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文学
作为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古希腊文学诞生于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代,渗透着古代世界的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宇宙与自然等有关人的生存的重大事件的思考。古希腊文学作品深刻地体现了那个显赫时代的英雄行为和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为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调。
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由于与海的亲密地缘关系,古希腊人在海上求生存,或者经商,或者做海盗,或者到海外开辟殖民地。这种生活方式造就了古希腊人尊重原始欲望、崇尚智慧力量、自由奔放、天马行空的民族性格,也培育了古希腊人追求现世生命价值、重视个人地位和实现个人尊严的价值观念。这种民族气质和文化观念使古希腊文学呈现出丰富活泼、气势恢弘的特点,显示了人类社会童年时代天真烂漫的特征。
古希腊文学中的神和人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群体,他们同情同性,都狂放不羁、乐观进取、享受人生,面对困难勇敢坚定、百折不挠。同时,命运的神秘莫测、死亡和灾难的凄惨可怖既使古希腊人感到困惑与恐惧,又培养了他们顽强的抗争精神和自我意识,他们在与命运的斗争中激发了充沛的生命力。古希腊文学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人对自我价值的认知和实现、人对命运的反抗和斗争,展示了人性的达观、活泼、自由和奔放。古希腊文学的基本精神是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这也是以后西方文学与文化的基本内核。
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神话雕像
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以前,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后来在荷马、赫西俄德等人的作品中得到充分传播。古希腊神话系统浩大广阔、支脉派系庞杂、传说故事众多,大致可以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希腊神话中的神祇并不高高在上,他们跟人一样,有七情六欲、有善恶正邪、有计谋暗算,是人格化的神。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是古希腊神话崇拜的诸神中的主要神祇,地位最为显赫。这些神祇以宙斯为中心,主要有:宙斯(罗马名字为朱庇特):天界掌管者,第三任神王,贪花好色;赫拉(罗马名字为朱诺):宙斯的姐姐和妻子,神后,婚姻的保护神,性好嫉妒;波塞冬(罗马名字为涅普顿):宙斯的兄弟,海王,暴躁、贪婪;迪墨忒(罗马名字为赛尔斯):宙斯的姐姐,农业女神;阿瑞斯(罗马名字为玛尔斯):宙斯与赫拉之子,战争之神,粗暴、嗜血;雅典娜(罗马名字为密涅瓦或米诺娃):宙斯与美狄丝之子,智慧女神、女战神,代表智慧、纯洁;阿波罗(罗马名字为福玻斯·阿波罗):宙斯和勒托之子,太阳神;阿佛洛狄忒(罗马名字为维纳斯):爱与美之神;赫耳墨斯(罗马名字为墨丘利):宙斯和迈亚之子,商业之神,黄泉的引导者;弥斯(罗马名字为狄安娜):宙斯和勒托之女,女猎神和月神,青年人的保护神;赫淮斯托斯(罗马名字为乌尔肯):宙斯与赫拉之子,神中唯一丑陋者,妻子是阿佛洛狄忒,火和锻造之神,铁匠和织布工的保护神;狄奥尼索斯(罗马名字为巴克斯):宙斯与凡间女子塞墨勒之子,酒神,葡萄种植业与酿酒业的保护神。
英雄传说中的英雄是半神半人,由神和人所生,聪明坚毅、勇猛过人。英雄传说主要讲述了各个家族的故事,包括赫拉克利特的传说、忒修斯的传说、伊阿宋的传说等。希腊神话中对神和英雄的性格描写、故事叙述等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几乎所有的西方作家都曾从其中汲取过营养。
普罗米修斯神话
人类诞生之后,由于没有知识,生活很困苦。普罗米修斯教会了人观察星辰、计算数目、驯服动物等技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希望。但宙斯不满普罗米修斯偏袒人类,拒绝给人类完成人类文明的最后一物——火。普罗米修斯却设法偷走了天火,交给了人类。宙斯大为震怒,派火神赫准斯托斯创造了少女潘多拉,携带装着灾难、祸害和瘟疫的魔盒来到人间,潘多拉打开魔盒之后,人类就陷入到灾难、祸害和瘟疫的水深火热中。然后,宙斯又派强力和暴力两个仆人用链子将普罗米修斯吊在高加索的山岩上,每天派一只恶鹰啄食他的肝脏,白天啄晚上长,使普罗米修斯遭受无休止的残酷折磨。然而,普罗米修斯决不屈服,坚决不透露宙斯想知道的关于自己命运的预言。许多世纪后,大力士赫拉克勒斯路过此地,把恶鹰射落,普罗米修斯才得到释放。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幸福,面对痛苦折磨英勇不屈,其感人肺腑的牺牲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人类。
古希腊悲剧
是古希腊“民主时代”的最高文学成就。所谓“民主时代”,是指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这一段古希腊世界的全盛时期。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祭祀庆典活动。这种祭祀活动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一种依靠幕布、背景、面具等塑造环境,有演员表演,有合唱歌队伴奏的艺术样式,这就是西方戏剧的雏形。古希腊戏剧多取材于题材严肃的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古希腊悲剧主要不是写悲哀悲伤,而是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古希腊成就最高的三大悲剧作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他们分别代表了古希腊悲剧艺术“兴起——繁荣——衰落”各个时期的最高成就。
埃斯库罗斯(约前525—前456)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他的最大贡献是在戏剧表演中引入了第二个演员,改变了传统模式只有一个演员和歌队共同演出的局面,为戏剧情节的跌宕起伏和台词对白的丰富多彩提供了便利条件。埃斯库罗斯创作戏剧共80部,只有7部传世,有《俄瑞斯忒亚》三联剧(《阿伽门农》、《奠酒人》和《复仇女神》)、《乞援人》、《波斯人》、《七将攻忒拜》和《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讲述了“盗火者”普罗米修斯不惧宙斯惩罚,从天界盗取天火到人间,为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的故事。埃斯库罗斯对西方戏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悲剧之父”。
索福克勒斯(约前496—前406)是雅典民主全盛时期的悲剧作家,一生共写了100余部戏剧,却只有7部传世,成就最高的是《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其中《俄底浦斯王》被认为是古希腊悲剧的典范。索福克勒斯的悲剧着眼于表现个人意志行为与命运之间的矛盾冲突,被称为“命运悲剧”。
欧里庇得斯(约前480—前406)是雅典奴隶制民主国家危机时代的悲剧作家。他醉心于哲学思考,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问题,包括战争与和平、神性与人性、民主、妇女问题等。他一生写了80余部悲剧,有18部传世,最优秀的是《美狄亚》、《特洛伊妇女》等。欧里庇得斯所处的时代是雅典由繁盛走向衰败的时代,社会矛盾丛生,信仰危机和道德沦丧频现。欧里庇得斯在戏剧中表达了对希腊政治现实的怀疑态度。《美狄亚》是古希腊最动人的悲剧之一,它写了取回金羊毛的英雄伊阿宋的妻子美狄亚为了报复丈夫,不惜杀害自己的孩子复仇的悲剧故事,这是西方文学中第一次把妇女作为主要角色来塑造的作品。欧里庇得斯的戏剧注重描绘角色的心理,对后世欧洲文学有很大影响,被称为“心理戏剧的鼻祖”。
《俄狄浦斯王》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索福克勒斯的作品,讲述了俄狄浦斯王的悲剧命运。忒拜王伊奥斯预知到自己的儿子将会杀父娶母,为了阻止厄运,他将刚出生的儿子抛弃到荒山野岭待死。好心的牧羊人收养了这个孩子,并转送给无子的科林斯王收养,取名俄狄浦斯。俄狄浦斯王长大后从阿波罗的神示里得知自己将犯杀父娶母之罪,由于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把养父母当成了亲生父母,于是决定远走他乡。在一个三岔路口,他失手打死了不肯让路的一个老人,而这个老人正是他的生父忒拜王伊奥斯。此时正逢人面女妖斯芬克斯在忒拜城头肆虐,凡是猜不中她的谜语的人就要被吃掉。代理国王克瑞翁张榜告谕天下,谁能制服女妖就能做国王并娶王后为妻。俄狄浦斯猜破了谜语,使女妖斯芬克斯羞愧之下跳崖自尽,他也因此被拥戴为王,并娶了王后——自己的生母,在无意中犯下杀父娶母之罪。16年后,可怕的瘟疫席卷了忒拜城,俄狄浦斯从阿波罗的神示里知道瘟疫的肆虐是因为杀死老国王的凶手至今逍遥法外,只有将凶手放逐才能免除灾难。在俄狄浦斯的追问下,预言者说出了实情。经多方对证,真相大白,俄狄浦斯才明白凶手原来确是自己,羞愧难当之下,自刺双眼,自我放逐。《俄狄浦斯王》情节跌宕起伏、矛盾集中凝练、结构严谨完整,其对个人命运的残酷无情、不可逃脱的描绘给人极大的心灵震撼,被公认为是希腊悲剧的典范。
《荷马史诗》
陈列于大英博物馆的荷马雕像
据传荷马是《荷马史诗》的作者,至于是否真有荷马其人,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有人提出怀疑,至今仍无定论。古代希腊时期,在希腊本土,有许多行吟诗人往来于各城邦之间,为人们演唱古代英雄事迹的诗歌。久而久之,这些口口相传的故事逐渐形成了《荷马史诗》的基本情节,到公元前8世纪左右,经过文字加工成为长篇史诗。《荷马史诗》讲述了希腊民族的光荣历史,赞美勤劳、勇敢、善良、正义等美好品质,讴歌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肯定人的个体价值。史诗对战争作了很详细的描述,但对战争本身很少作正义与否的价值判断,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荷马史诗》的语言修辞技巧圆畅成熟,善用比喻来描写人物及刻画宏阔的社会、历史场面,叙事结构严谨合理。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两部分。《伊利亚特》写的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的故事。战争源于天神之间“不和的金苹果”,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父母结婚时请众神参加宴会,漏掉了不和女神厄里斯。她非常生气,于是在婚筵上扔下了一个上面写着“送给最美丽的女神”的金苹果。赫拉、雅典娜和阿佛洛狄忒都认为金苹果应属于自己,大家争执不下,宙斯让她们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做裁决。三位女神为了获得金苹果纷纷向王子许愿:赫拉许他成为最伟大的君王,雅典娜许他成为最勇敢和最机智的战士,阿佛洛狄忒则许他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帕里斯王子便将金苹果判给了阿佛洛狄忒。不久,帕里斯王子到希腊的斯巴达做客时,在阿佛洛狄忒的帮助下,诱拐了国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绝代美人海伦。墨涅拉俄斯的哥哥阿伽门农为了一雪耻辱,联合希腊各部组成十万大军围攻特洛亚城,战争进行了十年。《伊利亚特》集中笔墨,围绕着“阿喀琉斯的愤怒”,描写了战争第十年发生的故事。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抢走阿喀琉斯的女俘,阿喀琉斯愤怒不已,拒绝参战,希腊联军迅即转胜为败。后来阿喀琉斯的好友帕忒洛克斯穿上他的铠甲出战,被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杀死。阿喀琉斯感到无比的愤怒,他重返战场猛攻特洛亚,杀死了赫克托耳,为友报仇,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奥德修纪》写的是特洛伊战争中“木马计”的策划者奥德修斯从特洛伊归家,在海上漂流期间发生的故事。奥德修斯及其同伴到过长有吃了之后使人忘记过往种种的“无忧果”的岛屿,到过独眼巨人的洞窟,一路受尽磨难。后来他们到了风神岛,风神送给他们一个口袋,里面装着所有的逆风,这样他们就可以一帆风顺回家了。快到达家乡的时候,好奇的同伴打开了口袋,放出了里面的逆风,逆风又把他们吹回了风神岛。以后他们还到过吃人的巨人岛,到过把人变成猪的女巫瑟西的岛屿,还遇到过歌声能迷死人的女妖塞壬,每天吞吐海水的海怪。在日神岛上,仅剩的几个同伴因偷吃神牛而遭受惩罚,只有奥德修斯孤身逃脱。当他来到仙女卡吕普索的岛上时,又被扣留了7年,直到宙斯干预,才重新踏上回家的旅途。奥德修斯最后到了斯克里亚岛,受到当地国王的热情款待,他的离奇经历使国王深受感动,于是派船送他回国。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之际,家里的妻子被一些贵族纠缠不休,奥德修斯回到家乡后,先化装成乞丐试探了妻子、儿子和家仆的忠诚,然后和儿子、仆人一起设计报复了求婚的贵族们,最后全家大团圆。
《圣经》
《圣经》由《旧约》与《新约》组成,是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犹太教等教派的宗教经典。《旧约》记载的是耶稣降生前的事迹,《新约》记载的是耶稣降生后的事迹。《新约》中讲述耶稣生平的四卷书被称为“福音”,即“喜讯”,意为耶稣的降生给人类带来了天主赐福的好消息。
《圣经》在经年累月的宗教生活中不断反省,不断掘进,记载了先知、圣贤、使徒、民族英雄等与天主在一起的经历和体验。这些人在走过了人生伟大的旅程之后,有的以口述方式,有的以文字方式,记录下生命中酸、甜、苦、辣的遭遇,以及对人生深刻的观察和认识,这便形成今日内容深沉、历史久远的《圣经》。
《圣经》共73卷,包括《旧约》46卷,《新约》27卷,历经1600年才完成,作者无数,执笔者40余人。《圣经》各卷的文学类型包括传记、历史、礼仪、律法、戏剧、诗歌、寓言及神话等。
《约伯记》
出自《旧约》,主要探讨“义人为何要遭受苦难”的重大神学命题。《约伯记》讲述了约伯的故事。约伯家庭富足、儿女成群、美满幸福,他有七个儿子三个女儿,七千只羊,三千头骆驼,五百对牛,五百只母驴及许多仆婢。他虔诚地信仰着上帝,上帝对魔鬼撒旦说:“约伯是我最满意的人。”撒旦却认为约伯虔敬上帝不过是因为上帝给予了他过多的幸福,于是上帝准许撒旦考验约伯的虔诚。撒旦杀死了约伯的七子三女,杀死了他所有的牛羊骆驼母驴,还吹倒了他的房子,最后还使约伯患上一种浑身奇痒的皮肤病。约伯每天受着折磨,却绝不改变虔诚之心,一直保持着对上帝的信心,直到魔鬼撒旦承认失败。于是,上帝加倍赐福于约伯,又给了他更聪明漂亮的七个儿子三个女儿,给了他更多的家畜,他的皮肤病也痊愈了。《约伯记》主张基督徒对上帝虔敬的信心绝不能有丝毫动摇,无论在多么黑暗多么绝望的境地也要保持信心,相信一切都会好转,上帝自有最好的安排。《约伯记》的这些思想对西方文学的精神脉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约伯记》插图
《约伯记》共四十二章,内容浩瀚丰富,文体华丽,体裁多种多样,包括小说、戏剧、散文、诗词等,字里行间展示了许多可贵的道理。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文艺复兴发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后扩展到西欧各国,16世纪达到鼎盛。它提倡复兴古希腊、古罗马帝国文化艺术,揭开了欧洲近代史的序幕。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强调人文主义思想,主张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肯定人权,反对神权;提倡科学主义,反对蒙昧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代表作品包括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拉伯雷的《巨人传》等。
文艺复兴前期,意大利出现了“文坛三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但丁创作了许多学术著作和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是《新生》和《神曲》。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的鼻祖,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第一个发出复兴古典文化的号召,提出以“人学”反对“神学”。代表作是抒情十四行诗诗集《歌集》。薄伽丘是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在法国,文艺复兴运动分成两派,一派是以“七星诗社”为代表的贵族派,另一派是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主派。“七星诗社”着重于语言和诗歌理论方面的研究,他们最早提出统一民族语言的主张,促进了法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不过其主张排斥民间文学,主张文学为贵族服务。拉伯雷是继薄伽丘之后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他花了20年时间创作的《巨人传》是一部现实与幻想交织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欧洲文学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英国,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和莎士比亚。托马斯·莫尔是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他的《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作品。莎士比亚是天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作品生动曲折、语言精练,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
在西班牙,文艺复兴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塞万提斯和维加。塞万提斯是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诗人,代表作是长篇讽刺小说《堂·吉诃德》,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维加是戏剧家、小说家和诗人,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他一生共创作了两千多个剧本,留传至今的有600多个,最杰出的代表作是《羊泉村》。
《神曲》
意大利诗人但丁(1265—1321)所作。《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个部分,表达了但丁对智慧和理想的追求。《神曲》中的地狱反映了现实世界的情形,天堂是人类的理想和希望,炼狱则是人类从现实到理想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苦难。但丁希望人们抛弃罪恶,悔过自新,理解真理,达到最高的理想境界,显示了新的文化思潮的萌芽。
《神曲》的艺术手法十分独特,有力地烘托了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全诗分三部,每部33篇,加上序诗一篇,一共100篇,三部诗都用群星作结束,正如人类在群星的指引下,通过诗句的阶梯,从地狱走向天堂,由低贱攀登到高尚。
《神曲》封面
《十日谈》
意大利作家薄伽丘(1313—1375)的代表作。《十日谈》讲述了134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7个美丽而富有教养的小姐在教堂遇到了3个英俊的男青年,他们决心离开佛罗伦萨躲避瘟疫的威胁。两天后,他们来到了郊外的一座小山上的别墅里,为了使生活丰富有趣,他们商定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讲了10天100个故事,这些故事合成集子就叫《十日谈》。
《十日谈》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赞美了纯洁美丽的爱情,歌颂了自由爱情的可贵,认为爱情是才智、高尚的源泉,反对中世纪鼓吹的禁欲主义;讴歌了现世生活的美好幸福,肯定了人们的聪明才智。同时,《十日谈》抨击了男女不平等,主张妇女应该跟男人一样享有平等的地位;还揭示了封建特权和基督教会的罪恶。薄伽丘毫不留情地揭开教会神圣的面纱,暴露了僧侣们骄奢淫逸、敲诈敛财、买卖圣职、镇压异端的黑暗勾当,揭露了他们道貌岸然却男盗女娼的伪君子嘴脸。薄伽丘的这些批判表达了当时的城市平民阶级对神权的不满。
《十日谈》以生动的笔墨塑造了国王、贵族、骑士、僧侣、商人、学者、艺术家、农民、手工业者等不同阶层的形象,抒发了人文主义的自由思想。意大利评论界把薄伽丘的《十日谈》和但丁的《神曲》相媲美,称为《人曲》。《十日谈》为意大利艺术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
《堂·吉诃德》
西班牙小说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西班牙一个小镇上年逾五旬的穷乡绅阿隆索·吉哈达,因醉心于骑士小说而决心模仿古代骑士行侠仗义的故事。他改名堂·吉诃德,穿上祖传的已经锈迹斑斑的盔甲,提起长矛,骑上瘦马,并说服了农民桑丘·潘沙做他的侍从,一起周游天下,干出了许多荒唐的事情。小说以二人游侠经历为基本线索展开故事情节,共描写了700多个人物,揭露了封建王权、天主教会的黑暗腐朽和底层人民备受剥削的困苦,反映了西班牙王国日趋衰落的本质。
堂·吉诃德性格复杂而矛盾,喜欢脱离实际的幻想,冲动鲁莽,经常干出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却表现出为维护真理而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他的这种牺牲精神来自于疾恶如仇、捍卫正义的崇高理想,他的身上寄寓了小说家塞万提斯的人文主义思想。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莎士比亚
被尊称为“莎翁”
莎士比亚(1564—1616)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莎士比亚的最高成就在于戏剧,他被称为“英国戏剧之父”,他的戏剧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16至17世纪英国社会的广阔画面。莎士比亚的戏剧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构思严谨,人物性格复杂鲜明,语言清新隽永,集哲理与诗意为一体。莎士比亚戏剧的代表作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奥赛罗》讲述了摩尔人贵族奥赛罗由于听信手下旗官伊阿古的谗言,被妒火冲昏头脑,掐死了无辜的妻子苔丝狄蒙娜,随后自己也悔恨自杀。奥赛罗是个坦坦荡荡、英勇豪爽的战士,苔丝德蒙娜天真痴情,爱上了奥赛罗,义无反顾地无视家庭的反对和社会的歧视,同奥赛罗结了婚。然而狡诈恶毒的伊阿古由于升不上副将,就对奥赛罗怀恨在心,用谎言设计害死了奥赛罗夫妇,最后自己也没有得到好下场。莎士比亚在此剧中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中的极端利己主义。
《李尔王》描写了专制独裁的昏君李尔王,由于刚愎自用遭受悲惨结局的故事。莎士比亚同样揭露了原始积累时期的利己主义,批判了对于权势、财富的无限贪欲。
《麦克白》写的是麦克白将军立功凯旋,却由于野心的驱使和妻子的怂恿,趁国王邓肯到自己家中做客,弑君自立。最后,他自己又被邓肯的儿子和贵族麦克德夫打败死去,他的妻子也精神分裂而死。莎士比亚生动地地述了各色人等的心理状态,深刻地揭示出野心对于个人的腐蚀作用。
《哈姆雷特》也叫《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写的是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人文主义教育,由于父王突然离世,心情悲痛地回到祖国。不久,他的母后又同新王——他的叔父结婚,使他备感难堪。这时他父王的鬼魂现身,诉说新王杀害自己的事实,并嘱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哈姆雷特考虑问题周详,却又优柔寡断,所以心烦意乱、郁郁寡欢,只好装疯卖傻。同时,新王也怀疑哈姆雷特知道事情真相,派人处处监视。哈姆雷特改编了一出阴谋杀兄的旧戏文《贡札古之死》试探叔父,发现叔父做贼心虚,半途退席,更印证了自己的怀疑。新王觉出不妙,派大臣波洛涅斯偷听皇后和王子的谈话,王子误以为偷听者是新王,便一剑把他刺死。然后,新王使出借刀杀人法,派哈姆雷特去英国,让监视他的两个密使带去一封密信,信中要求英王在王子上岸时杀掉他。幸好哈姆雷特发觉并掉换了密信,反让英王杀掉了两个密使,他自己则跳上海盗船脱险归国。回国后哈姆雷特才知道情人奥菲莉娅因父亲被杀、爱人远离而发疯落水溺死。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欲杀哈姆雷特为父复仇,新王利用这个机会密谋在比剑中用毒剑、毒酒来置哈姆雷特于死地。结果,哈姆雷特、雷欧提斯二人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新王也被刺死。
古典主义文学
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的文学思潮。古典主义文学崇尚古希腊、古罗马的作家与作品,认为文学的任务在于道德说教和劝人向善,所以非常强调“理性”至上,并不注重抒写个人的思想感情。古典主义文学体裁界限的划分十分严格,例如悲剧与喜剧不可混同(反对写悲喜剧),悲剧必须遵守“三一律”等。古典主义文学还要求简明、凝练、精确的文风,反对模糊、细节、晦涩。
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中出现了三大戏剧家,包括悲剧作家高乃依(1606—1684)和拉辛(1639—1699)、喜剧作家莫里哀(1622—1673)。高乃依共写了三十多个剧本,大部分是悲剧,也有少量的喜剧。其代表作是《熙德》,讲述了个人情感与理性的冲突,保卫国家的职责与家庭义务的矛盾,最后理性战胜情感,家庭义务服从于更崇高的保卫祖国的职责,主角罗德里克率兵御敌,获“熙德”(即将军之意,有头等首领的含义)的称号。该剧奠定了古典主义悲剧的规范。拉辛的代表作是《昂朵马格》,取材于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的两部悲剧《安德洛玛克》和《特洛亚妇女》,体现了师法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典范的原则,严格遵守“三一律”,被称为最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莫里哀的代表作品有《伪君子》、《悭吝人》等。
启蒙主义文学
法国大革命思想先驱卢梭
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启蒙主义文学家崇尚理性,理性裁决一切,认为人类的活动必须在理性的法庭上接受审判。他们强调人道主义,高张个人权利,宣传自由、平等、博爱和“天赋人权”,猛烈抨击封建教会和王权统治的丑恶腐朽。启蒙主义文学作品喜好通过文学的方式讨论哲理,富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另外,与古典主义文学多写王公贵族等上层人物不同,启蒙主义文学多以下层人物或普通人作为正面人物,描写他们的日常生活状态。
启蒙主义文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英、法、德三国。法国的启蒙文学开始于17世纪80年代,孟德斯鸠(1689—1775)的书信体小说《波斯人信札》被认为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启蒙小说。小说的主人公乌斯彼克和里卡两个人在法国游历,他们与朋友和家人的通信暴露了法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作者猛烈抨击了法国现行制度。
法国启蒙主义文学中成就最高的是卢梭(1712—1778)。他的教育小说《爱弥儿》是启蒙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其书信体小说《新爱洛伊丝》,由63封书信组成,主要记述了贵族姑娘朱莉和她的家庭教师普乐之间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这部小说赞美了自由美丽的爱情,批判了世俗、等级的偏见,对美好人性被扼杀深感痛恨。这部小说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被称做是浪漫主义小说的先导。卢梭的《忏悔录》以极大的勇气,真诚坦白地披露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思想感情,并揭露了自己的各种丑行,是一部真正自我剖白的坦诚之作。卢梭通过大胆的“忏悔”,控诉了丑恶现实对自己自然人性的戕害。
英国启蒙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首先是笛福(1661—1731),他创作的《鲁宾逊漂流记》通过记叙商人鲁宾逊的海上冒险和荒岛余生的经历,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图强、有所作为的精神。与笛福同时期的另一位小说家是斯威夫特(1667—1745),其代表作《格列佛游记》通过记述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智子国等几个想象中的国家的遭遇,大胆讽刺了英国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还有一位代表作家是亨利·菲尔丁(1707—1754),代表作是《汤姆·琼斯》。小说的主人公汤姆·琼斯是乡绅的养子,他与邻家之女索菲娅产生了爱情,美丽的爱情却遭到了恶意破坏,不得已之下,汤姆和索菲娅前后离家出走。小说通过叙述他们流浪在外的种种遭遇和所见所闻,全面展现了18世纪英国的广阔社会图景。
德国的启蒙主义文学情况比较特殊。18世纪的德国处于国家四分五裂的状态,其启蒙主义文学便具有浓厚的反对国家分裂和渴望民族统一的特点。德国启蒙主义文学的第一位代表是莱辛(1729—1781),他的主要作品有美学著作《拉奥孔》,戏剧论文集《剧评》,剧作《萨拉·萨姆逊小姐》和《爱米丽亚·迦沙蒂》。其中《爱米丽亚·迦沙蒂》猛烈地抨击了小邦国君主的残暴,反映了作者对德国分裂现状的忧虑和不满。德国启蒙主义文学的中坚力量是歌德和席勒。18世纪70—80年代的德国出现了“狂飙突进运动”,这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文学运动,参与者多为出身底层的青年作家,他们深爱祖国,强烈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狂飙突进运动促进了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使德国启蒙文学得到了迅猛发展。歌德和席勒积极参与了狂飙突进运动,并以杰出的创作实绩成为这场运动的中坚力量。歌德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少年维特之烦恼》。
德国启蒙文学代表之一席勒
席勒(1759—1805)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四部戏剧作品,即《强盗》、《斐哀斯柯》、《阴谋与爱情》和《唐·卡洛斯》。其中《阴谋与爱情》是德国市民剧的代表作,剧作通过演绎费迪南与露易丝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贵族的专横残暴和下流无耻。公爵为了政治目的与人联姻,在背叛婚姻之后制造骗局掩盖自己与情人之间的丑行,宰相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儿子的爱情和幸福。他们的自私自利和阴谋诡计最终使费迪南和露易丝双双走上了不归路。
浪漫主义文学
18世纪9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鼎盛时代。1798年法国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震撼了整个世界,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从此风起云涌、此起彼伏。与此相配,崇尚英雄、追求理想、充满激情的浪漫主义文学成为这个时代的文学主流。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自由抒发个人情绪,主观性强烈,感情充沛,认为古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感情,着眼于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创作对象上,浪漫主义文学更多地取材于远离现实生活的神话传说、奇异故事等,充满幻想的创造出虚构的艺术世界。为了充分凸现情感倾向,表现理想和激情,浪漫主义文学还常采用强烈的对比反差手段。例如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就是以美丑对比、外表与内心的巨大反差,表现了作家的价值取向和情感偏好。
浪漫主义文学构思奇特、幻想大胆、手法夸张,在艺术表现上不求“形似”,而求“神似”,根据表现理想的需要,充分发挥想象、夸张、变形、象征等艺术手段,语言华美,把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融合起来,打造理想的艺术世界,呈现出雄伟瑰丽的浪漫气势。
拜伦(1788—1824)
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生于伦敦破落的贵族家庭,10岁继承男爵爵位。他在哈罗中学和剑桥大学读书期间,受到了启蒙主义的深刻影响。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巨著《唐璜》,另外他还写了一系列长篇叙事诗,其诗歌在世界范围都有很大的影响。
雨果(1802—1885)
“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
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在作品中提倡“爱”和人道主义,反对“恶”和暴力。他一生中创作了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合计79卷之多,为人类文学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写于1831年,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美”与“丑”、内在和外在的强烈对比手法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道貌岸然、虚伪恶毒,为了满足自己无耻的肉欲,强迫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就范,被其拒绝,于是产生了疯狂的报复之心,要置爱斯梅拉达于死地。面目奇丑但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则为了救爱斯梅拉达而不顾牺牲自己的性命。小说鞭笞了宗教的虚伪和禁欲主义的不人道,歌颂了底层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正直。《悲惨世界》则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罪恶现实。《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多次被拍成电影,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经典之作。
普希金(1799—1837)
“俄国文学之父”普希金
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反映了俄国民族意识的高涨以及贵族革命运动的开展。
普希金的抒情诗内容非常广泛,政治抒情诗有《致恰达耶夫》、《自由颂》、《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爱情诗和田园诗有《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和《我又重新造访》等。他一生中创作了12部叙事长诗,其中最重要的是《鲁斯兰和柳德米拉》、《高加索的俘虏》、《青铜骑士》等。普希金的剧作有历史剧《鲍里斯·戈都诺夫》。此外,他还创作了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散文体小说《别尔金小说集》和描写普加乔夫白山起义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普希金的作品和时代紧密联系,探讨了社会专制制度的问题、贵族的生活道路问题以及农民问题等,还塑造了“多余的人”、“金钱骑士”、“小人物”、农民运动领袖等典型形象。普希金的作品讲究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构思严谨、情节集中、描写生动。普希金的创作对俄罗斯文学和世界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被高尔基称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浮士德》
德国大文学家歌德花费58年时间完成的诗剧,是堪与荷马的史诗、莎士比亚的戏剧媲美的伟大诗篇。
《浮士德》讲述了魔鬼靡非斯特认为人类无法满足的追求终将导致其自身的堕落,上帝却认为尽管人类在追求的过程中难免犯错误,但最终能够找到真理。于是魔鬼与上帝打赌,挑选了人间的浮士德进行诱惑。浮士德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学者,正陷入苦苦追寻真理而不得的苦闷中。魔鬼靡非斯特化为书生与浮士德订立契约,他带浮士德开始新的人生追求,条件是一旦浮士德感到满足,灵魂便归魔鬼所有。其后,在靡非斯特的帮助下,浮士德经历了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等人生阶段。最后,年迈的浮士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满怀憧憬,督促工人填海造田,开辟更多的疆土。他听到了铁铲挖土的声音,这是魔鬼正在给他掘墓,他却误以为是工人在开挖沟渠,忍不住内心的喜悦,喊出了“逗留一下吧,你是那样美!”随即倒地而死。魔鬼正要按照契约取走他的灵魂时,天使从天而降,驱走魔鬼,把浮士德的灵魂接走。
德国民族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歌德
《浮士德》再现了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不断探索的精神历程。浮士德走出书斋,走向广阔的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开始,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批判精神。浮士德的爱情悲剧是对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浮士德的从政失败揭示了启蒙主义者渴望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浮士德最后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天堂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谛,表现了18世纪启蒙主义者的精神追求。
歌德深刻、辩证地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恶”的因素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赞美了浮士德永不满足、追求真理,不断克服障碍、超越自我、奋勇前进的“浮士德精神”。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19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为批判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奠定了基础,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最高成就。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还有福楼拜、梅里美、左拉、莫泊桑、都德、小仲马以及罗曼·罗兰等人,他们的创作巨著丛生,汇聚成了波澜壮阔的艺术洪流,蔚为壮观。英国的狄更斯和萨克雷代表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现实社会的黑暗与腐败。狄更斯的小说有《大卫·科波菲尔》、《艰难时世》和《双城记》等,萨克雷的代表作是《名利场》。此外,还有夏洛蒂·勃朗特和盖斯凯尔夫人等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9世纪60年代后,西欧的批判现实主义开始走下坡路,批判现实主义的中心由英国和法国转移到俄国。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等登上世界文坛,代表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新高度。
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强调“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从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描写人,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尖锐地揭露和批判现实。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注重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真实性,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感染人、打动人。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还注意描写的客观性,并不直接表达或借人物之口说明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而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客观描写体现出来。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
《人间喜剧》
法国“社会百科全书”巴尔扎克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巴尔扎克(1799—1850)的代表作。《人间喜剧》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类,原定书名为《社会研究》。1842年,巴尔扎克受但丁《神曲》所谓“神的喜剧”的启发,改为此名,即把资产阶级的生活比成一部丑态百出的“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它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揭露了资产阶级贪婪、掠夺的本性和“金钱至上”的社会关系。巴尔扎克擅长精细描摹环境和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揭示人物的灵魂。全书著名的篇章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舒昂党人》、《高利贷者》、《古物陈列室》、《纽泌根银行》、《幻灭》、《农民》等。
《红与黑》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
作者司汤达(1783—1842),出身律师家庭,从小深受启蒙主义思想的熏陶。他一生阅历丰富,崇拜拿破仑,曾随拿破仑转战各地,这些在《红与黑》中有所反映。
《红与黑》是一部通过爱情故事描写社会政治的小说。它描写了1815—1830年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一个下层平民个人奋斗的经历,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涵。通常人们认为书名中的“红”是象征拿破仑时代的军服,“黑”是象征王政复古年代的僧侣黑衣;也有人认为,红是德瑞那夫人的鲜血,黑是玛特尔的丧服。
小说主人公于连出身平民家庭,他聪明、能干、骄傲,受到启蒙思想和拿破仑的影响,形成了反叛性格,梦想着有一天能出人头地。但在当时僧侣贵族当政、门阀制度森严的现实下,他只能因平民背景而备受歧视。为了获取认同,于连以惊人的背诵能力把拉丁文的《新约全书》背得滚瓜烂熟,并因此当上了维立叶尔市长家的家庭教师。为了反抗和报复贵族阶级对他的凌辱,他与市长夫人德瑞那夫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同时,上流社会的纸醉金迷、利欲熏心也逐渐腐蚀了于连。后来,于连进入神学院,在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中,他的性格慢慢扭曲,向上爬的野心日益膨胀。在当上木尔侯爵的私人秘书后,于连又征服了玛特尔小姐,成为复辟王朝的忠实走卒。正当于连即将飞黄腾达之际,德瑞那夫人揭穿了他的老底,于连枪击德瑞那夫人,被送上了断头台,彻底断送了前程。
司汤达特别擅长刻画人物心理,小说主要人物于连、德瑞那夫人的内心独白和自我剖析充满了惊人魅力,历来为人称道。司汤达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方式挖掘出主人公于连的深层意识,以细腻、生动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他的心路历程。《红与黑》为西方现代文学中的心理小说、意识流小说奠定了基础。
《安娜·卡列尼娜》
正在创作的托尔斯泰
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最著名的女性形象之一。
小说描写了安娜的悲剧故事。彼得堡的贵夫人安娜是皇室后裔,大官僚卡列宁的妻子。她的哥哥奥勃朗斯基在莫斯科过着放荡的生活,他与家庭女教师发生暧昧关系,妻子道丽发觉后非常痛苦。安娜为了调解哥嫂纠纷来到莫斯科,在火车站与近卫军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安娜的迷人风姿令渥伦斯基为之倾倒。此时,庄园贵族列文也来到莫斯科,他渐感建立家庭的需要,于是向他青年时代就喜爱的吉提求婚,而当时吉提正迷恋着渥伦斯基,拒绝了列文,但渥伦斯基见到安娜后就不再与吉提交往。安娜的到来使道丽和丈夫言归于好,却使道丽的妹妹吉提陷入不幸。列文回到乡下埋头农业改革,借此排解个人生活上的失意。安娜在回彼得堡途中发现渥伦斯基也同车而行,既兴奋,又不安。回到彼得堡后,他们经常在社交场合相遇,在一次宴会上渥伦斯基向安娜表白了爱情。由于两人单独在一起时间过长引起人们的议论,回家后卡列宁警告安娜遵守妇道。这种枯燥、空洞的说教反而激起了安娜的反叛精神,她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关系在赛马会上终于暴露,回家途中安娜向丈夫承认了她是渥伦斯基的情人,但卡列宁却要求安娜一切维持现状,只是不许在家里接待渥伦斯基。
吉提大病一场,在国外疗养后回来,列文再次向她求婚,两人终于结合。他们婚后住在庄园里,但是列文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他在农业上的各种设想常常失败,他幻想建立一种股东联营方式,使农民和地主都获得利益,达到“以利害的调和和一致来代替互相仇视”,但却得不到农民的信任。他苦恼得几乎自杀,最后从一个老农那儿得到了启示:“人活着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灵魂,为了上帝。”
安娜的处境越来越糟,她怀孕了,分娩时又患产褥热,几乎死去,病危时她向丈夫请求宽恕,并希望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出于基督徒的感情答应了她的要求。可是安娜病愈后又无法继续与丈夫生活下去,终于不等丈夫同意离婚,就与渥伦斯基一起到国外去了。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安娜非常思念儿子,在儿子生日时不顾一切闯进自己曾经的家。母子俩紧紧拥抱,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的到来使安娜不得不离开。另一方面,由于得不到离婚许可,安娜与渥伦斯基被认为是非法结合,处处遭受上流社会的冷遇,她只能孤独地住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忧伤寂寞。当渥伦斯基一人外出时她怀疑他另有新欢,两人经常发生口角。一次争吵后安娜追随渥伦斯基到了火车站。绝望中,她想起他们的第一次相见时一个工人被轧死的情景,仿佛暗示了她的归宿。于是安娜向正在驶来的火车扑过去,永远摆脱了生命的痛苦。
《安娜·卡列尼娜》由两条主要的平行线索和一条联结性次要线索构成,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安排下来”的时代矛盾。安娜——卡列宁——渥伦斯基这条线索展示了封建主义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沦丧;列文——吉提这条线索描绘了资本主义入侵农村后,地主经济面临危机的情景;道丽——奥勃朗斯基这条次要线索联结了两条主线,勾勒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家庭模式和生活方式。
现代主义文学
又称现代派文学或现代文学,1890—1950年流行于欧美各国的一个反传统的国际文学思潮。它包括各种反传统文学流派,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黑色幽默、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等。其艺术特征是反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提倡现代人道主义精神,广泛采用象征、寓言、蒙太奇、梦幻、意识流等技巧。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大致如下:
孕育期(1840—1890)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和美国诗人爱伦·坡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远祖。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以愤世嫉俗的态度揭露城市的丑恶和人性的阴暗,这成为后来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创作基调;爱伦·坡倡导“使灵魂升华的美”,强调形式美和音乐性,这些理念对后来现代主义诗歌有重要影响。两人虽然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作家,但他们的理论和创作却是现代主义的雏形。
肇始期(1890—1910)19世纪90年代起,法国象征主义文学流传到欧美各国,标志着现代主义文学作为西方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思潮开始出现。这20年间出现了很多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家和作品。法国的象征主义产生了马拉美、瓦雷里等成就斐然的诗人;德语国家的表现主义戏剧正式登上国际舞台;爱尔兰出现了自己的“文艺复兴运动”,其领导人物叶芝是这一时期英语作家中成就最高者;在小说创作上,波兰裔英国作家康拉德的作品已经出现暧昧的现代主义元素;法国的普鲁斯特完成了鸿篇巨制《追忆逝水年华》,成为意识流文学的先驱;比利时的法语剧作家梅特林克创作了梦幻剧《青鸟》;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把法国象征主义引入德语世界;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的代表作《走向大马士革》是表现主义戏剧的鼻祖。
鼎盛期(1910—1930)这一时期,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纷纷涌现,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在20世纪20年代发展至顶峰。英、美、法、德、意各有自己的现代主义流派,巴黎则是整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大本营。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继续深入发展,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文学、英美的意象主义文学和法国的超现实主义文学也相继诞生。意识流文学正式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中流砥柱,产生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大师和作品,如卡夫卡的《变形记》(1912年)、乔伊斯的《尤利西斯》(1922年)、艾略特的《荒原》(1922年)、奥尼尔的《琼斯皇》(1922年)等。
衰退期(1930—1950)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衰退,国际法西斯主义崛起,国际形势日益复杂。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了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伦理观的思考逐渐由“非理性”转向“虚无”,存在主义哲学应运而生,法国作家萨特和加缪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尽管这一时期产生过一些重要的现代主义作品,如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等,但正统的现代主义文学大势已去。
《恶之花》
现代派诗人波德莱尔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1821—1867)的著名诗集。《恶之花》分为“忧郁与理想”、“巴黎即景”、“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其中“忧郁与理想”占据全书的2/3。在这一部分里,诗人深刻剖析了自己的灵魂,刻画了自己为摆脱精神与肉体的双重痛苦所做的努力。波德莱尔努力“发掘恶中之美”,表现“恶中的精神骚动”。《恶之花》用阴郁的笔调,大量描写了大城市丑恶的环境,阴暗神秘的巴黎,到处充斥着被遗弃被践踏的穷人、盲人、妓女,甚至还有不堪入目的丑恶的尸体。在描绘人的精神状态时,《恶之花》也喜采用丑恶的意象。波德莱尔的艺术倾向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美学原则产生了重要影响。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在诗歌创作领域开辟了新的途径。他强调诗歌创作中“通感”的运用,认为“通感”是“创作的隐蔽法则”,“通感”是一种“联想的魔法”,他特别看重想象,认为这是天才的主要特征。此外,他还提出诗歌应该同别的艺术相通。
《老人与海》
“文坛硬汉”海明威
美国作家海明威(1899—1961)的著名中篇寓言小说,通过描述老渔夫桑提亚哥与海洋、大鱼、饥饿、焦渴斗争的过程,赞美了英勇顽强、永不言败的硬汉精神。小说中的老人桑提亚哥孤独寂寞,面临着无休止的挑战。他在汪洋大海中驾一条小船与海浪、阳光、大鱼抗争,就算被打败,也绝不放弃,他的身上体现了人真正的尊严。《老人与海》动作描写简练准确,内心独白韵味十足,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音乐感。一直以来,《老人与海》就以坚忍的反抗精神深深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内心。
《荒原》
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艾略特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艾略特(1888—1965)的成名作和影响最深远的作品。《荒原》共分五章,第一章《死者葬仪》描写了现代西方人精神的死亡。现代文明的象征——伦敦成为行尸走肉的荒原,人们虽然活着,却没有任何精神追求。第二章《对弈》描写了现代人的钩心斗角,诗歌用古代的暴行映衬现代的罪恶。第三章《火诫》描写了伦敦这个精神荒原上的罪恶、庸俗的生活。第四章《水里的死亡》描写了人在欲海中死去,在欲海中反思,提示现代人要正视自己的罪恶,纯洁自己的灵魂。第五章《雷霆的话》重新回到欧洲是荒原的主题,借雷霆的话劝诫众人,要施舍、同情、克制,才会摆脱不死不活的处境获得永久的宁静,大地才能重焕生机。
《荒原》在艺术手法上采用了象征里套象征、神话里面套神话、神话和现实交错、古今杂糅、虚实融会的手法,诗歌高度抽象化、哲理化,这也正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特征。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
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19世纪俄国文坛最有深度的作家,他艰辛的生活与创作道路使其成为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穷人》、《被欺凌的与被侮辱的》、《死屋手记》、《地下室手记》、《罪与罚》、《群魔》、《白痴》等都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
陀思妥耶夫斯基醉心于病态的心理描写,详细描述行为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特别是那些癫狂的、昏迷的反常行为和状态,暴露出人类肉体与精神的痛苦。他的小说节奏快,戏剧感强,接踵而来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心理的挣扎和痛苦的精神危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都有深刻影响,他本人更被称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者。
《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最著名的社会心理小说。小说描写了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及犯罪后受到的心灵煎熬,广泛反映了俄国城市贫民的悲惨处境和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
小说主人公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具有双重人格,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同时又性格阴郁、麻木不仁甚至冷漠无情。在现实生活的逼迫下,如果甘愿做逆来顺受的“平凡的人”,那么他的生存将难以为继;如果去做罔顾道德准则的“人类主宰者”,又会与下流无耻的卑鄙小人同流合污。他在内心的激烈搏斗后,为了证明自己是个“不平凡的人”,选择去行凶杀人。但行凶后,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灵魂又陷入了无穷无尽的心灵和道德的拷问中。
《罪与罚》全面显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刻画人的心灵深处的奥秘”的特点。他让人物一直处在焦虑的矛盾之中,注重对幻觉、梦魇和变态心理的呈现,通过刻画人物内心冲突揭示人物性格。
《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根据一桩真实的弑父案写成。书中写了旧俄外省地主卡拉马佐夫和他的儿子德米特里、伊凡、阿辽沙及私生子斯麦尔佳科夫。卡拉马佐夫老迈不堪却仍贪婪、好色,不仅霸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还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女人争风吃醋。德米特里十分痛恨父亲,一再扬言要杀死他,并在一天夜晚真的拿着凶器,闯到父亲的窗下。那天夜里老卡拉马佐夫被杀死了,德米特里因而被拘捕。可真正的杀人凶手并不是德米特里,而是斯麦尔佳科夫。他在伊凡“既然没有上帝,则什么都可以做”的“理论”鼓动下,为了获取金钱,冷酷地谋杀了自己的父亲。最后,德米特里无辜被判刑,斯麦尔佳科夫畏罪自杀,伊凡因内疚自责而精神错乱,阿辽沙离家远走他乡。
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陀思妥耶夫斯基探讨了“上帝的存在问题”。他一方面主张人们应该信仰上帝,忍耐、宽容,等待爱拯救苦难的灵魂和“世界”;但另一方面,他又怀疑上帝的存在,陷入信仰危机的折磨中。《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一家人的生存现状正是现代精神探索在怀疑与信仰之间纠缠的一座炼狱。
《变形记》
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
卡夫卡(1883—1924)的短篇小说代表作,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作品之一。《变形记》讲述了推销员格里高尔的悲剧故事。他勤劳、善良,为了养家糊口拼命工作。一天早上醒来他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甲虫”,由此惊慌失措。父亲发现后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不准出来。格里高尔虽然养成了甲虫的生活习性,却还保留了人的意识。他仍旧关心父亲的债务和妹妹上学的事。可是,一个月后,全家人再也无法接受格里高尔这个累赘,妹妹提出把哥哥弄走。格里高尔又饿又病,怀着对家人的深情和爱意绝望地死去。父亲、母亲和妹妹却一身轻松,决定出去郊游。
小说详细描述了变形后的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甲虫,但却始终保留着人的情感和意识。在遭受亲人们的抛弃后,他绝望、痛苦的心情触人心扉。
《百年孤独》
天才作家马尔克斯
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作者加尔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以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的兴衰历程为经线,描写了小镇马孔多的产生、兴盛到消亡的过程,以魔幻的方式反映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美大陆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演变。小说内容丰富、人物众多、情节离奇,显示了南美洲独特的风土人情。
小说讲述了很久以前,布恩地亚和他的妻子乌苏拉为了逃避厄运的纠缠,和朋友们一同来到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创建了马孔多镇。布恩地亚家族在乌苏拉的主持下日益兴旺发达。后来,乌苏拉无意中打通了马孔多与外界的联系,镇上开始出现了机器、教会、自动钢琴等外来文明。到了布恩地亚家族第四代时,许多外国人入侵了马孔多,他们残酷剥削本地居民,并联合政府军镇压罢工者,使马孔多萧条绝望。布恩地亚家族的女儿阿玛兰塔在接受了外国文明的熏陶后,和丈夫回到马孔多,立志重建家乡,却又堕入情网,与自己的外甥奥雷良诺疯狂相爱,生出了一个带着猪尾巴的儿子。阿玛兰塔因大出血丧命,婴儿也被蚂蚁咬死。最后,奥雷良诺终于解读出了吉卜赛人在一百年前写下的记载着马孔多和布恩地亚家族的历史以及这个家族每个人归宿的羊皮书。当他全部解读完的瞬间,一阵飓风将马孔多吹得无影无踪,百年孤独的家族从此永远消失。
《百年孤独》采用了环环相套、循环往复的叙事结构,表现了小镇马孔多的孤独、封闭,以及由此造成的落后、消亡。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由于愚昧、封闭、落后造成的孤独,深刻地揭示出这种孤独的民族性已经成为阻碍民族进步的一大障碍。
黑色幽默文学
20世纪60年代美国最有代表性的文学流派之一,至今仍有深远影响。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等。1965年3月,弗里德曼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编了一本题名为《黑色幽默》的短篇小说集,“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
“黑色幽默”小说被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突出描写人物生存环境的扭曲和对人性的压迫,使它们显得滑稽可笑却又沉重苦闷。“黑色幽默”喜欢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言行影射社会现实的荒诞不经。“黑色幽默”小说的情节常在现实、幻想和回忆之间跳跃,融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为一体。
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黑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规定,一切精神失常的人员要停止飞行,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同时一个人会对自身的安全表示关注,就证明他不是疯子。这是一条没法违背的军规,它规定了所有人不能离开军队,除非得了精神病,但得精神病的人如果能因病情要求离开军队又说明他是正常的,这是个悖论。小说强烈讽刺了社会现实,在出版后引起了年轻一代的强烈震撼,“第二十二条军规”一词也作为“不可逾越的障碍”的同义词而被收入英语词典。
《等待戈多》
爱尔兰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所作,荒诞派戏剧的奠基作之一。这是一部两幕剧,出场人物仅有5个,两个老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又称戈戈)和弗拉季米尔(又称狄狄)、奴隶主波卓和他的奴隶“幸运儿”,还有一个报信的小男孩。
《等待多戈》小说封面
故事发生在荒郊野外,两个老流浪汉在荒野路旁相遇,他们都是来这里“等待戈多”。至于戈多是什么人,为什么要等他,戏剧完全没有交代。在第一幕中,两个老流浪汉在等待中百无聊赖,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做一些无意义的举动。当奴隶主波卓出现时,他们误以为是“戈多”莅临,一阵惊喜,然而波卓主仆做了一番表演后退场了。不久,一个男孩出来报信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准来。第二幕开启,两个老流浪汉又在同一时间来到老地方等待戈多,他们回忆着昨天发生的事情,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于是努力寻找对昨天等待场景的记忆,以证明自己还活着。正当他们精神迷乱之际,波卓主仆再次出场。此时波卓已成瞎子,“幸运儿”气息奄奄。报信的小男孩再次出场,说戈多今晚不来了,明晚会来。两位老流浪汉玩了一通上吊的把戏后,决定离去,明天再来。
《等待戈多》时间、地点、人物都非常模糊,没有逻辑关系,没有戏剧冲突,只有杂乱无章的对话和毫无含义的插曲,整个舞台呈现出肮脏、荒凉、凄惨的绝望气氛。戏剧将荒诞的思想内容和荒诞的艺术形式高度统一起来,深刻地触及了现代人对生活的某种理解。
意识流小说
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后来传播到欧美各国。意识流小说的理论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意识流”的概念由詹姆斯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像一条河流一样,是不间断的主观思想意识的流动,并且人的意识分为理性的自觉意识和无逻辑的潜意识,人的过去意识与现在意识交织后会在主观感觉中形成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在这种时间感基础上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肯定了潜意识的存在,并把它看做是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他们的理论观点促进了意识流小说的形成和发展。
意识流小说很少描写人物的体貌特征,淡化情节甚至取消情节,小说的结构以人物的心理时间作为串联。意识流小说注重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喜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意识迁移等方式,呈现出动态性、无逻辑性和非理性的特点。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有马赛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威廉·福克纳、弗吉尼亚·伍尔夫等。
马赛尔·普鲁斯特(1871—1922),法国作家,他的长篇小说《追忆逝水年华》是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之作。小说按人物思想流动的心理时间来结构作品,以“我”追忆往事为主线,中间插入“我”的所见所闻。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爱尔兰作家,他的代表作《尤利西斯》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经典性作品”。小说叙述了1904年6月16日广告经纪人布卢姆和他的妻子莫莉、青年艺术家斯蒂芬三人在都柏林的活动情况,通过三人一天的经历和各个器官的感受,描绘了都柏林的社会生活全景。
威廉·福克纳(1897—1962),美国作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它和《追忆逝水年华》、《尤利西斯》并称为意识流小说的三大杰作。小说讲述了三兄弟与他们的姐妹凯蒂母女的故事,描写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病态心理。福克纳还创作了《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沙龙!押沙龙!》等意识流小说的经典作品。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英国女作家,代表作有《墙上的斑点》、《达洛卫夫人》和《到灯塔去》等。她擅长捕捉人物内心深处转瞬即逝、断断续续的思绪,小说具有鲜明的抒情风格和唯美倾向。
存在主义文学
法国哲学家萨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种文艺思潮流派,是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存在主义文学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50年代达到了高潮,主要成果集中在战后的法国文学中。1938年,法国哲学家萨特的长篇小说《恶心》拉开了存在主义文学的序幕;1943年,他的《存在与虚无》阐释了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 1944年,他的戏剧《禁闭》扩大了存在主义文学的影响。存在主义文学主要表现了世界的荒诞和生活的无意义。
萨特在他的剧本《禁闭》中有一句存在主义的名言:“他人就是地狱。”这表明了存在主义者个人与世界的疏离,他们把恐惧、孤独、悲伤、厌恶、失望等看成是人生存的宿命,认为社会和现实总是在与人作对,时时威胁着“自我”。人的存在就是死亡,就等于“不存在”。
存在主义者不认同艺术的认知作用,他们喜欢描写荒谬世界中个人的孤独、失望、无助,提出了很多发人深省的问题,他们对生存深深的绝望感强烈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
作者米兰·昆德拉(1929—),捷克著名作家,作品还有《生活在别处》、《玩笑》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以20世纪6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政治历史为背景,讲述了托马斯与特蕾莎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爱情故事。
布拉格的外科大夫托马斯结婚不到两年就离了婚,离婚后,他不停地追逐更多的情人。然而,他在外省小镇偶然认识的一个酒吧女招待特蕾莎改变了他的生活。出身底层的特蕾莎,从小就承受着母亲因为爱情、婚姻的不幸而把怒火发泄到她身上的巨大压力。特蕾莎却默默地忍受了这一切,通过看书来慰藉受伤的心灵。当她在酒吧遇到正在看书的托马斯时,深深地爱上了托马斯,于是勇敢地离家出走,来到布拉格寻找托马斯。托马斯无法抗拒这突如其来的爱情,娶了特蕾莎。但是,婚后的托马斯又陷入了矛盾的境地,一方面他对特蕾莎充满着诗意的爱,另一方面却难以克制对其他女人的欲望。特蕾莎对托马斯的“性友谊”非常嫉妒,这种嫉妒晚上变幻成带有死亡意象的噩梦,折磨着她和托马斯。俄国人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托马斯带着特蕾莎迁往瑞士的苏黎世,他在一家医院当上了医生。然而,托马斯依旧不改风流习性,与情人萨比娜约会,不断结识新的女人。六七个月后,特蕾莎离家出走,独自返回布拉格。托马斯也追随特蕾莎回到了布拉格,但是他的风流韵事仍然不断。最后在特蕾莎的劝说下,夫妇俩定居乡下,托马斯成了卡车司机,特蕾莎为合作社养牛。眼看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他们却丧生于一场车祸。
画家萨比娜是托马斯的情人,也被托马斯看成是最理解自己的人。大学教授弗兰茨疯狂迷恋萨比娜,不惜离开妻子,也要一心跟萨比娜在一起。但是,萨比娜却感觉到与弗兰茨之间有不可跨越的鸿沟,因此彻底离开了他。弗兰茨无奈地接受了萨比娜离去的事实,最终抱着理想化的动机参加了向柬埔寨进军的活动,途中遇到意外,结果死在他一直逃避的妻子身旁。
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昆德拉探讨了爱的真谛和人在欲望、感情、自由、责任之间的痛苦挣扎,揭示了人在生存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如灵魂与肉体、完美与毁灭、拯救与放逐、忠诚与背叛等。“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