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末,是工业设计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主要的特点是出现了许多可用于产品设计的新材料。新材料对市场上销售的许多家具外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塑料和金属模压成形方法得到广泛应用,流线型的产品造型出现,由动态的运输工具延伸到静态的产品,如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等。
马歇·布劳耶(Marcel Breuer,1902—1981)1925年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把钢管椅子,为了纪念他的老师瓦西里·康定斯基,他为该椅子取名为瓦西里椅子(Wassily chair)(图2.12)。
他采用钢管和皮革或者纺织品结合,还设计出大量功能良好、造型现代化的新家具,包括椅子、桌子、茶几等,得到世界广泛的欢迎。他也是第一个采用电镀镍来装饰金属的设计家。关于金属家具,布鲁尔写道:“金属家具是现代居室的一部分,它是无风格的,因为它除了用途和必要的结构外,并不期望表达任何特定的风格。所有类型的家具都是有同样的标准化的基本部分构成,这些部分随时都可以分开或转换。”这段话显示了包豪斯有关家庭用品的设计思想,已经超出了它最初的以手工艺为基础的出发点,1925—1928年布劳耶设计的家具由柏林的家具厂商大批投入生产,同时他还为柏林的费德尔家具厂设计标准化的家具,这种标准化的家具生产方式为现代大批量的工业化的家具制作奠定了基础。
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上,设计师密斯为了欢迎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设计了巴塞罗那椅(图2.13)。同著名的德国馆相协调,这件体量超大的椅子明确显示出高贵而庄重的身份。当年的世博会德国馆是密斯的代表作,但由于建筑的设计意念独特,竟没有合适的家具与其搭衬,所以他不得不专门设计了巴塞罗那椅来迎接国王和王后。著名的巴塞罗那椅(Barcelona Chair)是现代家具设计的经典之作,为多家博物馆收藏。它由弧形交叉状的不锈钢构架支撑真皮皮垫,非常优美而且功能化。两块长方形皮垫组成坐面(坐垫)及靠背。X形的交叉弧线和缓而优美,格子状的连续拼缝显示了高超缝制技术。椅子当时是全手工磨制,外形美观,功能实用。巴塞罗那椅的设计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地位类似于现在的概念产品。芬兰设计师阿尔托于1931年设计的扶手椅作品,其设计挑战了热弯木技术,使其整体的造型感和舒适度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主体结构由环形弯曲的复合板构成,而该扶手椅的设计质感更贴近人性化,后被制造商以1∶6的比例缩小,生产了给孩子们使用的迷你型NO.41椅(图2.14)。
轧钢逐渐取代了铸铁和其他类型的钢材生产,铝、镁等轻金属也日益普及。例如,福特公司就生产了自己的钢材,并在冲压成形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这种成形技术产生了“机壳”的概念,有了这种成型工艺,就可以生产流线型的产品,流线型有力地综合了美学与技术的因素而极富表现力。在20世纪20、30年代,它成为从汽车到电熨斗的许多技术型消费品的一个重要特点。
克莱斯勒公司的“气流”型小汽车(图2.15)的流线型造型是空气动力学试验和未来主义绘画的结晶。在当时,流线型象征着速度、力量和未来。冲压技术和印模铸造技术使得机械化方式生产流线型的产品成为现实。流线型的设计很快就延伸到静态的产品,如洗衣机、冰箱、订书机和收音机(图2.16)中。
图2.12 瓦西里椅
图2.13 巴塞罗那椅
图2.14 Paimio NO.41扶手椅
图2.15 “气流”型小汽车
图2.16 流线型风格的收音机
技术与设计的发展是与产品本身的发展相辅相成的。一些激进的设计师将汽车、飞机等视为现代生活最有力的表现,而新的家用电器同样也成了“摩登时代”的象征。尽管不少技术上的发明并不是20世纪20、30年代的产物,但正是在这一时期,电话、电冰箱、吸尘器、收音机、电吹风等无数新发明获得了大众公认的设计特征,改变了原来纯技术和功能的外观或沿袭的传统式样。德国西门子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生产的电吹风(图2.17)采用了镀铬机身和注塑热固成形的棒形手柄,基本上形成了电吹风的设计特征。在设计师的参与下,新的电器产品具有了明确的社会意义,既有实用功能,又起象征作用。设计赋予了技术一种视觉形式,创造了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并提供了一系列表现现代化确切含义的符号。
收音机设计的演变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无线电广播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收音机的部件——接收器、调谐器和扬声器是分离的,常常需要用户自行组装。随着无线电广播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这一状况很快得以改变。到20世纪30年代,许多厂家开始将收音机作为一件家具来设计,以适于居家的环境。这就使得原来分立的部件统一于一个完整的机壳之中,并附有简单的音量、声调和调谐旋钮,进而逐渐演化成为典型的台式电子管收音机,并对后来的电视机设计产生了影响。这一进程体现于德国德律风根公司在10年间推出的一系列收音机设计之中。1927年的“阿尔法”收音机(图2.18)是一件纯技术性产品,几乎没有设计意识,其视觉上的特征是突出于简朴的木盒之上的两只真空管,需外接扬声器。1933年的“威肯125WL”标志着收音机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其塑料外壳采用了流行的“艺术装饰”风格,置扬声器于封闭的接收和调谐部分之上,以强调垂直构图。1936—1937年生产的T644W型收音机(图2.19)采用了胡桃木贴面的机壳,是典型的家具型收音机,其设计十分重视形式和材料的外观质量,扬声器与其余机件并排布置,加强了水平线条。至此,收音机的基本设计特征便建立起来,并一直沿用到晶体管收音机问世。以上的电器产品的设计导致了高技术风格的产生。
图2.17 电吹风
图2.18 “阿尔法”收音机
图2.19 T644W型收音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