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第十四中学 宋春高
[活动背景]
进入高二后,发现班上很多学生还没有给自己确立一个新的目标;即使给自己确立了目标,很大一部分也是模糊的不够明确;有的有了明确的目标,也缺乏规划来支持。而这些都是导致学生的理想变为空想,学习失去动力,对学习没有兴趣,成绩提升乏力的原因。
[活动目标]
1.能够给自己确立一个明确且适合自己的目标。
2.学会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3.学会对自己的计划进行修改、丰富和完善。
[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时间管理。
2.难点:如何确立目标,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活动准备]
1.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搜集几个相关活动案例。
2.搜集目标确立和时间管理的相关资料。
3.对学生提前做关于目标确立的问卷调查,让学生以期中考试成绩为基础,分析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
4.制作PPT。
[活动过程]
教师:同学们,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百无聊赖地坐在桌前,对着那一本本厚重的教科书、参考书、习题册呆望,从中捡出一本,乱翻了几页,从中挑出一道题,结果半个小时也没能做出结果,最后没好气地把它再丢回书堆中去,再捡起一本……
学生感同身受:经常这样。
教师:那这样的经历呢?许多作业要做,许多知识已忘,书本与笔记开了又合合了又开,如此的慌张。来来往往,匆匆忙忙,从宿舍到教室又从教室到食堂,忙忙忙,盲盲盲,盲得已经没有主张,盲得已经失去方向,忙得分不清欢喜和忧伤,忙得没有时间痛哭一场,成绩却还是老样。
学生深有同感,一片叹息,噢……
教师:就目前你自己的学习状态而言,你觉得当务之急应做些什么?
学生:那肯定是改变现状了。
教师:×××,对于你而言,你觉得你的现状是什么?
学生1:(想了一会说)高中和初中差异很大,到现在我还没有适应过来,学习的科目多,时间根本就不够用。
教师:你尝试改变自己的现状吗?
学生1:当然尝试过,可是学习成绩起色较慢,渐渐地也就没有动力了。
教师:其实你的问题也是在座大多数同学所遇到的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呢?
(展示主题)《敢问路在何方》
一、设定目标
教师:有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撒哈拉沙漠里有个叫比塞尔的贫穷村落,比塞尔人曾多次试图走出沙漠,都没有成功。因为村落周围没有一点参照物,村里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只能回到起点。后来,有一个叫肯莱文的欧洲青年带着当地一个叫阿古特尔的青年,一直向着北斗星的方向走,用三天时间走出了沙漠。多年以后,比塞尔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明珠。比塞尔人在村子中央小广场上,设立了一个阿古特尔的铜像,铜像的基座上镌刻着一句话,你们觉得是一句什么样的话呢?
学生各抒己见,有说“成功始于脚下”的,有说“选定一个好的参照”的,有说“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的……
教师:大家说的都很好,比较接近,实际上上面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有哪位同学可以说一下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吗?
学生2:我觉得这句话强调了选定方向的重要性,而方向其实指的就是目标,说明目标对于成功非常重要。
教师:说得非常好,是啊!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没有目标的箭,永远射不到靶心!那我们该如何设定目标呢?让我们先来看哈佛大学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并能把目标写下来,经常对照检查。经过25年的跟踪研究,我们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那27%没有目标的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60%目标不清晰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10%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目标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而那3%有清晰的长期目标且经常检查自己目标的人,最后成了社会精英。看了这个调查,对你是否有什么启示呢?
学生3:这说明,我们得有个目标。
学生4:光有目标还不行,还得让目标明确。
学生5:大家肯定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社会精英,所以需要一个清晰且长期并经常检查的目标。
教师:那我们具体该怎么来设定目标呢?我们知道,目标可以大致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如通过三年高中我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十年之后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短期目标如本学期、本月,甚至本周我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具体设定目标,给大家一个建议:“谋其上者取其中,谋其中者取其下。”(《论语》)意思是说,设定目标的时候要适当偏高一点点,站着摘不着,踮起脚能够得到,这样才是最好的。即使最后真的没有达到,至少曾经努力过,也就不后悔了。你的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执行的。通过前面的问卷调查,你应该清楚你期中考试有哪些科目是发挥正常或不正常的?有哪些科目是自己感到发展的空间已很有限的?有哪些科目是你现在必须且可以通过努力进一步提高的?而通过分析,结合自己的情况,你就可以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是年级前200?前100?前50?还是前10?而定了目标之后不去实现它,那么这个目标也就白定了,我们必须有相应的计划来保证目标的实现。
二、拟定计划
教师:为什么要拟定计划呢?目标确定之后,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使学习具有“计划性”,因为计划是实现目标的前提。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潜能、学习成绩、努力程度等实际情况,制订自己的行动计划,主要是明确自己将要在哪些方面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我们是否还有这样的经历:先玩一会儿,呆会再做作业,结果做作业的时间不够用。快考试了,有好多内容要复习,不知道从哪科开始下手……我们该如何杜绝这些现象呢?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我们的学习时间多吗?”
学生立即回答:多啊,我们基本整天都待在教室。
教师:我们的学习时间真的很多吗?让我们来做一个活动。
(活动)“时间都去哪儿了”
(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同样的长条纸)
教师:接下来拿住纸条对折1次、2次、3次,一个纸条就分成了8个部分;如果整个纸条代表24小时,这样每个部分就代表3个小时。首先撕去自己睡觉的时间,然后分别依次撕去自己吃饭(包括排队)、下课休息、聊天、上厕所、课堂上开小差、课堂上打瞌睡、课堂上讲小话、找书、走路、寝室里梳洗打扮……所有与学习无关的事消耗的时间。
……
教师:现在再看自己剩下来的纸条有多长?把它展示给周围的同学看一看。代表剩下的时间是多少?
(有些学生很兴奋地展示,大多数学生显得很尴尬不愿展示)
教师:剩下的纸和你当初想象的怎么样?
学生:差异很大,最后剩下的纸不多了。
……
教师:有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学习时间很多,但其实真正用到学习上的时间是少之又少的。那我们真的就没有再多的学习时间了吗?
学生:我觉得,挤一挤,总还是会有的。
……
教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做一个实验。这是一个透明的普通杯子,这是一袋石头,我现在把石头放到杯子里去。(放到杯子盛满石头时再问)现在杯子满了吗?
学生:满了。
教师:真的满了吗?
学生:满了。
(教师从道具包里掏出一包沙子,往杯子里一边摇晃一边加进去,直到沙子填满杯子里石子之间的空隙)
教师:现在满了吗?
几个学生大声呼:不满,还可以加水(学精了)。
(教师笑笑,掏出一瓶矿泉水,倒了进去)
教师:现在满了吗?
学生:满了。
教师:真的满了吗?
(学生开始犹豫)
教师:呵呵,这下是真满了,再加东西的话,水就漫出来了。这个实验给了你什么启示呢?
学生6:对我来说,还是鲁迅的那句经典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
学生7:满了再加,水就会漫出来,这告诉我们要学会劳逸结合。
教师:说得很好,这个实验可能有部分同学以前看过,但我这里要提醒同学们的是注意加东西的顺序!能不能反过来加呢?
学生:不能。
教师:这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生:要善于抓关键、做事要有条理。
教师:很好,这些都是我们拟定计划中要遵循的原则。例如,有一个公式5+2=0,有没有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8:我知道,5是指工作日,2是指周末,按照公式的意思,应该是指5天的学习加上两天的玩相当于白学。
(教师肯定的点头,并用眼神给予鼓励)
教师:根据优先计划原则,我们其实可以把事物分为四大类:重要且紧急的,重要但不紧急的,不重要但很紧急的,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对这四类事情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例如对于重要且紧急的事要立刻处理、用心完成,对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应该做好规划、谨慎完成,不重要但很紧急的事可以马上处理、尽快完成,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可以仔细甄别、有空完成。但这些都是理论上的,通过前面的调查我们已经知道自己各学科的情况,现在我们来实战一下!
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表格(附表1),名称为“自我时间规划表”(表格内容是工作日把课余时间和晚自习分段列出,周末把时间段空起列出,给学生一段时间填表格)。
教师: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有了计划,为什么还是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呢?
学生:因为没有认真执行。
教师:是的,计划完成之后,我们还要认真完成它。
三、实施执行
教师:计划该如何实施执行,我们得先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很多人还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了找文具和书籍上了。
(活动)“管理好你书桌”
管理好书桌,才能够更好地管理时间。我们该如何来管理书桌呢?尽量保持桌面整洁,只留正在做的需要的东西;学习中经常要用到的用品应容易取得;每一件物品应摆放在固定的位置;把各科的资料分好类;把不再需要的东西坚决扔掉。
(学生整理书桌)
教师:整理好书桌只是想让大家从其中能对计划实施执行有所启发。通过计划的逐步落实,我们应该努力养成如下好习惯:①按计划学习的习惯;②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③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④善于请教的习惯;⑤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再跟大家分享个故事,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开学第一天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但也是最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这个故事大家有什么启示?
学生9:要学会坚持不懈,才能最终成功。
教师:是啊!计划制定出来,我们得坚持执行。那是不是把这个计划一直坚持下去呢?也并不是,我们还需要按计划实施的效果进行反馈调整。
四、反馈总结
教师:计划不可能一直尽善尽美,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及时对我们的计划进行修改和完善,那要怎么做呢?
学生10:能够落实的计划要保留,与现实有冲突的计划要调整。
学生11:要调整计划时没考虑到的细节以及现实的变化等。
学生12:可以再制订一个长期计划,短期计划为长期计划服务。
……
教师: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步骤一步步走下去,那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五、交换计划
教师:自己的问题自己往往很难发现,现在请把自己的计划在小组间交换,让其他同学帮你看看你的计划是否存在问题,并对你的计划提供修改意见,也希望你能从别人的计划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完善自己的计划。
(学生交换计划并相互讨论,在讨论中结束本次班会)
[活动反思]
本节班会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确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进行时间管理。整节班会构思严密,前后衔接自然,层次分明,演示活动较多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气氛也良好。但教师讲的过多,说教意味过重,互动也只是局限在教师问、学生答的过程中,应进一步提升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能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及目标达成的计划。
附 表
自我时间规划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