,列侯所成就的战功,只有曹参独享盛名。曹参担任汉朝相国,极力主张清静无为,符合道家学说。而百姓刚刚脱离了秦朝的残酷统治,曹参让他们休养生息,无为而治,所以天下人都称颂他的美德。
(2)答案:D
《史记》在每篇传记后,都有一段“太史公曰”,是对传主一生行事的总结。相国曹参的治国方略是建立在刚刚脱离秦朝残酷统治之上的,有一定社会历史原因,并不能供后世盲目仿效。汉朝初年民生凋敝,社会混乱,何谈与时俱进!
(三)译文:
刘宽字文饶,是弘农华阴人。刘宽曾经坐车外出,有个人丢了牛,认为刘宽驾车的牛就是他丢的那头。刘宽什么也没说,卸下牛交给那人,自己步行回家。不久,那人找着了自己的牛,来送还刘宽的牛。他磕头道歉说:“面对您这样品德高尚的人,我非常羞愧,随便您怎么处罚吧。”刘宽说:“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佩服他的宽容。
延熹八年,朝廷授予他尚书令的官职,又晋升他为南阳太守。刘宽认为“用刑罚来治理百姓,百姓就会只求逃避刑罪而没有了羞耻之心”。属吏犯了过错,刘宽只是用蒲叶做成的鞭子抽打,象征性地表示羞辱,从不施加严刑。政务有了功绩,他则归功于属下。出现了自然灾害或异常的自然现象,刘宽总是严责自己。每次他巡视属县,在亭传休息时,就召集当地的学官博士祭酒,让处士、众儒生手执经书相对谈论学问。他对老年人就讲农事或乡里之事以示关切,对年轻人则用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教诲加以鼓励。百姓被他的德行所感动,当地风化日渐好转。
熹平五年,刘宽代替许训任太尉之职。汉灵帝很喜欢学习六艺,每次接见刘宽时,经常让刘宽给自己讲解六经,刘宽曾经在座位上显出醉酒入睡的样子。灵帝问他:“太尉喝醉了吗?”刘宽仰头答道:“臣不敢喝醉,而是感到自己责任重大,忧虑得好像醉了。”灵帝非常看重他的这番话。
刘宽曾经招待客人,派仆人去买酒。过了很久,那仆人才大醉而回。客人忍不住骂那仆人:“畜生!”刘宽怀疑那仆人一定会自杀,片刻之后就派人去看他。刘宽对左右说:“他也是个人,被骂作畜生,污辱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所以我怕他会去寻死。”他具有这样的性情度量,天下人都认为他是个道德高尚的君子。
(3)答案:C
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讨好别人。从全文看,贬义词“巧言令色”不合文意。刘宽可以说是“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对灵帝表达了“忧心如醉”的极度担忧,对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仍尽己所能地当一个好官,真正做到爱民如子。
(四)译文:
高迎宗即位称帝之初,曾派使者送了一封书信给瀛州刺史、任城王高湝,信中说:“天子出奔,宗庙社稷事重,由于群臣劝说相强,我暂时主持国政。待战事平定,最终会将皇位归还叔父。”高湝说:“我是天子之臣,怎能接受这种书信!”于是拘捕使者押送邺城。十八日,北周国主大赦全国,取消北齐的制度。网罗文武贤才,并加以优礼录用。
当初北周的伊娄谦到北齐访问,他的参军高遵把周将伐齐的情报密告齐国,齐主便下令将伊娄谦扣留在晋阳。北周国主攻克晋阳以后,召见伊娄谦,并慰劳他。同时逮捕高遵交给伊娄谦,任凭他报复。伊娄谦向周主叩头道谢,并请求赦免高遵,周主说:“你可以聚集众人当面向他脸上吐口水,使他知道羞愧。”伊娄谦说:“就高遵的罪过而言,不是向他吐口水所能处罚的。”武帝认为他的话很对便不再责罚高遵,伊娄谦待高遵和从前一样。
臣司马光以为:奖赏有功的人,责罚有罪的人,这是君主的责任。高遵奉命出使异国,泄漏重大机密,这就是叛臣;北周高祖自己不下令加以处死,却把他送给伊娄谦,让他去报复,这就有失政纲和刑罚的尊严了!孔子说以德报怨,又拿什么来报德呢?作为伊娄谦,应当推辞而不接受,把高遵送交官府治罪,以维护国家法纪。但他却请求周主赦免高遵,以成就自己宽宏的美名,美名倒是美啊,但并不符合天下公义。
(4)答案:B
用高遵事例,是为了说明伊娄谦请求周主赦免高遵不符合天下公义。
(五)译文:
张允济,隋炀帝大业年间任武阳县县令,致力于仁德教化来训导地方,百姓都拥戴他。元武县与武阳县相邻,其县有个人带着一头母牛寄住在他妻子的娘家达八九年之久,这牛前后共产下十多头小牛,等到将要分开居住时,妻家的人拒不把那头母牛给他,县衙多次审理都不能决断。那个人到武阳县让张允济评判,允济说:“你们县自有县令,为何到我这儿来呢?”那个人低头垂泪不止,一五一十地说明了原委。张允济于是命令左右差役用绳子把牛的主人捆起来,用布蒙上他的头,把他送到了他妻子娘家的村里,说抓到了偷牛的贼,让把全村所有的牛都集中在一起,挨个问他们的牛是从哪儿来的。他妻子娘家的人不知其中的缘由,恐怕被牵连上,便指着那头与案件有关的牛说:“这是女婿家的牛,我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张允济于是揭下牛主人头上的布,对妻子娘家的人说:“这就是你的女婿,可以把牛还给他了。”妻子娘家的人磕头认罪。元武县的官员听说这件事,都非常惭愧。又有一次,张允济在路上碰到一个种葱的老婆婆,搭了茅草屋看护她的葱,允济对老婆婆说:“你只管回家去吧,不烦劳看护。如果遭人偷盗,就来告诉我。”老婆婆按照他的话(回家去了),一夜的时间,葱丢失了很多,老婆婆把情况告诉了张允济,允济把葱地四周方圆十里内的男男女女都召集起来,挨个叫至面前验查审问,果然抓到了偷葱的人。曾经有一个行人天亮前提早出发,把衣衫遗失在路上,走了十多里路之后方才发觉,有一个对他说:“在我们武阳县境内,人们不会去捡别人遗失在路上的东西,只要能回去拿,东西一定还在那儿。”像他说的那样,行人果然找到了遗失的衣衫。远近的人都称颂张允济,他的政绩也特别突出。
张允济升任高阳郡丞,当时高阳郡没有主将,允济独自统领大郡,官员、百姓都敬畏欢悦。等到贼军将领王须拔围攻高阳,当时城中粮食已经吃光,官员和百姓便摘槐树叶和稻麦秆来吃,最终也没有叛逃的。
(5)答案:B
“呼前验问”捉盗贼,用“神勇”来概括不当,不如归于善断疑案一类。
(六)译文:
刘敏元,字道光,北海人,严格要求自己治学,不因为艰辛困厄而改换志向,喜欢以星象阴阳占卜吉凶之术,潜心研习《易》、《太玄》,不喜欢读历史。曾对志趣相同的人说:“诵读书应体味意义的根本,为什么在浮辞的文章中浪费时间呢?《易》是意义之源,《太玄》是理学之门,能明白此,就是我的老师。”
永嘉时,社会动乱,刘敏元从齐国向西奔逃。同乡人管平七十多岁,随着敏元往西,走到荥阳,被强盗劫持。敏元已脱身,于是回去对强盗说:“这人是孤寡老人,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敏元请求用自身来代替他,希望各位放了他。”盗贼说:“这人与你有什么亲属关系?”敏元说:“同乡人罢了,贫穷无子,依靠我活命。你们如想役使他,他又老弱不能忍受驱使,如果想吃他,还不如吃我。乞求你们可怜他。”有一个盗贼睁大眼睛怒叱敏元说:“我们即使不放这个老头,还怕抓不住你吗?”敏元举起剑说:“我难道希望活吗?应杀死你然后死去。这老头又穷又老,神仙还可怜他呢!我们从亲上说不是骨肉,从义上说不是师友,只因为投奔我的原故,乞求你们让我用自身代替他。各位慈善仁惠,都应顺从我的神色行事。你有什么脸面而说这些话呢?”回头对盗贼头目说:“仁义在世间是常存的,怎么能失去君子之风?往好处说,应当去做刘邦、刘秀那样的事,即使达不到,也应该像陈涉、项羽一样才行,应取之有方,使所经历此事的人称赞您的威德,为什么要留下这种坏人来损害你们的名声?应当为你们除掉这个人,以成就各位做霸王的基业。”上前将杀他,盗贼头目马上制止了,而相互说道:“真是个义士,残害他冒犯了正义。”于是都放了他们。后来到刘曜那儿做官,做过中书侍郎、太尉长史。
(6)答案:C
C项原文意思是说,刘敏元对盗贼头目说:仁义在世间是常存的,怎么能失去君子之风(指仁义)?往好处说,应当去做刘邦、刘秀那样的事,即使达不到,也应该像陈涉、项羽一样才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