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方法与史料的创新
本书认为,在婚姻家庭研究中需要抛弃非此即彼的研究方法,摆脱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利用历史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既要探讨民国时期法律进步和符合中国现实的一面,又要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婚姻法》也有脱离现实的一面,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法律文本和案卷的分析上。具体而言,这是一种兼顾“宏观”与“微观”的“中观”视野,相比中观而言,宏大叙述经常会遮蔽社会的真貌,而过细的微观也容易导致两种偏差:看不到同质社会的一般性,容易陷于“一地、一村、一概念、一理论”和过分的琐碎。[49]同时,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研究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这一时间段,更应该将研究时段向前后延伸,多做对比性的研究,从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背景出发,着眼于考察新中国与新国家的创立及民众对此的反应和互动,在史观和方法上,应采取一种开放式的、兼容并蓄的史观和注重多重材料平衡的新实证取向。
当代史研究的时段由于距离现在较近,在史料的发掘方面就显得有利有弊。一方面,大量保存完好的史料没有被充分发掘利用,同时新的史料又不断被发现,史料的来源较广较多;另一方面,由于相当一部分档案没有开放,加之婚姻家庭问题多涉及个人的隐私,很难得知档案资料保存的真实情况,这在当时是学术研究的禁区,遗留的相关资料更是少之又少,但这也正是历史学科的魅力所在,一切都存在着某种不确定性。为撰写此书,笔者先后寻觅得到了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陕西等省市关于新中国建立前后婚姻家庭状况的馆藏档案,同时又得到了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事婚姻诉讼的档案和一些未刊印的回忆录,并且还查阅了各种报刊资料。这些档案有相当一部分从未被研究者利用过,数量巨大且内容丰富。
二、研究难点
婚姻家庭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婚姻制度、家庭规模、人口变迁、日常生活和家庭与社会变迁互动等。因而其研究范围很难界定,在研究中容易出现流于面面俱到,但又难以准确阐述的状况。在本书的研究过程中,对研究范围的界定始终存在全面研究与重点研究的矛盾。所以本书在章节结构的安排方面十分注意解决这一矛盾,在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婚姻家庭变迁的主要方面后,开始分析《婚姻法》的司法实践、这一变迁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力图清晰地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婚姻家庭变迁的实景。在研究中对变迁和延续的把握需要从一个长时段的角度进行观察,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史料而言,在20世纪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中抓住传统的沿袭和习俗的稳定较为困难。因此,本书在开始论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婚姻家庭的情况之前,首先阐述了晚清及民国时期的婚姻家庭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在诞生之后和夺取政权过程中的婚姻家庭政策与实践,试图通过全面的历史背景分析,考察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婚姻家庭历史。在每一章节的具体分析中,也注重将新中国之初的情况与以往的历史阶段进行对比,延伸研究时段,务求全面把握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真实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婚姻家庭变革中,滋生了诸多的问题,而本书又把这些问题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一部著作中研究,也就存在着如何把握本书研究的主线问题。尽管本书试图把国家与社会的博弈作为诸多问题的主线,仍很难把诸多似乎并不相干的问题以一定的逻辑关系相关联,这是本书研究中的最大难点。
【注释】
[1]萧瀚:《婚姻二十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2]刘少奇:《国家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50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530页。
[3]孙晓梅:《中外妇女研究透视》,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164页。
[4]“下属群体”是南亚历史学家拉纳吉·古哈的著作中的一个术语。古哈说这个词的内涵有“等级低下”者的意思,并界定说,这样的人“无论从阶级、种姓、年龄、社会性别、职务还是任何别的意义上说,都具有南亚社会中处于从属、下等、次要地位的一般特性。”载于[美]贺萧:《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韩敏中、盛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5]何黎萍:《西方浪潮影响下的民国妇女权利》,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391~392页
[6][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72页。
[7]张希坡:《中国婚姻立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135页。
[8][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331页。
[9][日]粟生武夫:《婚姻法之近代化》,胡长清译,沈大明勘校,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10]程郁:《清至民国蓄妾习俗之变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
[11][美]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陈仲丹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06页。
[13]尹伊君:《社会变迁的法律解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9页。
[14]冯尔康:《中国社会史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15]周晓虹:《试论社会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历史研究》,1997年3期。
[16][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晓霞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17]平原省曾于1949年8月—1952年11月短暂存在,该行政建制取消后,平原省所辖县市分别并入河南省和山东省。与平原省相关的档案均归入河南省档案馆和山东省档案馆保存,因此对该省婚姻家庭情况的论述基本上与河南省或者山东省合并展开,在文中不再详述。
[18]高华:《叙事视角的多样性与当代史研究》,引自高华:《革命年代》,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2~293页。
[19]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家庭变动:20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8~13页。
[20]张志永:《婚姻制度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1950—1956年河北省婚姻制度改革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肖爱树:《20世纪中国婚姻制度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22]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把史料分为“有意”和“无意”两大类,“有意”史料指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也就是那些有意要影响读者的记载。
[23]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家庭变动:20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24]张国刚主编:《中国家庭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5]庆格勒图:《建国初期内蒙古自治区婚姻制度的改革》,《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9月。
[26]杨丽萍:《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贯彻婚姻法运动》,《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1期。
[27]房春丽:《建国初期广州贯彻婚姻法运动(1950—1953)》,硕士论文,暨南大学,2007年。
[28]梅士宏:《1953年武汉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研究》,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5月。
[29]张志永:《建国初期河北省贯彻婚姻法运动评述》,《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报》,2008年第1期。
[30]韩军强:《婚姻法与建国初期婚姻制度研究改革——以四川省为中心的探讨(1950—1956)》,硕士论文,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5月。
[31]李洪河:《建国初期的妇女离婚案件问题探论》,《求索》,2008年第1期。
[32]李洪河:《建国初期婚姻家庭案件的司法救助》,《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6期。
[33]张志永:《建国初期干部群体婚姻问题辨正》,《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34]周由强:《当代中国婚姻法治的变迁(1949—2003)》,博士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5月。
[35]马荟:《新中国婚姻法的制定与修正》,硕士论文,山东大学,2005年5月。
[36]姚红梅:《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若干问题探讨》,硕士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5月。
[37]胡研:《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妇女政策研究(1949年—1956年)》,硕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5月。
[38]韩志:《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述略》,硕士论文,吉林大学,2008年5月。
[39]宋学勤:《制度变迁与生活新范式的生成——以1949—1956年婚姻与家庭变化为视点的考察》,《江海学刊》,2009年第6月。
[41][英]爱华:《中国的女性与性相:1949年以来的性别话语》,施施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2]韩敏:《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陆益龙、徐新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3][德]罗梅君:《19世纪末以及今日中国乡村的婚姻与家庭经济》,引自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北京: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44][加]宝森:《中国妇女与农村发展——云南禄村六十年的发展》,胡玉坤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5][加]朱爱岚:《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胡玉坤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7][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晓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52~253页。
[48][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晓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257页。
[49]高华:《叙事视角的多样性与当代史研究》,引自高华:《革命年代》,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98~29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