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赏识与关注”是每一个孩子的心理需求。如果一个人经常受到赏识,那么做任何事情都会充满了自信,尤其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赏识教育更是至关重要的。赏识可以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幼儿只有得到赏识,才能拥有自信,拥有了自信,才更加有利于激发幼儿潜在能量的发挥。记得教育专家周弘说过:“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得到尊重和欣赏,不是好孩子需要欣赏,而是欣赏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我。的确,在实际工作中我深切体会到:赏识教育是点燃幼儿智慧火花的催化剂,是开启幼儿智慧宝库的金钥匙,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其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显然,赏识是教育孩子的大前提。
下面就谈谈我个人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所积累的一些赏识教育的粗浅经验。
一、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是赏识教育的关键。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始终以赏识的眼光关注每一个孩子,发现其闪光点,以积极的态度欣赏孩子,接受和喜爱身边的每一个孩子。最胆小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最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偶尔也会做得很好,我们要不失时机地为孩子的点滴进步喝彩,注重随机教育,避免横向比较。
案例描述
子健的改变
上学期我带的是新小班,有一件事让我的感触特别深刻。我班有一个叫叶子健的孩子,生性活泼、好动,特别调皮,上课似听非听,叫他回答问题也总是摇摇头或点点头,好像什么都不懂,但打架却是他的强项,班里几乎每个孩子都受过他的欺负。从他妈妈那里了解到,他在家里是个“奥特曼”迷,一天到晚就看这个,家里的玩具大都也是奥特曼,可能这些打打杀杀的行为都是从这儿受影响的吧。平时带班,只要我们一不留神,马上就会有小朋友哭哭啼啼地到老师面前来告状,因为这样,我们没少批评他。有一次,在计算活动“按物体的大小分类”时,我发现他坐在那里东张西望,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我就非常生气,故意请他上来回答问题,一连叫了他好几次名字都没站起来,我就干脆把他的小椅子搬到了旁边,让他站着,可结果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东张西望。后来,我让小朋友将树叶按大小分类,我第一个请的就是叶子健,谁知道他一会儿就把一大堆树叶分开来了,大的大,小的小,分得非常清楚,动作也很干脆利落,我马上请全班小朋友为他鼓掌。“嗯!子健分得非常好,真能干,以后上课要认真听好吗?”子健会意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来园时,子健妈妈兴奋地对我说:“健健昨天回去可高兴了,他说老师表扬他很能干,自上幼儿园以来我们从来没见过他这么开心。”子健妈妈还很有兴致地对我讲了很多有关子健的趣事。
分析反思
想不到我的一句表扬竟使子健和他的妈妈如此高兴,这不禁使我陷入了深思:是啊,我平时表扬过子健吗?我有没有仔细挖掘过他值得表扬的一面呢?不仅是子健,还有很多像子健一样的“调皮鬼”,我有没有去追寻他们的闪光点?一连串问题的答案是我没有,对这些孩子,我给的更多是否定,我深深地自责:为什么对他们的赞赏如此吝啬呢?
从那以后,子健改变了不少,以前经常打人的行为明显减少了,上课认真了许多,现在还能主动举手发言呢!看到子健的进步,我感到很欣慰。有人说:“孩子的自信心除了自身的能力外,往往来自他人的鼓励和信任。”是啊,一个人能受到别人对他的赞扬和鼓励,他就会充满快乐、充满自信;反之,他就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领悟了这个道理,我将努力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慷慨地把赞美施予他们,让孩子们拥有自信,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适当把握赏识力度,因人施教,恰到好处
不但要赏识孩子,还要正确客观地认识孩子,了解孩子的身心需要。过度赏识,会导致孩子骄傲、自满、任性,不能客观正确的评价自我,稍遇挫折便会一蹶不振;反之,若赏识不够,对孩子不屑一顾或训斥指责,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我们要适当把握赏识力度,不同孩子赏识的程度有所不同。如胆小、内向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对调皮、好动、表现差的孩子我们要善于捕捉其闪光点,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对任性的孩子适当赏识,多提些新的更高的要求或多鼓励他克服任性的行为。
我们每一个人在认知方面都是有差异的,每个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也是不均衡的,存在着个体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幼教工作者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承认差异,正视差异并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用心关注每一位幼儿参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从而对每一位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给予热情中肯的评价,切忌只重视评价活动的效果,而忽略了过程。忽略过程的结果,势必会导致一部分幼儿被忽略、也因被你们冷落而冷落,以致影响到今后他们的个性发展。
三、赏识要讲究方法,批评应考虑艺术
一般情况下,老师、家长都会注意鼓励孩子,但有时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容易造成成人行为失控。在情急生气时往往忘了鼓励,取而代之的是大声地指责,于是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你看你画得那么脏,画什么都不知道。”“这首儿歌小朋友都会念了,就你不会。”“那么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出来,真笨!”诸如此类的训斥批评,都会不同程度地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产生自卑心理,缺乏自信,表现出懦弱或攻击行为。因此,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对幼儿参与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要从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点滴进步,并给予表扬,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幼儿成长与进步。教师要努力将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变成光环,使之成为前进的动力。比如:某幼儿以往从不动笔画画,但今天他开始动笔画画了,这就是进步,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
赏识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而不是忽视孩子的缺点和错误的行为。该指出的问题应当及时指出,该批评的问题也应当及时批评,该制止的问题应当及时制止,这是不能含糊的。在日常工作中,如果把赏识仅仅理解为表扬和鼓励,于是走进了误区“为赏识而赏识”,结果反而是得不偿失。试问:赏识教育还能不能批评孩子呢?我认为应该批评,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度地指出其“美中不足”,促使孩子学会明辨是非。但赏识和批评的侧重点不能颠倒,还是应以赏识为主,赏识要讲究方法,批评应考虑艺术。最好的批评应该是没有痕迹的批评,不伤害孩子自尊的批评。这种批评应建立在“我们是朋友”的基础之上的。这样的批评孩子比较容易接受,这样,才能使孩子及时得到鼓励,知道自己的缺点,改正错误,才更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如孩子画画画面很脏,老师可以婉转地启发孩子说:“如果这幅画颜色再涂漂亮点就好了。”这样,既能帮助孩子找到了不足,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再者,当孩子取得成绩或遇到困难时,也可采用一些体态语进行赏识,如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肩,送去一个赞赏的目光,竖起大拇指等等,这些都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安慰和鼓励,会让孩子觉得“我行”,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大大地提高。
四、家园配合,让家长共同参与赏识教育
幼儿园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家园同步开展赏识教育,能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家长们聚在一起,总爱把彼此的孩子进行比较,往往会因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人家,使得他们在教育子女时,充斥着急功近利的因素,动不动就对子女进行责怪甚至打骂,表达不满的情绪。而祖父母辈对孙子女则是过分宠溺,使得孩子忘乎所以,放任自由,从而让孩子在一种矛盾的教育氛围中成长,这就需要老师与家长悉心沟通,帮助和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我们通过举办家长会、家长沙龙、设立家长专栏、个别交流、家访、亲子QQ群等多种形式与家长进行了真诚的沟通和密切的联系,帮助家长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让他们了解到赏识教育对于一个孩子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学会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和艺术。
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和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孩子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俗话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那么孩子幼小的心灵一定会阳光明媚,孩子个性的幼苗一定会一派生机,茁壮地成长!
(谢彩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