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质综合评价及其地域分布特征
人类的生长发育和体质状况受遗传和众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何消除不良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促进遗传潜力的发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中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对各种环境因素较为敏感,如何保证他们体质健康更是社会关心的问题。体质评价是儿少卫生学、体育科学和人类学研究的一个传统课题,许多学者都致力于采用多项指标对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作出概括的综合评价,但至今尚未形成一种理想的评价方法,包括评价指标的选择、权重、统计方法等问题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见解。山东是一个人口大省,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既有沿海,也有内地,既有平原,也有山区和丘陵;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营养和生活条件差异较大;学校体育卫生环境和投入也有较大差距。所有这些决定了各地儿童少年在体质发展水平上也将存在某些差异。本文以2010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为背景,试图对各地中小学生的体质水平做综合评价并分析地域分布特征。
1 对象及方法
以2010年全省15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资料为依据,对各市中小学生的体质水平做综合评价。指标选择如下:
(1)身高:反映生长发育和体质水平的最基本指标,也是重要的身体形态(长度)指标,基本反映体格发育的总水平。
(2)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反映身体的充实程度,可用来评价身体的营养状况,是近年来国际上较为通用的指标。
(3)肺活量:反映肺功能的常用指标,简单而有效。
(4)握力:反映力量素质(肌力)的常用指标。
(5)50m跑:反映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在我国的学生体质监测体系中选用50m跑代表速度运动项目。
(6)立定跳远:反映爆发力的指标,主要说明人体神经、肌肉的功能。
(7)力量素质:男生斜身引体/引体向上,女生1min仰卧起坐是反映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常用指标。
(8)耐力素质:长跑是反映人体耐力的指标,主要反映肌肉、呼吸和心血管的功能。根据不同年龄选择50m×8往返跑、800m、1000m跑。
(9)坐位体前屈:反映身体的柔韧素质,主要说明关节的活动幅度。
标准离差法是评价群体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状况的理想方法[1],将各市各性别、年龄组9项指标的均值、标准差,对照全省的均值、标准差,转化为无单位、不受年龄和性别影响的标化计量值Z和,然后用加权法合并各年龄组的Z和Sz,做u检验。
参照有关体质综合评价方法[2~4],将Z值按下列公式转化为体质分(T),做量化分析。T=70±10×Z(70为基础分,10为系数)。其中速度和耐力两项指标是以时间来计算的,时间越短,素质越好,故用减法(T=70-10×Z);BMI是评价身体匀称度和营养状况的指标,BMI过大(超重或肥胖)和过小(消瘦、营养不良)都不好,故体质分按下式计算,T=70-10×|Z|。
2 结果
2.1 各项体质指标的评价
各市7~18岁儿童少年身高的综合评价见表1,青岛、烟台、威海、日照4市的身高发育水平处于一定优势(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德州、聊城、临沂和菏泽4市处于一定劣势(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青岛、威海、济南、泰安、济宁、德州6市的BMI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菏泽、临沂、聊城、莱芜、潍坊5市的BMI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表2)。烟台、威海、日照、淄博、潍坊、德州、菏泽7市的肺活量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青岛、泰安、东营、济宁、临沂5市的肺活量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表3)。威海、日照、淄博、潍坊的握力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青岛、烟台、济宁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表4)。青岛、威海、济南、淄博、潍坊5市的速度素质处于一定优势,日照、泰安、东营、德州、聊城、菏泽处于一定劣势(表5)。济南、淄博、莱芜、临沂、菏泽的爆发力素质处于一定优势,青岛、烟台、日照、东营、潍坊、德州处于一定劣势(表6)。青岛、济南、淄博、莱芜、聊城的力量素质处于一定优势,烟台、日照、东营、菏泽处于劣势(表7)。威海、淄博、东营、潍坊、莱芜、聊城、临沂的耐力素质处于一定优势,青岛、济南、泰安、济宁、德州、菏泽处于劣势(表8)。烟台、威海、淄博、莱芜、菏泽的柔韧素质处于优势,青岛、日照、济南、泰安、德州、临沂处于劣势(表9)。各市的优势和劣势项目见表10。
表1 各市7~18岁儿童少年身高综合评价
△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
表2 各市7~18岁儿童少年BMI综合评价
△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
表3 各市7~18岁儿童少年肺活量综合评价
△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
表4 各市7~18岁儿童少年握力综合评价
△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
表5 各市7~18岁儿童少年速度素质综合评价
△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
表6 各市7~18岁儿童少年爆发力素质综合评价
△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
表7 各市7~18岁儿童少年力量素质综合评价
△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
表8 各市7~18岁儿童少年耐力素质综合评价
△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
表9 各市7~18岁儿童少年柔韧素质综合评价
△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P<0.05。
表10 各市中小学生体质水平的优势和劣势项目
+代表男女均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代表男女均显著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代表差异无显著性或男女的差异方向性不一致。
2.2 体质综合评价
各市中小学生单项指标的体质分和9项指标的体质平均分见表11。平均分最高的是淄博市,最低的是泰安市(图1)。例如,淄博市7~18岁男生肺活量平均比泰安市大394mL,女生平均大370mL(图2)。
表11 各市中小学生体质综合评价得分
图1 各市中小学生体质综合评价得分
图2 淄博市与泰安市学生肺活量比较
图3 各地中小学生每天锻炼达到1小时的比例
3 讨论
国内对儿童少年体质综合评价的方法学研究已有许多报道,关键是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系数的确定,但目前尚无统一的科学、实用的评价方法。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应满足以下要求:符合评价目的,能有效地测出所要测量的属性(有效性);测量的程序和方法规范化,测量结果能准确定量(客观性);受技术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小,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程度较高(可靠性);测量数据能反映个体差异,不同阶段测量结果能准确反映出体质的动态变化(鉴别能力);适合受试者的能力,能适应年龄和性别特征(可行性);尽可能选用国际上通用的指标,便于研究和比较(标准化);简便易行,少而精(经济性)。
本文尝试利用学生体质调研的资料对全省各地中小学生的体质水平作出综合评价,结果发现各地中小学生的综合体质存在较大差异。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营养及生活条件存在差异;各地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开展情况也不平衡,学生体育锻炼状况存在差距等。正如营养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有利因素。针对我省学生体质下降的状况,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和阳光体育运动,倡导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本文还报告了各地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每天体育锻炼时间的达标率(1小时以上)存在较大差距(图3),由此也反映出各地在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说明的是,体质综合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受指标和评价方法的影响,评价结果可能存在某些偏差,因此,本文结果仅供参考,不可片面、歪曲宣传。
(张迎修 宋玉东 赵联和)
参考文献
[1] 陈希宁.应用标准离差法评价群体生长发育.中国卫生统计,1989,6(3):22-25.
[2] 中国学生体质综合评价研究协作组.中国学生体质综合评价方法及标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1-24.
[3] 张迎修.中国汉族儿童少年体质水平的地域分布.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0):807-809.
[4] 陈明达.实用体质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70-7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