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美丽的女教师突发重病、昏迷不醒,医学专家一筹莫展
■全国性的会议两天后即将召开,她却无法登上讲台
■亲人、孩子、学校和社会无不发出深情呼唤——
2005年春天,牧野大地上,雨水似乎比往年多。
比雨水更多的,是亲人的泪水。
5月17日,在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一楼东头,在那个悠长而又有些昏暗的走廊里,记者听到一个男人低低的声音:“荣荣啊,看一眼吧,大家都在等着你回来呢。”那来自心灵深处的深情呼唤让亲人都背过脸去,护士、医生也听得泪水盈眶。
这泪水,在为一位年轻、美丽的小学女教师而流。
4月24日这天,新乡市和平路小学四年级实验班的班主任耿荣荣很忙。再过两天,一个全国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会议要在新乡召开,身为区骨干教师的耿荣荣要在会议上说课。她认真地准备了一份电脑课件,就等着在会上和全国的专家交流了。然而,就在这一天,耿荣荣的命运被无情地改写……
清晨,由于丈夫王德永在北京出差,需要为说课作准备的耿荣荣决定把四岁的儿子王智印送到舅母开的花店。舅母说,要在那么大的会议上说课,到隔壁的美容院做一下面部护理吧。耿荣荣欣然同意。就在做完护理、起身准备出门的时候,她突然脸色发红,眼球突出,手捂胸口倒在沙发上不省人事。焦急的舅母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经过40多分钟的抢救,耿荣荣的生命体征才间断性恢复,随即被送往新乡市第三人民医院。
与爱人600公里之遥的王德永火速归家,抱着病床上毫无知觉的爱妻,这个34岁的男人泪如雨下。
耿荣荣随即被转到条件较好的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会诊后发现,耿荣荣的右心室有两个如枣大小的黏液瘤,严重堵塞了肺动脉。右心室的血液都是通过两个黏液瘤之间的缝隙流出来的,根本无法满足大脑对氧气的需求,随时会造成呼吸的骤然停止。
专家称,这在医学界属于疑难病症,会诊的专家都说还没见过此种病情。
一个个乍暖还寒的深夜,在爱人的病床前,王德永一遍遍地倾诉着他们以书为媒、以诗筑爱的1989年;回忆在自己创办的书社里与荣荣一块读书的日子;缓缓朗诵与耿荣荣结婚的1997年,在集体婚礼后畅游三峡时共同创作的、后来得到作家张贤亮热切鼓励的《坝上风景》;诉说儿子的到来,儿子的懂事与聪慧……
王德永深情地诉说着,眼睛一直盯在仪器的显示屏幕上面:他的心都快跳出来了,爱人的血压从110毫米汞柱上升到138毫米汞柱,呼吸从每分钟20次升到了40次,心脏跳动从累计80次升到125次。“荣荣对话语有感应了!”王德永把消息告诉所有的人,他说他想让风知道。
接下来,王德永天天守护在耿荣荣的床边,给她朗诵一起创作的诗歌,那些在单位晚会上经常念诵的诗篇,那些在文学杂志上记录的文字,那些被细心的耿老师收藏的自己的一些心情故事……看着爱人的反应,每一次指尖的触动都让王德永兴奋不已,那些刻骨的柔情此刻都化做了巨大的挽留之力,犹如一根纤细的钢丝正在打捞几欲坠落的玫瑰。
王德永说,每天都是一场战斗,自己必须去挑战、去迎战。早上,医生对耿老师进行全面的检查之后,她需要被移动到担架上去高压舱吸氧,然后再次移动到担架上。王德永说,叙述总是简单,现实却是残酷。每到夜晚,他轻轻地托起爱妻的身体,给她按摩;不停地活动爱人的躯体,防止肌肉僵硬。看到爱人在机器吸痰时的躯体痉挛,痛在心里的王德永用口隔着纱布给爱妻吸痰,20分钟里他需要做深呼吸吸痰五六次。自己累些算得了什么呢,爱人舒坦一些,所有的亲人心痛也少一些啊。
“你快回来,我一人承受不来;你快回来,生命因你而精彩。”歌中唱的,恐怕就是王德永此刻的心情吧。
五一节那天,耿荣荣四岁的儿子王智印到医院看妈妈。懂事的孩子给妈妈带来了两件礼物:两张自己画的画,一张画的是一件毛衣,一张是山水画。小智印把画放到妈妈的被子上说:“妈妈,天气凉了,多穿一件衣服。”可是,妈妈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回答、夸奖、亲吻,只剩下亲人眼角的泪水。床头单放机里轻轻地、舒缓地放着妈妈很喜欢的蔡琴的那首《你的眼神》……
耿荣荣是一个非常注意生活细节、热爱生活而且敬业的女教师。在采访王德永的时候,他给了记者一篇耿老师写的文章《选择就等于奉献》,其中一段是这么写的:
对于事业的热爱和尊敬,也不断感染和影响着我的个人生活。它使我在选择对象和婚育期上也存在明显的职业标准。我一再推迟婚期,成为学校的大龄青年。婚后,丈夫喜欢孩子,因为我带的是毕业班,我一再做他的思想工作,推迟孕期。后来,甚至到了有些好事者怀疑我们是否有生育能力的地步。后来,我把孕期尽量安排在不影响工作的时间,我硬是拖着7个月的身孕为孩子们上课,圆满地把他们送进初中的校门。一个小男孩对他妈妈说:“耿老师天天挺着肚子给我们上课,将来我一定送个礼物给小弟弟。”
得知耿老师病了,孩子们来了,在读的、读初中的、读高中的、读大学的……孩子们来了,鲜花放在病房,问候深深地铭刻在他们心里,等耿老师醒来说给她听。抚摸着老师的长发,泪珠儿挂在一张张小脸上。耿老师正在带的四(1)班体育委员杨怡帆代表全班给耿老师写信——
今天,李老师说您不教我们了,我们都惊呆了。我也流下了眼泪。您不在的时候我们很听话,一上课大家就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一下课大家快乐地做游戏。昨天,校长还夸咱们四(1)班听话呢,可是我们像一个没娘的孩子似的。我们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用全班的力量支撑班级这把伞,撑开等您回来!昨天夜里,我梦见您回来给我们上课了。您要是回来了,我们会把班里布置得像过年一样,让您开心!在这里,让我们全班同学叫您一声“妈妈”吧——我爱您,妈妈。
耿荣荣的“孩子”很多——父母离异、患有败血症、跟着姥姥生活的张宁,在耿老师那里获得了母爱。妈妈早逝、和继母一起生活的张冠杰在日记本上写:老师就是妈妈,我愿意和耿老师分享快乐和烦恼。耿荣荣曾在学生自己的文集中寄语:亲吻每一株翠绿娇嫩的幼苗,送给他们全部的希望和祝愿。她还在《选择就等于奉献》一文中写道——
教师和母亲其实没有区别,在我心里早已没有区别。看到儿子玩耍、睡觉的样子,除了做母亲以外,我还要做他的启蒙老师;在学校看到几十张不同的小脸上洋溢着同样渴望知识和爱的表情的时候,我觉得除了做老师外,更有一份做母亲的责任,教他们去生活、去爱。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等于选择了爱,同时,你会感受到浓浓的被爱。
在ICU重症病房的隔壁,透过落地玻璃窗,记者看到孩子们利用业余时间,用花花绿绿的纸为耿老师叠的3000只纸鹤挂在窗前,就像孩子盼望的眼,在静静地等候着耿老师从生死线上醒来……
5月9日,和平路小学组织了一个救助耿荣荣老师动员会,蔡校长带头为曾经捐助过孩子们的耿老师进行捐助,全校共捐助了8000多元。当看到满含孩子们爱心的一塑料袋一角、两角的纸币和一桌子硬币的时候,王德永哽咽着说,他一定把这些钱用在荣荣最需要的时刻。
5月11日,和平路小学的校长和教师再次来到医院看望耿老师。看到睡在高压舱里的耿老师,校长呼唤:“荣荣,大家来看望你来了,醒醒,荣荣,学生们还等着你回去上课呢……”说着说着,这个慈爱的女校长哭出声来。校长惊喜地发现,睡在高压舱里面的耿老师眼角也流出了泪水,站在一旁的同事都挤到玻璃窗前说:“荣荣她肯定可以醒来,她怕咱们难受,她也受不了……”
和耿荣荣搭档教四年级实验班的李玲利老师,忘不了耿荣荣常说的话:“教师要爱护学生、哺育学生、关心学生。”她说:“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让荣荣听见我的话,知道我在这里就行了。我们实验班离不了荣荣!”
一个学生家长过来了,给李玲利塞了几百块钱要给耿荣荣治病:三个学生家长从网络上找到治疗心脏病的资料打印出来,送到医院。
5月17日上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采访时,正巧遇到茅台酒业河南片区副总经理给不幸的耿荣荣送来1万元现金。了解到耿老师的遭遇后,该公司的很多员工主动捐款,你50元、我30元地表达自己对一个好教师的关爱之情,其中新乡区域经理李斌个人捐献了6690元。王德永说:我需要用这些钱救助荣荣,可是每接下一笔钱,就欠下一笔心债啊。因为每天的护理、医疗费用需要上千元,王德永说他一直在筹集医疗费,甚至要去抵押房子。
需要缴纳前一天的医疗费用了,王德永小声地告诉母亲还不够。母亲那只粗糙的手在裤兜里摸索了好一阵,掏出几张十元面值的纸币,王德永接过来,匆匆地往医务室去了……
耿荣荣曾经是如此的年轻秀丽
“妈妈,你快醒来!”
这些天来,新乡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的领导陆续带来了组织的问候和帮助,王德永说:这么重的情债,让我们怎么还得了?等荣荣好了,重新登上讲台,要更好地教书育人回报这一切恩情。
“荣荣目前还处于医学上的醒状昏迷状态,无法给她手术。是给她常规治疗还是手术,我也处于痛苦的抉择中。”很久没有剃须的王德永摘掉眼镜,对记者说,“但我相信,我们会坚持住的,除了把荣荣唤醒,我别无选择。”
“耿老师会醒来的,我们相信。”有力地握别后,记者有一个请求——耿老师醒了,告诉我们!
☆原载2005年5月21日《教育时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