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高质量教育数字媒体资源的设计
1.基于虚拟教学场景的教育数字媒体资源设计原则
基于虚拟教学场景的高质量教育数字媒体内容制作技术,其主要优点是可以创设各种虚拟教学场景和环境,使教学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因此,在应用该技术进行资源设计和制作时,应该牢牢把握其特点,设计资源时应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基于虚拟教学场景的资源制作优势。因此,基于虚拟教学场景的高质量教育数字媒体资源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明确教学目标,适应学科特点
任何教育资源都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的而设计、制作的。因此,基于虚拟教学场景的高质量教育资源制作要紧扣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科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用虚拟教学背景来表达。一般来说,一门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和内容,比如难以理解、抽象复杂的概念、原理、过程等,可以利用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作为虚拟教学背景来表达,而一些容易理解的知识点和内容用普通的PPT展示即可。
2)保证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基于虚拟教学场景的高质量资源制作要注意保持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表现手法和形式上要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不能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过多采用各种新奇的虚拟教学背景,而忽视知识的表达,甚至表达出错误的知识。
3)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高质量的教育数字媒体资源应当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够适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选择有趣的动画、视频作为虚拟背景;制作出来的教学资源首先在界面上应该色彩柔和、搭配合理;画面清晰,动画连续,色彩搭配有美感,快慢适度,交互设计合理;配音要恰当,且音色优美。
2.基于虚拟教学场景的教育资源设计流程
基于虚拟教学场景的教育数字媒体内容设计流程包括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过程设计、拍摄脚本设计和虚拟教学背景准备与制作几个主要步骤(见图3-33)。
图3-33 基于虚拟教学场景的教育数字媒体内容设计流程
1)教学内容选择
高质量的教育数字媒体资源制作应该建立在对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教学内容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然后确定每一部分教学内容的核心观点和重点,最好按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安排其呈现顺序。在基于虚拟教学背景的资源制作过程中,应该选择能够发挥系统优势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资源制作。如在生物教学中,某些概念、生物结构抽象难懂,在教学中难以用文字和语言表达,这时就可以充分运用教育数字媒体内容制作系统强大的前景和背景展示功能,将生物模型动态模拟的素材融入教师的教学中,使这些教学难点得到有效突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过程设计
不同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在制作教育数字媒体资源的过程中,首先应根据一定的教学策略,安排好教师PPT讲解与背景教学内容的顺序。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以参考传统教学设计方法,将教学过程分为预习、引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课堂总结等一系列环节,再从这些环节中选出一些环节用虚拟教学背景来展示。比如说要制作一个教师讲解“HIV的形成”的教育资源,可以在引入新课环节播放一段HIV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HIV的危害;在讲授新课环节,教师结合背景放大的HIV分子结构图,介绍HIV的形成过程等;而在预习环节,则可以设计成教师复习和讲解上节课的教学PPT,帮助学生回忆之前的教学内容。
3)拍摄脚本设计
拍摄脚本设计是指将上阶段的教学过程设计中各个教学内容的拍摄编写成思路清晰、流程精练的“剧本”。拍摄脚本设计的主要目标是给出资源制作的步骤和流程,而每一拍摄步骤所涉及的教学素材、虚拟背景、教师台词,以及正、侧面机位的切换等都得在脚本设计阶段确定。脚本设计一定要详细,这对于保证教育资源的质量和开发效率至关重要。表3-3显示的是某一个教育资源的拍摄脚本。
表3-3 拍摄脚本实例
4)虚拟教学背景准备与制作
根据拍摄脚本设计的要求,准备每个拍摄环节所需的虚拟教学背景,系统支持的背景素材包括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三维模型等。可以通过网络收集所需的背景资源,或者通过各种多媒体软件进行编辑和制作等。
一般通过网络获取的图片资源需要根据拍摄脚本中对场景所提出的要求进行适当的修改,如进行剪切、修正、合成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