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幼儿智力游戏
一、发挥你的美术特长,给图3-3(哪些水果是黄色的?哪些水果是红色的?)、图3-4(动物归类)及图3-16(圆形添画)画出图形。
图3-16 圆形添画
二、玩一玩下面案例中的听觉游戏,感受一下“规则”在游戏中的作用。
案例
听一听,是什么声音(小班)
[游戏目标]
幼儿能正确识别声音特征,发展听觉和注意力。
[材料准备]
录有各种声音的磁带或光盘,录音机或CD机。
[游戏玩法]
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幼儿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刮风、下雨、八音盒、闹钟、汽车喇叭、动画片的插曲、儿童熟悉的文艺作品中的经典人物独白与对话或动物叫声等声音,每播放一个声音,就请小朋友猜一猜,猜对了继续游戏;猜错了,重新播放一次或播放下一个声音,直到全部猜完为止。
[游戏规则]
仔细听,不人云亦云。
[游戏提示]
在幼儿相互熟悉之后,可请一幼儿当猜者,蒙上眼睛,请另一幼儿拍猜者的手,用原声问:“请你猜猜我是谁?”进一步还可以学动物叫请幼儿猜,逐步提高难度。
(活动设计: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王琦)
跟着小铃走(中班)
[游戏目标]
准确辨别声音方向,发展听觉和注意力。
[游戏准备]
场地清空,幼儿靠墙坐好;幼儿分成几组,每组不超过5人。
[游戏玩法]
分别请每一组幼儿分散站在场地内,蒙上双眼。教师手拿小铃轻轻摇动,边摇动让其发出声响,边向左、右、前、后方向悄悄走动,幼儿则需要根据铃声判断教师的行走方向,跟随教师前行。最后,教师停下,大声摇动小铃,直至所有儿童与教师抱在一起。
[游戏规则]
1.幼儿走动时应平举双手,缓慢前行,遇到其他儿童要注意避开。
2.不偷看。
[游戏提示]
摇小铃也可以用拍手或其他方式代替。
[思考]
1.为什么要这样分组?幼儿人数过多会发生什么情况?
2.教师在行走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改编自传统游戏)
知识卡
智力游戏的规则意义重大。从上面两个案例的规则中可以看出,只有“仔细听”才能让幼儿辨别出声音的特征,只有“不偷看”才能实现幼儿用听觉判断声音方向的预定目标。所以规则是实现智力游戏任务的重要保障。
三、制作拼板,试着拼图,感受拼图游戏是如何带给幼儿自由想象的空间的。
1.做一做:分别制作大小适当(正方形边长2~3厘米左右)的三巧板、混合版、七巧板、蛋形板。
知识卡
各种拼板的制作方法
※三巧板和混合板
画一个正方形,作一条对角线,再作另一条对角线的一半,与第一条对角线相交。沿线剪开即成三巧板。(图3-17)
混合板由一个正方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一个圆形分成的两个半圆和一个长方形组成,共5块板。正方形的边长=圆的直径=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长=2×正方形边长。(图3-18)
图3-17 三巧板
图3-18 混合板
※七巧板(图3-19)
图3-19 七巧板
制作七巧板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首先需要准备一些普通文具——一支铅笔、一把带刻度的尺子、一把剪刀,还要准备一块纸板或一张纸。纸板或纸张最好是带颜色的,如果能找到不干胶彩纸就更好了。如喜欢,可准备少许颜色笔。然后,按照上面图形的样子画出5条线段,最后沿5条线段剪开就完成了。这七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如果配合两副或以上的七巧板,甚至可以做出一幅画。
※蛋形板(图3-20)
图3-20 蛋形板
与七巧板相比,蛋形板的制作相对复杂些,要多准备一个圆规。制作方法如下:
画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a、b;
以a、b的交点O为圆心,以一定半径(据所需蛋形大小而定)作圆,与两a、b交点分别为B、D和A、C;
连接CB、AB并延长;
以C为圆心,CA为半径作弧,交CB延长线于E;
以A为圆心,AC为半径作弧,交AB延长线于F;
以B为圆心,BE为半径作弧EF,AE、EF、FC、CD、DA五段即构成一只“蛋”。
在DO上取点G,AO上取一点H,CO上取一点I,连结GH、GI,令DG=BE=GH=GI。
擦掉GO线和蛋形内部的辅助曲线,沿蛋形内实线剪开,即成。
2.用做好的拼板拼图。
(1)尽量拼出更多的形象,用手机照下来,这对你以后布置幼儿园班级环境很有用处哦。要求:
三巧板:15个形象。(很容易哟!)比如:房子、蝴蝶、胡萝卜、婴儿车、狐狸、狗头、戴草帽的小女孩、奖杯、大三角、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凉亭、粮仓、鲨鱼、鲤鱼、小金鱼、花盆、台灯、天平……
混合板:10个形象。(不难吧!)比如:糖果、航天器、电视接收器、电话、计算机、蜜蜂、做操、大客车、小汽车、香水瓶、路灯、乌篷船、金鱼……
七巧板:5~7个形象。(加油啊!)比如:各种人物、动物、植物,汉字、英文字母、数字等。
蛋形板:3~5个形象。(很漂亮哦!)如展现鸟类的曲线,效果更好。
知识卡
拼图的玩法
通常,用拼板拼摆出的图形应当由全部板块组成,且板与板之间要有连接,如点的连接、线的连接或点与线的连接;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几个人同时玩。拼图玩法有4种:
1.依图成形,即根据已知的图形排出相同图形,如依照正方形外轮廓拼出形象。
2.见影排形,根据某一形象,排出相似图形,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排法(图3-21)。
图3-21 见影排形
3.按要求拼图,即按照他人提出的要求拼出形象。
4.创造拼图,即可以自己创造新的玩法、排法(图3-22)。
图3-22 创造拼图
(2)试试用两套三巧板拼图,看看与单套三巧板拼图相比有什么不同。是的,板块越多,拼出的形象越逼真。这是因为多块拼板拼出的形象要比较少拼板拼出的形象更接近原型,你要记住哦!(见图3-23)
图3-23 狐狸大哥寻宝
案例
三巧板拼图(中班)
[游戏目的]
发展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材料准备]
1.彩色正方形硬纸板制作图每人一张,剪刀每人一把。
2.画有用三巧板拼出的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小鱼、蝴蝶、房子、桌子等图形的A4纸每人一张。
3.A4纸背面画有狐狸、胡萝卜、粮仓、小狗、青蛙、马等的形象。
[游戏玩法]
1.制作、探索。幼儿沿彩色正方形两条实线剪开,制成三巧板。玩一玩(比一比,拼一拼),看看发现了什么。三巧板制作方法见前。
2.复制拼图。幼儿尝试用三巧板在A4纸正面沿图形外轮廓拼出图形,说一说所拼图形的名字及它是如何拼出来的。如图3-24。
图3-24 复制拼图
3.概括拼图。将A4纸翻到背面,幼儿根据各种事物的形象拼图(图3-25)。
图3-25 概括拼图
4.创造拼图。“你还能拼出什么?”鼓励幼儿自由拼图,拼出新形象。
[游戏规则]
拼图时三块板都要用上;板块间要有连接点;板块间不能重叠。
[延伸活动]
单套三巧板拼图熟练后,可以引导幼儿尝试用双套三巧板(即两套三巧板6块板)拼图。
游戏后,所有材料均可投放到活动区,以备幼儿以后开展拼图活动;也可以让幼儿将三巧板带回家中,做亲子游戏之用。
(活动设计: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王琦)
四、体验猜谜游戏。
1.猜一猜下面的谜语,体会幼儿谜语的特点与风格,学习聚合思维的训练方法。
(1)一个婆婆园中站,身上挂满小鸡蛋,又有红来又有绿,既好吃来又好看。
(打一植物)
(2)又长又方一个箱,水儿清清像池塘;没有风儿起波浪,能替人们洗衣裳。
(打一生活用品)
(3)头戴花冠鸟中少,身穿锦袍好夸耀,尾巴似扇能收展,尾羽开屏真俊俏。
(打一动物)
(4)有个妈妈真奇怪,肚皮下面长口袋,孩子袋里吃和睡,后腿跳起快如飞。
(打一动物)
知识卡
幼儿谜语的特点与风格
拟人化、生活化是幼儿谜语的最大特点。
形象生动、简单易懂是幼儿谜语的典型风格。
2.再试试下面这些谜语,最好能够背着说给小朋友听哦。
动物类:
①小时着黑衣,大时穿绿袍。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觉。(青蛙)
③头上两根须,身穿花花衣,飞进花朵里,传粉又吃蜜。(蜜蜂)
④面孔像花猫,起飞像大鸟,天天上夜班,捉鼠本领高。(猫头鹰)
⑤落地就会跑,胡子一大把,不管见了谁,总爱喊妈妈。(山羊)
⑥小飞贼,水里生,干坏事,狠又凶,偷偷摸摸吸人血,还要嗡嗡叫几声。(蚊子)
植物类:
①弟兄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只要一分开,衣服就扯破。(大蒜)
②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籽儿多,个个黑脸膛。(西瓜)
③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荷花)
④上搭棚,下搭棚,开黄花,结青龙。(黄瓜)
⑤小时青,老来黄,金色屋里小姑藏。(黄豆)
⑥不是葱,不是蒜,一层一层裹紫缎,说葱比葱长得矮,像蒜就是不分瓣。(洋葱)
生活用品类:
①圆筒白糨糊,早晚挤一股,嘴里众兄弟,都说有好处。(牙膏)
②小房子里,住满弟弟,擦破头皮,立刻火起。(火柴)
③屋子方方,有门没窗,屋外热烘,屋里冰霜。(冰箱)
④白嫩小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香皂)
⑤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光爱吃菜,不爱喝汤。(筷子)
⑥兄弟几个人,各进一道门,哪个进错了,看了笑死人。(扣子)
小贴士
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有意想象,是开展谜语游戏的关键。
猜谜语前,教师要首先向幼儿说明要猜的是动物、植物还是生活用品;较难的谜语还需要附加些说明,如这个动物爱吃肉,这个植物能“爬”得很高,等等。
如果幼儿还不能及时猜出谜底,教师也不要急于说出答案,可以采用排除法一一予以否定,引导幼儿猜出谜底。
五、俗话说“心灵手巧”,其实,手巧心也灵。做做下面发展创造力的游戏,小朋友们非常喜欢哦。
1.体验下列手指游戏。
案例
手指表演“小蚂蚁”(中班以上)
[儿 歌]
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
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
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一抬进洞里。
[手指动作]
一只 (右手伸出大拇指,其余指握拳保持不变,右手食指伸出)
蚂蚁 (伸出右手食指、中指,其余指握拳)
来搬米, (右手食指、中指交替摆动,移动到大指前)
搬来搬去搬不起。(双手食指、中指放在左手大指下,上下摆动两次)
两只蚂蚁 (右手食指、中指伸出)
来搬米, (同上)
身体晃来又晃去。(双手食指、中指放在左手大指下,左右摆动两次)
三只 (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伸出)
蚂蚁 (右手食指、中指伸出)
来搬米, (同上)
轻轻一抬 (食指、中指指肚向上将左手大指向上抬起)
进洞里。 (右手食指、中指托左手大指送入左手掌心)
(动作设计: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王琦)
手指游戏“三个和尚”(大班)
[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体验扮演小和尚带来的愉快情绪;模仿小和尚的滑稽动作;学习用手指动作和身体动作表演歌曲《三个和尚》。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三个和尚》的录音带、《三个和尚》动画片。
能力准备:幼儿会唱歌曲《三个和尚》,熟悉《三个和尚》的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1.播放动画片《三个和尚》,让幼儿感受动画片带来的愉快心情。
2.提问:“小和尚长什么样?他们每天都干些什么?”
3.模仿:“我们来学做他们的动作:敲木鱼、打稽首、双手合十、挑水、抬水……”让幼儿听音乐做动作,体验扮演小和尚带来的愉快情绪。
教师:“我们一边唱《三个和尚》,一边扮演小和尚,做一做我们模仿的动作好不好?”
4.学习手指动作:1、2、3的表示方法;挑水;抬水;你;为什么。
5.试着用手指动作表演“三个和尚”。
6.试着用手指或身体动作愉快地表演“三个和尚”。
7.结束:“小和尚为什么没有水吃?后来寺庙着火了,小和尚们是怎么做的?小朋友平时要怎么做?”
[游戏提示]
小和尚的动作可以有多种,如敲木鱼(左手握拳,右手握拳伸出食指敲打左拳)、挑水(双手握拳伸出食指相对,表演时课上下颤动,表示扁担颤动)、抬水(双手握拳伸出食指。右手食指向上托住左手食指)、没水喝(双手左右摇晃)、你说(双手或右手握拳,食指向外指)、为什么(双手握拳,食指指向头部两侧;或食指在头部画圈,像一休的动作;再或者双手合十立于胸前,闭目,也可)。
(活动设计: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王琦)
2.体验下列手影游戏。
(1)学做图3-26的手影。在讲故事的时候,用手影形式配合讲述,形式会很新颖。
图3-26 手影游戏
(2)播放有趣的儿童故事、童话,如《乌鸦喝水》《乌鸦与狐狸》《喜羊羊与灰太狼》《骄傲的大公鸡》《骄傲的孔雀》《三只蝴蝶》等,试着用手影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效果一定不错哦。
(3)试着与同学合作,表演手影故事,用手机录下来,保存好,适当的时候播放给幼儿看,效果很好哦。
小贴士
1.每个人手的大小、形态都不同,所以做出的手影形象也会有差异,有的会好看、逼真,有的看起来就差强人意。没关系,发挥优势就好。
2.当我们不能完全用手指动作表现动物的形态时,可以配合其他的物品共同来表现。如可以用厚纸剪出鸡冠、礼帽,夹在手指中间配合表演。
3.要想让手影活泼生动、栩栩如生,还要很好地模仿动植物的姿态、变化,需要长期练习才行哦。
3.体验翻绳游戏。
(1)试着学做下面简单的翻绳。
①大碗。(图3-27)
图3-27 翻绳游戏:大碗
②大枣。做成大枣形后,说儿歌:“大枣大枣,越吃越小,剩核儿了,没了。”(图3-28)
图3-28 翻绳游戏:大枣
③五角星。(图3-29)
图3-29 翻绳游戏:五角星
④誓把将军拉下马。边做边说,绳拉脱时,儿歌亦结束(图3-30)。
图3-30 翻绳游戏:誓把将军拉下马
(2)你还会哪几种翻绳?两个同学合作,用手机拍下来。还可以把全班同学的翻绳都收集起来,存在电脑里,那样你的翻绳游戏就更丰富喽!
六、体验并思考幼儿智力游戏材料的准备和投放。
1.在实习的时候组织小朋友进行游戏,从实践中感受幼儿智力发展的不同,学习为幼儿准备不同难度的智力游戏材料。
2.初步尝试为活动区投放幼儿智力活动操作材料,观察幼儿的使用情况,并进行调整,最后写出一份观察报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