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监测分析
高血压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过去50年,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增长近4倍,2002年达到18.8%,高血压罹患人口达1.6亿[1],山东省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地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25.1%[2]。与此同时,高血压发病年龄和罹患人口呈现快速低龄化趋势。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一旦罹患就难以治愈,如何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始终是世界性难题,全球接近70%的高血压患者其血压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控制[3]。高血压的防治重在预防,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共识。研究证实,成年期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大多可追溯到青少年时期,儿童期的血压水平与成年期高血压之间存在密切关联[4,5]。随着人们对血压“轨迹”现象的逐步认识,从儿童青少年开始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尤其对中国这样一个高血压人口大国而言,将高血压防治窗口“下移”至儿童青少年人群,是遏制高血压人群上升趋势的治本之策。儿童青少年中存在着部分无症状、无明确病因而血压持续偏高者,其偏高血压和成年高血压之间有密切关系[6,7]。本文报告了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的流行现状及发展趋势。
1 对象及方法
以2010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中的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分析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及血压偏高检出率的城乡及年龄特征;以济南、烟台、济宁3个全国检测点的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分析血压偏高率1985~2010年25年间的变化趋势。
研究对象均为身体健康学生(排除重要脏器疾患及发育异常)。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测试细则》,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的测量由固定医师使用水银血压计测量右侧肱动脉血压,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上臂长度选择合适的袖带。以Korotkoff第Ⅰ音为收缩压,第Ⅴ音为舒张压。学生静坐20min后连测两次,记录其均值。血压偏高的界定:依据中国儿童青少年(3~17岁)血压参考标准[8],收缩压(SBP)和/或舒张压(DBP)大于等于同性别、年龄组第95百分位数(P95)为血压偏高。按照中国儿童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9]判定超重和肥胖,分析不同体重状况(正常、超重、肥胖)儿童少年血压水平的差异,做方差分析。全部资料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山东省儿童少年血压水平
2010年山东省城乡7~18岁儿童青少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标准差见表1~4,百分位数见表5、表6。在青春发育期以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性别差异不明显,男生稍高于女生,进入青春期以后,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图1、图2)。
不同体重状况(正常、超重、肥胖)儿童少年的血压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男女生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表现为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表7~10,图3、图4)。
表1 7~18岁男生收缩压均值、标准差(mmHg)
表2 7~18岁女生收缩压均值、标准差(mmHg)
表3 7~18岁男生舒张压均值、标准差(mmHg)
表4 7~18岁女生舒张压均值、标准差(mmHg)
(续表)
表5 山东省7~18岁儿童少年收缩压百分位数(mmHg)
表6 山东省7~18岁儿童少年舒张压百分位数(mmHg)
表7 不同体重状况男生收缩压比较(mmHg)
图1 儿童少年收缩压发育曲线
图2 儿童少年舒张压发育曲线
表8 不同体重状况男生舒张压比较(mmHg)
表9 不同体重状况女生收缩压比较(mmHg)
表10 不同体重状况女生舒张压比较(mmHg)
图3 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男生收缩压和舒张压曲线
图4 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女生收缩压和舒张压曲线
2.2 血压偏高检出率
城乡各年龄组血压偏高的检出率见表11。总体上男生高于女生(图5),城乡男女生4个群体的总检出率表现为:城市男生(28.58%)>乡村男生(23.85%)>城市女生(20.99%)>乡村女生(19.68),见图6。不同体重状况组儿童血压偏高检出率差异显著,表现为肥胖组(男48.97%,女40.91%)>超重组(男36.96%,女31.22%)>体重正常组(男24.29%,女21.05%),见图7。从济南、烟台、济宁3个全国检测点的动态数据来看,儿童少年血压偏高的流行趋势明显,7~17岁总检出率由1985年的14.01%(男)和10.26%(女),上升到2010年的26.16%(男)和19.83%(女),见图8。
表11 城乡各年龄组血压偏高检出率
图5 2010年7~17岁儿童少年血压偏高检出率
图6 城乡男女生4个群体血压偏高的总检出率比较
图7 7~17岁不同体重状况(正常、超重、肥胖)儿童少年血压偏高总检出率比较
图8 不同年份7~17岁血压偏高总检出率比较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一些与生活行为性因素密切相关的成年期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单纯性肥胖症、糖尿病等)发病始于儿童期,这一类疾病的危险因素常自幼形成,如不加以干预,多数可持续终生。因此,从儿童时期就开始成年期疾病的早期预防是非常必要的[10]。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儿童青少年中存在着部分无症状、无明确病因而血压持续偏高者,其血压偏高和成年高血压间有密切关系[6],这一现象被称为儿童血压的“轨迹现象”(Tracking phenomenon)[4]。国内的一项追踪研究资料显示,青少年初始血压水平在P75百分位数以上者,8年后血压≥18.7/12.0kPa(140/90mmHg)的概率是初始血压水平在P50百分位数以下者的3.91倍,且初始血压百分位愈高,其相对危险性(RR)愈大,青少年初始血压偏高是成年高血压的易感人群[11]。有必要通过学校常规体检等手段,筛选出儿童青少年中血压偏高者并及早开展预防和干预工作。
关于儿童少年BMI与血压水平的关联性已有不少报道,如BMI与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超重和肥胖儿童的血压水平显著高于同性别、年龄体重正常的儿童[12~15]。肥胖是青少年血压偏高的重要危险因素,Sorof等[16]报道了肥胖少年高血压的患病率是非肥胖少年的3倍。本文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的血压水平和血压偏高检出率都表现为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肥胖在儿童青少年中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期肥胖是成年后多种严重疾患的根源。由于儿童少年肥胖率不断上升,随之带来的是血压偏高的流行,提示肥胖儿童少年应列为高血压早期预防和干预的重点人群。因此,从儿童期开始,控制BMI的快速增长是预防成年期肥胖和高血压等相关疾病的关键所在。
山东省是青少年血压偏高的“高发区”[6]。本文报告了山东省青少年血压偏高已呈广泛的流行态势,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必须引起关注:一是山东省儿童少年形态发育水平较高,特别是BMI和肥胖率较高[17]。二是山东居民的膳食口味偏“重”,食盐摄入量较高。据2002年全国膳食营养调查,山东居民人均每天烹调用盐量为12.6g,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6g)的2.1倍[2]。
高血压的诊断应按WHO专家建议,以3次以上非同日复测结果为据。本文的研究资料来自横断面调查,血压数据是一次测量的结果(非3次以上非同日复测结果),故对血压在P95以上的个体冠以“血压偏高”,而不是定性为“高血压”。
(张迎修)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主编.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综合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57.
[2] 周景洋,张俊黎.山东省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济南: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2008,6-26.
[3] Chobanian AV,Bakris GL,Black HR,et al.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JAMA,2003,289(19):2 560-2 572.
[4] Klumbiene J,Sileikiene L,Milasauskiene Z,et al.The relationship of childhood to adult blood pressure:longitudinal study of juvenile hypertension in Lithuania.J Hypertension,2000,18(5):531-538.
[5] EMPAR L,JOSEP R.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the future.J Hypertens,2000,18(10):1 351-1 354.
[6] 季成叶.中国血压偏高青少年的地区分布特点和体格发育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1997,18(6):401-403.
[7] 张迎修,王淑荣,张朋才.血压偏高儿童的生长发育和体质特点.中国学校卫生,2006,27(8):669-670.
[8] 米杰,王天有,孟玲慧,等.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照标准的研究制定.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0,5(1):4-14.
[9] 季成叶.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的应用.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125-128.
[10] 叶广俊主编.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415.
[11] 陕西少儿高血压易患因素识别研究协作组.青少年初始血压高者在高血压发生中的预测意义.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4):254-256.
[12] HE Q,DING ZY,FONG D,et al.Blood pressure is associated with body mass index in both normal and obese children.Hypertension,2000,36(2):165-170.
[13] Muntner P,He J,Cutler JA,et al.Trends in blood pressure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AMA,2004,291(17):2 107-2 113.
[14] Ma kgae PJ,Monyeki KD,Brits SJ,et al.Somatotype and blood pressure of rural South African children aged 6-13years:Ellisras longitudinal growth and health study?Ann Hum Biol,2007,34(2):240-251.
[15] Ataei N,Hosseini M,Iranmanesh M.The Relationship of Body Mass Index and Blood Pressure in Iranian Children<7Years Old.J Trop Pediatr,2009,55(5):313-317.
[16] Sorof JM,Poffenbarger T,Franco K,et al.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obesity,and hyperkinetic hemodynamic states in children.J Pediatr,2002,140(6):660-666.
[17] 张迎修.山东省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BMI)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34-1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