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山东省岁儿童分布对速度和耐力素质的影响

山东省岁儿童分布对速度和耐力素质的影响

时间:2023-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山东省儿童青少年多项运动素质也呈下降趋势,尤以速度和耐力素质下降更为明显[2]。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观点,本文以7岁儿童为例,探讨了BMI分布对速度和耐力素质的影响,为控制体重、增强素质提供依据。1.2.1 将研究对象按照BMI大小分组,分别计算各组儿童50m跑和50m×8往返跑的平均成绩,绘制速度和耐力素质随BMI的变化曲线。

山东省7岁儿童BMI分布对速度和耐力素质的影响

近20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呈一定的下降趋势[1],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7年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山东省儿童青少年多项运动素质也呈下降趋势,尤以速度和耐力素质下降更为明显[2]。大量的分析和研究都认为导致当今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体育锻炼/活动不足。笔者也提出了BMI增长,身体脂肪过多积累,肥胖和超重率不断上升是导致群体儿童运动素质下降的身体形态学原因[3,4]。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观点,本文以7岁儿童为例,探讨了BMI分布对速度和耐力素质的影响,为控制体重、增强素质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05年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中的910名7岁儿童(男458名,女452名)为研究对象。选择7岁儿童的理由:一是7岁儿童处在孩童期,尚未进入生长突增期,可以避免因个体生长突增早晚等因素的影响;二是7岁儿童绝大部分是刚入学的小学生,其运动素质受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较小,可以减少因不同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不同而带来的影响;三是小学一年级学生首次参加体质测试,思想重视,一般都能全力参加运动素质项目的测试。

1.2 方法

1.2.1 将研究对象按照BMI大小分组,分别计算各组儿童50m跑和50m×8往返跑的平均成绩,绘制速度和耐力素质随BMI的变化曲线。

1.2.2 分析1985~2005年7岁儿童BMI分布和速度、耐力素质的长期变化,探讨7岁儿童运动素质下降的身体形态学原因。

测量数据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速度和耐力素质随BMI的变化

图1、图2为群体7岁儿童速度和耐力素质均值随BMI的变化曲线,该曲线呈“V”形,BMI在14.5~16.0的男女生其速度和耐力素质最好,这部分儿童大体相当于群体BMI的P30~P60(男)和P40~P75(女)百分位数区间。换言之,BMI过小或过大都不利于速度和耐力素质的发展,最有利于素质发展的是那些中等BMI的儿童(通俗地讲,是那些不胖不瘦、身材匀称的儿童)。

img327

图1 7岁儿童速度素质(50m跑)随BMI变化曲线

img328

图2 7岁儿童耐力素质(50m×8往返跑)随BMI变化曲线

2.2 BMI分布及速度、耐力素质的长期变化

1985~2005年的20年间,山东省7岁儿童的BMI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P<0.001),分布曲线右移,尤其是“右尾”明显延长(表1、图3、图4)。男女生超重检出率(男BMI>17.4,女BMI>17.2)[5]分别由1985年的2.29%和1.31%上升到2005年的11.57%和8.41%;肥胖检出率(男BMI>19.2,女BMI>18.9)[5]分别由1985年的0.49%和0.65%上升到2005年的11.35%和6.64%。速度和耐力素质都出现明显下降(P<0.001),男女生50m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0.24s和0.42s;50m×8往返跑分别平均下降10.14s和10.46s(表2)。

将2005年7岁儿童按1985年的BMI分布进行标化(消除因BMI分布变化造成的影响),标化后的速度和耐力素质仍较1985年下降,但下降幅度减少了10%~20%,换言之,在导致7岁儿童速度和耐力素质下降的诸因素中,群体BMI分布变化所起到的作用占10%~20%。同样,在剔出超重和肥胖因素的影响后,7岁儿童速度和耐力素质的下降幅度减少了10%~25%,也就是说,超重和肥胖率上升在群体儿童速度和耐力素质下降中所起到的作用占10%~25%。

图3 1985年和2005年山东省7岁男童BMI分布比较

img330

图4 1985年和2005年山东省7岁女童BMI分布比较

表1 1985年和2005年7岁儿童BMI分布构成比较(人数)

表2 1985年与2005年山东省7岁儿童速度和耐力素质比较

3 讨论

BMI指数是反映营养状况和身体充实度的理想指标,自1997年国际肥胖委员会(IOTF)建议将BMI作为反映青少年体脂的指数和估计肥胖发病率的参数[6]以来,该指数在评价营养状况及筛查超重、肥胖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研究发现,群体儿童BMI指数的分布与速度和耐力素质存在一定的关联,BMI偏小或偏大都不利于速度和耐力素质的发展,对于这一点可理解为:BMI偏小(趋向于低体重/营养不良)的个体,其肌肉欠发达,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较差;BMI偏大(趋向于超重/肥胖)的个体,体重负荷较大,心肺功能负担过重,这些都不利于速度和耐力素质的发展。结合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营养状况普遍存在的营养不良/低体重和超重/肥胖并存的“双峰现象”(Two peaks phenomenon)[7,8],可以认为营养不合理也是导致学生体能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

关于儿童青少年BMI指数的长期变化及危险因素评估已有大量报道,当今儿童的BMI指数不断增长,群体BMI曲线右移[9~11],BMI指数的长期变化是群体超重和肥胖流行的基础,肥胖流行已成为世界性的趋势[12],而肥胖又是成年期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的独立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都会增加导致人体不良健康后果的危险[13,14]。本文分析表明,儿童BMI指数的长期变化对群体速度和耐力素质也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将随着BMI指数的进一步增长和超重、肥胖率的不断上升而变得更加明显。

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下降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5]。学习负担过重,体育锻炼/活动相对不足,以“静”代“动”的生活方式,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等都是导致体质下降的重要因素[16]。体育锻炼不足和以“静”代“动”的生活方式除了直接导致体质下降外,还会使身体发胖,越胖就越不愿运动,反过来又导致体质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本文分析表明,BMI不断增长和超重/肥胖率快速上升已成为导致群体儿童体能素质下降的重要身体形态学因素。提高学生运动素质必须与控制肥胖并举,以高BMI个体(超重和肥胖)为重点干预对象,采取以加强体育运动(主要是有氧运动)为主导,配合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提倡平衡膳食,低脂、低热量、低盐饮食,减少西式快餐及碳酸类饮料的摄入),控制体重等综合干预措施。

(张迎修)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1-89.

[2] 张迎修.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干预研究.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4.

[3] 张迎修,王淑荣,张朋才.山东省儿童少年体重指数与运动素质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5,26(7):543-544.

[4] 张迎修,孙大永,张爱强.不同运动素质青少年体格发育水平比较.中国学校卫生,2006,27(3):209-211.

[5] 季成叶.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的应用.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125-128.

[6] Dietz WH,Bellizzi MC.Introduction:the use of body mass index to assess obesity in children.Am J Clin Nutr,1999,70(1):123-125.

[7] 季成叶.1991~2000年中国省会市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分布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1,22(5):392-394.

[8] 张迎修.山东省中小学生身高标准体重分布及变化趋势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43-44.

[9] Ji CY.Report on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a(4).Prevalence and trend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nese urban school-ag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1985-2000.Biom Enviro Sci,2007,20(1):1-10.

[10] Zhang YX,Wang SR.Distribu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 the prevalence change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adolescents in Shandong,China from 1985to 2005.Ann Hum Biol,2008,35(5):547-555.

[11] Zhang YX,Wang SR.Secular trends in growth and body proportion among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rom 1985to 2005in Shandong,China.Anthropol Sci,2009,117(2):69-76.

[12] Popkin BM,Doak cm.The obesity epidemic is a worldwide phenomenon.Nutr Rev,1998,56(4):106-114.

[13] Must A,Jacques PF,Dallal GE,et al.Long-term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overweight adolescents:a follow-up of the Harvard Growth Study of 1922to 1935.New Eng J Med,1992,327(19):1 350-1 355.

[14] Dipietro L,Mossberg HO,Stunkard AJ.A 40-year history of overweight children in Stock-holm:life-time overweight,morbidity,and mortality.Inter J Obes,1994,18(9):585-590.

[15] 张迎修.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原因及对策思考.中国学校卫生,2007,28(9):771-772.

[16] 张迎修.山东省大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及相关作息情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8,29(2):124-1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