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化的大生产,扩大了人类活动的领域,增强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改变了环境的组成、结构和环境中物质循环的关系,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但与此同时,由于人类某些活动没有遵循自然规律,向自然界索取的物质和能量超过了自然界的自动调节能力,向自然界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自然界的自然净化能力,这就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并且成了威胁全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之一。
环境污染组成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受到废气、废液、废渣、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的污染,其污染程度超出了环境自净能力,从而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正常生产和生活,这就叫作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几种:
大气污染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健康和精神状态,危及动植物生长,损坏设备和建筑物,甚至影响一些地区乃至全球的气候。这种状况称为大气污染。目前,全球每年排入大气的有害工业废气达50多亿吨,其中65%是由仅占全球人口20%的发达国家排放的。这些有害气体使13亿人生活在二氧化硫和粉尘含量超过国际卫生组织标准的地区,每年大约有50万人提前死亡。由于大气污染,再加上自然原因,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烟雾、光化学烟雾、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热污染)等环境问题。
阅读材料
★近来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各地出现了所谓雾霾天气,PM2.5这个术语也频频见诸报端。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其吸附各种化学物质,而后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进而影响到人体健康。通过媒体,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戴着口罩奔波在京城的雾霾中,这不禁让人深思。每个人都享有在良好环境中生活的权利,而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市民的健康生活明显受到了妨害,人们的环境权益明显地受到了侵犯。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因为大量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的排放,空气质量严重恶化,雾霾天气现象的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雾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据悉,临雾霾天气时,雾霾中的有害物质会诱发哮喘、气管炎、咽喉炎和一些过敏性疾病,并对健康人群造成轻微的气道损伤,出现咳嗽痰多、咽喉疼痛等症状。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成分,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细颗粒物(PM2.5),也就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这种颗粒本身既是一种污染物,又是重金属、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的载体。
★大气层距地面20~50千米的平流层中存在一个臭氧层,它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能吸收来自阳光中的紫外线,从而保护地球生物免遭伤害。但是,工业生产中释放的氯氟烃气体强烈地破坏臭氧层,使之减少变薄,甚至出现南极臭氧空洞。如果臭氧层的臭氧含量再减少10%,紫外线的辐射将大大增强,从而使人类患皮肤癌和白内障的几率增大,全球三分之二的农作物减产。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现象,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是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许多其他微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从1886年至今,地面大气温度已经上升了0.5~0.7摄氏度,如不加控制,再升温1.5~4.5摄氏度,海平面就会上升0.3~1米,那将使大量沿海城市和岛屿被海水淹没,风、水、旱灾大幅度增加,全球30%的人口将被迫迁移。
水体污染污染物排入水体中,其含量超过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的水质恶化,水的用途受到影响,称为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退水。水体污染会影响水生生物和农作物的生长,加速疾病传播,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全球城市每年排放5000亿立方米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致使全球14%以上的可用水被污染;还有6.5亿吨垃圾排入海洋,使部分海洋也受到污染。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公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人类80%的疾病和50%的儿童死亡与水体污染有关。
阅读材料
赤潮
由于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且农业生产大量施用化肥,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各处排放出来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以及养殖污水未经处理源源不断地流入江河,最后汇入大海,使海洋中氮(N)和磷(P)元素过剩,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赤潮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发生时常使海水变为红色或褐色,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海洋养殖业构成极大威胁。大面积的赤潮发生时,会挡住阳光,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海洋中的植物生存。鱼类及其他动物的食物因此减少,使它们缺食而死。有些赤潮生物能分泌黏物,赤潮生物分泌的黏物会妨碍海洋生物的进食和呼吸,重者会窒息死亡。赤潮生物释放的毒素可造成海洋鱼、虾、贝等生物死亡,或使毒素富集在海产品中,最终对食用它们的其他动物包括人类产生毒害作用。消费者误食一只鲜干贝就可能马上中毒,轻者四肢麻木、呕吐和昏迷,重者会休克死亡。近几年来,由于气候条件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在我国的部分海域中出现了大面积的赤潮,而且发生的范围、面积在不断扩大,频率在不断提高。渤海湾是一个半封闭的浅海内海,水体交换能力差,自净能力低,再加上近年来环渤海地区的开发和发展缺乏环境保护措施,海湾沿岸大量排污,海域环境污染严重,致使赤潮现象频繁发生,不仅使渔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近海及沿岸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
噪声污染声音分为乐声和噪声。按一定规律周期振动的物质发出的,给人以享受,不影响人们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一般称为乐声;无规则、非周期振动物体发出的,干扰人们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振幅和频率杂乱、断断续续或统计上无规则的声音振动都称为噪声。噪声来源于人类生存的环境,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施工以及其他社会生活生产活动,所以也叫环境噪声。噪声可损害听觉,引起慢性疾病、器质性病变,除此之外,还会影响人体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肠胃系统,以及视力和免疫系统等。噪声是一种物理性污染,它与化学性、生物性污染不同的地方在于,环境噪声污染的特点是局部性、区域性和无后效性,即:当污染源停止运转后,污染也就立即消失。所以噪声虽是“隐形杀手”,但只要人们在噪声源、噪声传播过程以及个人防护技术上加以恰当的控制,就能够使噪声远离我们的生活。
阅读材料
“隐形杀手”
1981年,在美国举行的一次现代派露天音乐会上,当震耳欲聋的音乐声响起后,有300多名听众突然失去知觉,昏迷不醒,100辆救护车到达现场抢救。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噪声污染事件。噪声研究始于17世纪,20世纪50年代后,噪声被公认为是一种严重的公害污染。有关噪声污染事件屡有报道:1960年11月,日本广岛市的一男子被附近工厂发出的噪声折磨得烦恼万分,以致最后刺杀了工厂主;无独有偶,1961年7月,一名日本青年从新潟来到东京找工作,由于住在铁路附近,日夜被频繁过往的客货车的噪声折磨,患了失眠症,不堪忍受痛苦,终于自杀身亡。有人曾做过实验,把一只豚鼠放在173分贝的强声环境中,几分钟后豚鼠就死亡了。解剖后,人们发现豚鼠的肺和其他内脏都有出血现象。
1959年,美国有10个人“自愿”做噪声实验,当实验用的飞机从10名实验者头上10~12米的高度飞过后,有6人当场死亡,4人数小时后死亡,验尸证明10人都死于噪声引起的脑出血。可见这个“声学武器”的威力之大。
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指工业废水、烟尘、残渣,农用有机肥、化肥、农药、城市垃圾等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渗入土壤,超过了土壤本身的净化能力,污染物在土壤内逐步积累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并通过农作物和流经土壤的水,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目前,全球每年产生有害废弃物约4亿吨,其中90%是工业发达的国家产生的。
阅读材料
自己种下的毒果
从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六六六、DDT等剧毒杀虫剂以提高粮食产量。到了50年代,这些有机氯化物被广泛使用在生产和生活中。这些剧毒物的确在短期内起到了杀虫的效果,粮食产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然而,这些剧毒物的制造者和使用者们却全然没有想到,这些用于杀死害虫的毒物会对环境及人类贻害无穷。它们通过空气、水、土壤等潜入农作物,残留在粮食、蔬菜中,或通过饲料、饮用水进入畜体,继而又通过食物链或空气进入人体。这种有机氯化物在人体中积存,可使人的神经系统和肝脏功能遭到损害,引起皮肤癌,使胎儿畸形或引起死胎。同时,这些药物的大量使用使许多害虫产生了抵抗力,并由于食物链结构的改变而使一些原本无害的昆虫变为害虫了。人类制造的杀虫剂,无异于为自己种下了一颗毒果。
最糟糕的发明
最近欧洲环保组织专门开展环保产品评选活动,结果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100多年前,奥地利科学家马克斯·舒施尼发明了塑料袋,这种包装物既轻便又结实,在当时无异于一场科技革命,人们外出购物时顿感一身轻松。可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他的这项发明在100多年后给人类带来了环保灾难。由于塑料袋大都是用不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这两种办法都不利于环保,塑料袋埋在地里需要200年以上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而焚烧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同样会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
你知道下列生活废弃物
在自然界停留的时间分别是多少年吗?
烟头:1~5年 尼龙织物:30~40年
易拉罐:80~100年 羊毛织物:1~5年
橘子皮:2年 皮革:50年
塑料:100~200年 玻璃:1000年
生态平衡失调生态系统中的有机体与环境,经过漫长的岁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一个复杂的统一体,这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叫作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当外来影响超过了自动调节能力时,整个系统将发生变化,甚至遭到破坏,这叫作生态平衡失调。
比如在某一地区,由于雨量充沛、气候适宜、草木繁茂,使得兔的数量剧增。如果兔的数量无限增长下去,必然会将草类吃光,将树皮啃掉,生态系统就会有崩溃的危险。但是,兔的数量增多,能够捕食兔的狐、鹰等动物就有了足够的食物,数量也增多了,结果兔被大量捕食,数量也减少下去,整个生态系统仍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自然界的实际情况比这要复杂得多,在现实社会中,人类对野生动物大肆捕杀、对森林乱砍滥伐、向自然界排放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等等,势必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引起生态平衡失调。
引起生态平衡失调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的因素。火山、地震、自然火灾等属于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自然因素,凭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人类还不能很好地与此类“恶魔”抗衡。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合理地改造和利用自然,造成水土流失、森林破坏、草原退化、土地沙化(荒漠化)等,是当前人类面对的最现实,也是最重要的生态平衡失调问题。
阅读材料
★水土流失主要是指人们对土地不合理垦殖,使富含氮、磷、钾的表层土壤被雨水冲刷,土地肥力下降,泥沙大量流入河川,造成水库淤积,河道阻塞等问题。目前全球每年流失的地表土壤在250亿吨以上,毁坏农田300多万公顷。如美国,仅农田流失的土壤就达30亿吨左右;印度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面积的四分之一。水土流失已经成为世界上具有普遍性的环境问题,每年造成的损失至少有250亿美元。
★森林是整个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具有维护地球生命健康、改善人类生存空间的生态价值。以前地球上的森林有76亿公顷,到1862年时还有55亿公顷。但到了20世纪,特别是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剧增和工农业的发展,人们大量砍伐树木,使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目前只剩下34.4亿公顷。森林覆盖率已从工业革命前的55%,下降到现在的28%。尤其是热带雨林,过去曾覆盖地球陆地的六分之一,近30年来已被毁掉40%,砍伐的速度是造林速度的10~20倍。森林急剧减少,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反过来也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例如非洲,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连年干旱,一半以上土地不能耕种,仅1991年就有8000万人濒临饿死的境地;1979年还有130万头大象,现在只剩下一半;黑犀牛已只剩下几千头。每分钟,全世界推土机清除掉的热带雨林面积,相当于200个足球场的大小,依照现在的这种破坏速度,南美洲的亚马孙雨林将在400年内完全消失。
★草原既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又为人类提供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目前全球草原面积约为30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面积的近20%。但由于人们过度放牧和盲目毁草开荒,造成草原沙化,每年约有3.2万平方千米的草原荒芜,还使许多优良牧草草原面积减少,载畜量下降。
★荒漠化(土地沙化)是指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问题。荒漠化使植被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生物生产力持续下降,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环境。如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就吞噬了65万平方千米的农牧地。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中部大平原一再扩大农场和牛群规模,结果一遇到干旱,就产生巨大的风蚀灾害,3亿多吨平原沃土被刮起,尘暴遮天蔽日,使白昼变成黑夜,席卷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地区,人们称它为“黑风暴事件”。目前,全球荒漠化面积已达36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8%,其中二分之一在非洲,三分之一在亚洲。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亿多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其中1.35亿人在短期内就有失去土地的危险。荒漠化每年吞噬近2100万公顷耕地,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25亿美元。荒漠化还造成了3000万“环境难民”,为了寻找赖以生存的沃土,有的人越过了本国边界,从而引起了一系列的争端。所以,荒漠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想一想: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是怎样形成的?请举例说明。
查一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问题的内涵也随之不断更新,恐怖的战争污染、核污染等离我们普通人越来越近了。请你上网查询有关资料,与同学们共享。
(例: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喜马拉雅山出现黑雪)
人口因素和环境问题目前,我国的实际人口已经突破13亿大关。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上其中不乏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是,日益增长的人口也给有限的资源、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人们为了生存,向大自然不断索取,排放大量的废弃物,使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脆弱。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它列为基本国策之一,并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基本避免了环境质量急剧恶化的局面。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加剧,并且在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阅读材料
★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使中国的大气质量严重下降。80多个城市的统计表明,总悬浮微粒、降尘量、二氧化硫浓度均有一半以上超过国家标准。中国城市大气污染为煤烟型,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
★固体废物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环境质量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它不仅占用土地,而且污染地下水及水源地,释放有毒有害气体。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一年产出量达10.6亿吨,其中危险废物1077万吨。
★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千米,每年有50亿吨表土流入大海,相当于4000万~5000万吨化肥养分流失,造成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以上。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高达262.2万平方千米,每年因此减少粮食30亿千克,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540亿元。近几年来,森林覆盖率虽有所上升,但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蓄积量持续减少,中国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八分之一左右。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开垦,还使中国90%的草地已经退化或正在退化,产草量下降。
★区域环境噪声污染在中国也日趋严重。中国多数城市噪声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平均等效声级为56.5分贝。据43个城市统计,等效声级在55分贝以上的有33个。道路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工业和施工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公害之一。
★中国的海洋环境也日益恶化,整个近海无机氮的超标率已超过70%。这主要是由陆地污染物入海和石油污染造成的。据有关部门统计,仅沿海的工厂和城市每年直接排入大海的污水就达86亿吨,主要有毒有害物质146万吨。
说一说:目前,我国主要有哪些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请简要说出其危害。
外来生物入侵
你能想象吗?小到肉眼无法辨别的松材线虫从北美入侵我国后,已经造成3500多万株松树枯死;随交通工具侵入的美国白蛾,暴发时几乎吃光当地所有绿色植物的叶片;2002年底我国许多省、自治区、市相继发现了源于南美亚马孙河流域的食人鲳,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人们担心食人鲳进入中国南方江河湖泊,会造成巨大的生态灾难。
外来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地进入入侵地并造成经济损失与资源生态灾难的资源生态经济过程。在国内外贸易日益频繁的今天,中国在享受外来生物提高生活品质、丰富本国生物物种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其所连带的负面影响并加强防御。辽阔的地域使中国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物种都可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外来入侵物种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森林、农业区、水域、湿地、草地、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外来物种入侵的现象,其中以水生生态系统的情况最为严重。目前,中国大约已有37个外来入侵动物种,90个外来入侵植物种。比如20世纪50年代中国曾将水葫芦作为猪饲料引进推广,现在它在许多地方的河湖中已泛滥成灾,堵塞河道,影响航运、排灌和水产品养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污染湖泊水质。又如近几年在餐桌上颇受欢迎的牛蛙,原产于北美洲,因为体大肉多被引进饲养食用,逃逸进入中国自然界后,由于其适应性、繁殖力强,食性广、天敌少,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对本地的物种构成数量减少和灭绝的威胁,现已被中国列为外来入侵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已经对中国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国家有关部门对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所作的估计是平均每年574亿元。但另一方面,中国曾成功地引进了国外的玉米、西红柿、罗非鱼、虹鳟鱼等优良动植物品种,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引进物种有利有弊,关键在于要有科学的论证,并规范外来物种的引进审批程序,不能因噎废食。
想一想试一试
◆以下是两位学生的学习体会,你看了有何感想?若有不同意见,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罗后:现在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是人类自作自受。如果不是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分索取,恐怕大自然也不会如此报复人类。我们现在应该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等以后环境条件好了,再去慢慢考虑经济发展问题。我好羡慕原始社会,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们刀耕火种,同吃同住……
郭前:人类的发展史,事实上就是同大自然的斗争史。如果人类不去改造自然,恐怕到目前为止还生活在茹毛饮血的原始落后时代。邓小平同志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科技,发展经济,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退一万步说,就算环境真的恶化了,地球上不能待了,我们可以到其他星球去生活嘛。
保护和改善环境解决环境问题,首先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只有合理利用资源,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蓝天碧水,才能使经济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其次,对待环境问题,应该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工作重点应放在环境遭到污染和生态遭到破坏之前。发达国家在过去的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恶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发展中国家要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不要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环境污染和破坏的最终结果是生态平衡的破坏,并给人类的生活和安全带来危害。为了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协调环境和经济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1989年12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该法规范了环境行为的准则,确立了环境保护的责任。
中国决心基本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到21世纪中叶,在全国建立起适应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环境,大部分地区做到山川秀美,江河清澈。中国的环保方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想一想:你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森林是地球的肺”、“土地是所有财富的母亲”的含义吗?请举例说明: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到既发展了经济又保护了这些重要的资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