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考试第一次模拟试卷答案
试题一
1.不全面。
市场调查还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技术应用环境调查;
(3)市场容量调查。
2.市场细分的步骤由粗到细,可以分为四步:(1)明确市场范围;(2)选择细分标准;(3)粗分;(4)细分。
3.甲咨询公司在对目标市场选择时的做法不正确。
理由:在市场细分后,应进一步研究和选择准备进入目标市场,对影响市场开拓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进行评估。在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资源与专业特长、外部环境与条件,权衡利弊,扬长避短,选择准备进入或占领的目标市场。
针对海外事业部咨询工程师应采取的风险策略包括:强化合同履约意识;提高专业技能;投保职业责任保险;加强自身管理;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试题二
1.在表7中填写各分项工程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表示线和每周已完工程计划投资额。
表7 某工程已完工程计划投资表
2.填写投资数据。见表8。
表8 投资数据表
续上表
3.第8周末的偏差分析。
投资偏差=(88-76)万元=12万元
表明投资节约12万元。
表明进度拖后1.14周。
进度偏差=(88-101)万元=13万元
表明投资进度拖后13万元。
试题三
1.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总成本费用-营业税及附加+补贴收入
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费+摊销费+建设投资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
建设期贷款利息=(3000÷2)万元×6%=90万元
计算期第2年建设投资贷款利息=3000万元×6%=180万元
计算期第2年流动资金贷款利息=1000万元×6%=60万元
计算期第2年总成本费用=(3000+1125+180+60)万元=4365万元
计算期第2年利润总额=(5200-4365-80)万元=755万元
计算期第3年建设投资贷款利息=(3000-750)万元×6%=135万元
计算期第3年流动资金贷款利息=1000万元×6%=60万元
计算期第3年总成本费用=(3000+1125+135+60)万元=4320万元
计算期第3年利润总额=(5200-4320-80)万元=800万元
计算期第4年建设投资贷款利息=(3000-750×2)万元×6%=90万元
计算期第4年流动资金贷款利息=1000万元×6%=60万元
计算期第4年总成本费用=(3000+1125+90+60)万元=4275万元
计算期第4年利润总额=(5200-4275-80)万元=845万元
计算期第5年建设投资贷款利息=(3000-750×3)万元×6%=45万元
计算期第5年流动资金贷款利息=1000万元×6%=60万元
计算期第5年总成本费用=(3000+1125+45+60)万元=4230万元
计算期第5年利润总额=(5200-4230-80)万元=890万元
2.按照对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的要求,净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现金流入=营业收入+补贴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
现金流出=项目资本金+建设投资本金偿还+建设投资利息偿还+流动资金本金偿还+流动资金利息偿还+经营成本+营业税及附加+所得税;
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计算期第1年现金流入=0
计算期第1年现金流出=(2000+1000)万元=3000万元
计算期第1年净现金流量=(0-3000)万元=-3000万元
计算期第2年所得税=755万元×25%=188.75万元
计算期第2年现金流入=5200万元
计算期第2年现金流出=(750+180+60+3000+80+188.75)万元=4258.75万元
计算期第2年净现金流量=(5200-4258.75)万元=941.25万元
计算期第3年所得税=800万元×25%=200万元
计算期第3年现金流入=5200万元
计算期第3年现金流出=(750+135+60+3000+80+200)万元=4225万元
计算期第3年净现金流量=(5200-4225)万元=975万元
计算期第4年所得税=845万元×25%=211.25万元
计算期第4年现金流入=5200万元
计算期第4年现金流出=(750+90+60+3000+80+211.25)万元=4191.25万元
计算期第4年净现金流量=(5200-4191.25)万元=1008.75万元
计算期第5年所得税=890万元×25%=222.50万元
计算期第5年回收固定资产余值=(5000-1125×4)万元=500万元
计算期第5年回收流动资金=2000万元
计算期第5年现金流入=(5200+500+2000)万元=7700万元
计算期第5年现金流出=(750+90+60+3000+80+211.25)万元=4191.25万元
计算期第5年净现金流量=(7700-4191.25)万元=3508.75万元
项目资本金财务净现值=[-3000(P/F,12%,1)+941.25(P/F,12%,2)+975(P/F,12%,3)+1008.75(P/F,12%,4)+3508.75(P/F,12%,5)]万元=[-3000×0.8929+941.25×0.7972+975×0.7118+1008.75×0.6355+3508.75×0.5674]万元=1397.59万元
其财务上的是可接受的,理由:项目资本金财务净现值大于零。
试题四
1.该建设项目初始施工进度计划的关键工作是:A、B、G、I、J。
计划工期=(3+3+3+5+3)个月=17个月。
2.计算线路的总时差=计划工期-通过该线路的持续时间之和的最大值
工作C的总时差=[17-(3+2+3+5+3)]个月=1个月。
工作E的总时差=[17-(3+3+6+3)]个月=2个月。
3.增加工作D后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2所示。
图2 增加工作D后的施工进度计划
此时的总工期=(3+3+3+5+3)个月=17个月。
4.工作G、D拖延对总工期的影响。
(1)工作G的拖延使总工期延长2个月。
理由:工作G位于关键线路上,它的拖延将延长总工期。
(2)工作D的拖延对总工期没有影响。
理由:工作D没在关键线路上,工作D的总时差为2个月,其拖延1个月未超过总时差,因此对总工期没有影响。
5.承包商施工进度计划调整的最优方案:各压缩工作I和工作J的持续时间1个月。
理由:调整的方案包括三种,第一种方案是压缩J工作的持续时间2个月,其增加的费用为3万元/月×2个月=6万元;第二种方案是各压缩工作I和工作J的持续时间1个月,其增加的费用为2.5万元/月×1个月+3万元/月×1个月=5.5万元;第三种方案是压缩工作I的持续时间2个月,同时压缩H工作的持续时间1个月,其增加的费用为2.5万元/月×2个月+2万元/月×1个月=7万元。由于第二种方案增加的费用最低,因此,施工进度计划调整的最优方案是各压缩工作I和工作J的持续时间1个月。
试题五
1.根据上述资料初步判断该咨询公司所收集的数据应该是可靠的,因为钢铁工业协会、钢铁研究院和省、市统计局等相关部门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机构,通过分析提供信息的单位背景可以认为是可靠的,并且该公司还收集到了该地区2009~2011年的钢铁销售额数据。
咨询公司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辨别所收集数据的可靠性:
(1)通过提供信息的单位背景来辨别;
(2)通过分析信息产生的过程来进行辨别;
(3)用不同方法、不同渠道取得的数据进行验证;
(4)对比计算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数据差异,并进行适当修正;
(5)通过专家集体讨论辨别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根据表4给出的数据,采用季节指数水平法进行预测是适合的,因为季节指数水平法适用于无明显上升或下降变动趋势,主要受季节波动和不规则变动影响的时间序列,表4中给出的数据符合上述特征。
3.用季节指数水平法,预测该地区2012年各季度的钢铁销售额。
(1)2009年的季节平均值为:(46+72+94+58)/4=67.5
2010年的季节平均值为:(54+68+116+62)/4=75
2011年的季节平均值为:(60+84+128+86)/4=89.5
所以2009、2010、2011年的季节平均值分别为:67.5、75、89.5。
(2)2012年钢铁销售预测见表9。
表9 2012年钢铁销售预测表
续上表
其中:53.33=(46+54+60)/3,该列以此类推计算……
0.69=53.33/77.33,该列以此类推计算……
61.76=89.5×0.69,该列以此类推计算……
试题六
1.该工程签约合同价款:(4500×200+31000×12.93+45000+160000+50000)元×(1+4.89%)×(1+3.47%)=168.85万元
2.该工程预付款:168.85万元×10%=16.89万元
3.该工程质量保证金:168.85万元×3%=5.07万元
4.工程量清单计价
第1个月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1600×200+8000×12.93)元=42.34万元
第2个月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1600×200+9000×12.93)元=43.64万元
截至第3个月末,甲分项工程累计完成工程量(1600+1600+1000)m 3 =4200m 3 ,与清单工程量4500m 3 相比,(4500-4200)/4500=6.67%<10%,应按原价结算;乙分项工程累计完成工程量(8000+9000+8000)m 3 =25000m 3 ,与清单工程量31000m 3 相比,(31000-25000)/31000=19.35%>10%,按合同条款,乙分项工程的全部工程量应按调整后的单价计算,第3个月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计价合计应为:
[1000×200+25000×12.93×1.1-(8000+9000)×12.93]元=33.58万元
5.各月需支付的措施项目费
第1个月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4.5+16)/2万元=10.25万元
需支付措施费:10.25万元×(1+4.89%)×(1+3.47%)=11.12万元
第2个月须支付措施费:与第1个月相同为11.12万元。
环境保护等3项措施费费率为:[45000/(4500×200+31000×12.93)]×100%=3.46%
第3个月措施项目清单计价合计:[(42.34+43.64+33.58)×3.46%-4.5]万元=-0.36万元
需支付措施费:-0.36万元×(1+4.89%)×(1+3.47%)=-0.39万元
按合同多退少补,即应在第3个月末扣回多支付的0.39万元的措施费。
6.施工单位第1个月应得进度款为:
[(42.34+10.25)×(1+4.89%)×(1+3.47%)×(1-3%)-16.89/2]万元=46.92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