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有其特性,学生的学习以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为主。所以音乐课堂笔记要与其他学科笔记有两点区别。一是要点内容简而精。音乐课堂的主体部分在于感受与表现,所以知识点的记录一定要精简,不能占据过多时间。二是与文字符号相结合。许多感受的内容并不一定要用文字表现,有些学生喜欢用笔触深浅表现强弱,用图形谱记录旋律,这也是值得推荐的。
具体操作时,可以在学期初的第一堂课上先规划好笔记的版块,例如四年级学生的笔记版块划分为:“开学寄语”“艺海拾贝”“音乐花园”“乐器橱窗”四大类。
“开学寄语”即本学期的愿景。这个版块可以是教师对学生提出期望,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愿望。“艺海拾贝”栏目主要收集一学期中接触到的各个知识点,例如记号、音乐家、艺术形式、乐器等,学生可以自由设计小栏目,将琐碎的知识点分门别类地记录到相应栏中,通过点滴积累的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如图1)。“音乐花园”栏目主要用于学生课后整理,每首曲子整理一条包括曲目、作者、形式、情绪等的知识点。书写的内容并不多,但以理性思维的思考方式加深了对乐曲的印象(如图2-1、图2-2、图2-3)。
图1
图2-1
图2-2
图2-3
“乐器橱窗”是学生自我管理效果的体现。学生在“橱窗”旁设计日常的奖惩记录。规则是用画小音符的方式作为一次奖励,积累一定数量的小音符则换取一枚打印的乐器图,将乐器贴到“乐器橱窗”中。每学年的奖励设置不同,可以画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通过画音符,让学生认识各种五线谱中的音符记号。另外“乐器橱窗”的内容也能不断更新,可以是民族管弦乐器或是西洋管弦乐器。在“乐器橱窗”设立时,教师可事先告知这学期奖励的乐器种类,并请学生按照不同类别贴到“乐器橱窗”中去。学生在贴乐器的过程中便会自主思考并了解乐器的分类,且印象深刻。到了高年级,还可以奖励音乐家的打印图片,设置“星光大道”,引导学生了解更多艺术家及其经典作品(如图3-1、图3-2)。
图3-1
图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