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始自人类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的文艺复兴,分为上古史和中古史两个阶段,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上古史与中古史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为分界线,中古史又被称为中世纪史。
文明出现之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江和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出现了国家,人类逐步进入奴隶社会。随着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奴隶制度逐渐衰落,封建制度得以确立和发展。在世界古代史期间,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诞生了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产生了各自独特的习俗与文化,成为近代文明的基础。整个古代史也是一部交流史和文化史,亚洲、非洲和欧洲之间从接触到沟通交流,对彼此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美洲和大洋洲与亚洲、非洲、欧洲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直至哥伦布发现美洲。
古埃及
古埃及(前4000—前2000)位于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下游。尼罗河每年的定期泛滥,在两岸堆积了肥沃的淤泥,再加上便利的灌溉和运输,使这里非常适合农业生产。古埃及人在尼罗河沿岸开垦土地进行种植,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3200年左右,美尼斯通过武力征服,建立了初步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在以后的大部分时期,古埃及是个统一的王国。社会的最顶端是法老,他有大臣和官僚协理国家,法老死后会被制成木乃伊,置放在金字塔中。约从公元前2600年起,埃及人开始建造许多宏伟的金字塔,一方面是宗教的原因,即取悦众神以得到护佑;另一方面则是法老的荣耀,同时为自己死后营造一个永久的庇护之所。
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
古埃及壁画
埃及在这个时期基本上与世隔绝,独立地发展着自己的文化,有高度发达的宗教、医学、天文学等,史学界把这一历史时期称为“法老时代”。古埃及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创建的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埃及太阳历
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制定了太阳历。古埃及人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发现,尼罗河每两次泛滥的周期都大约相隔365天,于是他们将365天定为一年,并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余下5天作为年终的节日。这就是最初的太阳历。后来太阳历传到了欧洲,经过不断改进,成为今天国际通用的公历。
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前1900—前900)位于幼发拉底河中游东岸,在两大河流相距最近的地区,处于两河流域的中心,扼西亚商路要冲,占有极为有利的战略和经济地位。公元前1894年左右巴比伦人占领了这里,建立了一个持续300年的王朝。古巴比伦第六位君主汉谟拉比在位时,古巴比伦成为当时西亚最强大的国家。汉谟拉比是巴比伦第一王朝的第六代国王(前1792—1750年在位),自称“月神的后裔”,因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而著称。古巴比伦有西亚最繁华、最壮观的都市,贸易和文化都很繁荣。从地理上来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势平坦,在军事上难以作有效的防御,比较容易受到外敌入侵。公元前1595年,赫梯人侵入巴比伦,巴比伦王国开始走向衰落。
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浮雕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当政时制作了这部成文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共计8000余字,除序言和结语外,共有条文282条,刻在一块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因此,它又被称为“石柱法”。在石柱的上端,通过浮雕描绘汉谟拉比正在与象征正义的太阳神交谈,石柱下方刻着汉谟拉比编制的法典,这使法典具有了神授的意义。《汉谟拉比法典》消除了原来各城邦的立法,统一了全国法令。其内容涵盖了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对奴隶的处罚等。法典把巴比伦的一切都置于法律体系之下,它保护弱者免受强者的欺侮,并规范了商业和土地所有权。这部法典为后人研究古巴比伦的社会经济关系和西亚法律史提供了珍贵材料。
古印度
古印度(前1500—前500)的地理范围不限于今天的印度,而是指整个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等国。最早的印度文明发祥于印度河流域,史称印度河文明时代(约前2500—前1500)。当时的农业、制造业、商业都很发达,其文明程度与同期的埃及、两河流域水平相当。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他们的文化比不上印度河流域的文化发达,但他们向当地人积极学习种植和制造,逐渐在这里定居下来。公元前500年,雅利安人在印度北部已经建立了16个主要的王国,其中最重要的是摩揭陀,它的版图几乎囊括整个北印度。摩揭陀是孔雀帝国和两种宗教——耆那教和佛教的诞生地。雅利安人没有文字,他们的历史和信仰都靠口耳相传而得以保存和延续。在较晚的时期,印度开始有了文字记录,称为“吠陀”,思想是“知识书”。其中最早的《梨俱吠陀》收有1000多首颂歌,用梵语写成。
种姓制度
古印度的社会实行种姓制度,根据肤色和职业,社会人群被划分为四大种姓。受教育的婆罗门僧侣处于最高层,他们主管宗教祭祀,其中一些人参与政权。王族和武士属第二种姓刹帝利,他们代表军事行政贵族集团。商人和农民属于第三种姓吠舍,吠舍中有富人,也有穷人,他们在政治上无特权。肤色较黑的土著人属最低种姓首陀罗,他们只能做仆人和工匠,很少有法律保护他们的权利,也不能参加宗教仪式,但他们并不等同于奴隶。在古印度,人们无法改变自己的种姓,不同的种姓职业世袭,禁止通婚和共食。违背种姓禁令所生的子女将被逐出种姓,沦为不可接触的贱民。
印度种姓制度
波斯帝国
居鲁士的画像
波斯帝国(前550—前331)位于今天的伊朗。最初,波斯只是古代伊朗西南部的一个强盛部落,当波斯部落统治了伊朗的其他部落,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后,遂被邻国称为“波斯帝国”,其后“波斯”也常被作为整个伊朗的代称,因而古代伊朗的文明也被称为波斯文明。
伊朗的人口由米底人和波斯人组成。公元前8世纪末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米底人在伊朗率先建立起王国,后来,大约公元前550年,波斯人的统治者居鲁士打败米底人而获取了伊朗的控制权。此后,居鲁士指挥着他的军队,征服了从地中海到阿富汗的地域,建立了强大的波斯帝国。现在的伊朗、伊拉克和阿富汗都曾经属于波斯帝国。波斯的另一位君主大流士也是一位伟大的统帅,他重新规划行省,修筑道路和城镇,统一币制,鼓励贸易,使国家繁荣兴盛。他继续进行军事扩张,最终把帝国的疆域扩展到印度和希腊。大流士死后,波斯帝国开始衰落,最终被希腊人打败和占领。
古代希腊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它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而是一个地区的称谓,其地理范围主要指以巴尔干半岛及其希腊本土为中心的地域,北及黑海沿岸,南达北非的埃及,东到西亚的小亚细亚,西到地中海的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等。古代希腊由独立的城邦组成,这些城邦分散在爱琴海的海岸线上,在政治和经济上相对独立,有各自的法律和风俗,但也存在激烈的竞争。希腊有两个最著名的城邦,即雅典和斯巴达。希腊有着发达的海上文明,其文学、艺术、建筑和科学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特洛伊战争
希腊人的木马计
特洛伊战争是指传说中发生在小亚细亚西部的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战争。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访问希腊,诱走了王后海伦,希腊人因此远征特洛伊,这些在荷马史诗以及希腊、罗马的文学中均有记载。公元前1500年左右,南希腊建立了一些城邦,其中以迈锡尼最强。公元前12世纪初,迈锡尼人联合其他一些城邦远征特洛伊城,遭到特洛伊人的顽强抵抗。后来,希腊人修建了一个巨大的木马,将一支士兵隐藏在木马之中。在一次进攻中,希腊人佯装战败,将木马留在特洛伊城外,特洛伊人不知是计,将木马作为战利品拖入城中。到了夜间,埋伏在木马里的士兵跳出来,打开城门,里应外合,一举攻克了特洛伊城。这场特洛伊战争持续了10年,虽然最终希腊人获胜,但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此后,迈锡尼诸城邦走向衰落。
雅典
雅典位于古希腊东南的阿提卡半岛,是古希腊工商业城邦的典型代表。雅典的地理位置优越,有港湾、平原和山地,矿藏丰富,工业、商业都很发达。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执政官,进行了重大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公元前506年,克里斯提尼又实行改革,剥夺了贵族会议的权力,将其权力分别交给公民大会、民众法庭和五百人议事会,正式确立了雅典的民主制。到伯里克利当政时期(前443—前429),雅典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都达到极盛,成为左右希腊局势的霸国和主要的文化中心。但雅典的繁荣遭到斯巴达的忌妒,并由此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战争,雅典最终被斯巴达打败,之后逐渐走向衰落。
梭伦改革
公元前594年,雅典执政官梭伦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其主要内容有:取消债务,废除债务奴隶制,禁止把欠债的平民变成奴隶;以财产的数量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并规定相应的政治权利。设立由400人组成的议事会,并设立陪审法庭;制定新的较为人道的法典。梭伦还鼓励公民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禁止输出谷物,改革度量衡,铸造雅典新币等。梭伦的改革实质上是让富有的工商业奴隶主同贵族一样参与国家的统治,由此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雅典卫城的雅典娜神庙遗迹
斯巴达
斯巴达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南部,是古希腊面积最大的军事主义城邦。斯巴达统治者热衷于战争,轻视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视武力和霸权为唯一的追求目标,实行极为严格的军事制度和教育制度。斯巴达人几乎全民皆兵,一出生就开始接受严酷的军事训练,因此斯巴达人大多骁勇善战。公元前530年,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城邦大多加入了以斯巴达为首的军事同盟。公元前5世纪,由于害怕雅典力量的成长,斯巴达发动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最后打败雅典,成为希腊最强大的城邦。
伯罗奔尼撒战争
公元前400多年前,古希腊两个城市国家同盟——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与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开始争霸战争,这场战争被称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前431—前404)。公元前405年,在波斯人的支持下,伯罗奔尼撒舰队全歼雅典舰队,彻底粉碎了雅典的海上霸权。公元前404年,雅典投降。伯罗奔尼撒战争给繁荣的古希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各城邦土地荒芜,经济萧条,政治文明和文化遭到破坏,希腊由全盛走向衰落。此时,希腊北部的马其顿逐渐繁荣兴盛,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入侵希腊,成为希腊地区的霸主。从此,希腊历史进入了马其顿帝国军事独裁统治时期。
古罗马共和国
母狼喂哺罗慕路斯兄弟铜像
古罗马坐落在意大利半岛中部的第伯河谷,是地中海周边地区的中心,占据着交通枢纽的位置。“罗马”之名来自传说中的罗慕路斯。罗慕路斯和他的孪生兄弟勒摩斯还是婴儿时,被仇敌扔进第伯河,一头母狼将他们救起并以奶喂他们。长大后,罗慕路斯兄弟建立了罗马城,但两人发生争斗,罗慕路斯最终取胜,成为罗马的第一位国王。
古罗马最初只是一个极小的城邦国家。公元前509年,古罗马建立共和制,共和国政府由两名执政官、元老院、地方长官及公民大会组成。实际上,共和国的大权掌握在贵族手中,是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世纪中期到公元前2世纪后期,经过长期的战争和掠夺,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和地中海地区,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国。公元前60年,克拉苏、庞培和恺撒三位政治巨头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元老院的贵族,瓜分了罗马共和国的政权。公元前44年,恺撒击败对手,成为罗马的独裁者,并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意在削弱元老院贵族的权力,巩固恺撒的专制独裁。被惹恼的共和党人很快采取了行动,恺撒在元老院议事时被刺杀。但此后不久,罗马共和国还是结束了。
斯巴达克起义
通过战争掠夺来的奴隶使罗马的奴隶制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却日渐激化。公元前2世纪—公元前1世纪,罗马先后爆发了两场大规模的奴隶起义,其中以斯巴达克起义最为激烈,它沉重地打击了罗马奴隶主的统治,动摇了奴隶制的基础。
古罗马竞技场遗址
斯巴达克是希腊东北的色雷斯人,当过士兵和军官,在一次与罗马的战争中被俘而沦为奴隶,因体格健壮而被送到罗马的角斗士学校接受训练。罗马的角斗是一种野蛮的奴隶主娱乐项目,最初是人与人之间的搏击,最后发展成为角斗士之间持械搏斗或逼角斗士与猛兽搏斗以取乐,角斗士的命运非常悲惨。公元前73年,为了生存,斯巴达克率领78名角斗士逃到维苏威火山起义。后来,随着许多奴隶和破产农民的加入,他的队伍很快发展到7万人,一度壮大到几十万人,起义军转战南北,取得了很多胜利。公元前72年,克拉苏担任罗马元首,他组织10万大军对斯巴达克的起义军进行围剿。在罗马军队的残酷镇压下,起义军最终失败,斯巴达克也在战斗中牺牲。
古罗马帝国
恺撒死后,最初安东尼、雷必达和恺撒的养子渥大维三人共同执掌政权,公元前27年,渥大维击败对手,自称“元首”(“第一公民”),又被授予“奥古斯都”(“伟大”)的称号,实际上是古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至此,罗马的共和制结束,最终为独裁统治取代。
罗马独裁者恺撒雕像
古罗马的万神庙
公元1—2世纪是古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由于统治者精明强干,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全盛时期,疆域横跨亚、非、欧,扩展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约从公元3世纪起,古罗马帝国开始衰落,农业和工商业开始衰退,各地内战频繁,再加上外族的侵略,帝国处境艰难。324年,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试图复兴帝国,他颁布“米兰敕令”,允许基督教的传播,希望利用基督教的感化力量,削除罗马人的自私与腐化,在罗马建立新的文化。330年,君士坦丁将首都迁往东部的拜占庭,改称君士坦丁堡,将它建成了和以前的罗马城一样繁荣的城市。迁都使帝国东部的力量增加了,但西部却日渐衰落和贫困。君士坦丁是古罗马帝国最后一位强大的皇帝,他死后,古罗马帝国又陷入混战之中,各地的奴隶和农民起义,使得古罗马帝国更加摇摇欲坠,公元4世纪末古罗马帝国分解为东、西两部分。与此同时,被当时中国汉朝打败的匈奴人的一部分,经中亚向西迁徙入侵欧洲,引起了连锁反应式的“民族大迁徙”,很多外族部落纷纷迁移到古罗马帝国境内。这时古罗马帝国已无力对付这些外族的入侵,外族人在帝国境内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将古罗马帝国瓜分。外族人正在瓦解过程中的氏族制度同原罗马帝国境内日益发展的封建因素相结合,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公元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塞废黜只有6岁的西罗马皇帝罗慕洛,被军队拥立为王,西罗马帝国宣告灭亡。西罗马的灭亡标志着奴隶制在西欧的崩溃,西欧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395—1453)即东罗马帝国,是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依然存在的古罗马帝国的东半部,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早期的几位皇帝曾试图通过战争恢复古罗马帝国的疆土,但历尽辛苦收复的土地不久又丧失了。拜占庭帝国几位优秀的统治者,如查士丁尼和希拉克略等,使君士坦丁堡成为一座富庶的城市,同时也成为学术、文化和宗教的中心。它占据着有利地势,可以控制亚洲和欧洲之间的贸易。拜占庭帝国在8世纪一度衰落,在巴西尔二世时又兴起。13世纪,十字军占领君士坦丁堡达50年。1261年,迈克尔八世收复君士坦丁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战死,拜占庭帝国灭亡了。穆罕默德二世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意为“伊斯兰教的城市”。
拜占庭帝国在欧洲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融合了古罗马帝国的政治传统、希腊文化和希腊正教,创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拜占庭文化。拜占庭帝国将文字和东正教传给了斯拉夫人,它所保存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对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起了重要的作用。
盎格鲁-撒克逊王国
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盎格鲁、撒克逊、朱特等部落的后裔从欧洲大陆进入不列颠,他们在不列颠人手中夺得土地,在不列颠岛上定居下来,转化为盎格鲁-撒克森人。后来,日耳曼部落逐渐形成七个小王国,英国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七国时代”。七国为了争夺统治权,经常发动战争。829年,威塞克斯王国吞并了其他6个王国,埃格伯特成为统一的英格兰第一位国王。新的英格兰王国很快遭到北欧维京人的入侵,双方多次征战交锋,878年英格兰的阿尔弗列德大帝取得胜利。阿尔弗列德大帝不但是一位政治家,还是立法者与学者,他在位时曾鼓励学者们将经典的拉丁著作翻译成英语。在阿尔弗列德大帝之后,丹麦人与盎格鲁-撒克逊之间又多次较量,一度英格兰被丹麦克努特大帝统治。1066年,威廉公爵带领诺曼人征服了英格兰。
诺曼征服
1066年初,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哈罗德二世被推选为国王。法国封建主诺曼底公爵威廉以爱德华曾面许继位为理由,要求获得王位。1066年9月,威廉召集诺曼底、布列塔尼、皮卡迪等地封建主进行策划,率兵入侵英国,英王哈罗德迎战。10月14日,双方会战于黑斯廷斯,英军战败,哈罗德阵亡,伦敦城不战而降。12月25日,威廉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为英国国王,即威廉一世(征服者),诺曼王朝开始对英国的统治。作为外来政权,威廉遭到英国贵族的顽强抵抗,这些抵抗均被他残酷镇压。1071年,威廉一世巩固了他的统治,获得“征服者”的称号。
诺曼征服加速了英国封建化的进程。威廉下令没收英格兰贵族的地产,将其1/7留给自己,其他的地分封给随他来的诺曼贵族,并仿照诺曼底公国的制度改组了英格兰的中央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同时抵制了罗马教皇的压力,顽强地保留了对英格兰各主教的任命权。威廉一世将诺曼底传统的集权统治和军事立国带入英国,形成了当时西欧国家中最为强大的王权。诺曼征服看似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实际上它的发生是当时历史趋势发展的结果,即大不列颠岛正在难以避免地和欧洲大陆发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并且最终只能完全融入欧洲的政治体系之中。
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王国是5世纪末至10世纪初由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中强大的一支部落。3世纪时,乘着大动荡的机会,法兰克人迁入高卢(今法国南部),并定居下来。486年,在首领克洛维的领导下,法兰克人击溃西罗马在高卢的残余势力,占领高卢地区,建立了墨洛温王朝,设巴黎为首都。克洛维去世后,他的儿子们之间发生争斗,致使权力落入宫相查理之手。751年,查理的儿子丕平篡夺王位,以加洛林王朝取代墨洛温王朝,成为法兰克的统治者。771年,丕平之子查理曼大权独揽,他在位时大规模向外扩张,控制了大半个欧洲的版图。由于境内各地区缺乏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封建主割据势力强大,查理曼死后不久,帝国陷入混战。843年,帝国内部分裂为三部分,即后来的法国、德国、意大利的雏形。法兰克王国在日耳曼人所建国家中立国最久,对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和罗马教会在西欧统治地位的巩固起了重要作用。
查理曼帝国
查理曼大帝画像
查理曼帝国因建立者查理曼大帝而得名,查理曼是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的国王。法兰克王国在查理曼统治时期,通过五十余次征服战争,开疆拓土,版图增加了近一倍,几乎将西罗马帝国的全部故土包括在内,即今天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荷兰的总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欧洲帝国,史称查理曼帝国。自从西罗马帝国衰亡以来,欧洲还没有这么广阔的领土被一个国家控制过。
查理曼统治的高峰即800年圣诞节的教皇加冕。这一天,教皇利奥三世把一顶皇冠戴在查理曼的头上,宣布他为查理曼大帝,是罗马人的皇帝。这似乎意味着查理曼成了奥古斯都·恺撒的合法继承人,重新延续了在3个多世纪前被毁灭的西罗马帝国的荣耀。但在事实上,查理曼帝国与西罗马帝国相去甚远,这件事反映了查理曼在政治上的智慧。查理曼很有治国的才能,他重视司法的作用,曾亲自制定法律,并注意革除陋习和公正执法;他下令整理典籍,尊重学者、建筑师和哲学家等有知识的人。在整个统治期间,查理曼都支持罗马教会,他一直与罗马教皇保持密切的政治联盟,这次的加冕实际上是一次政治势力与宗教势力的联姻。
《凡尔登条约》
法兰克王国疆域庞大,民族众多,除法兰克人和罗马人外,还有伦巴德人、巴斯克人等,各族风俗语言都相去甚远,因此,当时整个法兰克王国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个军事征服下的暂时联合体。814年,查理大帝去世,其子路易继位,他虽力主统一,但王权已逐渐衰弱,中央政权无力维持统一的局面。817年,路易将帝国的疆土分给他的三个儿子,但却在分配土地的问题上,父子、兄弟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矛盾,法兰克王国陷入了内乱。经过长期的争夺与战乱,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达成妥协,订立《凡尔登条约》,将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称西、中、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法国、意大利、德国三国的雏形。《凡尔登条约》是查理曼帝国瓦解的第一阶段,预示着近代西欧国家的形成。
神圣罗马帝国
936年,奥托一世成为东法兰克王国的国王,他在位37年,力图恢复罗马帝国,并为此不懈努力。他联合国内各地方领主,对外进行势力扩张,征服了波希米亚、奥地利和意大利北部。962年,奥托一世在罗马被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称为奥古斯都皇帝。1157年,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1254年,帝国第一次开始使用头衔“神圣罗马帝国”,此后作为官方名称沿用至1806年。实际上,这仍是日耳曼人的国家,同罗马人和拜占庭帝国没什么直接关系。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以罗马帝国和查理曼大帝的继承者自称,对外大肆扩张。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了帝国的实力,中央权力逐渐衰落,国内各地缺乏经济联系,帝国成为承认皇帝最高权力的各封建公国和自由的不巩固联盟。13世纪下半叶后,由于勃艮第和意大利脱离帝国,其领土主要限于德语地区。从15世纪初起,帝国各地开始割据,皇位均由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占据。1474年起,帝国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已成为徒具虚名的政治组合。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强令解散。
采邑制
欧洲中世纪耕作图(绘画)
采邑制是中世纪早期西欧的一种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8世纪30年代,在查理·马特任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时,出于战争的需要,改变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做法,实行采邑制。国王封赐土地给官员和将领,受封者必须服兵役和履行封臣的义务,如果封臣不履行军役义务,则土地被收回。另外,受封采邑的享用期以封君或封臣在世时为限,双方任何一方死亡,采邑都应交回。所以受封的土地只限于受封者本人享用,不能世袭。加洛林王朝时采邑制得到了大力推行,不但国王封赐采邑,许多大封建主也分赐采邑给自己的封臣。通过采邑制,西欧建立了以土地关系为纽带的国王与受封者的关系,国王、贵族和骑士等大大小小的封建主构成了金字塔般的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与中国高度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不一样,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有限的,因此,欧洲许多封建国家长期处在割据状态,一直没有出现统一的稳固政权。
庄园经济
中世纪时,西欧各地盛行庄园经济。当时西欧国家的生产力都很低下,封建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地产生活,所以国王、教会和大封建主都建立庄园。典型的庄园一般是一村一庄,但是也有一些大的庄园可以包括几个村庄。庄园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庄园生产主要是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产品很少拿出去卖。庄园上有供集体使用的森林、牧场、水塘等,还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品。庄园土地一般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奴份地,有的也包括部分自由地。农奴除耕种自己的份地外,要无偿地为领主耕种自营地。份地上的产品归农奴自己,自营地上的收获归领主所有。另外,农奴还得向领主献纳贡物,缴纳各种捐税,有时还要做各种杂役。领主对农奴还有审判和处罚的权利。但是相比奴隶而言,农奴有了一定的经济独立,生产的积极性相对较高。
手工业行会
行会是中世纪西欧城市手工业者的封建性组织,最早出现于10世纪的意大利。11—12世纪,法、德、英等国的城市纷纷兴起,并普遍产生了行会。初期的手工业生产规模小,市场有限,再加上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很难正常发展。为抵抗封建主的欺凌,避免行业内部和外来者的竞争,生产者组成行会。行会设立章程,对生产规模、生产时间、学徒和帮工人数、原料分配以及产品的规格、质量和价格等都有明文规定,积极推动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行会还组织军队,由会长率领,在保卫城市和保障手工业者的生活、生产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从14世纪末起,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由于行会极力反对扩大再生产,限制技术革新和使用新设备,行会渐渐变成妨碍生产发展的障碍。
十字军东征
全副武装的十字军士兵
巴勒斯坦是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圣地。637年,阿拉伯人占领了巴勒斯坦,但基督徒仍可以安全地访问耶路撒冷。1037年后,信仰伊斯兰教的塞尔柱人侵入中东,结束了阿拉伯人的统治。11—13世纪末,西欧基督教国家的封建主、天主教会和大商人以收复圣地耶路撒冷为名,号召民众相继发动了一系列军事远征扩张活动。因远征军的衣服上都缝有十字记号,故被称作“十字军”。十字军东征(1095—1291),共历时200年,先后东征8次。这些战争扩张了基督教国家的势力,攫取了大量的财富,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建立了4个十字军王国。但一些十字军对穆斯林大肆屠杀,激起了强烈的反抗。1291年,埃及苏丹最终征服了巴勒斯坦,十字军被赶出叙利亚,十字军以失败而告终。十字军东征给地中海沿岸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之间长期互相仇视,但这8次东征也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大批欧洲人涌向东方,东方高度发达的文化促使欧洲文明觉醒,为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
英法百年战争
1337年,英国与法国爆发百年战争,这场战争延续了116年之久。这场战争的目的先是为了争夺法国王位继承权,后来却演变成法国抗击英国的民族解放战争。
中世纪时,英国诸王通过与法国的一系列联姻,成了法国诸王大片领地上的主要封臣。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他没有子嗣继承王位。法国封建主推举查理四世的侄子腓力六世继位,但查理四世的外甥英王爱德华三世也提出要继承王位。爱德华三世凭借自己是前国王腓力四世的外孙,要争夺卡佩王朝的继承权,于是腓力六世没收了爱德华在法国的土地。1337年,法国王位的争夺致使英法百年战争爆发,这场战争断断续续地持续了116年。1453年,战争最终以法国的重创和英国的投降而告终。由于战争始终是在法国境内进行的,法国人民首当其冲饱受了战争之苦。许多法国城市在英军的粗暴蹂躏下,呈现满目疮痍的破败景象,但是战争促进了法国民族的觉醒,在赶走英国人之后,法国实现了民族的团结与国家的统一。
圣女贞德
在旷日持久的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兰西一度濒临亡国的危境。1429年,几乎法国的整个北部以及西南方的一部分,都在外国的控制之下。面对强大的攻击,法军节节败退,巴黎和大部分国土沦丧,要塞奥尔良告急。这时,少女贞德的加入成了这场战争的转折点。当时,贞德只是一位年仅17岁的农家姑娘,她声称得到上帝的启示,听到一个声音告诉她去解救法国。贞德找到军队,并通过战争预言的方式引起了当时的王太子(即后来的查理七世)的注意。1429年4月,贞德同法军将领们一起参加了解救奥尔良的行动,战争取得了胜利。在这之后,贞德参与指挥的法国军队又一举拿下了重要的城市兰斯。这一系列不可思议的胜利,扭转了整个战场的局势,贞德被视为圣女下凡。1429年7月,英格兰的包围土崩瓦解,在贞德的护送下,查理七世在兰斯的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成为正式的法国国王。由于战功显赫,贞德威望大振,但也因此引起法国贵族的妒忌。1430年,在贡比涅的一次小规模冲突中,贞德在军队后撤时处在队伍的后方,贡比涅城中的法国贵族没等贞德撤进来,便下令关闭城门,拉起吊桥,贞德及剩余的后卫部队被俘。1431年5月,年仅19岁的贞德被绑在火刑柱上活活烧死。贞德的死激起了法国人民的极大义愤和高度的爱国热情,在她死后22年,英军在波尔多投降,法国人民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对于贞德在这场战争中的作用,历史学家StephenW.Richey曾这样评价:“她将一场原本枯燥乏味、普通人民深受其害但却不感兴趣的王朝间的冲突,变为一场热情激昂的保家卫国的圣战。”
贞德画像
黑死病
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灾难之一,它导致了大量的死亡,仅在欧洲,黑死病就夺去了2500万人的生命。黑死病是一种淋巴腺鼠疫,它传染速度极快,被感染的患者大多会在三天内死亡,此病因患者皮下形成出血点并转成黑色而得名。1338年,黑死病最早发源于亚洲,1340年传到印度及俄罗斯,1345年冬,蒙古人在进攻意大利热那亚领地的卡法时,将黑死病患者的尸体抛入城中,造成城中瘟疫流行。1347年,黑死病经热那亚向周围扩散,1348年传到法国、英国,西班牙等地。1349年,黑死病传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希腊和俄罗斯北部。到1350年夏,鼠疫已经传染了欧洲大部分地区。到14世纪末,欧洲1/3以上的人被鼠疫夺去生命。因黑死病死去的人如此之多,以致劳动力严重缺失,一个个村庄被废弃,农田荒芜,粮食生产下降。紧随着黑死病而来的,便是欧洲许多地区发生了饥荒。
黑死病致使每天都有大量尸体等着被运走
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人是古斯拉夫人的一支,约五六世纪时迁入东欧平原。八九世纪瓦里格人(诺曼人)进入东欧平原,并组成军事团队,利用武装力量征服了斯拉夫人,建立罗斯国。10世纪末,罗斯国大公皈依基督教(东正教)。基督教的传播密切了罗斯国与欧洲各国的联系,尤其是与拜占庭帝国的联系,使罗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都受到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到13世纪,罗斯国的封建制度基本形成,但国家分裂严重,罗斯国实际上已分成12个相对独立的公国。
1327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率领一支蒙古西征军进入罗斯国东北,分裂割据的罗斯国无法抵御强大的入侵者,1240年,罗斯国灭亡。从1243年起,拔都以伏尔加河为中心建立钦察汗国,欧洲人称为“金帐汗国”,受蒙古大汗国的节制。金帐汗国通过册封的方式,利用罗斯王公控制罗斯人民。14—15世纪,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罗斯各公国的联系,再加上共同抵御外敌的需要,罗斯各公国逐渐形成以实力较强的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并开始争取摆脱蒙古统治的民族独立斗争。1480年,伊凡三世在莫斯科打败蒙古远征军,结束了蒙古贵族长达200多年的统治,形成了统一的俄罗斯国家。伊凡三世和其子瓦西里三世执政期间,莫斯科公国统一了大部分领土,奠定了俄罗斯基本版图的基础。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人驼像
阿拉伯帝国(632—1258)是西亚阿拉伯人在中世纪创建的一个伊斯兰封建帝国。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如《旧唐书》、《新唐书》、《宋史》等,均称为大食国,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
630年,穆罕默德依靠穆斯林的支持,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去世后,继任的几任哈里发都继续号召圣战,对外扩张领土,先是攻占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后又夺取美索不达米亚和波斯。656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死后,他的继任者穆阿维亚和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之间发生争战。661年,阿里被刺,导致创伊斯兰教长久地分成两派:逊尼派和什叶派,后者是阿里的支持者。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最强盛的时候,其疆域东起印度河和中国边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达里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继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8世纪中期以后的100年里是阿拉伯帝国最为繁荣的时期,经济、文化都很发达。首都巴格达不仅是阿拉伯帝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商业码头。很多穆斯林商人活跃于亚、欧、非三大洲,从事以中介贸易为主的商业活动。阿拉伯人还从中国人那里学会了造纸术。大规模的阿拉伯商业贸易,促进了亚、欧、非三大洲各个封建文明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推动了中世纪印度洋区域和地中海区域海上贸易的繁荣与发展。到了10世纪上半叶,由于政治的腐败和封建剥削的加剧,阿拉伯帝国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国家分裂,阿拉伯帝国分裂为三个国家,后来这些国家又分裂为更多的小国。1258年,西征的蒙古人占领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奥斯曼人原属突厥人的一支,13世纪初受蒙古人西征的影响,西迁小亚细亚。1326年,土耳其首领奥斯曼从拜占庭人手里夺取布鲁萨,为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奠定了基础。奥斯曼利用巴尔干半岛诸国的内部矛盾,通过科索沃战役、尼科堡战役,几乎吞并了整个巴尔干半岛。在穆罕默德二世统治时期,土耳其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消灭了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国家将首都迁到君士坦丁堡,将其更名为“伊斯坦布尔”。又经过100多年的征战,16世纪苏里曼大帝统治时期,奥斯曼帝国发展到鼎盛时期,其领土横跨亚、非、欧三洲,成为一个大帝国。但由于国内民族和宗教差异明显,阶级矛盾突出,各地起义不断。17世纪,国内封建主割据自立,中央权力严重削弱,奥斯曼帝国衰落。奥斯曼帝国是伊斯兰世界的最后一个帝国,它是政教合一的国家,苏丹是国家政权和宗教的领袖。
印度
10世纪中叶开始,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富汗突厥人侵入印度河流域,将该地逐步伊斯兰化。13世纪初,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稳固的伊斯兰政权德里苏丹国建立,它采用高压的统治手段推行伊斯兰教,对印度教教徒进行迫害。16世纪,印度进入莫卧帝国时期,同德里苏丹一样,这也是中亚穆斯林在印度建立的政权。因此,在它的统治期间,印度的宗教、民族、阶级矛盾依然十分尖锐。1556年,阿克巴继位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允许信仰自由,任用印度教王公为官,并让其保有一定限度的自治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阿克巴去世后,国内矛盾又尖锐起来,封建割据严重,农民生活困顿。18世纪后,西方殖民者入侵,莫卧帝国逐渐衰亡。
朝鲜新罗、高丽王朝
676年,朝鲜半岛东南的新罗在中国唐王朝的支持下,攻灭百济和高句丽,结束争战不休的“三国时代”,统一了朝鲜半岛。朝鲜依照唐朝的土地制度,实行丁田制和租庸调制,建立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在此基础上,新罗的统治集团借鉴唐朝的政治制度,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9世纪末,原百济和高句丽地区重新兴起后百济和后高句丽政权。10世纪,后高句丽王朝继新罗之后再次统一朝鲜半岛。1392年,大将李成桂推翻后高句丽王朝,自立为王,迁都汉城,开始了李朝的统治。1592年,日本对朝鲜发动侵略,一度攻陷汉城,占领了朝鲜的大部分地区。明朝后来派出军队,与朝鲜组成联军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经历战争之后,朝鲜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遭到了巨大的破坏。17世纪,女真人兴起,建立后金,后来改国号清。1636年,清军入侵朝鲜,迫使李朝投降,成为清朝的附属国,直到19世纪末朝鲜被日本控制。
日本大化革新
5世纪,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国统一日本,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6世纪,中国隋唐王朝的建立,对日本产生了强烈的政治影响。日本派出一些学生到中国留学,学习唐朝的先进制度。645年,日本的改革派发动朝廷政变,拥立孝德天皇即位,改年号大化。次年,孝德天皇正式颁布革新诏书,在全国贯彻新法,史称“大化革新”。大化革新的主要内容有:废除贵族的官位世袭特权,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废除部民制,实行国民户籍制和土地国有制;改革土地制度,实行班田收授制和租庸调制。这场改革在曲折与斗争中持续了30年才完成。大化革新后,日本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战国时代,直至德川幕府后期,封建社会模式才得以正式形成。
幕府
日本镰仓幕府第一代将军源赖朝
“幕府”一词出自中国,本义为将军出征时的营帐,后来指将军建立的府署和武士政权。10世纪中叶,日本各地封建主为了保护庄园,扩大势力,争相蓄养武士,建立自己的武装,从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武士阶层。武士的地位比较高,他们以忠、勇、义为信条,与封建主之间结成互相依存的主从关系。到12世纪,日本出现了两个最大的武士集团,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这两大集团相互为争夺权利而斗争,而皇族和贵族则依靠它们来进行政治斗争。1185年,源氏称“征夷大将军”,建立镰仓幕府,设立了一套统治机构,实际掌握了国家大权,成为朝廷之外的政府,天皇则变得形同虚设,日本开始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一直到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日本的幕府政治共延续了67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