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参照点为观察者的隐喻1
隐喻1:时间在移动。
经验基础:我们知道人们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是能够体会到时间的。特别是在人们的走路经验中,前面的路是将要走的,如“前途”,前面的景物是将要看到的,如“前景”。它们都是要再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到达的,所以与将来相联系。而身后的路是已经走过的,身后的景物也是已经看过的,它们都是与人们的经历和记忆相联系,应该属于过去。进而在自我运动中所承载的时间自然就是将来在前,过去在后,这就是观察主体以“前”“后”来认知时间的体验基础。(韩玉强、刘宾,2007)
视角1:以观察者——人为参照点,人所在的位置是现在,人面向未来、看着未来,时间从未来向观察者移动,观察者所在的位置为现在,时间经过观察者后变为过去。即人面前的时间是未来,身后的时间是过去,时间从人的面前移动到身后。此时的前、后都是相对于观察者的眼睛而言的。需注意的是在应用这个隐喻的时候,始终有人的参与,并且人始终面对着未来时间,如图1所示。
图1
从下面例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句子主语是表示人的,即时间的观察者。
(1)我们要向前看,我们这个事业是千秋万代的事业啊!
(2)我这人有个特点,决不往后看,不走回头路,不吃回头草。
(3)现代科技正在越来越大程度上左右着人类的命运和前途。
G.Lakoff & M.Johnson(1980:44)指出就时间在移动这个隐喻而言,存在两个子系统(subcases),一个是时间在向着我们移动,我们是不动的;一个是以时间的静止为背景,观察者朝着未来时间移动。
第一类,时间在向着我们移动:
(4)2014年还剩下最后两天,新的一年就将走马上任。
(5)时光飞逝,2015年即将过去,2016年就要来了。
(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第二类,时间静止不动,我们朝着未来时间移动:
(7)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我不免有些慌张。
(8)不管你心情如何,阳光总会坚定地和你一起,伴随着你从2014 年跨进2015年。
(9)哲学立足于现实,引导着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
无论是时间在动,还是人在动,对隐喻1而言有三点是保持不变的:其一,人与时间在相向运动;其二,人始终面向着未来时间;其三,要以人作为观察者。
那么既然是相向运动,也可以人和时间都在移动,下面的例子便是证明:
(10)我们张开双臂迎接即将到来的新世纪。
(11)明年1月,遵义人民将迎来遵义会60周年纪念日。
虽然看起来这些句子的分析与空间概念的“前、后”没有直接关系,但这是以空间隐喻映射到汉语时间表达为前提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时间运动方向的定位与我们的分析一致。至此,我们可以解释问题1中“我们要向前看”的“前”表示未来的时间,是因为“我们”(观察者)面向着未来,未来在“我们”(观察者)前面。
2.1.2 隐喻1难以解释的情况
而问题1提到的“前天”的“前”表过去,“后天”的“后”表将来的情况则很难用隐喻1来解释,这个问题也是在学界存在争议较大的。我们先分析以往研究中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种比较普遍的解释是认为区别在于“时间在动”和“自我在动”的不同。周榕(2001)指出“自我在动”的隐喻把未来(以后)事件视为“前”,即我们面对的是“前”,从身边过去的已在身后的为“后”,如“考试就在眼前”(自我在动隐喻);而“时间在动”的隐喻则把过去了的(先发生的)事件作为“前”,把未来的(后来的)事件作为“后”,如“生日在元旦前”(时间在动隐喻)。他认为这两类时间隐喻在时间轴上的“前”“后”的指定是不同的。其中“自我在动”的解释与我们的隐喻1的分析基本一致,但我们无法同意的是“前、后”在时间轴上功能的指派存在两种完全相反的情况,过去与未来定位成“前”或定位为“后”并没有解释清楚其内部真正的原因。我们认为不论“时间在动”还是“自我在动”,都不应该影响时间的空间定位,两种用法应该在定位上具有一致性。
第二种观点从社会、民族、思维方面来解释,认为我们古人的时间意识是:人们面朝过去,背对将来,时间从“背后”不断地“向前”流向过去(游顺钊,1994;韩玉强、刘宾,2007)。他们认为汉民族认知时间时更多地朝向过去,即过去在“前”,将来在“后”具有深层的民族、社会心理基础和思维特点,进而影响了人们对时间的心理取向。但这种看似“终极”的解释比较玄虚,很难得到证实或证伪。就如同“约定俗成”一样,实质上并没有深入探讨其深层的原因。
以上两种解释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它与我们从自身身体得到的“前、后”的经验基础相左(见前文),如果人类普遍存在的经验是面向前方还没有走的路、还没有到的未来,那么这种“时间从未来流向过去”的隐喻就已经很明确地定位了,不能再随意更改时间整体移动的方向。如果未来和过去可以随意调换隐喻的方向,那没有了一定之规,也就没有隐喻的必要了。
要想对问题1中出现的矛盾做出合理的解释,我们认为只有隐喻1是不足够的,还同时存在另外一种隐喻机制在起作用(但同时需保证隐喻1的适用性),共同促成了“前天”的“前”表示过去。
2.1.3 参照点在某时间段内部的隐喻2
在隐喻1中我们将时间视为一个移动的整体,只是从外部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将未来时间与过去时间进行在人之“前”或在人之“后”的定位,而没有对时间内部进行细分。可是当我们的句子中不出现时间观察者,而只给两个相关的时间进行先后的排序,这就涉及时间内部的时间序列如何定位的问题(如“前天”“后天”的次序如何的问题)。那么,我们在隐喻1的基础上提出隐喻2,也就是说在保持时间与人的定位与隐喻1一致的基础上,人这个观察者是隐去不提的,而只将这个移动的时间内部进行细分,给时间内部进行相对“前”与相对“后”的定位,以便用来表达与人无关的时间序列。
隐喻2:时间是移动的物体,就移动着的时间内部而言,具有时间内部相对前和后的定位。
经验基础:时间是抽象的概念,应如何用方位词“前、后”定位时间呢?G.Lakoff & M.Johnson(1980:42)指出移动中的物体依据移动方向具有“前、后”的定位。例如一个球从东向西飞,球体靠近西侧的一端即为飞行中的球的前端,东侧一端则为后端。
视角2:时间从未来向过去移动,移动着的时间的前端更靠近过去时间,其后端靠近未来时间。对时间内部某一时间参照点而言,其“前”表示早于该时间参照点,“后”表示晚于该时间参照点,如图2所示。
图2
当选取的时间参照点是表示某一事件发生的时间时,表达的是较该事件发生的早或晚的时间顺序。句法表现为事件表达+前或事件表达+后,如:
(12)上课以后请关掉手机的声音。(参照点:开始上课的时候)
(13)结婚以前他对我特别照顾,要是结婚以后就不好说了。(参照点:结婚的时候)
(14)饭前饭后都要洗手。(参照点:开始吃饭的时候)
当我们选取“现在”为参照点,“现在”往往不需要说出来,是说话人默认的参照点,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可以用时间段表达+前或时间段表达+后,来表示跟“现在”相比较早或较晚的时间;这种以“现在”为参照点的时间序列的表达多以词汇表达为主,且构词时多以对举的形式出现,词语汇总见表1。
(15)调查显示,我们每天面对的压力是20年前人们面对的压力的5倍。(较“现在”早20年的过去)
(16)他一小时后准到。(较“现在”晚一小时的将来)
(1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参照点是“现在”)
(18)将恐今之视古,亦犹后之视今也。《世说新语》(参照点是“现在”)
(19)以前他对我特别照顾,以后就不好说了。(参照点是“现在”)
(20)前天没下雨,天气预报说后天有可能。(参照点是“现在”,即“今天”)
(21)从今往后我们就是最普通的陌生人了。(特别强调“现在”这个时间参照点)
表1
通过分析可以看到,这样即使没有人作为观察者,在移动的时间内部本身的序列也有“前、后”的定位。如果具体指出了某一时间参照点(多为动作性事件),则“前”早于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后”晚于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如例(12)—(14)。如果时间参照点没有明确指出则为“现在”,此时“前”表示过去时间,“后”表示未来时间,如例(15)—(20)。如果需要特别强调“现在”这个时间参照点也可特别指出,如例(21)。
这样前面提到的问题1中“前”表过去的用法便通过隐喻2得到了合理的解释,并且保持了与其隐喻1的隐喻基础的一致性,符合人类普遍的认知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