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常安全常识

日常安全常识

时间:2023-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若触电者呼吸及心跳均停止时,应在做人工呼吸的同时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另要及时打电话呼叫救护车。中暑主要是由于高温环境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使体内热量过多蓄积所致。若病人出现发抖,应每10分钟测1次体温,不允许体温降至38.3℃,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寒冷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称为冻伤。(图61)冻伤的发生除与雪灾有关外,还与暴风雪和大风有关。暴风雪由于有风、雪、湿的作用,同样也可使气温急剧下降引起冻伤。

一、日常安全常识

1.用电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在现代生活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不懂得安全用电知识,往往会造成触电身亡、电气火灾、电器损坏等严重后果。

●家庭安全用电须知

不要超负荷用电,如用电负荷超过规定容量,应到供电部门申请增容;空调、烤箱等大容量用电设备应使用专用线路。

要选用合格的电器,不要贪便宜购买使用假冒伪劣电器、电线、线槽(管)、开关、插头、插座等。

安装、修理电器用具要找专业的单位和人员。

对规定使用接地的用电器具的金属外壳要做好接地保护,不要忘记给三眼插座、插座盒安装接地线;不要随意将三眼插头改为两眼插头。

要选用与电线负荷相适应的熔断丝,不要任意加粗熔断丝,严禁用铜丝、铁丝、铝丝代替熔断丝。

不用湿手、湿布擦带电的灯头、开关和插座等。

漏电保护开关应安装在无腐蚀性气体、无爆炸危险品的场所,要定期对漏电保护开关进行灵敏性检验。

晒衣架要与电力线保持安全距离,不要将晒衣竿搁在电线上。

要将电视机室外天线安装得牢固可靠,不要高出附近的避雷针或靠近高压线。

不要乱拉乱接电线。

在更换熔断丝、拆修电器或移动电器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不要冒险带电操作。

使用电熨斗、电吹风、电炉等家用电热器时,人不要离开。

发现电器设备冒烟或闻到异味时,要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电加热设备上不能烘烤衣物。

要爱护电力设施,不要在架空电线和配电变压器附近放风筝。

●如何应急处置触电事故(图58)

图58

电流对人体的损伤主要是电热所致的灼伤和强烈的肌肉痉挛,这会影响到呼吸中枢及心脏,引起呼吸抑制或心跳骤停,严重电击伤可致残,甚至直接危及生命。在发现有人触电后应做到以下几点:

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若无法及时找到或断开电源时,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但不要直接接触触电者。

将脱离电源的触电者迅速移至通风干燥处仰卧,将其上衣和裤带放松,观察触电者有无呼吸,摸一摸颈动脉有无搏动。

施行急救。若触电者呼吸及心跳均停止时,应在做人工呼吸的同时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另要及时打电话呼叫救护车。

尽快送往医院,途中应继续施救。

切勿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拨开电线。

切勿用潮湿的物件搬动触电者。

●发生电气火灾怎么办

首先要立即切断电源。

用灭火器把火扑灭,但电视机、电脑着火应用毛毯、棉被等物品扑灭火焰。

无法切断电源时,应用不导电的灭火剂灭火,不要用水及泡沫灭火剂。

迅速拨打“110”或“119”报警电话。

电源尚未切断时,切勿把水浇到电气用具或开关上。

如果电气用具或插头仍在着火,切勿用手碰及电气用具的开关。

发现电线断落在地上,不能直接用手去拣。

派人看守,不让人、车靠近,特别是高压导线断落在地上时,应远离其8米范围以外。

通知电工或供电部门处理。

2.游泳(图59)

图59

游泳是一项非常好的体育项目,但稍有不慎也会造成严重后果。游泳时应注意: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处在月经期的女生也不宜去游泳。

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要远离公路、铁路、建筑工地、工厂的生产区;不在水下情况不明的地方游泳;不进入枯井、地窖、防空设施游泳;要避开变压器、高压电线;不攀爬水塔、电杆、屋顶、高墙;不要靠近深湖(潭、河、坑)、水井、粪坑、沼气池等。这些地方非常容易发生危险,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伤亡事故。

下水前要做准备活动。可以跑跑步,做做操,活动开身体,还应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躯干和四肢,这样可以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现象。

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后不要游泳。

游泳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游泳的时间不能太久,否则容易过度疲劳,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最好不要在夜晚游泳,天黑视线不好,人的反应能力也降低了,容易发生危险。

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

3.中暑

中暑主要是由于高温环境影响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使体内热量过多蓄积所致。中暑分为三种情况,即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先兆中暑的症状主要有口渴、无力、头晕、恶心、胸闷、痉挛等。轻度中暑除了有以上几种症状外,最显著的特征是出很多汗,血压开始下降,有时会出现休克的现象。如果发现自己和其他人出现以上情况,最好马上去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再将冷饮、冰袋等置于颈部、额头、腹部和大腿连接处和腋下,可以有效降温,同时喝一些含有盐分的饮料;还可以在额头、太阳穴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如果出现血压降低、虚脱时应立即平卧,及时上医院静脉滴注盐水。(图60)

图60

重度中暑最明显的特征则是体温迅速升高,出现昏迷。对于重度中暑者除了立即把中暑者从高温环境中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外,还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同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救治。若远离医院,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并给强力风扇,以增加蒸发散热。在等待转运期间,可将病人浸泡于湖泊或河流,甚至用雪或冰冷却,也是一种好办法。若病人出现发抖,应每10分钟测1次体温,不允许体温降至38.3℃,以免继续降温而导致低体温。

●中暑的预防

出行躲避烈日。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00~16:00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

别等到口渴了才喝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2升水。出汗较多时适当补充一些盐水,以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饮食营养要丰富。夏天多吃含水量较高的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新鲜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 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保持充足的睡眠。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晚上10:00~11:00,最佳起床时间是5:30~6:30。

4.冻伤

寒冷引起的局部组织损伤称为冻伤。发生冻伤的直接原因是寒冷,在寒冷环境中,在保暖措施不足的情况下,局部温度降至冰点以下,就会发生冻伤。(图61)

图61

冻伤的发生除与雪灾有关外,还与暴风雪和大风有关。气温0℃以下吹刮大风,尤其是8级以上大风,能够加快人体散热,促使人体的温度降低,风速越大人体内的热量消耗就越多,越容易发生冻伤。暴风雪由于有风、雪、湿的作用,同样也可使气温急剧下降引起冻伤。

冻伤是皮肤细胞中水分子冻结而引起的一种病症。冻伤的特点是皮肤发白,像涂了蜡一样,感觉麻木而硬。比较严重的冻伤会造成坏疽,导致截肢。冻伤部位是手指、脚趾、鼻子、耳朵和脸颊。

冻伤应该由医生处理。但是在紧急情况下,也应该采取以下步骤:

脱下湿衣服,用暖而干燥的衣物包裹冻伤部位。

将冻伤部位浸泡在温水(37~40℃)中,或对它进行10~30分钟的温敷。

如果弄不到温水,就用厚衣物将冻伤部位轻轻地裹起来。

不要用热的东西直接接触冻伤部位,如电炉或煤气炉、电热毯以及装热水的瓶子等。

如果有可能重新冻伤,千万不要给冻伤部位解冻,因为这样做会造成组织的严重损伤。在脱离寒冷环境后,再实施解冻。

不要揉搓冻伤的皮肤,也不要用雪揉搓。

在解冻过程中,可以服用阿司匹林或布洛芬等镇痛药减少疼痛。解冻过程中,会伴着很强的灼痛感;皮肤可能会出水泡,组织会肿胀,而且皮肤还可能发红、发蓝或发紫。当皮肤泛红并且不再麻木时,就说明冻伤部位已经解冻。

如果冻伤部位被感染了,应该用消毒纱布包裹。如果冻伤的手指或脚趾被感染了,就应该用消毒纱布将它们隔离。尽量不要弄破水泡,包裹好解冻部位,避免重新冻伤,还要让冻伤者尽可能保持冻伤部位不动。

尽快找医生。

5.烫伤

发生烫伤后应采取如下措施:

对只有轻微红肿的轻度烫伤,可以用冷水反复冲洗,再涂些清凉油就行了。

烫伤部位已经起小水泡的,不要弄破它,可以在水泡周围涂擦酒精,用干净的纱布包扎。

烫伤比较严重的,应当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

烫伤面积较大的,应尽快脱去衣裤、鞋袜,但不能强行撕脱,必要时应将衣物剪开;烫伤后,要特别注意烫伤部位的清洁,不能随意涂擦外用药品或代用品,防止受到感染,给医院的治疗增加困难。正确的方法是脱去患者的衣物后,用洁净的毛巾或床单进行包裹。

6.毒蛇咬伤或虫咬伤

●毒蛇咬伤

在野外探险旅游碰到毒蛇的机会多,被咬的可能性大。被毒蛇咬伤后,首先要判断蛇是否有毒。毒蛇与无毒蛇最根本的区别是:毒蛇的牙痕为单排,无毒蛇的牙痕为双排。蛇毒在3~5分钟即被吸收,故急救越早越好。这时要迅速(越快越好)采取下列措施:

结扎,对受伤肢体近心端过关节结扎,阻断静脉及淋巴回流,每15~20分钟放松30秒,至伤口彻底清除完成。

受伤肢体停止活动、保持下垂,并采取冷敷以减少毒素的吸收速度,降低毒素中酶的活力。

伤口处理:咬伤在24小时以内者,以牙痕为中心切开伤口成“+”或“++”形,使毒液流出,也可用吸奶器或拔火罐等吸出毒液,最好不用口吸。切口不宜过深,以免损伤血管。若有蛇牙残留宜立即取出。切开或吸吮应及早进行,否则效果不明显。之后先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清洗周围皮肤,如有条件再用生理盐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

处理后迅速到医院接受治疗。

●蜂蜇伤

一般只表现局部红肿疼痛,多无全身症状,数小时后即自行消退。若被蜂群蜇伤时,可出现如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昏迷或死亡。过敏者则易出现荨麻疹、水肿、哮喘或过敏性休克。如被蜜蜂蜇伤,首先应拔除残留毒刺,之后用肥皂水,或者3%氨水,或者5%~10%碳酸氢钠溶液、盐水清洗伤口(毒液酸性),以中和毒液;如被黄蜂蜇伤,则需用食醋水冲洗伤口(毒液碱性)。全身症状较重者宜速到医院诊疗。

●蜈蚣咬伤

咬伤部位一般会出现红肿、痛、痒等,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晕、恶心、呕吐,甚至说胡话、抽搐及昏迷等全身症状。应立即用弱碱性溶液(如肥皂水、稀石灰水等)洗涤和冷敷,或用3%氨水,或5%~ 10%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消肿止痛。有全身症状者应速到医院治疗。

●其他

在日常生活中蝎和毒蜘蛛咬伤也是常见的。蝎蜇伤局部可见大片红肿、剧痛,重者可出现寒战、发热、恶心、呕吐、舌和肌肉强直、流涎、头痛、昏睡、盗汗、呼吸增快及脉搏细弱等,儿童被蜇伤后严重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毒蜘蛛咬伤者局部苍白发红或出现荨麻疹,重者可发生局部组织坏死或全身症状。其处理原则与毒蛇咬伤相同。全身症状明显者宜找医生诊疗。

7.交通与安全

●交通标线

马路上,用漆画的各种各样颜色线条是“交通标线”。道路中间长长的黄色或白色直线,叫“车道中心线”,它是用来分隔来往车辆,使它们互不干扰。中心线两侧的白色虚线,叫“车道分界线”,它规定机动车在机动车道上行驶,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在路口的四周有一根白线是“停止线”。红灯亮时,各种车辆应该停在这条线内。马路上用白色平等线(像斑马纹那样的线条)组成的长廊就是“人行横道线”。行人在这里过马路比较安全。(图62-1)

图62-1

●隔离设施

交通隔离设施主要有行人护栏和隔离墩或绿化隔离带。行人护栏是用来保护行人安全,防止行人横穿马路走入车行道和防止车辆驶入人行道的。隔离墩或绿化隔离带设在车行道上,用来隔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来往车辆的。过马路时不要钻跨护栏和隔离墩或绿化隔离带而走进车行道,否则有被车辆撞倒的危险。

●交通信号灯

在繁忙的十字路口,四面都悬挂着红、黄、绿三色交通信号灯,它是不出声的“交通警”。红绿灯是国际统一的交通信号灯,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允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红灯是停止信号,绿灯是通行信号。(图62-2)

图62-2

车道分界线停止线

人行横道线车道中心线

交叉路口,几个方向来的车都汇集在这儿,有的要直行,有的要转弯,到底让谁先走,这就要听从红绿灯指挥。

●人车分流,各行其道

交通道路上用“交通标线”划出车辆、行人应走的规则:机动车须走“机动车道”。在道路上,我们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交通标志。

常见道路交通标志

它们用图案、符号和文字来表达特定的意思,告诉驾驶员和行人注意附近环境情况。这些标志对于安全行车非常重要,被称为“永不下岗的交通警”。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段、减速慢行的标志。禁令标志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某种交通行为的标志。指示标志是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指路标志是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辅助标志:它是对主标志起辅助说明的标志。我们应该熟悉并爱护这些标志,不能任意损坏或在上面乱涂乱画,并且自觉遵守这些标志的规定。(图62-3)

图62-3

●安全走路

同学们上学读书、放学回家、节假日外出时,走在人来车往的交通繁忙的道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走路要走在人行道上,在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应靠道路右边行走。走路时,思想要集中,不要东张西望,不能一边走一边玩耍,不能一边走路一边看书,不能三五成群并排行走,不要乱穿马路,更不能追赶车辆嬉戏打闹。也不要在马路上踢球、溜冰、放风筝、做游戏。一旦被来往车辆撞倒,后果常常很严重。(图63)

图63

●汽车不是一刹就停的

有的同学认为乱穿马路没有关系,反正驾驶员会刹车的。其实,汽车不是一刹就停的,由于惯性作用,刹车后车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路,还可能碰到驾驶员不注意、刹车不灵等情况。因此,乱穿马路是十分危险的,不少交通事故就是因为行人乱穿马路造成的。

●不在车前车后急穿马路

有人总是喜欢在汽车前、后急穿马路,这是很危险的。驾驶员眼睛看不到的地方,被称为“视线死角”。要是有人在车前车后驾驶员眼睛看不到的“视线死角”内急穿马路,就会造成车祸。所以横过马路前要注意左右来往车辆,先向左看,后向右看,当看清没有来车时才可横过马路。在有“人行横道”和“人行天桥”上行走,这样才比较安全。

●汽车的眼睛(图64)

图64

汽车前面的两只“大眼睛”叫“大光灯”。夜幕降临,司机打开“大光灯”就能照亮道路。在汽车大光灯下,有两只“小眼睛”,它同车尾两边的两只“小眼睛”相互连接,这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方向灯”。汽车尾部有两只“红色的眼睛”,叫“刹车灯”。当驾驶员刹车时,这两只“红眼睛”立刻发亮,它告诉行驶在后面的车辆,注意保持距离。此外,汽车尾部还有两只“白色的眼睛”,叫“倒车灯”,汽车倒车时会发出白色光线,有的还会发出“倒车,请注意”的叫声,也要及时避让。

●汽车的“内轮差”

汽车是依靠前轮来转向的,随着前轮的转动,汽车车身也逐渐改变方向。但是前后两只轮子不是走在同一条弧线上,而是有一定的距离差别的,这个差距称“内轮差”。因此,碰到要转弯的汽车,不能靠得太近,不要以为汽车的前轮过去就没事了。因为有“内轮差”,如果离转弯的汽车太近,很可能被后轮撞倒压伤。

●交通安全顺口溜

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规则要牢记;从小养成好习惯,不在路上玩游戏。

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天桥地道横行道,横穿马路离不了。

一慢二看三通过,莫与车辆去抢道;骑车更要守规则,不能心急闯红灯。

乘车安全要注意,遵守秩序要排队;手头不能伸窗外,扶紧把手莫忘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