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追随蔡澄清导师学教改的三个层次

追随蔡澄清导师学教改的三个层次

时间:2023-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蔡老师的辛勤培养下,我在中学语文教改之路上慢慢学步,少走了不少弯路。生怕自己对导师的中语教学思想及教改观吃不透,作了谬说。既然深蒙错爱,我谨将自己学习的三个层次写出。于漪、钱梦龙、章熊、蔡澄清等教改名家如明星闪耀,光芒四射。是学生的学习实况点燃了我学习教改的星火。这就是蔡澄清同志朴实无华的“语文教学点拨法”。这也正体现蔡老师强调的“作文训练要循序渐进”的观点。

追随蔡澄清导师学教改的三个层次

陈 军

在蔡老师的辛勤培养下,我在中学语文教改之路上慢慢学步,少走了不少弯路。近三四年我收到全国各地教师(尤其是刚刚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的来信三百多封,他们都问:“你是怎样向老师学的?”我对此深感惶恐,因为我学的效果还不令人满意。生怕自己对导师的中语教学思想及教改观吃不透,作了谬说。但《语文教学通讯》的同志一直鼓励我写,好让年轻的同行作个参考。既然深蒙错爱,我谨将自己学习的三个层次写出。

第一个层次:在比较中寻求我的支点

我是1982年从事农村中语教学工作的。这个时候,全国中语教坛上,百花齐放,百“法”竞出。于漪、钱梦龙、章熊、蔡澄清等教改名家如明星闪耀,光芒四射。尽管他们的名字令人敬慕,但老实说我当时还没有想到要在教改上创一番业绩。

是学生的学习实况点燃了我学习教改的星火。在农村中学,由于封建化的观念、意识的积淀过深,还有别的原因,因此,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较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浓。教师与学生都在无精打采地当着搬运工:教师将知识搬上教案,搬上黑板,再让学生搬上笔记,再搬上试卷,如此循环往复,把教与学都当作一种机械化的运动。“运动”得好的,能考走几个,“运动”得不好的,只好全线崩溃。崩溃的裂响之后,竟然还是“搬”去!个中的惨痛恐怕只有农村教师才知道的。那么多教学理论专著,干什么用的?那么多名家行家称号难道只能作为五彩光环?还有那么多的教研会之类,都是在煎熬形式主义的杂碎汤?!更令人揪心的是,那么多的农村孩子,难道就只能充当无情的淘汰物,尖子出离“农门”,劣等的再赴原野去拾取寂寞的梦?!

———于是,我想到一个字———改!这也许应了“穷则思变”这句俗语吧。

要改,首先就得学。怎么学?学谁的?这必须仔细地加·以斟酌。

育才中学的“茶馆式”,多么轰轰烈烈啊!读读、讲讲、议议、练练、轻松、活泼、来劲!我多么想在乡村、在这偏僻但不荒漠的地方也开一个“茶馆”,让学生都成为我的聪明绝顶的“茶客”。但,我的学生太笨了,笨得有些令人愤怒、泄气。在高三,我还得逼着学生上黑板听写,而且是一错再错!这样,哪能奢谈“茶馆”呢?

钱梦龙,也是我心中的偶像。他的“三主思想”和“基本课式”精辟、深刻。他说,自读,是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训练形式,跟“预习”不是同一概念,他论证的结果是预习不如自读,何止是不如,实际上在我看来,传统化的僵死的预习就当废弃。但我还是不敢废弃,因为我按照“自读”程式提出四个问题(1.写了什么?2.怎样写的?3.为了什么?4.有何特点?),学生还是大眼瞪小眼。答不出来啊?你有什么办法!

对了,近年来又诞生了魏书生。据说他出差多日,不犯愁,学生能自行上课!我更是惊叹不已!我相信他的成功,我从内心敬佩他。但我不敢这样做,我走了,女生会随意地向男生递“信息纸条”,男生会在教室里演“霍元甲”。

农村语文教师,实在是“癞痢头难剃”,这么多金光闪闪的教法,偏要挑三拣四。是的,我成了一个缺乏营养的孩子,却偏偏学会了挑食。之所以这样,我想是因为农村中语教学太落后、太贫乏、太僵死了,正如一个气息奄奄的病人,高级补品人参果是不能用的,还不如吸吮一口盐水……

我要的就是盐水!这就是蔡澄清同志朴实无华的“语文教学点拨法”。我无力对蔡老师的“点拨法”加以全面的评述。有几本书已收入他的论文(《红烛集》就是),有多家杂志作了介绍。我只知道它朴实,没有“三论”的红霞,没有杜撰名词的微痕。点拨,简直是太普通了!但我如同情人眼里出西施一样地爱它。

爱它的实在,有用。

比如,我的作文教学有东一头、西一棒的毛病,点拨法开的处方是:写作训练要循序而渐进。而且,还有疗程明示:初一训练重点是什么;初二训练重点是什么;初三训练重点是什么。如在初一时,“有计划分解为状物、写景、叙事、写人四类训练,有步骤地分项进行。”(见《语文教学在前进》P 339)农村教师就是需要拿到手能用而且能用得好的“饭碗”啊!

毋庸赘述,“点拨法”便是我苦苦寻求到的“支点”。而寻求的方法,就是将诸子百家囊括过来,实行“拿来主义”,加以比较、选择,落脚点就是“实”。

第二个层次:在实践中寻求我的突破点

我多么盼望在农村教坛这块荒原上建起宏伟的大厦!

我甚至努力将蔡老师的点拨法体系全搬过来,加以改装、组合,再贴上我的新标签,“实行三包,畅销海内”……

几番风雨,几回摔打,几次煅烧,我终于认识到———

名家的体系必须·分·解。正如做生意,上海的国际水平的百货公司是不必在乡场上办的,因为农民只要一斤食盐、一根白线……面对农村学生,我何尝不可以做一名卖小品的“摊贩”?(比方总是蹩脚的)蔡老师经过多年的研究,“点拨法”不仅概括了作文教学,而且也概括了阅读教学,对听与说也有专题论述。在这样一个大系统中还分出了众多的小系统,比如关于作文教学,就有著名的“三种能力训练”———积累能力的培养、思考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是在一个小系统中,也有众多的分流,如谈积累能力,就强调“积累什么?主要是积累生活、积累知识、积累语言、积累技巧”。怎样训练积累? “主要是抓两条:一是训练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注意观察和体验生活,留心各种各样的人事,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学会从现实生活搜集和积累写作材料。二是训练和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则扩大知识面;二则借鉴写作方法……”(《语文教学在前进》P 335)至于具体的训练形式更是千变万化,各具风姿,很显然,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无法进行总体把握、全面开花式的试验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局部到全部的过程;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也揭示了一条“捷径”:侧面入手、由点深入、由专到杂,使研究与学习的效率与效果都能产生显著的改观和发展。既然如此,在学习教改的实践中,突破某一方面的单一的“点”是必由之路。

比如蔡老师“作文教学点拨法”中的“积累”一条,我试分解出以下“突破点”———

上图写出了十二个突破点。我就引导学生选取一“点”,集中精力训练。这很切合农村中学生的写作实际。比如学生写《记一个熟悉的人》,高二学生也只是泛泛而作,言、行、貌三方面的描写都不集中,没有特色与个性。对此,我将一个总题分解成三个小题:1.《他与我的一次对话》;2.《他的动作素描》;3.《他的微笑》。通过这种分解训练,再让学生进行综合描述,内容就充实集中,有血有肉了。这也正体现蔡老师强调的“作文训练要循序渐进”的观点。这种由分解到综合的训练过程,如果用图像表示即为:

img7

蔡老师关于作文训练还有一个著名观点,即写作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环向上的过程,其中有一个训练量与发展量的矛盾。训练量不等于发展量,训练是发展的基础,发展量的升降取决于训练量的安排是否科学。用此来指导我们的分解———综合的训练,那就是在“点”的突破时,还要研究突破的“层次”。用图像表示即为:比如说写一个人的外貌,停留在第①层次区,只要求在描述人的形体、衣着时语句通畅、具体;在第②层次区,就要刻画生动、形象;在第③层次区,就要求只须刻画一点(如眼睛)便能反映出这个人的特点;在第④层次区就要求通过外貌描写能揭示人物的内在奥秘,并在表达上富有创造性。这一点在训练题的设计上是要密切关注的。

img8

我们知道,农村中学生语文能力的结构是支离破碎,漏洞百出的。我们无法毕其功于一役,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齐头并进地跳跃一级。因此,我们只能一步一步地吸收名家教法体系中的某一点,进行实践,实实在在地使能力上的漏洞一个一个地逐渐填补起来。

我这种寻求突破点的学习教改的方法,有些什么实效?这在我所发表的一些文章中就可察觉出,我的文章都是一次一次的专题试验的结晶。

第三个层次:在思索中寻求我的个性

任何一种科学的理论,都是在不断地发展与演变着。名家的教学观、教改经验也是这样。我在追随蔡老师学习教改的进程中,并不是对他的一切都照抄不误。

他的观点上摇荡着一缕春风!

我的体会里也试图多一分明月。

———唯其如此,我才有个性,也才不至于让导师失望!

当然,要创造自己的·个性,首先是继承。目下有不少同行全面地否定别人的成就,动辄树起自己东拼西凑的旗帜,是很不严肃的。在我看来,寻求、创造出自己的教改个性必须在双边的交叉地带着眼,如图所示:

img9

上图表明,追随导师教改的实践者,一定要将导师创立的已定的理论同自己的教改实践结合起来,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拥有一个“教改个性区”。产生的教改个性由浅薄走向成熟,便形成一股新的血液,注入原有的理论肌体,这样又使得已定的理论不断地丰满起来,向前更推进一步。这正体现了科学理论延续性特点。

比如,蔡澄清老师在他的点拨法理论中,特别强调点拨方法的运用,他在一篇文章中,把“方法”喻为“点燃学生主动探求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引爆剂”。他所列出的点拨“方法”有十余种,其中在关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上,他提到了“纲要信号法”。我在指导农村中学生背诵时,就借鉴了他的“纲要信号法”。实事求是地说,蔡老师的论著中,还没有专门论述如何点拨学生背诵的篇章,是不是这项工作不重要呢?不。任何理论的直接触角的涉及面总是有限的,而其精神实质的波及圈却很广很广。正因为这样,才给创造个性提供了必要条件。

img10

我将蔡老师提出的进行“纲要信号式的阅读”,改成“从信息传递上来点拨背诵”,很有实效。一篇较长的文章,背诵很难。我发现,学生朗读时较为顺畅,一旦掩卷背诵则前后难顾,尤其是漏背现象较为严重。这主要是由于被背文章的内容复杂,作者思路跳跃性过大所致。事实也表明,内容单一的文章比内容组合复杂的文章要易背得多。鉴此,我们引导学生将背文章的布局、中心、作者思路等内容勾画出“信号传递系统图”就显得十分必要。背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思”的过程。让学生背的思路与文章内容安排的走势、作者构思的思路合为一体,就能大大提高背诵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讲,“信号传递系统图”无疑是一个辅助背诵的指示器。

我的这个小小的试验,是否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呢?

应当指出的是,作为初学教改的我,发展自己的个性是极其艰难的,这主要是受到自己学识的限制。我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如何深化第二层次的内容这一点上。

倘若能拼将青春热血,为导师创立的点拨法理论涂上一抹新鲜的红晕,将使我格外的满足!

日思夜想,在导师的扶持下,迈出坚实的脚步,穿过漫长的第二层次走廊,牵一缕第三层次的红光,向着第四层次……微笑!

我深深地祝福自己。

(原载《语文教学通讯》1987年7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