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教材与学科知识更新

新教材与学科知识更新

时间:2023-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大家知道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初步的听说能力。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听、说、读、写。为此,这套教材在七年级上册设计了小幅度的知识过渡、大幅度的能力提高的衔接性内容,也就是七年级上册与小学英语的语言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只有小部分深化,但从小学的听说能力到七年级上册所要求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则有大幅度提高。

新教材与学科知识更新

新教材指的是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有译林版、湘教版、人教版、外研版等,版本很多。本书着重讲合肥地区使用的外研版《英语》(New Standard English)。近几年来,教材更新得很快,每次教材的更新都等于向教师们提出挑战,也有部分教师反感,为什么要换教材?频繁换教材有什么好处?也难怪教师们有不同看法,原来习以为常的、用起来得心应手的策略和方法,忽然间都不适应了,一切要从头再来。但是时代在前进,课改实验也在迅速推广,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展开,新课标理念也不断深入人心,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及对语言的要求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高,教材也要与时俱进。面对新教材,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去对待它:与其被动接受不如主动应战,改变不了形势就得改变自己。首先要认真研究新教材,研究它的编写思想和指导依据,努力发现并找出它的结构特点,熟悉新教材的知识体系,明晰新旧教材间的差异,然后慢慢地适应、习惯,直到喜欢新教材。

新教材编写特点

一、编写理念新

1.题材—功能—结构—任务有机结合(Theme—Function—Structure—Task)

这套教材将功能与结构融于话题与任务中,通过话题的循环和运用任务的实现,呈现相应的结构与功能,为学习者努力营造语境,鼓励学生多接触和运用英语特别是真实的语言材料,体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而且各册内容都以题材(Theme)为纲,同一题材可以在全套教材中反复出现,逐步扩展加深。词汇、语法项目和功能用语的选择与安排,均以题材为出发点,以完成运用任务的需求为基础。

以七年级上册“Module1 Nice to meet you”为例。教材设计的话题是个人信息,运用任务是向新同学介绍自己,以结识新的朋友,相应的功能是自我介绍,所运用的语言结构主要是动词be (am)与人称代词的强化,如:I'm Daming,I'm thirteen,I'm from Wuhan.等,这一设计将自我介绍所需要的人称代词、动词be与功能、真实运用任务有机结合。

2.系统性与阶段性有机结合

这里指的是衔接问题。大家知道小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初步的听说能力。小学英语的课本图画多,游戏活动多,提倡在快乐中学英语。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听、说、读、写。为此,这套教材在七年级上册设计了小幅度的知识过渡、大幅度的能力提高的衔接性内容,也就是七年级上册与小学英语的语言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只有小部分深化,但从小学的听说能力到七年级上册所要求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则有大幅度提高。

3.语言素质与综合素质有机结合

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对英语学科教育的要求。New Standard English教材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观察、记忆、想象等能力。教材在每一模块都设计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真实运用任务(real-use tasks),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词汇图建构(word map constructing),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的图画与图表认读与分析(graph reading and analysing)等。将英语语言素质和综合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学习方法与策略。另外,新教材还设计了一些引导学生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合作精神、爱国主义等的课文与教学活动,实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如七年级下册“Module 5 My hometown and country”,是关于热爱家乡的课文和相应的学习活动,“Module 11 National Heroes”是通过詹天佑、杨利伟等英雄人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课文和相应的学习活动。八年级上册“Module 4 Education”,是关于希望工程的课文和相应的学习活动等。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再结合实际,学生确实受益匪浅。

案例:在学习了“My hometown and country”后,我就给学生布置任务:通过询问、查书、上网查询等方式,写一篇以“My hometown—Hefei”为题的小作文。学生们写得很好,合肥的位置、人口、历史、名胜、天气等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热爱家乡之情也跃然纸上。学生在学习了“Education”关于希望工程(Project Hope)的课文之后,对一些辍学孩子在接受希望工程资助之后,重返校园,感触很深,从而更加珍惜学习机会和学习时间了。对问题“What can we do for Project Hope?”和“How can we help?”的回答,虽然答案不一,五花八门,但主题是好的,达到了预期效果。4.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有机结合

在新教材的编写中,注意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的能力,同时向学生介绍世界文化。在New Standard English中的每一模块都设计了“世界各地(Around the world)”这一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套教材增加对世界(不只是英语国家,而是世界各地)的了解。同时为跨文化教育设计了一些专题课文,如在七年级上册“Module 5 Healthy food”中设计了“比较中外健康食品”(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healthy food)的课文,在七年级下册“Module 9 Story time”中设计了“西方经典童话”(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的课文,在“Module 10 Life history”中设计了“威廉·莎士比亚的生平”(The life of William Shakespeare)的课文,在八年级上册“Module 5 Western music”中设计了“西方音乐”(Western music)的课文,在“Module 12 Traditional life”中设计了“国际交往中的文化问题”(Traditional life in England)的课文,在“Module 8 Around town”中设计了“伦敦旅行”(Tour of London)的课文,在“Module 10 Lao She's Teahouse”中设计了“老舍和《茶馆》”(Lao She and Teahouse)的课文,在九年级上册“Module 4 Great inventions”中设计了“伟大发明”(Great inventions)的课文等。

5.兴趣与意志力有机结合

学会学习和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英语这样一门与汉语不属于同一语系的外语,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更需要兴趣作为最重要的动力。但是英语学习仅凭兴趣是不够的,所以教材还必须培养学生克服学习英语的各种困难(特别是遗忘)的意志品质。这套教材在坚持趣味性的同时,有意识地通过学习策略的“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专栏、一些专门的学习活动和运用任务,如八年级上册“Module 1 How to learn Eng-lish”,培养学生学习英语所需的意志力。

二、结构特点新

1.总体结构

New Standard English这套教材每个年级每册有10~12个教学模块,2个复习模块。每个模块含有3个学习单元,1个练习活动板块。学习单元按教学目标与模块主题,结合任务型教学设计,提供规范真实、贴近学生生活和交流需求的语言材料,均衡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进而全面提高语用能力。

这个练习活动板块即Workbook,非常好,它设计在教材的后面,对学生的练习和老师的讲解都带来了很大方便。它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学习练习活动。这不是简单的练习,而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进行练习实践,依要求进行输出(即听、说、读、写、玩、唱)活动,以巩固本模块所学内容。所练习内容和所学模块的知识点紧密相连,练习呈现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就词汇而言,有看图填词:给出首字母或者打乱字母顺序;有词语分类:按照不同的类别给单词归类;有词语风暴:给出一个中心词,在四周写出与之相关联的词语;有词语迷宫:在杂乱的字母块中,勾画出词组。多种方式的词语练习设计正体现了词汇是英语学习中的基础项目这一理念,说明词汇不是简单的识记、背诵、默写等再认、再现,而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加上思维能力的运用,发展了学生的多元智能,训练了学生的多元能力。

另一部分内容是形成性评价,教材设计了形成性评价的材料,以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

2.第一单元(Unit 1)

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兼顾读写,并包括词汇、语法、语音等学习活动。

主要教学活动有:

(1)Listening(+Vocabulary+Grammar+Learning to learn)

(2)Speaking(+Pronunciation+Vocabulary+Learning to learn)

听力活动是有语境的介绍新语言项目的对话课文,突出就某一特定话题的某些功能进行交流。活动的设计遵循听读输入领先的思路,通过提供对话的录音和书面材料,让学生接触新话题。

对话前的问题帮助学生在听录音时关注相关信息,进行必要的词汇准备,培养正确的听力阅读习惯和方法。而对话后的理解性活动,则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听力材料中的语言学习。

说是听的继续,口语活动要求学生运用听力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进行真实的语言活动。

3.第二单元(Unit 2)

以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主,兼顾听说,并包括词汇、语法等学习活动。

主要教学活动有:

(1)Reading(+Listening+Speaking+Vocabulary+Grammar+Learning to learn)

(2)Writing(+Vocabulary+Grammar+Reading+Speaking)

阅读部分主要是与第一单元对话主题一致的阅读篇章,通过前一单元的听说活动,进行本单元的读写活动,为学生提供同一主题的不同呈现或输入方式。一方面进行基础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围绕阅读活动,教材还设计了听说、语法与词汇学习活动。

写作部分主要根据阅读课文呈现的语法结构与词汇而设计,另外还有词汇与语法、阅读与口语活动。这种设计使每一模块实现了听说读写的综合学习。

4.第三单元(Unit 3)

培养学生的语言结构与词汇、听说读写技能等综合运用能力,所以是语言运用(Language in use)单元。这一单元设计得好,取得了Summary的作用。

Language practice:本模块包括语法、词汇、短语运用练习。本模块的重点语法结构用3~5句话集中归纳,目的性强,便于巩固记忆。

Around the world:这部分是跨文化教育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是这套教材的一大亮点。

Module task:这部分是运用本模块所学语言结构、词汇、听说读写技能、文化知识等,完成真实的任务。把学与用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全模块的教学有了实用性的总结。

三、内容特色新

1.适合多版本、各层次的小学与初中衔接

(1)语言知识起点低

词汇:起点为189个基本词汇(即小学应掌握的词汇)。

语法零起点:从be的现在时学起。

七年级上册语法内容:动词be(is,am,are)的用法,this,that 和it的用法,these和those的用法,名词+'s所有格,There be句型,like—词的用法,句子单数变复数,英语日期的表达法,时间的表达法,want的用法。

国际音标和语音的系统学习训练,主要针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语音的困难。

①元音不饱满:How/Who are you?bike,travel等。

②辅音不准确:Boys and girls…,Thank you!English,She。

③没有节奏群:读句子不停顿,或想停顿就停,很随意。我觉得李阳的一口气训练法很好:深吸一口气,一句话在一口气内尽量多读!一篇文章尽可能用最少口气读完!

④无句中语调:读句子一个调,无升调、降调之分,连一般疑问句都不知道用升调。

(2)配备“预备级”:考虑到目前还有很多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没有学过英语,或者即使学过英语,所学英语基础不够扎实,有可能无法顺利衔接New Standard English“一条龙”初中教材的问题,新教材特意编写“预备级(Starter)”。从26个字母学起,以听说认字为主,4~6周即可完成,顺利过渡到七年级上册,为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

本套教材充分考虑到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准备了充分的过渡内容,保证了学生在学习这套教材时不会由于语法知识的欠缺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我对预备级(Starter)教学有几点建议:

①如果你的学生小学学过英语但基础一般,预备级的教学可用3~4周时间,否则用平均每单元2课时的进度教学,用大约6周的时间完成预备级的教学;应该按照每单元所设计的学习步骤,一步一步完成课堂教学,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初中学习开始前有一个较好的准备,形成良好的开端。

②如果你的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那预备级的重点应放在基本对话、词汇、书写能力上,不必为学生对预备级中的个别知识点没有牢固掌握而担忧。

③如果你的学生有较好的英语基础,就把预备级中各单元的主课文对话作为知识重点进行复习式教学。把教学重点放在每单元最后的课堂活动上,让学生通过与同伴的真实交流,完成一定的活动任务,达到复习巩固已有知识的目的。

2.语言知识学习系统扎实

虽然语言知识起点低,但语言输入量大,扩展的内容多。这样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又提供了发展能力的空间。语言知识学习系统扎实体现在:

(1)词汇:呈现形式多样,第一印象深刻。在Unit 1和Unit 2中先呈现词汇,为语言训练做铺垫,且形式多样,趣味性强,学生学起来轻松。

全方位、多角度的学习过程:图片和词义,拼写,听语音语调和读音,对话(或阅读)和运用(或语境),活动练习和巩固。

Theme-based复现率高,降低了词汇学习的难度,易于记忆。每个模块以一个题材为中心,词汇、语法、对话、阅读、活动练习、任务,甚至语音语调都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因此,单词的复现率都在十几次,甚至更多。

(2)语法:整套教材语法自成体系,系统性强,而且在语境中呈现语法,易于理解。每个模块中的第三单元专门处理语法及词汇,理清概念,巩固落实。虽然说在交际中淡化语法,但在教学中还是要重视的。

(3)语音语调:系统学习音标,打好拼读基础,语音语调同听说、词汇、功能相结合,促进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

3.语言材料新颖丰富,活动安排活泼有趣

题材新颖有趣,图文并茂,诙谐幽默,练习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生活。

4.语言能力培养自然到位

听、说、读、写技能全面培养: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听:注重基础,循序渐进;说:注重学生说的能力的培养,三个单元中都有说的训练;读:材料真实实用,逐渐渗透阅读技巧;写:化难为易,强调落实。

Learning to learn样子小,作用大。介绍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实用性强,这也是这套教材的一大亮点。

Module task为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提供了极好的平台。模块任务使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体现任务型教学理念,同时模块任务提醒教师和学生: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做事”,增强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此项活动旨在设计真实活动场景与要求,让学生有机会运用本模块掌握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处理一些实际任务中的问题,使全模块的教学有一个收尾和实用性的总结。

新教材与学科知识更新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概念是美国教育家舒尔曼(Shulman)教授在1986年提出的。它是教师将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融合,在面对特定的学科主题或问题,针对特定的学生时,知道如何把自己的学科知识予以组织、整合和呈现出来,从而进行有效教学。它是在真实教学中使用的、教师特有的、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专门知识,“是教师对教育学、心理学、学科知识、学生特征和学习背景的综合理解”。

发现并学习学科新知识,对教师来说,就是为了更好地驾驭新教材。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风格的形成,都源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与研究。要教好新教材,最重要的是潜心于教材的研究,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才能为“居高临下”的教学奠定基础。如果故步自封,不善于学习,就很难胜任新教材的教学,就很难有终生的进取。所以作为教师,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为自己的教学注入新鲜血液,用新理念、新方法来指导教学,使教学出现新气象。

教师要进行不断的学习,其实也不难。因为学习的方式很多,只要你愿意学,学问应该无处不在。利用假期参加继续教育是一种学习,听讲座、互相交流也是在学习,看书是一种学习,书上的教学理论、好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都能指导教学。听别人上课也是一种学习,很多教师特别是老教师不大愿意听课,其实听课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上得再差的课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或是他的新课导入新颖自然,或是他的某一个教学步骤安排巧妙,或是他的一个body language恰到好处等。编写教辅用书也是一种学习,要编出高质量的受欢迎的教辅用书,首先要认真学习研究教材,要多方查找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弄清很多以前不够清楚的理论和知识,这不就是收获吗?另外,不断的学习还可以防止“大河没水小河干”的现象。

英语教材所要满足的就是英语学习者的发展需要,不仅仅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还包括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的发展等。刘道义教授在《展望21世纪初的中小学外语教材》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外语教材要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一、以词汇和语音为例

掌握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这套教材突出的特点之一便是注重词汇的学习。因为词汇维系着语音和语法,是语言的建筑基石。没有词汇,英语语言学习将寸步难行。所以,这套教材在听、说、读、写的每个技能训练之前,都把将要学习的生词以不同的方式列举出来,或以图片相结合,或以词汇配对方式,或以词语分类、词汇风暴方式呈现。形象、直观、趣味性强,先有感性认识,完成阅读前的语言铺垫,为后面的听、说、读、写打下语言基础,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使用过程中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完全符合学生学习与掌握生词的规律。不像传统教材中的词汇练习,往往都是机械性的操练和重复记忆,造成很多学生对词汇练习产生畏难和厌倦情绪,使后面的学习有了障碍。

学了生词要带读,要朗读,适当地变换方式也很有趣:除了齐读,升调读、降调读、轻声读、大声读、男生读、女生读、分组读等都深受欢迎。生词是必须要记忆的:单词必背。但要记住:不可记“单”词,也不可“单”记词。词汇的学习提倡从运用的角度出发,即重视词汇在语篇和情景中的运用,要把词汇学习与语音、语意、语法、文化内涵的学习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词汇学习与文化内涵结合起来教,有趣有效。如:学“dog”时,可把它和God联系起来,Why?上帝怕Adam和Eva在Eden寂寞,就送去一个可爱的小动物陪伴他们。Adam和Eva非常喜欢这个小动物,但不知道叫什么,他们就想它是上帝赐的,就灵机一动叫它dog了。而且在人类最原始、最寂寞的时候,dog就来陪伴人,所以西方人认为dog是人类最好的朋友(man's best friend),从来不吃狗肉。再例如:rain cats and dogs(下倾盆大雨),来自北欧神话:狗和狼象征风,猫象征雨。学“drink”时也可以简单介绍西方国家的文化习俗:不管是酒还是饮料,喝完表示不需要了,不喝完就表示还要添加。学“smoke”时,可以告诉学生:在西方,有女士在场,忌讳抽烟或应征得女士同意后再抽;给人点烟忌讳点到第三个人(“一战”时,英一士兵用火柴点烟,给第三个人点时被德国用望远镜探到,结果被炸弹炸死),所以点第三次会带来厄运(bad luck)。教“cat”时,可告诉学生白猫在西方国家是吉利的,是幸运的象征;而黑猫是最大的不吉利,是巫婆的象征。像英语的一些习语也和文化有关。如:as strong as a horse(力大如牛,因当时英国没有牛),like mushrooms(雨后春笋,英国不产竹子),big fish(大亨,当时捕渔业对英语习语的影响),drink like a fish(海量,也是捕渔业对英语习语的影响),as right as rain(很正常,英国天气对习语的影响),black Friday(灾难日,Friday是耶稣受难日),Friday face(愁眉苦脸),All roads lead to Rome.Do in Rome as the Romes do.Rome was not built on a day.这几个谚语反映了罗马人征服对英语的影响。像这样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如果我们教师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词汇教学中,不但能增添语言的丰富多彩,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积极性。

词汇量是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有些教师要求学生备一个单词本,把每天学到的单词都记下来,随时拿来复习,这是一种好方法。记忆词汇的过程就是和遗忘作斗争的过程,为了帮助提高学生背单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可以不时地搞一些活动:如单词接龙、分类默写、猜词游戏、Bingo游戏等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平时的一些公开课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些现象:忽略生词教学或对词汇教学蜻蜓点水,一笔带过。即课堂教学未能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过程。事实上,运用能力的提高是构建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基础上的。我听过一节课,对她的词汇教学记忆犹新,非常欣赏。我记得那节课的话题是“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她是通过问题的层层递进,逐步引入生词,并在黑板上画出Word Map,直观形象,一目了然,令人印象深刻。如:

T: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see the flowers on the screen?

S1:They are colorful.

S2:Really beautiful.

S3:They're warm and full of love.

T:What can you do with the flowers?

S4:We can send them to our friends as a gift.

T:What other things can you give as a gift?

Ss:A watch,a Teddy Bear,a Barbie,a CD…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出Word Map,并让学生将所列单词拼读出来,强化记忆。接着教师又利用Word Map里的单词calender继续提问,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节日:

T:What can you get from a calender?

Ss:Children's Day/ Halloween/National Day/Thanksgiving Day…

在教学本课中的“描述性形容词”时,教师采取了有趣的chant形式,让学生先自主补充完整,再进行有节奏的朗读,在运用中学习和感知,效果很好。

通过上述活动,学生既巩固了有关礼物的生词,又掌握了wonderful,special,interesting,cheap,personal,boring,beautiful等形容词的用法。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认真备课,教的效果有了,学的效果自然就好了。精心准备后上课和无准备上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

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五方面的内容。可见语音教学是不可忽视的,而且发音是中国人学习英语的最大问题。在New Standard English教材中编有国际音标和语音的系统学习训练。那么我们怎样进行语音教学呢?音标教学就像汉语拼音一样重要,它对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非常重要。所以不但要教,而且要认真地教:认真教发音,认真讲解读音规则并结合例词反复操练。要做到:凡符合读音规则的单词,一看就可以拼读或能根据读音拼写出来。可以搞点活动来检查学习效果,比如查字典比赛。总之,对pronunciation这一块不能听听读读就完事。要根据每模块的pronunciation部分讲解发音技巧,最后将复杂的读音规则总结成简单的要点,便于学生记忆。

①长元音拉长、双元音饱满;②短元音短促有力、干净利落、收小腹;③连读;④略音;⑤咬舌头。

再举例反复练习:

①I don'(t)know wha(t)to do.(两个爆破辅音相连,前一个省略,只读后一个)

②I'm working on-it.(辅音结尾加元音开头要连读)

③As(k)Bo(b)to si(t)behin(d)me.(省略了四个音)

④A:What are you planning to do?

 B:I'm hoping to go to China.(双元音饱满,发音到位)

⑤Mike likes to write by the nice bright light at night.(元音饱满)

⑥Neither father nor mother likes this weather.(咬舌音)这些句子要天天读、天天练,直到脱口而出。

二、以阅读教学为例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

①培养基本的理解技能;②培养真实生活的阅读技能;③培养灵活的阅读技能;④培养批评性的阅读能力;⑤培养自主阅读的读者;⑥增强学生的语言知识、社会文化知识和阅读知识;⑦减少学生对背景知识的依赖性,帮助掌握词语自动解码的技能。

阅读是输入信息的活动,老教材对阅读课文的教学,一般程序是:教单词、翻译、分析、讲解、朗读、背诵,大部分时间花在讲解语言难点,其目的是着重学习语言知识。新教材则强调阅读课文是为了培养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学习和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在讲解阅读课文时,充分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一般的程序是:第一步,导入。先利用直观教具教学部分生词,再根据内容设计任务。一篇阅读文章的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任务设计的质量。只有在高质量的理解题引导、调控、检查和强化之下,学生才有可能进行有效的阅读,才有可能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让他们对阅读课文产生兴趣。第二步,泛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即任务)快速默读课文,引导他们预测文章内容和结构。第三步,精读。回答一系列问题,即设计的任务完成后,精讲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听录音、朗读,围绕课文进行各种口头练习,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第四步,复述。复述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常用方法,又是巩固课文、检查复习效果、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复述的方法很多。如:问答题、填空题、列表法等。问答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复述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概括和运用能力,看图填空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排序题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记忆力等,这是上好阅读课的四个重要步骤。在四步后的讨论(discussion)也很有必要,其目的是在学生了解和掌握课文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德育渗透,实现情感目标(emotion aim),并通过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对阅读课文,有的教师认为,语言学习要积累,所以不管文章长短,一律要求学生背诵。我认为,背是肯定的,但无须整篇背诵,可以精选一些段落、句子即妙语佳句,让学生抄录下来并背诵。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就能对这些语句吸收、修改并加以运用。新课标要求七年级学生要达到4万词以上的课外阅读量(除教材外),八年级学生要达到10万词以上的课外阅读量(除教材外),九年级学生要达到15万词以上的课外阅读量(除教材外)。很显然,要达到这些阅读量,不是靠“背”能实现的,主要是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以教学方法为例

教学方法很多:The 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情景教学法),The Oral Approach Teaching(口语教学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听说法),Communication(交际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应法)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指的是Grammar Teaching(语法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时间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述大量的语法知识,运用满堂灌的方法(The jug-and-mug method),要求学生只是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罢了。这样一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很少有合作交流的机会和时间,而且学生掌握的语法规则越多,就越怕出错,开口说英语就越觉得困难。游泳是“游”出来的,英语是“说”出来的,没有亲身体验是达不到目的的。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法,很流行。在课堂中实施任务型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比传统的3P教学法(即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更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语言。这套教材的“任务型学习”特点突出。在每个Module的题目下都会出现一个Task,为本模块的核心任务,其他项目的听、说、读、写等都围绕着这个任务展开,就连Around the world内容都为这个任务展开,与这个主题有关。如:七年级Module 2的题材是节日——春节,而本模块的听、说、读、写所有内容都与其有关,就连Around the world也是谈节日——Christmas and Father Christmas。这样的整合,使学生在接受新内容时感觉水到渠成。

在New Standard English教材中如何处理Around the world,Learning to learn,Module task教学?

1.进行Around the world教学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New Standard English这套教材充分体现了这一目标要求。为了向学生介绍世界文化,在每一模块都设计了Around the world内容。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懂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能真正学习语言,所以说了解文化知识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本套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文化渗透,即在教材中逐步介绍中西文化背景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其跨文化意识,以免在交际中出现不适当的语言和行为。那种认为学习了一门外语就自然能够进行成功的交际,是一种理想化了的想法。在交际中特别是在与foreigners交流中,他们能接受你的语法错误,但不能接受你的文化错误。如:

A:Thank you for spending the whole morning with me in the lab.

B:It's my responsibility. I'm your co-teacher.

(这种回答暗示:本人不愿做但是职责需要。)

A:What an unusual pen!It is really beautiful!

B:Oh,you may have it.

(对别人的赞美很得体的回答就是:Thank you.)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文化意识的培养。当教Hello,Hi等招呼语时,就要有意识地与中国的一些习惯进行比较。如:我们中国人见面经常问:“吃了吗?”译成英文是Have you eaten yet?或Have you had your lunch?就不合适。对Most English-speaking people来说,这种问候含有这样的意思:I haven't,either. Come on.Let's go together and get something to eat.或者If you haven't,I am just going to invite you to my place.换句话说,这种问候是an invitation to a meal。类似的问候还有:你去哪儿?到哪儿去了?译成英文是Where are you going?Where have you been?外国人对这种问候很反感,你问的是他的personal affairs just like age,marriage,income,property,他可能回答: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这种embarrassment就是文化习俗不同造成的。其实,跟外国人打招呼很简单:Hello,Hi,Morning,Afternoon等就OK了。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多向学生介绍外国文化。例如:在七年级上册“Module 8 Different habits”的Around the world内容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题材。“In the UK and the USA people often give flowers,cakes and candy as birthday presents. They don't usually give money or fruit.”就此可向学生介绍:在外国,越是自己动手花时间和精力做的礼物越显得珍贵,因为西方人注重意义,中国人注重价值。在英国送花是有讲究的:送单不送双,忌送白花如百合花(白象征死亡);忌将自己的产品送人(西方人会认为你在做广告);给女士忌送贴身生活用品(如口红、化妆品、内衣等)。还有七年级下册“Module 2 Spring Festival”的Around the world—Christmas and Father Christmas,在了解本模块内容之外,还可以多介绍一些Christmas的文化:The traditional Christmas colors are red and green. Father Christmas is also called Santa Claus(a fat jolly man who wears a red suit,red hat and long white beard,slides down the chimney to bring children gifts. Many families enjoy going to church on Christmas Eve and Christmas morning).And some of the most popular customs:①Exchanging gifts,②Receiving toys from Santa Claus,③Hanging a stocking near the chimney,④Singing Christmas Carols,⑤Sending Christmas cards等习俗,甚至还可以介绍另一个重要节日:Thanksgiving Day。

如果我们注意的话,跨文化素材还是很多的。在过去的教学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跨文化教学,认为中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认为跨文化教学太深奥、不易操作。实际上,跨文化教育可以在语言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层次上进行。例如在教What's your name?时也可以进行跨文化教学:在西方直接问What's your name?是很不礼貌的,让人有种被审问的感觉。通常在police station可以这样直截了当: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在正常交际中通常这样问:May I know/have your name?或者Your name,please?要么自报家门后再问对方。

在学“An invitation to the cinema”时,可以进行简单的文化介绍:在西方国家,正式邀请应该在一星期前发出,忌没有预约的拜访。如果是邀请赴宴,忌早到或准到,一般比邀请时间推后5~10分钟比较合适,所以说跨文化教育完全可以渗透到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

2.处理Learning to learn

Learning to learn样子小,作用大,也是New Standard English教材的一大亮点,主要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如:七年级上册Module 2中的Learning to learn:When you have a question for your teacher,say:“I'm sorry. I don't understand.”Then ask your question.(简单介绍提问题的策略)。再如:八年级上册Module 2中的Learning to learn:When you read a passage,try to find who,what,when,where,why and how. This will help you understand the passage better.还有八年级下册Module 2中的Learning to learn:Remember to look at the title of a passage,the paragraph headings and the photos. They'll help you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s.策略和方法的介绍都是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好英语,另外我们还应该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去培养学生克服各种学习英语困难的意志品质(特别是遗忘)。如学英语需要勤学苦练:告诉学生领奖台上的冠军、舞台上的歌星,都是每天勤学苦练,才有台上的辉煌!所有的技能都一样,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只有坚持每天苦练英语,才能练就英语真功夫!

学英语需要耐心:告诉学生学习任何东西都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只要你坚持,就一定会有成绩!如果没有耐心,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碰到一点挫折就气馁,练了几天看不到进步就放弃,是绝对不会成功的!除此以外,还应该介绍一些方法,如操练英语时的“三最”法:As clearly as possible!(最清晰),As loudly as possible!(最大声),As quickly as possible!(最快速);每天朗读30分钟必不可少;每天务必听至少半小时的录音带,把录音带当流行歌曲听,训练一流的语感。在英语学习中要建立一个“财富”本,收集难题、错题、好题(包括好词好句),随身携带,经常复习;利用零碎时间学英语效果也不错!如等车、一日三餐前后、排队、上学放学的路上等都是学英语的好时机。另外,学英语还要和遗忘作斗争:告诉学生遗忘很正常,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速度先快后慢,遗忘量先大后小。所以要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记住了也必须复习,否则等发现遗忘了再复习就晚了。虽说成功无捷径可走,但有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成功会来得快些。“成功=真干+苦干+巧干!”缺一不可!

3.开展Pair work(配对)和Group work(小组)活动

很多教师认为Go for it中的这两种活动可操作性强,但我认为在New Standard English中这两项活动也是无处不在的。语言必须通过“对话性互动”(Conversational interaction)才能习得。所以,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创设多层次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Pair work和Group work中有更多运用语言的机会并主动掌握语言。我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个别差异,将学生大致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基础扎实,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语言表达流畅;B层:学生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不够稳定,要么聪明但不够努力,要么勤奋但方法不佳;C层: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良,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掌握知识速度慢)合理搭配,如AC,AB,BB搭配,前排与后排组合又形成AA,BC,BB搭配,两人一组同时活动。课文中的对话、句型、语言点练习以及问题讨论等活动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甚至pronunciation的听读练习也可在两人间进行,一个指,一个读等。Group work是把全班分成小组活动,通常是前排与后排组合,4人一组,因为座位是2周滚动一次,小组人员不是固定不变,但一定是好、中、差组合,保证每个小组都有能起到“小老师”作用的学生。这样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带动英语学习的气氛,这种活动形式适合于多角度对话、表演和讨论汇报等活动。但不论是Pair work还是Group work,在活动前,一定要把要求、任务布置清楚了,再开展活动,有时甚至要示范给学生看,同时任务的设计还要能够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让他们都感到需要为这个活动作贡献,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成就感,否则就是浪费时间,达不到预期效果。另外可以设计一些竞争性活动,教师注意监控就行了。

配对和小组活动能为学生提供比较多的讲英语机会,能使所有学生都参与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训练的机会,而且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4.处理每模块的Module task

Module task这块是“任务型教学”的具体体现。Module task的设计基本上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较真实。这一块完成得好,才能真正落实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任务是要求学习者使用语言为达到某个目的而完成的一项活动,活动的过程中强调意义的表达。通常把任务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pre-task,即任务准备环节)、任务中(while-task,即根据任务要求,去执行任务或完成任务的落实环节)和任务后(post-task,即报告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完成任务后得到的结果)活动。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从开始到最后的各个环节都很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所以对每个模块real-use task的完成,不能只停留在布置作业上。那么,怎样将其落实到实处呢?首先,完成这样的书面表达,必须先有语言上的准备(词汇、语法、句型),先让学生对语言本身进行一次详细的梳理,然后再落实任务。如何写start,如何写body,如何写end;最后还要展示好的文章,讲评好在哪儿、哪些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精彩等,都要给学生一一讲评,不能布置作业、读读范文了事。可以在讲完方法后,让学生当堂练习,教师进行帮助指导;也可以请两位学生上黑板写,然后点评,效果也不错。优秀范文除了读给大家听以外,还可以贴在“英语角/专栏”上,让同学们欣赏,也能促进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另外,这套教材一方面提供了发展学生个性的平台。一套好的教材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这就使得教材内容、教材中的提问和问题的答案必须多样化、有选择性。教材中出现了一些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和任务,如七年级下册Module 4中的“Module task Designing your dream school”,学生心中的理想学校是什么样的,所得出的结果绝对无法用对或错进行判断,而每个学生的任务展示都不尽相同,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习惯。学生若能最大限度地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自主能力,那教师有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将是轻松愉快的。

(1)自主:教材中许多项目的设计都是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完成的。如每个模块中语法的学习、阅读、听力、写作等,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通过联想、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信心,提高能力,从而形成适合自己学习需求的学习策略,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2)合作与探究:教材以学“能做某事”为目标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提出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学习以配对活动(Pair work)和小组活动(Group work),完成及展示任务。这两种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训练的机会,而且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学生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同时可以活跃气氛,增强学习积极性。

学科中新的知识我们不但要学,还要思。现在的教学提倡反思,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真正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只有经过反思,才能得以提高。所以在运用这套教材中,经过学习、反思、实践,有几个问题值得探讨:

①New Standard English教材所倡导的发现式语法学习法(Discovery grammar approach,即呈现、提问、发现、总结),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更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学习机制和兴趣?

②传统的语言训练方法有“翻译法”,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New Standard English中的Workbook略去了这样一种练习模式。按照新课标理念,这种语言的互换训练是否应该存在?我认为学习英语的最高境界就是中英文自由转换,所以在教材中应有这样的练习来达到目标。

③New Standard English中的“Learning to learn”很好地贯彻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教材的一大亮点。教学方法的讲解是否还可以更详尽,更具体些,给学生提供更多使用学习策略的机会?如果能够将学习方法和策略渗透在具体语言学习活动中,效果应该更明显。

④New Standard English教材中的内容丰富,包容量大,比较适合小学学过英语而且学得比较好的学生,像农村地区或没有英语基础的学生学起来困难较大。因为内容项目多、词汇量大,也很难用传统的课时量来对待每一模块的内容。如果在教师用书中,能够对如何灵活整合教学内容、如何根据情况取舍教学内容进行简单说明,那么教材的使用范围将更加广泛。

我们教师还是应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