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同工就要同酬

同工就要同酬

时间:2024-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这个情况,我考虑过用技能补贴的形式来“补差”,但经过了解,并不只是工资较高的这个岗位工作难度大或他的技能水平高,每个人在自己所在的岗位都是“专家”,所以这一招似乎并不能用,计件工资要如何设计,才能体现同工同酬?先说同工同酬,谁说就只要同工就要同酬?安全事故,一票否决,质量达不到标准,一票否决,未按时完成工作,扣分。

公司实行改革,欲通过对生产工人实行计件制的形式来提高产能,这个举措导致了一小波的离职潮和观望潮。原工人工资有高有低,实施计件后,将全部实行统一标准,打破了原来吃大锅饭的局面,对原高工资的人来说,他认为自己吃亏了。针对这个情况,我考虑过用技能补贴的形式来“补差”,但经过了解,并不只是工资较高的这个岗位工作难度大或他的技能水平高,每个人在自己所在的岗位都是“专家”,所以这一招似乎并不能用,计件工资要如何设计,才能体现同工同酬?针对没有计件的那部分人,如何激励更好呢?

先说同工同酬,谁说就只要同工就要同酬?同工同酬理论上叫做按岗位付薪;做同样的工作,按产生的效果不同付薪,这叫按绩效付薪;又或者按能力不同,不管产生的效果,这叫按能力付薪。各种付薪方式又各有弊端,群里发的薪酬书里有弊端汇总。所以,现在也很流行3P薪酬设计,把岗位、能力、业绩结合起来设计薪酬,不是每一家公司都适合,你们按岗位+绩效更适合,也就是你们现在正在做的岗位工资+计件工资。

计件也有保底计件和不保底,保底是不同岗位底薪不同,在完成多少件之后的部分算计件;不保底,是不同岗位计件的标准不同,比如切成鸡块的工人,切一锅3块钱,炸鸡的工人,炸一锅5块(随口说的数据,不具参考性),用哪一种计件都可以,同样,有利有弊。

当然,各种方式,都是“专家”“学者”事后总结的,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大学时,我一直没弄明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考马哲靠硬背书,工作以后,就懂了。很多时候,我们谨记理论的时候,做事会放不开手脚,总怕自己哪里不符合教科书了,但忘记其实我们正在做的,书上不一定能找到,但也许以后就会成为书中的理论。

说这么多,一个意思:大胆设计,符合实际就行了,同样是钳工岗,也有1~8级,电工就比钳工工资高?那也不一定,你们这里电工很好招,工资就会比钳工低。用市场和公司实际情况来决定薪水,是最合理,最简单的方法,但我们做人资的总不敢这么轻易做,总想着用复杂的方法,否则不能显示专业。下图是真实的,我们公司的岗位评价,是不是太草率?但有用啊。

再换一句话: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你要如何定薪?我怕这个人离职吗?我愿意给他多少钱?这个岗位对公司非常重要吗?想象公司是你开的,去设计,会灵感如泉涌。认为薪酬改革后自己吃亏的人,会离职吗?不会,那就是这个薪酬还可以,会,那就重新设计。在纸上多测算几次,多搜集同岗位市场薪酬水平。第一个月可以不改革,而是收集数据,算两套工资。按计件,各种岗位各可以拿多少?或者把历史数据带入去算,有了数据就好说话了。

没有计件的,以前拿平均奖,现在可以先维持平均奖这个概念,无非是之前算的是加班费的平均,现在算计时拿到的总薪水的平均。条件允许,再增加管理奖。把安全、质量、效率指标放进去,3~5个,不建议太多。安全事故,一票否决,质量达不到标准,一票否决,未按时完成工作,扣分。算个总分,达到多少,给多少管理奖。简简单单,员工能看懂,会自己算。如果觉得现阶段提取指标有难度,再用更简单的:月度工作达成率,月初你的工作计划是什么?月末完成情况是什么?不需要担心计划提报有人耍花样,给自己定少一点、难度小一点,多数人为了显示自己工作重要,都还是会据实提报,明显不合理的,跟上一级领导还可以提出。

只要是有交表的、算分的,不可避免会形式化,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分钱方案。既然任何方案都有利有弊,就大胆定方案、去测算。到底有没有用,好不好用,都只能用实践来验证。

据说你们公司要上市或股权转让?多做点表格,一定能为上市或股权转让加分!

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