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本书的目的有两重意思:促进我们对人如何从语词和画面中学习的理解(这是对多媒体学习理论的贡献)和改善多媒体呈现的设计(这是对多媒体教学实践的贡献)。在理论方面,我首先介绍多媒体学习理论——正如第三章所述,它对七种设计效应做出具体的预测。在一系列实验中我检验了所预测的设计效应,包括对学习迁移和学习保持的测量。总的说来,这些研究结果和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预测非常一致,支持我们关于人们是如何整合视觉和言语呈现的观点(Mayer,1997,1998a,1998b)。
在实践方面,这些研究结果对多媒体呈现的设计提供一系列的七个基本原则。图表11.1对我在本书中提到的多媒体设计的七个原则进行一一定义。这些列出的原则可作为如何设计多媒体呈现的许多规定,但我不希望这些原则仅仅作为孤立的被记忆的程序列表。而是希望人们按照第三章提供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来运用每一个原则;也就是说,这些原则应该以我们所了解的人们从语词和画面学习的原理一致的方式进行使用。
图表11.1 七个建立在研究基础上的多媒体教学信息设计原则
1.多媒体认知原则:学生学习语词和画面组成的呈现比学习只有语词的呈现效果更好。
2.空间接近原则:书页或屏幕上对立的语词与画面邻近呈现比隔开呈现时能使学生学得更好。
3.时间接近原则:相对应的语词与画面同时呈现比继时呈现能使学生学得更好。
4.一致性原则:当无关的语词、画面和声音被排除而不是被包括时,学生学得更好。
5.通道原则:由动画和解说组成的呈现比由动画和屏幕文本组成的呈现能使学生学得更好。
6.冗余原则:由动画加解说组成的呈现比由动画加解说再和屏幕文本组成的呈现能使学生学得更好。
7.个体差异原则:设计效应对知识水平低的学习者要强于对知识水平高的学习者,对空间能力高的学习者要强于对空间能力低的学习者。
图表11.1中七个设计原则中的每一个都有两种实验证据——学习保持效应(我比较两个处理组的学习保持测验成绩)和学习迁移效应(我比较两个处理组的学习迁移测验成绩)。两个处理组,一组学习的是以设计原则为基础的多媒体呈现,另一组则学习的是没有以设计原则为基础的多媒体呈现。在学习保持测验中,要求学习者根据呈现内容写出解释。在问题解决的学习迁移测验中,要求学习者写出新问题的各种可能答案。总而言之,我检验应用设计原则的学习保持和学习迁移效应。
图表11.2总结我和同事对七个原则进行学习的保持测验所获得的实验证据。左边第一列给出效应的名称并用文字描述效应;第二列列出效果量中值;第三列列出增益率中值;第四列列出进行测验的次数,以及证实效应的测验次数。图表11.3总结学习迁移测验中七个效应相应的实验证据。
图表11.2 运用设计原则时多媒体教学信息的学习保持测验得分的效果量中值和增益率中值
① 6/9表明9次测验中有6次证实了对应的设计原则。——译者
图表11.3 运用设计原则时多媒体教学信息的学习迁移测验得分的效应量中值和增益率中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