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中,有一些孩子在听老师说话时常常听差了音,好像听力存在一定问题。这些孩子平时不爱说话,表达时也会发生个别音异常的现象,上课回答问题不敢大声回答,性格偏内向,在学校里属于“边缘儿”。
听觉辨别能力 是指人们对不同声音之间差异的辨别能力以及辨别一组词之间差异的能力。如果儿童听觉辨别能力发展不力,通常会导致他在听别人的声音时将相似音同一化,而自己再表达时也会出现替代音的现象。比如,在听“小哥哥打小鼓”的发音时听成“咬得得打咬肚”,表达出来如果遭到别人的讥笑,又没有人帮他正音,必定会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胆怯、意志薄弱、自我评价过低等。
如果儿童有听力损伤如弱听(国内有关研究证明19.2%的孩子听力损失在20~40分贝),也会听不清或听不到某些声音,这将影响他们通过听觉途径监督和矫正自己的发音。这样,他们总是存在发不准一些音的现象,说话听起来像个“大舌头”。
中国地广人多,方言差别很大,有些方言互相之间基本听不懂,语言交流十分困难。所以,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儿童要学普通话、讲普通话。从小学好普通话,有利于孩子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家庭、幼儿园、学校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家长与孩子交流时要正确发音。因为发音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语言行为,一个人的语言习惯和语言能力的形成主要是从幼儿到少年期,当形成某种语言习惯和语言能力之后再纠正这种错误的发音,难度会很大。如果儿童周围的人说话不标准,令儿童难以理解,难以进行语音分析,难以选择所需的词汇并模仿再现它们,也会导致孩子听觉辨别能力低的现象发生。
听觉辨别能力有问题的孩子最终都是在言语上表现出来的,如他们分辨不清发音差异很小的一对字或词(如“再—才”“为—会”“百—白”“b—p”等);以错误的音取代正确的音,如把“公公”说成“东东”,用“d”代替“g”,把“n”发成“l”,把“h”发成“f”,“uo”发成“o”,“ian”发成“in”;把有的音节中的声母或韵母省略,如把“鞋子”说成“也子”,把“手表”说成“手饱”;有的把作声母的辅音漏掉,如“荷叶”说成“鹅业”;有的把韵尾漏掉,如“牛奶”说成“牛哪”;最为常见的是把作韵头的元音漏掉,如“电灯”说成“蛋灯”;有的在正确的语音内加入不该加的音,如把“黑板”说成“黑扁”。
如果孩子听觉辨别能力差(其他生理原因另论),往往会导致发音不清、容易听错别人的话、对外界声音反应迟钝、对嘈杂环境中的声音分辨困难、缺乏倾听的习惯和态度等后果,从而影响到孩子的语言学习。
听觉辨别能力差的孩子一般有以下表现:
在学习多音字时比较困难。
在唱歌时音调总是不准。
对高音低音的区分不太敏感。
对周围嘈杂的声音环境很难适应。
听力完全正常,却听不清或记错老师留的作业。
如果不及时在上学之前解决这些问题,孩子上学后会在语言发展上明显与同学存在差异,导致人际交往困难,不愿意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不愿意在其他集体场合抛头露面,甚至可能形成一种退缩型性格等问题。另外,严重的还会影响孩子朗读水平的发展,影响孩子生字听写水平的正常发挥,诱发读写错误,在书面语中会存在句子成分不全、句子不通顺的语病等情况。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培养儿童的听觉观察力和听觉辨别能力,通过训练增强儿童的听觉反应速度,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
游戏一:声音在哪里
目标:辨别声音的方向、远近。
玩法一:家长事先把一个音乐盒或有声音的东西(如闹钟)藏起来,让孩子根据物体所发出的声音到房间里去寻找。
玩法二:要求孩子戴上眼罩站在房间的中间,家长走到房间的任意角落(如厨房、卧室、阳台等),轻轻地发出声音,让孩子说出声音从房间里的什么地方发出的,听到的声音是近还是远。
玩法三:在户外草地或公园空地上,蒙上孩子的眼睛,家长在孩子四周随意走动并发出声音信号,让孩子判断声音的方向并追踪声音。
玩法四:在背景音中辨别声音。帮助孩子辨别混合在背景音中的声音,如把一种声响从音乐背景中区别出来,在嗡嗡的空调噪声中注意找出闹钟的位置等。
游戏二:猜猜我是谁
目标:分辨不同音色,了解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说话声音的特点。
玩法:在聚会或人多的时候,蒙上孩子的眼睛,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可分别发出声音,让孩子猜一猜是谁的声音。也可以把不同人的声音提前录音,让孩子猜一猜是谁的声音,说一说你是怎么听出来的,他们说话有什么特点(如爸爸声音粗,妈妈声音高,小朋友声音又高又快,爷爷、奶奶声音又低又慢)。
游戏三:猜乐器
目标:分辨不同打击乐器的声音。
玩法:将乐器按不同材料分类,如皮质乐器:大鼓、小鼓、腰鼓、铃鼓;金属乐器:三角铁、撞钟、串铃;木质乐器:木鱼、双响筒、打棒。家长或教师敲击乐器,让孩子猜猜是什么乐器。
游戏四:听声音找朋友
目标:练习声音配对。
做法:家长收集6对易拉罐(也可用胶卷盒、薯片桶等废旧材料),在罐内分别放入小半罐不同质的颗粒物,如花生、蚕豆、石子、沙子、小米、曲别针等(注意:每种东西都要装成两筒),盖上盖子,听筒就做成了。
玩法一:将听筒随意摆放,家长拿起一个听筒轻轻摇晃,向孩子提问:“仔细听一听,请你找到和它一样的声音做朋友。”让孩子依次找出成对的听筒。
玩法二:将听筒随意摆放,家长拿起一个听筒轻轻摇晃后打开,让孩子看到里面的东西。然后,让孩子在剩余的听筒中凭声音找出另一罐这种东西。
游戏五:敲杯听声音
目标:辨别声音的高低。
玩法:家长准备7个相同的玻璃杯(或饭碗)和竹筷一根。家长先敲打7个玻璃杯的杯口,然后将有颜色的水倒入7个玻璃杯中,每只杯子中水量不等,敲打后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也可按水位排成阶梯状,声音的高低也会有序,调整水位可以排出“do re mi fa so la xi”的音阶来。
图85
游戏六:听辨语气
目标:辨别声音的语调和语气。让孩子理解同一句话语调、语气不同,所反映的意思也不同。
玩法:例如小强说:妈妈,明天我们又要踢足球了(高兴的语气)。家长提问:小强说这句话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他愿意踢球吗?语调是怎样的?(小强心里非常高兴,他愿意踢球,语调听起来高,说得较快)小雨说:妈妈,我们明天又要踢足球了。(难过的语气)家长提问:小雨和小强说的话一样,可心里想的一样吗?语调是怎样的?(小雨不想去踢球,语调比较慢,声音较低)
又如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们去爬山吧!妈妈只回答:嗯?家长可以问问孩子,妈妈说的这个词(嗯)是什么意思。(让孩子理解妈妈没听清楚爸爸说的话,表示疑问,是升调)爸爸又说:明天我们去爬山吧!妈妈说:嗯!家长也可以问问孩子,妈妈说的(嗯)又是什么意思。(让孩子理解妈妈听清楚爸爸说的话,表示肯定,是降调)
游戏七:开商店
目标:分辨相近的声音。
玩法:由家长扮售货员,孩子扮顾客。“商厦”里有玩具狮子、柿子、兔子、裤子、桃、枣、栗子、梨等。“购物”前,家长准确地示范,让孩子认真地听,要求孩子发准音。“购物”时,只有发音准确的人才能买到东西。在愉快的游戏情景中,教会孩子自觉地咬准每个音。
为了使孩子辨清容易发错的音,家长应注意多和孩子说一些发音相近的词汇,如:
“我的眼睛在哪里”和“我的眼镜在哪里”。
“我们去买李子吧”和“请你帮妈妈搬一把椅子过来”。
“树上结了许多红红的柿子”和“我们去动物园看老虎、狮子吧”。
“羊妈妈带着小羊去吃草”和“大灰狼要吃小羊”。
“水里游着两条小黑鱼”和“小树边拴着一头小黑驴”。
“我们在菜地里采摘了许多新鲜的黄瓜”和“公园里种了许多花,有红花、黄花、粉花”。
游戏八:听听多了什么
目标:听辨增加的词汇。
玩法:家长先后说出两句话,后一句是前句的扩充,要求孩子快速指出后句中多出的词汇。如:
第一句:晚上,遥远的夜空布满了星星。
第二句:每天晚上,遥远的夜空布满了亮闪闪的星星。
游戏九:小小音乐会
目标:听辨多种音乐形象。
玩法: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欣赏乐曲《动物狂欢节》,分辨小鱼、大象、小鸟、狮子等音乐形象。在反复听辨熟悉的基础上,可以伴随音乐做相应的模仿动作。建议家长平时带着孩子一起欣赏音乐,如钢琴独奏、钢琴协奏、小提琴独奏、小提琴协奏、交响乐曲、古典乐曲、现代乐曲,等等。
呼吸训练 训练儿童用鼻子吸气、用口呼气,快速吸气、慢慢呼气。
唇操训练 张嘴、闭嘴、噘嘴、咧嘴、鼓腮、缩腮(如图86)。
图86
舌操训练 将舌头前后、左右、上下摆动,卷舌、弹舌。要求做到准、快、稳。
几种游戏方法:
闻,可以训练吸气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多让孩子闻花香;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来以后,先不要着急吃,闭上眼睛闻闻今天是什么饭菜。
吹,可以训练呼气 把乒乓球放在一盆水里,把乒乓球从一边吹到对边;用火柴点燃蜡烛,吸气后,对着火焰轻轻吹去,不要将火焰吹灭,使火焰向外方倾斜(做这种练习时一定要有大人在场,避免发生火灾);吹泡泡、吹风车。
咀嚼,可以训练口舌 改变饮食结构,不要老吃流质的食物,多吃一些干果、粗纤维的食物,练习咀嚼。
谈话,可以训练发音 注意交流方式,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说话速度应尽量放慢,吐字要清晰,让孩子多看成人的口型,模仿成人正确的发音。
语音或字母声音的知觉与认识是阅读学习的前提条件。儿童必须能够感知语言中的语音,学习根据字母的形状来发出不同的语声。
比如,把“屋里有个大毯子”说成“屋里有个大胆子”(d、t不分);把“老刘是个诗人”说成“老牛是个私人”(n、l不分,sh、s不分);把“摘桃”说成“栽桃”(z、zh不分);把“鼻子”说成“皮子”(b、p不分);把“米糠”说成“米缸”(k、g不分);把“大白菜”说成“大白拆”(c、ch不分)等。改正的方法只有认真学、认真练。
1.学习听词的节奏,表达中要注意利用词的节奏。我们经常说的三个字的词中,惯于用的节奏是×××,如动物园、玫瑰花、电影院、水彩笔等,忌讳孩子平淡地讲话或拖长音。
2.与孩子互相问好时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3.变换节奏说歌谣。
如《小老鼠上灯台》:
这首童谣传唱已久,在孩子熟练掌握、自如说唱的同时,可变换童谣的说唱节奏,来感知语词的变化:
1.掌握好四声发音。比如,同时由声母b和韵母a拼读,可读出“巴、拔、把、爸”;把声母t和韵母ang拼读,又可以读出“汤、糖、躺、烫”。声母、韵母完全相同,只是声调不同、字不同,意义也完全不同。
2.多带孩子读四声词组。如:酸甜苦辣、身强体壮、风调雨顺、真实可信、心明眼亮、山河锦绣。
3.注意纠正四声的发音,避免孩子听错、读错。
如“保卫大上海”会听成“包围大上海”。
“你要鼓励他”会听成“你要孤立他”。
“小明在看书”会听成“小明在砍树”。
“他很有抱负”会听成“他很有包袱”。
让孩子朗读一些诗词、谚语等,让他们体会其中的节奏与韵律,如:“泉水—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辨音训练
辨音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儿童辨清自己的异常发音同正常发音的差异。儿童的听音技能和发音技能的关系极为密切,在未能辨清正常发音和异常发音之前,儿童不可能顺利地矫正异常发音、掌握正确的发音技能。虽然不是所有的儿童都需要辨音训练,但是对于许多儿童来说,这个阶段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表明,在含有异常发音的语音环境中,儿童容易发生辨音错误。所以,错误的构音可能和特定的辨音问题有联系,或者说在矫正异常发音之前可能需要进行辨音练习。
2.正音训练
可以利用多种方法矫正儿童的构音错误,使他们掌握符合公认标准的构音技能,克服异常发音。
3.正常发音技能的固定和强化训练
家长要帮助儿童将已经形成的正确发音技能应用到日常的交往言语中,把话说清楚,以便将别人的注意力由他们的说话方式转移到他们说的内容上。
附:儿歌有助于正确发音。
别说我小
妈妈您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脚。爸爸您别说我小,我会擦桌把地扫。
奶奶您别说我小,我会种花把水浇。爸爸妈妈工作忙,我会做的事也不少。
四个好孩子
张家有个小英子,自己穿衣洗袜子,还会自己梳辫子。王家有个小柱子,每天早晨叠被子,他还扫地擦桌子。李家有个小妞子,扶起摔倒的小胖子,哄她不要哭鼻子。赵家有个小豆子,拾到一个皮夹子,还给后院大婶子。
小英子、小柱子、小妞子、小豆子,他们都是好孩子。
数八
初八、十八、二十八,八个小孩儿拔萝卜。你也拔,我也拔,看谁拔得多,看谁拔得大。你拔得不多个儿不小,我拔得不少个儿不大。一个萝卜一个坑儿,算算多少用车拉。一个加俩,俩加仨,七十二个加十八,拿个算盘打一打,一百差俩九十八。
红绿灯
十字路口指示灯,红黄绿灯分得清。红灯停,绿灯行,行停停行看分明。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钱志亮,农业部幼儿园李宝秋、刘桂芳、王志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