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

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

时间:2023-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成立宁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开展全区群体性教育科研活动,组织申报、评审上报全国教育规划办批准立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1项,评审立项“宁夏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课题96项。9月28日,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邀请自治区党委、政府政策研究室参加,在教育厅召开了宁夏职业教育发展研讨会,为全区职业教育发展献计献策,有全区职中校长等20多人参加了会议。

教育科研机构、教育团体

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

【概述】

2001~2005年,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内设和挂靠机构主要有:宁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宁夏教育学会、宁夏女童教育发展促进会、宁夏教育史志办公室、《宁夏教育科研》编辑部等。开展的主要工作是为全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重大问题进行教育调研与决策服务,为基层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服务,全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组织申报、立项、评审、管理、咨询指导,宁夏教育史志编纂及每年教育年鉴撰稿与出版,女童教育研究及开展捐、资助教育公益事业,全区校长及教师的相关培训活动等。主要完成了教育部规划课题《提高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质量与效益研究》,分别开展了教育重点课题《提高中国三西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与效益实验研究》和《回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教学特殊性研究》,承担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增款“西部基础教育发展”宁夏《学校发展规划(SDP)》《教师参与式培训(PTT)》项目研究等。成立宁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开展全区群体性教育科研活动,组织申报、评审上报全国教育规划办批准立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21项,评审立项“宁夏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课题96项。

【教育调查研究】

2001年3月教科所参加教育厅组织的全区农村税费改革固原县督查工作。3月底,组织由宁夏教育学会和市、县有关人员参加的课题评估专家组,深入同心、海原、隆德、彭阳和固原6县的16所女童实验学校调研一周,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10余场,先后对本所承担的《提高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质量与效益研究》国家级课题进行了调研与评估,掌握了课题实验研究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果,为课题即将结题奠定了基础。6月在固原市召开宁夏女童教育研究结题及表彰会,表彰了为女童教育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学校及个人。4至10月接受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委托,对宁夏儿童基金会女童教育进行了本底调查及研讨,并在10月15至19日,参加中国儿童基金会基础教育项目办(教育部基教司义教处)在成都举办的儿基会女童教育本底调查研究会,就本次调查活动的内容及指标体系进行了学术研讨。5月参与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全区特殊教育研究工作,年底由田继忠执笔完成《宁夏特殊教育的现状调查与研究报告》。9月参与教育厅师资处全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估工作,参与调研完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评估报告》。9至10月,承担儿童基金会宁夏山区四县校长培训项目本底调查任务。根据宁夏教育厅师资处的要求,宁夏教科所田继忠及固原5县教育局长,赴广西南宁接受儿基会项目的国家级培训。10月在固原县组织了该项目的省级培训班,并分别赴隆德、彭阳两县的6所学校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研。本次调研活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在项目调查县的配合下,克服困难,按时完成本底调查访谈,向校长发放问卷1600余份,进行资料汇总、数据录入、统计分析,10月底完成了《宁夏山区四县校长培训项目本底调查报告》,受到教育部好评。

2002年8月,参与“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首批项目学校的督导、自治区骨干教师培训工作评估检查、宁夏儿基会项目活动等项调研工作。11月参与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工作,调研完成《2002~2003宁夏经济与社会发展蓝皮书·教育篇》和由中央教科所编辑、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报告》(蓝皮书)的研究与撰稿工作。完成了《200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分析报告》。

2003年6至9月,先后参加了自治区党委组织的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调研活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研活动,并负责起草了《全区城镇教育发展调研报告》《全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调研报告》《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调研报告》《关于全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教育发展的研究报告》等。完成《新世纪的民族教育》《贫困地区成功女性案例研究》书稿组稿、编辑和出版工作。

2004年7月参与调研并承担《2003~2007振兴宁夏教育行动计划》研究与起草工作,田继忠与教育厅相关处室人员共同完成了初稿撰写和第二稿的修改工作,全文15000字。并与相关处室多次召开论证会,广泛征求意见修改,按时完成了厅领导交办的任务。8月宁夏教科所承担全区中小学师资队伍状况研究,9月深入盐池、灵武两县召开座谈会,了解基础教育中新课程改革及师资需求问题。在大量文献与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撰写了《宁夏中小学师资队伍需求状况分析》研究报告,约1.2万字,及时提交教育厅,为全区2007年“普九”做好科研服务工作。为了更好地为教育决策服务,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积极围绕全区教育工作重点,邀请全区有关人士召开专题研讨会议,集大家智慧,谈改革发展思路,直接服务于教育行政决策。9月28日,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邀请自治区党委、政府政策研究室参加,在教育厅召开了宁夏职业教育发展研讨会,为全区职业教育发展献计献策,有全区职中校长等20多人参加了会议。12月调研完成了《2004~2005宁夏经济与社会发展蓝皮书(教育)》的研究与撰稿工作。

2005年9月,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石嘴山、固原和银川市进行职业教育调研工作,在充分调查和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撰写了《宁夏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和3篇职业教育专题研究报告,共计约3万余字。11月参与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蓝皮书工作,调研完成《2005~2006宁夏经济与社会发展蓝皮书(教育)》的研究与撰稿工作。

【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2001年6月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完成了《提高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质量与效益研究》的结题工作。并在固原县举办了宁夏“九五”女童教育课题结题会,会议邀请自治区教育厅、固原行署有关领导、专家和来自各实验学校的校长、教师及山区7县教育局主管负责人等50多人参加会议。教育厅副厅长蔡国英出席会议并讲话。参加结题会的领导与专家充分肯定了宁夏“九五”女童教育研究课题的研究思路、实验方案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对课题组提出的加强女童教育工作及深化女童教育课题研究的建议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会议组织参观了两所女童教育实验学校,交流了部分县、学校及教师个人的研究成果,表彰奖励了一批女童教育实验研究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汇编了《宁夏女童教育质量与效益研究》文集,集中反映了“九五”期间宁夏女童教育研究实验成果。为了推动固原地区教科研活动的开展,7月利用《宁夏教育科研》刊物,积极交流山区中小学教师教科研活动的成果,为固原六县教师编辑印发了《固原地区教科研论文专集》,收录了固原六县149篇教科研论文,集中反映了固原山区教师近年来的教育科研成果。全年宁夏教科所围绕女童教育、特殊教育、高考改革、教育科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等问题开展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分别在《宁夏日报》《当代宁夏》《宁夏教育》《宁夏教育科研》等报刊上发表论文和研究报告12篇。分别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我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回顾与评价》《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努力实现宁夏教育发展新突破》《宁夏教育走快些》《实现女童教育有效机制与目标研究》《当前我区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课程及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研究》《宁夏中小学特殊教育研究报告》《宁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估研究报告》《山区四县校长队伍建设本地调查报告》《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我区社会力量办学情况综述》《如何应对‘3+X’高考改革》《发挥教育科研功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教科所与甘肃教科所共同承担的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西部移民教育开发与实践》专著,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田继忠为副主编。

2002年3月,积极申请宁夏社科规划重点课题《西部大开发与“科教兴宁”战略研究》,并立项开展研究。4月宁夏教科所积极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田继忠申报的《提高中国三西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与效益实验研究》,裴勇俊申报的《回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教学特殊性研究》2项课题,分别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重点和规划课题。7月,《回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教学特殊性研究》在银川开题,10月《提高中国三西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与效益实验研究》在固原开题。9月田继忠申报的宁夏高校科研项目《宁夏回族教育研究》被立项。还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特级教师计划”专设课题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的指导和开题活动,并就科研课题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等进行了指导讲座和信息交流。

2003年参与国家《基础教育新三片发展水平研究》子课题———《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案例研究》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区域教育发展战略选择和公共教育政策调整研究》子课题———《宁夏区域教育现代化推进模式———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教育需求与对策研究》两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的研究。8月,教科所主持的宁夏教育科学规划教育厅重点课题“关于新课程实施的中小学教科研模式与机制研究”开题会在银川举行。9月,宁夏教科所田继忠还参加了宁夏高校科研项目申报,申报的《宁夏回族教育研究》课题批准立项。同年还参加了世界宣明会女童教育项目验收评审以及有关科研成果评审、教科研课题开题与结题评审等活动。

2004年9月策划《2004宁夏教育蓝皮书》研究与编写任务,主要由教科所人员承担,邀请相关人士参与编写。在全所人员紧缺,事务性工作多,任务重的情况下,采取专兼职相结合的研究与编写思路,教科所参与编写人员主要有:田继忠、陈晓东、王想平、陈少娟、解光穆、支爱玲和王萍。田继忠主编,陈晓东副主编,年底按时完成书稿的撰写和编辑任务,共计20余万字。同时还承担了教育厅财务处《提高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与效益研究》课题方案制订的工作。

2005年9月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基础教育发展”《学校发展规划(SDP)》《参与式教师培训(PTT)》项目获教育部批准。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宁夏教育厅下发了宁教贷[2005]211号文件,由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主持,项目周期5年,总金额152万人民币。10月教科所在全区范围内,遴选了20位人员,这其中既有自治区教科研人员,也有高校和基层一线的教研室人员。2月宁夏教科所组织了第一批中卫市15所实验学校校长,西吉县38所实验校校长在银川进行了宁夏第一批《学校发展规划》项目学校校长培训班。对首批53名项目学校校长进行了为期3天的参与式培训。9至10月,为使宁夏世行项目在全国各省评审中获得更好的立项,指导西吉县设计了“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研究”项目———农村教育改革研究课题,即《优化教育环境,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研究》、指导中卫县设计了《开发地方课程,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效益》的研究。

【项目及活动】

2010年1月,教科所协助教育厅贷款办(田继忠被聘为专家),随同专家组分别赴银川芦草洼移民吊庄等地评估。教科所先后参与基础教育处、师范处等相关工作及活动,较好地发挥了省级教科所的智力和人才作用。参加全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先进评选、表彰、奖励活动,全区中小学继续教育评估活动,全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全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的研制、审定和培训工作,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材的审定工作等。为了加强与兄弟省区教科院(所)联系,11 月27至29日裴勇俊在厦门参加了华东地区教科所长协作会议。12月15至16日参加由重庆市教科所和西南师大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倡议的西部十二省(市、区)教育科研协作体的筹备与成立活动。

2002年6月,经过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积极争取,成功地申请到英国国际发展部女童教育小额赠款项目,共获赠款6万元人民币。该项目由英国国际发展部出资,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管理,项目通常出资数千英镑投入到中国的贫困地区开展扶贫活动。确定的援助学校为原州区的撒门、开城、中河、辽坡、马莲等5所小学,援助方式为向贫困女学生捐赠助学金,向项目学校捐赠图书和体育器材,举办女教师培训班、母亲培训学校和校长培训班。自治区教科所全体科研人员2002年9月份和11月份先后两次赴原州区实施该项目。共发放捐款物资和资金价值1.6万元,培训校长和女教师107人次,项目学校培训母亲(家长)800多人次。7月在银川举办了小额贷款项目,撒门等5所小学为期5天的50名女教师的培训。截至2003 年4月,分别培训50名校长和女教师,共资助了100名特困失学女童,奖励了100名优秀女生,建立了5个母亲培训中心,有近800名女童家长受益。8月21至23日,宁夏教科所与宁夏教育学会共同举办《新世纪民族教育论坛》(回族)。自治区政府和教育部基教司领导以及北京、吉林、新疆、内蒙、台湾台北师范学16参访团代表和宁夏等省(区)8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2003年上半年,自治区教科所组织实施了英国驻华使馆小额教育赠款项目,使原州区五所乡村小学的50名女教师在银川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新课程培训、考察和交流活动,并对上述5所乡村小学的100名优秀女童进行了奖励。完成《新世纪的民族教育》《贫困地区成功女性案例研究》书稿组稿、编辑和出版工作。还承担英国小额赠款项目、乡村认养图书馆项目,主要由教科所吴书琦负责。

2004年,为促进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的发展,自治区教科所积极与国际社会联系,争取更多的支持,6月设计了澳大利亚赠款项目方案(待批)。为了促进弱势群体更好地接受教育,由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与宁夏扶贫基金会共同发起,11月成立宁夏扶贫教育网络平台。11月田继忠同志参加了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学校发展规划》(SDP)《参与式教师培训》(PTT),在北京大学召开宁夏、广西、云南、四川和甘肃参加的5省(区)项目启动会议,会后协助教育厅世行贷款项目办分别设计了《宁夏学校发展计划》和《宁夏中小学教育参与式培训计划》项目工作方案,完成了宁夏项目方案报教育部待批。9月28日,宁夏教科所组织的《宁夏职业教育发展研讨会》在银川召开,会议就宁夏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做了交流和研讨。教育厅副厅长马林作重要讲话,自治区党委、政府政研室、教育厅相关领导、处室和全区部分职业学校校长及有关人士参加了本次研讨。12月,庆祝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20周年座谈会在银川召开,教育厅副厅长张义康主持座谈会,教育厅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蔡国英致开幕词,宁夏教科所所长田继忠做建所20周年工作回顾。《宁夏教育科研》第5期用“庆祝宁夏教科所成立二十周年专栏”刊登了《促进宁夏教育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教育厅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蔡国英在座谈会上作的题为的讲话)、《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建所20周年工作回顾)、《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减缩20周年座谈会发言摘编)、祝愿《宁夏教育科研》越办越好、从资源的高度认识《宁夏教育科研》。

2005年2月22日,为了捐资救助宁南山区特困女生和孤儿就学,5月,中组部、团中央支援西部博士服务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林燕平博士,在宁夏南部山区几年服务间,深切感受到在该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实施还存在很多困难,便发起募资救助宁南山区贫困女学生计划。在她与教科所共同倡导努力下,教科所积极与社会各界人士取得联系,争取对全区贫困地区女童教育更多的支持。承担了北京建工集团、中国社科院等单位和友好人士募资的47万元人民币的组织策划和实施工作,从本年度6月份开始,于9月17日在原州区召开了发放仪式大会,共捐资救助宁南山区730名特困女高中生和184名就学孤儿和22名本年度入学的贫困女大学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2005年5月21至23日,有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宁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宁夏心理学会承办的“当代中国心理学与西部大开发第四届学术研讨会”在银川举行。自治区教育厅、宁夏大学等有关领导以及全国著名心理学家出席了大会,宁夏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教师也参加了本次活动。12月积极接待并参与鲍玉刚基金会张贞女士对全区拟捐资的前期考察工作和北京基金会于秀红的拟资助宁夏贫困地区教育扶贫项目的前期资料考察工作。接待香港龙赛基金会张贞女士,赴固原贫困山区学校教育项目考察,积极为援建南部山区学校作贡献。

【会议及培训】

2001年9月15日,在教育厅有关领导及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经过两个多月的策划准备,在银川成功举办了“全区2002年高考‘3+x’改革研讨报告会”。报告会邀请了陕西省教科所参加过2001年八省、市高考“3+x”考试测试评估工作的6位专家来银主讲。全区900多名高三教师及部分教研员参加了研讨会。9月协助教育厅基教处先后召开了“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座谈会”和“新时期中小学素质教育座谈会”。会议对当前加强中小学教育工作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舆论作用。宁夏教科所对与会人员就教育科研工作如何服务于中学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出了针对性的举措。11月6日在银川与基础教育处联合举办了新时期加强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座谈会。教育厅戴万忠厅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教育厅蔡国英副厅长做了总结讲话。会议邀请了教育厅有关处室的负责人和各地(市)教科所(室)负责人,以及部分中小学的校长4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就教育科研的功能与作用,如何实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目标等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产生了很多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观点。此次座谈会在全区教育科研史上还是首次,对创造积极的教科研的舆论氛围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2002年1月,承担全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自治区级培训工作。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学员主要来自全区28个地、市、县(区)的160余名教研员和部分教师。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的肖川博士和浙江教育学傅道春教授承担主讲,除此还有自治区教科所及教研室部分人员承担。7月25至27日,宁夏教科所与教育厅办公室,历经半年多的积极筹备,在银川成功举办了中美教育(宁夏)研讨会。宁夏教科所参与了会议全过程,承担了会议方案的设计、与美方客人的联络、重要文稿的起草和翻译、会务等工作。参加本次研讨会的有自治区教育厅厅长戴万忠,党组书记蔡国英等相关领导。还邀请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教科所和福建厦门教科所的代表和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的领导参加会议,国家发展研究中心的张力作了全国高中教育发展的主题报告。美方代表是佛蒙特大学亚洲问题研究中心以詹姆斯·韦默克先生、王觉非博士一行16人。8月21至23日自治区教科所在与宁夏教育学会在银川举办了《新世纪民族教育论坛》(回族)。教育部基教司、民族教育司、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有关领导和北京、台湾省台北师范学院校友总会教育参访团的代表、吉林、新疆、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市80多位民族教育工作者参加论坛。还组织接待了海峡两岸高中生(台湾)赴宁夏令营和台北师范学院校友会参访团。

2004年7月23至25日,教科所与教育厅办公室,成功地在银川举办为期3天的《2004宁夏中美教育研讨会》。大会的主题是:人本、开放、创新。参加本次研讨会有宁夏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蔡国英以及韩梅源、张义康、王北媛、安纯人、马林、等厅领导和教育厅有关处室和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干部,全区高等院校和市、县(区)教育局的负责人、还有教科研部门和学校的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会议的美方代表是美国佛蒙特州代表团塞兹卡团长、王觉非博士一行17人。大会还邀请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参会并作了主题报告。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承担了会务组织和前期准备工作。翻译大会英文稿件20余份,60000余字,编辑印刷《宁夏中美研讨会材料汇编》一书。同时负责了大会策划设计与秘书处和翻译组织工作,为大会召开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9月12至16日,教科所协助师资处在银川承担了宁夏———联合国儿基学校发展规划与SDP校长、教师、女童教育项目自治区级培训班。参加本次培训的有来自全区4个项目县80余人。

2005年为了更好地提高校长综合素质与水平,教科所认真策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校长对培训内容的真正需求,精心设计培训内容和选择教师,分别于4月23至29日、5月16至22日,举办全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学校校长培训班”2期,培训校长204名。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学校校长培训任务2期,培训校长486人。5月16至19日由自治区教育厅师资处组织的“CHINA-UNICEF校长培训与学校发展规划”项目“爱生学校”自治区级培训班在银川举办,教科所协助会议相关专家并为本次培训班授课。8月1日至12日,由自治区教育贷款项目办公室和自治区教科所,在银川外国语实验中学分别举办了两期“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基础教育发展’项目校长培训班”,来自全区18个项目县(区)的学校校长460余人参加了培训。

【课题立项及管理】

2001年9月,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下发了《关于组织申报全国教育科研“十五”规划课题的通知》,要求全区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学校实际,积极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至11月中旬,全区共申报课题36项,包括高等学校、中专学校、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和小学、幼儿园,申报数量比“九五”期间增加十倍。为推动全区群体性教育科研活动的广泛开展,经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积极推荐,宁夏回族自治区被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首批(2001年度)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国家重点课题和规划课题有5项,分别是:田继忠(宁夏教科所)主持“提高中国三西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与效益实验研究”(教育部重点课题)、裴勇俊(宁夏教科所)主持“回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教学特殊性研究”(教育部规划课题)、张广君(宁夏大学)主持“教学哲学的基本理论和重要范畴研究”、曾祥岚主持(宁夏大学)“宁夏回族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与培养模式研究”、韩宏主持(固原二中)“中学教师的培训与实践研究”。

2002年1月,宁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立,下设办公室挂靠在教科所。领导小组组长教育厅厅长戴万忠、副组长教育厅副厅长蔡国英,成员主要由宁夏社科院、宁夏社科联、宁夏大学、自治区计委、人事厅及教育厅相关人员组成。并与当年起草了《宁夏教育科研工作“十五”规划要点》,为推进全区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依据。本年度推选上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被立项课题6项,分别是马晓林(银川九中)主持的“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元功主持(石嘴山市教研室)的“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策略研究”、王生贵(石嘴山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主持“职业学校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技术”、尤屹峰(石嘴山市回民高级中学)主持的“高中语文‘读写听说评探创’交融互进综合素质训练教学实验”、宋镇(石嘴山市第一中学)主持的“高中数学自主性学习模式的研究”、林宏(石嘴山市第八中学)主持“隐性课程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2003年6~9月,宁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教科所),组织开展了2003年度宁夏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和评审工作。通过对申报的224项课题进行了严格的评审,共立项96项科研课题。其中重点课题26项,青年课题23项,规划课题47项。这次课题申报、评审涉及普通高校、高职院校、职业中专、普通中小学及幼儿园等,涉及学科达22类,实现了全区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工作的“零”的突破,填补了全区无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历史空白。同时还组织推荐14项课题上报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其中4项课题立项为教育规划课题:张建才(银川市教科所)、王少元(石嘴山市教研室)、姚雪睛(惠农县园艺小学)、吴辛君(平罗教研室)。

2004年积极组织全区科研骨干申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经专家评审共上报全国教育规划办课题7项,有4项课题被批准立项。分别是宁夏大学申报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办学模式研究”、银川市西夏区教育局教研室申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模式研究”、平罗县教育教学研究室申报的“优化教学过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宁夏石嘴山市继续教育中心申报的“普通高中新课程中数学建模的研究”。为了进一步加强课题管理的规划化,9月17日宁夏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银召开了《宁夏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工作会议》,教育厅副厅长吴世彩作了重要讲话,有来自全区120余名教科研部门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会议。在会上还研讨了《宁夏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讨论稿)》及《课题成果鉴定结题细则(讨论稿)。为了解宁夏“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的研究发展情况,加强课题管理,督促课题研究工作按计划顺利实施,10月27日,宁夏教育科学规划办(教科所)在银川召开了宁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期评估工作会议”。对我区被立项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16项课题进行了中期评估。11月召开了《宁夏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培训会》,针对各课题研究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如何做好结题工作和撰写教育科研结题报告进行了及时咨询与指导。

2005年,组织全区科研骨干申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经专家评审共上报全国教育规划办10项,有5项被批准立项,分别是石嘴山市继续教育中心教科所申报的“西北边远地区中小城市学校特色研究”“高中语文阅读与鉴赏三维目标整合策略研究”和“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学习指导行为延展效力研究”,石嘴山市第九中学申报的“初中语文‘双五自’学习法实施策略的研究”、石嘴山市第十三小学申报的“小学阶段特殊群体家庭子女教育的对策研究”全区共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课题达21项。10月14和25日,分别在石嘴山和吴忠市举办了宁夏教育科学研究阶段性成果交流会,对两市“十五”宁夏教育科学立项的部分结题成果进行了交流。为了提高整体课题结题质量,11月25日,在银川举办了《宁夏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培训会》教育厅副厅长吴世彩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各市、县(区)130余人参加了会议。

【《宁夏教育科研》刊物】

2001年初在没有专项经费的情况下,恢复了《宁夏教育科研》的编辑印发工作。全年编印6期,每期印发数千册,共计90多万字,370多篇论文,18个彩页,反映了全区教育科研成果,推动了全区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对外交流到中央、省(市、区)、地(市)及高校等近百所教科所(院)与教育行政部门,对宁夏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刊物遵循“求实、求新、求活、突出地方特色”的办刊方针,不断加强刊物在教育宏观指导上的思想性、应用性和针对性,使刊物真正成为教育决策者的参谋,教育管理干部的耳目,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的理论园地。刊物开辟的主要栏目有:《专题研究》《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质量工程》《课题研究》《教科研天地》《学会工作》《管理方略》《班主任工作》《教改探索》《学科教学》《德育探新》《幼儿教育》《教育随笔》等。

2002年扩大版面(56内页),全年编印6期,发表各类教育科研论文460多篇,约109万字,交流到区内外近3000所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院(所),较好地反映了全区教育发展和教科研的成果,受到了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的欢迎和好评。

2003年,《宁夏教育科研》公开印发6期,开设栏目达22个,每期四封彩印,内页为64~72页不等。每期印量达4000册,区内印发3700余册,区外交流200余册,其中3000字以上文章达三分之二,六期共发各种研究报告、论文、教育随笔等约240多篇,文字量近80万字。《宁夏教育科研》的自身科研特色日益突显。

2004年,全年编辑出刊《宁夏教育科研》6期,编发各类教育文章200余篇,共计60余万字。主要栏目设有:《专题研究》《课程改革》《教科研天地》《课题研究》《学会工作》《管理方略》《幼儿教育》《教改探索》《学科教学》《教育随笔》等。

2005年,全年编辑出刊4期,编发各类教育文章160余篇,共计40余万字。《宁夏教育科研》起到了对外宣传宁夏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对内是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中小学教师的理论学习园地。主要栏目有:《决策参考》《课改前沿》《科研天地》《德育新探》《学校视窗》《教育管理》《教海探航》《教育随笔》等。田继忠为主编,陈晓东为副主编,责任编辑王想平、支爱玲。

【教育史志工作】

2001年完成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2000年)宁夏篇撰稿任务,完成《宁夏年鉴》(2000)教育篇的组稿撰稿任务。还完成了《河南教育史》(初稿)、《福建教育史》(初稿)的审稿任务。

2002年完成了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2001年宁夏教育篇)和《宁夏年鉴》(2001教育篇)的组稿撰写任务。

2003年完成了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2002年宁夏教育篇)和《宁夏年鉴》(2002教育篇)的组稿撰写任务。

2004年完成了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2003年宁夏教育篇)和《宁夏年鉴》(2003教育篇)的组稿撰写任务。4月在教育厅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田继忠负责启动了《宁夏教育年鉴》(1991~2000卷)的编纂工作。为了突破以往的编排体系,该书体例由田继忠同志整体策划并与谢光辉、陈少娟同志合作且经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订后,完成了《宁夏教育年鉴(1991~2000)篇目。编纂人员主要由陈少娟、陈君健、谢光辉和任耀华组成。

2005年完成了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2004年宁夏教育篇)和《宁夏年鉴》(2004教育篇)的组稿撰写任务。

【组织机构与负责人】

2001~2004年3月在职人员8人,2005年全所10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9人。

所 长:田继忠(2004年5月~)

副所长:裴勇俊(2001年~2004年5月)主持工作

田继忠(2001年~2004年5月)

陈晓东(2004年10月~)

撰稿:田继忠 陈惠英

审稿:田继忠

宁夏教育厅教学研究室

【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基础教学研究室是负责全区基础教育(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研究工作的厅直属事业单位,承担全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业务管理和教材建设任务。宁夏教育学会各中小学学科教学研究会、全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审委员会、宁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办公室设在教研室。2001~2005年间,教研室围绕宁夏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的全面实施和宁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推进,通过集中调研与分散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大量的教学调查和研究指导活动。

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教育厅文明和谐单位”“教育厅先进单位”。2005年在教育部开展的“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五周年庆典表彰活动”中荣获“全国优秀组织管理奖”。

【教学工作调研】

2002年3~4月,组织各学科教研员到吴忠市利通区等10县(市)的41所中小学(教学点)进行“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实施情况调研与指导,召开教师座谈会41场次,学校“工程”领导小组及评价人员座谈会36场次,学生座谈会12场次,教育行政及教研人员座谈会18场次,听课278节,查阅有关资料近千份。通过调研及时发现并解决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澄清部分教师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就教学改革实践操作层面的问题给予具体指导,使学校和教师进一步明确课堂教学改革方向。10月,组织各学科教研员深入银川市城区和新城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吴忠市利通区、固原市泾源县课改实验区围绕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施对24所中小学进行了调研检查,召开教师座谈会10场次,学生座谈会4场次,家长座谈会10场次,教育行政反馈会6场次,听课93节,与实验教师交流反馈600人次,及时帮助教师解决课程实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推进了课改实验工作的深入实施。

2003年3月、4月和10月,组织各学科教研员先后到国家级实验区灵武市、自治区级首批实验区泾源县和第二批实验区青铜峡市等地围绕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的实施进行了为期24天的调研检查和指导服务,深入到农村、城镇等不同类型的12所中学、20所小学,采取听课、参与式评课、举办专题讲座、召开师生及家长座谈会、反馈交流会等方式,了解课改实验的实际情况,研究解决实验中的问题,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指导培训教师,对学校和市县在实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完成了国家级实验区和自治区级课改实验区课改实验情况调研报告。

2004年4月、5月、10月,组织各学科教研员先后到全区各市、县(区)(除隆德、彭阳、盐池三县外)就高中新课程方案实施的相关问题进行集体听课调研36天,共听评课1468节,举办讲座126场次,研究、指导高中学校在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005年5月、10月,到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五个地市及全区示范性高中围绕高中新课程实施现状调研32天,共听评课1386节,举办讲座118场次,收集和整理各地在高中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经验,促进了全区高中新课程的深入实施。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2001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宁夏灵武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自2001年秋季开始实施新课程方案。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为了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教研室积极参与灵武市国家级课程实验区的各项教学研究工作,主动指导自治区级实验区课程实验。教研室通过多次组织开展“同课异构”“一课多讲”“同课异班”“同课同上同评同反思”“两阶段两反思”等形式的课例研究活动,以及优秀教学反思、日记、课件、学生评语、创新试题评比等交流活动指导灵武市及自治区级实验区形成了“以校为本,校际联动,区域推进,整体发展”的教研工作思路,建立了学校教研组—学区中心组—片区协作组—市教研室统筹组—自治区教研室指导五级教研网络平台,保证了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推进,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合理转变,促进了全区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到2005年秋,全区各市、县(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分期全部进入新课程实施。

宁夏自2001年起在部分地区小学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为了保证小学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教研室研究制定了小学英语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出小学英语主要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主的教学目标,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对不同地区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到2004年秋季全区所有小学从三年级起全部开设了英语课程。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3年3月31日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新的高中课程改革培养目标是: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每一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每个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通过学分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规定每个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共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在选修Ⅱ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分方可毕业。

经教育部批准,宁夏被列为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首批实验省(区),从2004年秋季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为保证宁夏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进行,教研室从2003年3月开始深入调研,根据教育部2003年7月组织召开的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次研讨会精神和教育厅领导要求,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积极做好各项实验准备工作。2004年5月研究制定了《宁夏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工作实施意见》,对学校在组织管理、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学生选课指导、学生评价、教学实施和教学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指导意见。2004 年6月将《宁夏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工作实施意见》和教育部、教育厅相关文件及各项目组研究报告、部分学校案例编印成《宁夏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指南》发放到各学校,为学校新课程实施各项准备工作提供了依据。2004年9月、10月教育部、教育厅有关领导两次到银川、石嘴山、吴忠等地对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和指导。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05年分别组织开展了高中新课程13个学科的教学观摩研讨与交流活动,为推进全区高中新课程顺利实施提供专业支持,研究制定了《关于高一年级课程设置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学指导意见》《宁夏普通高中新课程学校教育质量监测方案》《宁夏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

【课堂教学质量工程】

“宁夏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宁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实际,由宁夏自主创新实施的涉及教学领域各方面的综合教学改革工程。“质量工程”自2000年10月开始全面实施,分为“一期”和“二期”两个阶段实施。从2000年10月至2004年6月为一期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实施阶段,2004年8月至2007年12月为二期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实施阶段。

一期“质量工程”实施的核心任务有三项:一是全面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工作,学习、宣传“质量工程”提出的课堂教学质量基本标准。二是依据课堂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广泛开展教师间的互相帮助和交流,实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达标”,保证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三是围绕教师“达标”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教学研究,积极推进学习、研究与教学实践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经过三年多的实施,一期“质量工程”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基本形成了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学校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在一期“质量工程”实施的基础上,二期“质量工程”进一步按照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修订了课堂教学质量基本标准,制定了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完善课堂教学评价、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任务和目标要求,力求通过二期课堂教学质量工程进一步使课堂教学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保证新课程教学质量。

二期“质量工程”的课堂教学质量基本标准是:上课准备充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准备充分教学设计合理),课堂活跃有序(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师生平等(师生相互尊重、沟通、理解),教学民主(学生广泛、主动参与,合理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学习方式,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教学实效明显(教学活动目标明确,并能达到目标,学习过程和结果统一,不同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二期“质量工程”把课堂教学研究作为核心,其课堂教学研究的四项主要内容是:(1)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质量基本标准”;(2)通过教学反思发现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3)如何将先进的教育思想、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行动并产生实际效果;(4)分析研究教学活动、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性,二期“质量工程”提出的六条研究方法和要求是:(1)倡导课堂教学研究与学习相结合、研究与评价相结合、教师的自主研究与合作研究相结合,使课堂成为实验室,教师成为研究者、反思者。(2)倡导将教学案例研究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提倡用录像技术,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研究。教师要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与评价;对课堂中发生的教学事件作出推断、解释,并能提出改进教学行为的合理建议。(3)每个教师都要上公开课、研究课,各级骨干教师必须在适当范围内进行课堂教学示范,学校领导和教研员要带头上研究课或示范课。一学年每个教师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或研究课,进行现场录像(没有条件可暂用录音),并对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相关资料应作为教师专业成长记录。(4)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与特点的研究,采用师生合作参与的方式进行学生课堂学习研究,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5)强调同行合作、进行开放式研究。开展课堂教学研究以学校为主,教研员要深入学校与教师之中共同研究。学校要向社会开放课堂,使家长参与课堂教学改革。(6)学校要有系统、有计划地开展以案例为基础的课堂教学专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共性及突出问题。

二期“质量工程”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是:(1)职业道德高尚和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专业知识扎实,文化背景知识丰富,具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2)具有良好的教学反思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能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行动,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3)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专业发展状况,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能与他人进行合作,学习实践性知识,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为了使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明确的工作途径和发展目标,逐步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教学研究氛围,将“二期质量工程”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标准暂定为三级(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初级水平):A.课堂教学达标,教学行为目的明确;关注教学过程,能够及时对教学进行有效调控;讲究教学质量、实效。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实际教学能力和效果有明显提高。B.制定可行的自我发展计划和行动策略,并认真实施,达成发展目标。C.学习教育理论,能将实践经验与书本知识逐渐整合,形成系统化的教学经验。D.养成教学反思习惯,针对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能发现和解决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处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级(中级水平):A.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教学实践性知识以及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具备成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业务能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B.具备教学反思能力,能以自身为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教育信念进行批判性反思,使自己的教学行为理性化。善于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能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使解决问题更具灵活性,新颖性。C.能理解教育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能正确把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动向,及时作出反应,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适应教育的变化。D.坚持终身学习,能与他人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沟通,善于听取不同意见、观点,准确发现自己及他人的优缺点,向同行学习,发展个人的专业实践性知识,并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三级(较高水平):A.形成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能根据学生的需要、个体差异及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B.能在不确定的教学情境中及时发现问题,把握问题的本质,采用最优解决方法,及时、灵活、有效地解决问题,具有独创性。C.能深刻理解教育教学的意义,能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带领学校教师共同解决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本校课堂教学质量。D.追求终身发展,在本校成为学习化组织的过程中,与教师共同学习、研究,分享经验,促进教师开发教学潜能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在专业发展过程中,自然成为教师群体中的核心成员,促进学校教师共同发展。

教研室围绕全区“质量工程”的实施和课改实验工作的全面开展,各个学科每年都组织召开专题教学观摩与研讨会,就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与交流。2001年4月,教研室在银川组织召开全区课堂质量工程评价人员研讨培训会,通过观看录像课、观摩教研员如何运用课堂质量基本标准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堂质量工程评议标准及具体评议内容,有500多名校长、教研员、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2002年8月,教研室在银川组织召开了由各地教研人员及“质量工程”基地学校校长80多人参加的全区教研员研修班。研修班采用讲座、讨论与参与式研讨相结合,对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教学科研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进行培训,并就“质量工程”如何进一步深化、中考评价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为进一步深化“质量工程”的实施,及时研究解决“质量工程”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推广“质量工程”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提高“质量工程”管理工作和教学改革的实效性,2002年11月在中卫市组织召开了全区中小学实施“质量工程”工作现场会,有42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典型课例分析评价、“质量工程”管理工作经验交流等形式,进行了片区大教研现场观摩,及时总结反思“质量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就“质量工程”如何继续实施提出明确要求。

同时,教研室针对全区课堂教学与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召开了一系列大型专题教研活动,有力的促进了“质量工程”的深入实施和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顺利推进。

2003年,在银川组织召开了全区中小学“校本教研”讲习会,聘请了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周卫、王洁及上海上南中学科研室施建华来宁讲学。全区各地有400多名中小学校长及教研人员参加学习活动。2004年11月中旬,针对高中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教研室分别在银川市、吴忠市组织了高中13个学科的教学观摩研讨交流活动,全区近2000多名高中教师参加研讨活动。2005年11月,为进一步推动二期“质量工程”和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教研室在银川市金凤区组织召开了全区实施“质量工程”,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校本教研现场会,400多人参加现场会。现场会通过观摩金凤区运用课堂教学录像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研究、运用光盘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教学故事”开展教学经验交流、运用课堂教学案例开展小专题研究等形式进行。

【课题立项及教研成果评奖】

为了推动全区校本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提高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在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01年制定了《宁夏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规划》《宁夏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管理办法》,制定下发了14类80项宁夏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规划课题,组织指导各市县(区)教研室和学校教师进行课题申报与研究工作。2002年全区首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有135个课题被评审立项,经过三年的研究,到2005年底有53个课题申报结题。经教育厅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审委员会评审《综合实践活动探索与研究》等8个课题被评为一等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活动实效性研究》等12个课题被评为二等奖,《转变教学和学法的研究》等17个课题被评为三等奖,《英语高考改革与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等16个课题同意结题,被评为鼓励奖。

2002年教研室组织灵武市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及自治区级课改实验区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科学新课程的开发与实验研究》,2005年底结题,宁夏研究报告在全国总课题组组织的结题交流活动中作大会经验交流。

2000~2002年教研室设计实施的有11个县(市、区)的19所学校参加的全体学生有效参与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初中教改实验课题,经过三年的实验研究,经区级、国家级专家验收通过结题。专家认为,“实验方法、研究途径具有科学创新性”,“其研究成果将对我国外语教育教学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和借鉴作用”。课题实验报告获宁夏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1年教研室研究制定了《宁夏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科教学论文评奖暂行规定》《宁夏中小学教研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办法》,并组织开展了关于“成功教育”的论文评选和“第一届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研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有72篇论文、70个全区教研工作先进集体和102位全区教研工作先进个人受到表彰(见表1,表2)。

2002年组织开展了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共有727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103篇,二等奖262篇,三等奖362篇)。2003年组织开展了全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案例与论文评比活动,有46篇案例38篇论文获奖。2004年组织开展了以课改实验和“课堂教学质量工程”为主题的2004年度全区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共有658篇论文获奖。

表1 第一届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研工作先进集体

表2 第一届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研工作先进个人

续表

【中考改革工作】

2005年研究制定了宁夏《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改变了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采取高中招生录取按照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两项成绩综合进行考核,使中考兼顾毕业和升学两个功能。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思想政治为必考科目;历史、地理、生物为选考科目,学生从历史、地理、生物三科中选考一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为闭卷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为开卷考试。学业考试命题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主要考察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能力,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信息技术教育以及平时学习成绩)、运动与健康、表现与特长四个方面。为了充分发挥考试评价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教研室适时地组织学科教研员对进入新中考的县区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现场培训和中考说明的宣讲解读活动。

【教材编写】

为推动“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的顺利实施,2002年编发了“课堂教学质量工程”《教研简讯》3期,及时总结推广各地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实施中的成功经验。为了有效引导学校课堂教学,2001~2005年编写了宁夏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同步基础训练》《假期生活》《学习之友》地方教辅用书。为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2004年组织编写了宁夏九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地方教材,2005年组织编写了地方教材《成长教育》(第一版),充实了我区地方教材的内容,满足了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工作】

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英特尔公司在共同推动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国际合作项目,教育厅于2002年正式与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开始实施项目,教育厅教研室作为项目在宁夏的省级执行机构,具体负责项目在宁夏的组织、管理、实施、监测评估、业务培训、研究与指导,培训教材和光盘的分发,颁发结业证书等工作。

为了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与使用能力,促进受训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促进教师将教育理念、方法、手段与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的能力,激发教师将培训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项目从2002年至2005年先后在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五个地级市共计培训学科教师21068名(计划外300名),骨干教师10名,主讲教师220名(计划外20名),职前师范生1500名(计划外100名)。该项目仍将继续在宁夏实施。

【培训工作】

承担师资处组织的大型培训讲座活动有:

2002年承担了新课程标准学习的培训,有2000多人参加培训活动,协助发展规划处完成日本宋庆龄基金会宁夏山区女教师培训讲座任务,为期10天,培训教师120名。2003年承担自治区级实验区教师通识、课程标准及各科实验教师教材培训,参加灵武国家课改实验区第三轮实验教师培训,完成小学英语寒、暑假教师培训任务,5600多名教师和教研员参加培训。2004年各学科教研员承担新课程教材教法培训,幼教、音乐、体育教研员还承担了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培训教师和教研员6400多人次。2005年各学科教研员承担全区高中新课程标准解读及教材培训任务,培训教师和教研员4000多人次。

【空中课堂】

2003年5月,为预防“非典”,教育厅组织开设了“空中课堂”,教研室负责安排组织课堂教学。从5月9日至5月22日每天开设24节课,共336节课,涉及中小学5个学科的10个年级,共有48位教师参加授课。教研室承担了方案制定、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计划、选用教师、指导教师备课等一系列活动,为抗击“非典”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组织机构与负责人】

2005年在编人员25人,在岗23人,专业技术人员(学科教研员)20人,其中高级教师18人(2名特级教师,3名国家级骨干教师)。

主 任:贺弘炜(2001年~)

副主任:朱正平(2001年~2005年)戴冰青(2001年~2004年)

撰稿:马学梅

审稿:贺弘炜

《宁夏教育》杂志社

【概况】

宁夏教育杂志社主要职责是编辑出版《宁夏教育》刊物,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自治区教育政策法规,研究宁夏教育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推动宁夏教育改革,促进宁夏教育事业健康发展。2001~2005年《宁夏教育》期刊共出版60期,约发2500篇稿件,计800多万字。刊物由2001年的每期64页码稳妥发展到80页码,不仅排版总字数逐年增加,而且总印张也逐年增加。《宁夏教育》刊物有印刷版、光盘版、中国知网版三种形式,印刷版发行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宁夏所有中小学均有订户);光盘版、中国知网版主要在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等部门发行。据2005年统计,《宁夏教育》期刊在“中国知网”的机构用户达2878个,分布在14个国家和地区。

宁夏教育杂志社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狠抓质量效益,《宁夏教育》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是西北五省教育厅主管的刊物中唯一进入“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的期刊。是宁夏一级期刊,在宁夏新闻出版局历次期刊质量考评中,《宁夏教育》是唯一每次获一等奖的优秀期刊。

【刊社规范建设】

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在指导思想上,《宁夏教育》杂志社在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前提下提出了自己的办刊理念。这些理念既符合办刊理论又得到了期刊管理部门的肯定,并多次作为经验推广介绍。概括起来简单说有:在刊物质量方面努力增加“四个含量”(即思想含量、文化含量、信息含量、艺术含量);在内容上追求“三贴近”(即贴近教育、贴近教师、贴近教材);在文风上重实忌虚,倡导“短、实、深、活”,努力增强“指导性、实用性、可读性”;在办刊目标上力求“优、特、新、热”,坚持“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要“抓活鱼”。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了《板块负责人工作职责》《值班编辑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了“三审三校制”,增设了“审读制”“轮校制”“三会制”(编前编后会、信息交流会、民主评刊会)等。加大策划力度,根据自治区教育事业发展形势,根据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工作需要,每年底对来年的工作做出策划,刊物结构形成了教育、教学、博览三大篇的框架,下设结合实际的数十个子栏目,从而更为有效地增强了刊物的指导性、实用性、可读性。

建设单位文化。根据出版物社会影响大、政策法规要求高等特点,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学习研究新知识、新问题,需要真诚与人合作、善于听取各种不同意见,需要甘为人梯、兢兢业业的精神,需要具有编辑能力、创意策划、敏锐鉴别、市场营销等一专多能等要求。杂志社明确提出了“以三种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为核心,坚持精益求精、精诚合作、团队意识,追求学习型、研究型、一专多能”的单位文化。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一“单位文化”已形成杂志社人员的共识,并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为了提高管理效能,加快事业发展,杂志社采取了一些措施。制定并完善了《宁夏教育》质量效益保障措施,确定连续抓了五个“质量效益年”和五个“品牌战略年”。加强学习,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并把学习经常化,制度化,学习方式继续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系统学习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了同志们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加强队伍建设,建设好编辑队伍、作者队伍、发行队伍。强化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精心策划,从细微处着手,严格要求,把每一件工作做实做好。按照政策和出版工作的专业要求,积极解决人员紧缺的问题,聘请兼职特约编辑。

【宣传报道】

关注宁夏教育事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配合教育厅中心工作进行宣传报道。杂志社紧密围绕自治区教育工厅的中心工作,开设专题报道、本期话题等专栏,做好宣传报道服务,突出重点、阐释政策、沟通交流、正确引导,营造全社会关注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舆论氛围。诸如:“两基”攻坚创建教育强区工作的宣传报道;切实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及宣传报道;探讨教育管理方面的新理论、新观点,总结教育管理新经验、新方法,传播前沿管理理念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技能,为提高全区教育管理水平服务,为全面提高校长综合素质服务;总结宣传教师教育的成功经验,探讨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进一步研究课程改革进程中教师所面临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学行为的转变所带来的困惑与挑战,提高现代教育理论素养及实施新课程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教育科研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落实德育为首的地位,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着重研究新问题,宣传推广新经验、新方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研究班团队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探索班主任工作,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总结经验,提供多样方法,研究问题学生的思想、态度、心理、情感并寻找转变问题学生的规律;着眼于提高研究民族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民办教育的质量及效益,研究解决民族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发展改革中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等等。同时刊物的光盘版、网络版在宣传宁夏教育的发展方面也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区的课程改革,2005年,杂志社组织有关专家,精心策划,编辑出版了《课程改革读本》,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评价,有效地促进了我区课程改革的发展。在2004年和2005年完成了教育厅党组交办的编写、编辑、校对、印发《扫盲教育读本》一套六本和《走进小康丛书》一套八本,提高全区扫盲教育成果。

【获奖情况】

宁夏教育杂志社在2001年至2005年期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1年11月,《宁夏教育》期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核批准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2年1月,宁夏教育杂志社被全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领导小组评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先进单位”,是年6月,《宁夏教育》期刊被宁夏新闻出版局评定为“宁夏第三届社科期刊质量评定优秀期刊”,定为“宁夏一级期刊”。2004年8月,《宁夏教育》期刊被宁夏新闻出版局评定为“宁夏第四届社科期刊质量评定优秀期刊”,再次定为“宁夏一级期刊”。2005年6月宁夏教育杂志社支部被自治区教育厅评定为“先进基层党支部”,当年7月宁夏教育杂志社被自治区教育厅评定为首批文明单位。

【组织机构与负责人】

宁夏教育杂志社有编制11人。

总编辑、社长:高鹏飞(2001年~)

副总编辑:石凤朝(2001年~)

撰稿:石凤朝

审稿:高鹏飞

宁夏电化教育中心 宁夏教育电视台

【概况】

宁夏电化教育中心、教育电视台一套机构两块牌子,是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设有办公室、新闻部、专题部、总编室、技术部、电教部、资源中心、广告部八个部门,在编人员44人。

宁夏电化教育中心以项目促发展,先后组织实施了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和中国/加拿大“加强中国西部基础教育能力”项目,提升了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能力,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宁夏教育电视台是全国11个省级教育台之一。2005年5月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教育厅、宁夏广播电影电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宁夏教育电视台节目全面进入市、县(区)有线网的通知(宁教电[2005]87号),解决了宁夏教育电视台在全区各市县有线电视网的落地问题,实现了节目全区覆盖,日播出节目18小时。每天安排播出的节目中教学类、科教类、社教类、科普、少儿等节目占节目总量的60%,教育专题为节目主体。

【电化教育】

2001~2005年,宁夏电化教育工作主要开展了远程教育项目、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和全区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评比活动。推动了全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1.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现代远程教育项目:2002年3月全面启动的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合作开展的“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简称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目的是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的部分学校建立现代远程教学示范点,接收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的信息资源,实现对INTERNET离线浏览,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在当地学习、进修和获得丰富教学资源的条件,促进“普九”和教育质量提高,以学校为知识传播源,向社区辐射,传播农村实用技术、经济信息和文明生活方式,建设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此项目2005年评估结束。

项目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和港澳台事务办公室领导,中央电教馆具体实施。宁夏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宁夏电化教育中心,张增仁为办公室主任,宁夏电化教育中心为项目的实施组织单位。在宁夏原州区、西吉县、同心县、盐池县、海原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8个国家级贫困县实施,共建立教学示范点600个。其中:中学170个,小学430个,覆盖人口238万,受益教师20847名,受益学生466090名。项目为每个教学点提供一套卫星接收设备,培训一名骨干教师。项目经费由中央下拨到宁夏大学设立的“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中心”,两期培训经费是228万元,教师培训人均3800元。主要支付宁夏大学“培训中心”承担的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辅导教师、一线教师教学过程的费用及学员食宿、交通费等。两期培训参加的项目县有原州区、西吉县、同心县、盐池县、海原县、泾源县、隆德县、彭阳县。第一期从2002年4月15日开始到7月5日结束,分4期完成,每期15天。第二期从2002年12月5日开始到2003年6月22日结束,每期20天,分5期完成培训。先后培训教师600多名。这600多名学员返校后,在本县的设备安装调试中,发挥“传帮带”作用,使项目资源及时应用在教学中。

2003年,宁夏电化教育中心下发了《关于实施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再培训”的安排计划》(宁电教字[2003]12号),举办了两期项目“一线教师”和项目学校校长“再培训”。一期项目四个县于2003年10月至11月完成,二期项目四个县于2004年7月5日至17日完成。共培训学员1362名,培训校长600人、教师1200人,技术人员162人。

项目由宁夏地方配套投入经费400万元,每个项目县50万元。主要用于解决各项目县600所实验学校配套使用的电视机、打印机、UPS电源、供电系统和教师培训费用。各项目县地方配套投入经费总计169万元,用来购置电视机、VCD/DVD、计算机、打印机,刻录机、PC—TV转换器、音视频转射频转换器,网卡、网线等,共计797万元(见表1)。

表1 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县项目校设备配备统计表

2005年项目通过了国家评估验收,宁夏电化教育中心被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中央电教馆授予先进集体,张增仁、王娟被授予先进工作者。

2.中国/加拿大“加强中国西部基础教育能力”项目:2003年3月,加拿大国际发展署考察组与教育部部分司局领导赴宁考察远程教育实施情况,考察组通过对自治区同心县、盐池县、青铜峡、固原县、西吉县等地实地考察后,决定将固原、西吉两县定为中国加拿大合作项目县,中加“加强中国西部基础教育项目”(简称CIDA)。以我国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全国远程教育项目为基础,旨在提高项目地区学校实施课程改革和使用远程教育技术的能力,以对基层教师的远程培训作为基本内容来促进地方基础教育的改革,进一步推进远程教育在西部地区的推广。该项目在宁夏、四川、新疆三省实施,项目共有360个项目点,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原州区和西吉县建立了191个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示范点,占项目点总数的53%。宁夏电化教育中心负责组织此项目的实施。项目主要任务是通过加强对传媒的利用,尤其是电视、电脑的运用,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通过加强收看中国教育电视网播放的远程教育节目,提高教师素养和学历水平,通过加强项目县教育传播网的建设,成立远程教育资源在职教师培训中心,增强中小学教师对远程教学资源的利用,提高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加强两县卫星地面接收站的硬件维护,争取每个乡镇学区都建立起卫星宽带网络地面接收站,以提高收转远程教育节目的质量,为宁夏南部山区中小学进入“校校通”工程打下基础。通过以项目县教育台和地面站为基点,转播中国教育电视播出社区教育节目,提高社区学校的质量,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此项目实施以来共培训教师12万人次,受益学生13万。

2005年9月起实施一年的宁夏电化教育中心申报和实施了中加合作项目“学习支持中心有效运转的实验”课题。参与课题研究的项目县是原洲区、西吉县的4所中学和6所小学。课题研究先后调研3次,写调查报告2篇,制作专题片一部。在加拿大和中国教育专家的引领下,宁夏电化教育中心完成了CIDA项目中“教育领导课程”,并一次性通过了专家审定,上传中国远程教育网作为项目教材使用。

在做好项目同时,宁夏电化教育中心抓好教育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课件制作、电教论文、教学设计评比、优质课录制、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信息培训,促进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节目播出】

2001~2005年是宁夏教育电视台发展的重要时期。几年来宁夏教育电视台开始了播出系统数字化建设,增加自办节目量,对节目重新定位和改版,专题类节目制作逐渐走向成熟,播出节目实现了全区覆盖,并开始走向全国,受到同行关注。

【设备改造】

2002年以前宁夏教育电视台播出设备一致沿用家用大1/2录像机作为播出信号源,节目的存储是大1/2的录像带,采用人工切换节目源,播出切换为矩正“手动模式”。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播出信号不稳定,技术指标达不到播出要求,最重要的是节目播出不安全。2001年经组织技术人员论证,10月参加了全国电视技术设备展销会,在会上对各类播控设备进行比价分析,确定了安徽现代A-8000自动播控机。2002年5月对播出设备进行了改造。正式将“手动播出模式”更换为“自动播出系统”。为了保证播出机房的用电安全,2002年7月安装了UPS不间断电源,更新了机房控制柜,装修了播出机房。10月购置APS-8000非线性编辑系统。为保证节目安全播出,2003年3月又建立了两路供电系统,还购置汽油发电机作为备份电源。从此宁夏教育电视台节目播出的技术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标志着宁夏教育电视事业迈上了新台阶。

【自办栏目】

2001~2005年,自办栏目以宁夏教育新闻和教育专题节目为重点,主要有《宁夏教育新闻》《教育访谈》《塞上园丁颂》《班主任话题》《校园采风》《校长集中营》《阳光大地》《高考快讯》《案与法》《电信与您》《人生起跑线》《小康之家》《奇趣大自然》《大陆桥》《精彩宁夏》《平安119》等,自办节目占节目总量的25%左右。《宁夏教育新闻》《教育访谈》《高考快讯》开播至今成为品牌节目。

【教育专题片】

2002年10月,宁夏教育电视台参与由中国教育电视台牵头拍摄的《身边的科学》系列节目的拍摄,由宁夏教育电视台拍摄的《身边的科学》系列节目之“古老的水车”获得中国教育电视协会颁发的2002年全国优秀教育电视节目特等奖。2003年,由宁夏教育电视台拍摄的《身边的科学》系列节目《沙漠》《沙尘暴》《骆驼》获得中国教育电视协会颁发的2003年全国优秀教育电视节目特等奖。2004年,宁夏教育电视台参与由中国教育电视台牵头拍摄的《身边的科学》系列节目之《会唱歌的沙———鸣沙现象探秘》获得中国教育电视协会颁发的2004年全国优秀教育电视节目二等奖。同年10月,中国教育电视协会年会在宁夏召开,从此宁夏的教育电视事业跨出宁夏走向了全国。

【社会效益】

2003年,宁夏教育电视台实现了节目全区覆盖,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2003年4月,SARS(“非典”)突然降临。由于疫情来势凶猛,防范难度较大,全区大部分学校中小学被迫停课,自治区教育厅决定利用宁夏教育电视台覆盖全区的网络优势和专业台的长处开播《空中课堂》栏目。《空中课堂》采取直播形式播出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语、数、外、理化各门功课。“非典”期间《空中课堂》每天播出节目十几个小时,对稳定学生心态、保证学生继续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中国教育新闻对宁夏教育电视台开播的《空中课堂》进行了宣传报道,对宁夏教育电视台面对“非典”作出的快速反应予以充分的肯定。2004年,宁夏教育电视台购买了索福瑞收视调查统计数据,可以科学、及时地掌握节目在全区的收视率。同时,宁夏教育电视台加大了广告管理力度,对广告的审查管理列入节目管理的范畴,得到了自治区广电管理部门的认可。2005年,宁夏教育电视台承接了全国普通话大赛宁夏赛区活动,该活动投入20多万元的经费,动用了宁夏教育电视台的大量人力物力,荣获全国普通话大赛最佳赛区和“推普”工作突出贡献奖。通过大赛有4名选手进入全国普通话大赛前36强,1名选手进入前12强成为全国普通话推广形象大使。宁夏教育电视台通过承办全国普通话大赛宁夏赛区的活动,对宣传宁夏教育电视台,打造宁夏新形象提供了平台(见表2,表3)。

2005年椐索福瑞收视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宁夏教育电视台年平均收视率已居宁夏地区前列,宁夏教育电视台已跻身成为宁夏两大省级媒体之一,其影响面和宣传效果不断提高,公共教育影响力不断扩大。

表2 2001~2005年宁夏电化教育课件制作、电教论文、教学设计评比、优质课录制统计表

续表2

表3 2001~2005年宁夏电化教育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培训统计表

【组织机构及负责人】

2001~2005年,宁夏电化教育中心、宁夏教育电视台负责宁夏远程教育、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宁夏教育新闻和专题节目等工作。

台 长:张增仁(2001年4月~)

副台长:马旭光(1999年3月~)

候庆伟(1999年3月~)

付 彬(2003年10月~)

撰稿:李秀芝

审稿:张增仁

宁夏教育贷款项目办公室

【概况】

1994年,宁夏教育贷款项目办公室(以下简称贷款办)因实施世界银行贷款第二个贫困地区基础教育项目而成立,系宁夏教育厅直属的事业单位,1998年被批为副处级事业单位。2004年3月,宁夏教育贷款项目办公室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学生贷款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学贷中心)和宁夏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的服务机构财务联组(以下简称财务联组)三个部门合署办公。

贷款办承担着宁夏教育外资贷款项目管理工作、宁夏高校贫困学生的助学贷款管理工作和教育厅直属事业单位财务工作。

2001~2005年间,贷款办实施了“世界银行贷款第四个贫困地区基础教育项目及秦巴教育子项目”“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和“日元贷款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项目”。

【世界银行贷款第四个贫困地区基础教育项目暨秦巴教育子项目】

2002年,启动于1997年的“世界银行贷款第四个贫困地区基础教育项目及秦巴教育子项目”(以下简称“贫四”项目)全面实施完毕。“贫四”项目总投资为318.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644.85万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额为150万美元,配套资金168.7万美元。“贫四”项目实施期为5年,覆盖西吉、海原、泾原、同心4个国家级贫困县,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宁夏南部贫困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

“贫四”为项目县翻建校舍1.22万平方米,扩建校舍2.23万平方米,大修校舍1.51万平方米;项目共招标采购图书26万册;购置课桌椅5490套(双人);采购35套小学2类和232套小学三类教学仪器;培训各级各类人员1508人次,其中培训各类教师1069人次,中小学校长327人次;资助特困生584000人次。项目的实施改善了覆盖区小学的办学条件,使项目覆盖的学校达到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消除了项目覆盖学校的危房,配备了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课桌椅,培训校长、教师及各级教育管理人员,资助了特困生,为项目覆盖的4个贫困县的“两基”攻坚奠定了基础。

【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

2004年2月,宁夏启动实施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项目(以下简称“贫五”项目)。“贫五”项目总投资2125万美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1500万美元,国内配套资金625万美元(宁夏财政为山区项目县配套资金180万美元,川区项目县自筹配套资金445万美元)。“贫五”项目实施期为5年,覆盖全区22个县。“贫五”项目土建工程共投资1157.1万美元,占总投资的54.45%。土建工程的建设内容包括小学、初中校舍新建、扩建、改建和大型维修等,计划建设校舍156304平方米。计划新建设项目学校145所,其中111所小学和34所中学。

2005年底,完成土建面积150,051平方米,建成学校142所,其中小学109所,初中33所,全部完工交付使用;通过“贫五”项目土建工作的实施,项目县中小学生均建筑面积提高到4.66平方米和3.89平方米。“贫五”项目的土建工程和课桌椅招标采购工作全面完成。为山区项目县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奠定了基础。

【日元贷款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项目】

2002年,宁夏日元贷款“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项目(以下简称“日元项目”)启动实施。“日元项目”是利用日本国际协力银行日元贷款,旨在改善宁夏大学和宁夏医学院的办学条件。“日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教学楼、实验楼等土建工程建设,增补、更新基本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资料采购以及人员培训。“日元项目”总投资30268.74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17335.78万元,人员培训796.51万元,仪器设备投资10380.88万元(含图书资料投资727.88万元)、不可预见费用1755.56万元。资金筹措方案是利用日元贷款2213万美元(计人民币18367.9万元),学校自筹资金11901.52万元。“日元项目”研修培训子项目已经有两批共20人次研修人员赴日本研修。

2005年5月,宁夏大学首批7名研修人员抵达日本岛根大学;12月,宁夏医学院6名教师赴日本岛根大学医学部开展为期一年的研修;

2005年底,宁夏大学“日元项目”的大学生活动中心主体结构基本完成;经管学院楼土建施工基本完成;艺术学院楼主楼部分装饰工程已完工,音乐厅部分主体结构完成;工科实验B楼主体部分已经完成,装饰工程正在施工;工科实验C楼除玻璃幕墙外,其余工程基本完成;中日联合研究所落成典礼。宁夏医学院“日元项目”的综合教学楼建筑面积17969平方米,科技实验楼建筑面积8991平方米,教学实验楼建筑面积8991平方米,工程均在建设中。

【宁夏回族自治区学生贷款管理中心】

2002年10月,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学生贷款管理中心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管理体制方案〉的通知》(教人[2000]4号),宁夏回族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学生贷款管理中心》(宁编办发[2002]231号)的文件,批准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学生贷款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学贷中心),学贷中心不定级别,亦不核定领导职数,从宁夏商业学校调整全额预算事业编制4名。

截至2005年底,宁夏教育厅与宁夏农业银行和银川市商业银行签订《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合作协议》。宁夏12所区属高校的14700贫困家庭学生,约占在校生总人数的30%,经办银行审批贷款人数为1722人,审批金额为780.18万元;实际发放人数为1444人,实际发放金额为606.7万元。

【组织机构及负责人】

2001年~2005年教育贷款项目工作由宁夏教育贷款项目办公室负责。

主 任:杨文刚(2000年~2004年3月)

刘志扬(2004年3月~)

撰稿:王冬

审稿:马旭光

自治区教育厅教育装备供应站

【概况】

2001年至2005年,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和《宁夏教育事业“十五”发展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精神及新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要求,自治区教育厅条件装备办公室组织人力于2001年3月始,深入山川学校调查研究,征求有关专业人员的意见,结合实际,先后制定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教育技术配备标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评估细则》《宁夏高级中学艺术教育教学器材配备标准》(试行),并以教育厅文件形式下发各市、县(区)。这些文件的落实,对全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配备、管理、使用等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加快全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步伐,提高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好管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具有基础性的参考依据。2002年3月,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开展扶贫活动的有关精神,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支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经自治区教育厅研究决定,成立“宁夏教育捐赠中心”。主要职责是:在教育厅教育捐赠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负责接受社会各界向教育的各类捐赠。对捐赠的物资及资金进行统一管理,按照捐赠者的意愿,确保捐赠物品及资金实行专账管理。定期向社会公布捐赠物品及资金的情况。具体组织全区性的教育捐赠活动。中心挂靠在教育厅条件装备办公室。

【实验室建设】

2001年,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暂行办法》,全区中小学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数量,实验设备数量,教学仪器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配备(见表1)。

新建实验室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和《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1999]640号要求施工。实验室和仪器室要做到采光充分,供电合理,上下通水,排风良好。实验室应建立实验档案,以利于积累资料,总结经验。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实验室,以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和复习实验。实验室管理人员应积极研究和改进实验装置,配合教学自制教具,增强实验效果。

表1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标准

续表1

(注:1.“★”为选配;2.学校规模超过30个班的增加实验室各一间。)

2003年12月31日,为加快全区城镇中小学校实验室建设工作的步伐,提高办学水平,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实验室建设、管理和开展实验教学的新要求。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工作分类推进与评估指导意见》(教基[2002]16号)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评估细则》有关要求,自治区教育厅决定从2004年第二季度起,对全区城镇中小学校实验室建设工作进行评估认定。评估认定的范围:全区城市和已实现“普九”地区的城(镇)高(完)中、初中、完全小学。内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评估细则》(宁教备[2002]50号)中“中小学校实验室评估细则”。标准:凡列入评估认定的学校均要按照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标准》(宁教(条)发[2001]48号)中规定的Ⅰ类标准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暂行办法》(宁教备[2001]221号)进行评估认定。程序是评估认定小组进入学校后,先听取学校实验室建设工作汇报(时间:20-30分钟);评估认定小组依据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颁布的有关标准,实地查看、测量、核对、访谈,并认定各项内容评估结果。评定小组根据评定情况向学校反馈意见。待全部评估认定工作结束后,对符合Ⅰ类标准的学校授予自治区实验室合格学校。

【实验室管理制度】

2001年10月28日,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提高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水平,使现有教育技术装备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教育厅制订《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指出: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及教学和教材的改革,必须做好剔旧和更新换代工作,以逐步提高学校的装备水平。要求各地有关部门和学校,应遵循国家的采购政策,坚持分级计划、统一采购原则,择优购置教学设备、器材,反对不正之风,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入学校。要求各地在督导评估学校时,应把教育技术装备的配备、管理和使用作为一项重要的评估内容。

自治区教育厅指定条件装备办公室为全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业务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贯彻国家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制定自治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制定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用房、设施、仪器设备配备方案及规范,并组织实施;提出各类专项教育技术管理人员具体的配备标准,并组织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制定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负责组织实验教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与管理的业务督导与检查、评估,负责基本情况的统计工作;负责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年度计划的汇总、组织采购供应、质量管理和效益评价工作。并指导各类中小学开展自制教具活动。

市、县(区)教育局(教委)要指定或设置负责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股(室),并设置专职人员,其主要职责是:拟定本市、县(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教学仪器设备资金筹集,编制年度配备计划,组织和落实仪器设备到校;制定本市、县(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制度和办法,组织检查评估和经验交流,会同有关部门督促、检查学校实验教学的开展情况;负责本市、县(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建档及有关统计报表的汇总和填报工作。并要求学校有一名校长分管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教学规模较大的学校应有机构统一管理,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经费落实,及时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各级领导、学校应切实抓好实验、图书、信息技术、艺术、体育、卫生等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应具有与学校类别相适应的学历和评聘相应的技术职称。力争达到宁教(条)发(2001)第48号《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要求,并保持相对稳定。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是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各级领导和学校在政治上要给予关心,工作上给予支持,在职称评聘、晋级、进修、住房等方面应与任课教师一视同仁;合理计算他们的工作量;解决好所需劳动保护和专业保健用品;坚持实行培训合格上岗制度。教育技术管理人员应努力钻研技术和业务,充实更新知识,有高尚职业道德,有过硬本领,爱岗敬业,勤奋工作。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实验室管理方面,教学仪器是国家财产,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物质条件。学校领导要经常对师生员工进行爱护教学仪器和节约实验材料,做好实验的教育。调入、购入、捐赠的实验设备、仪器,要按照物资管理规定建立教学仪器设备总账和分类明细账以及教学仪器设备登记册(一式三份,实验室、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各一份)。实验室要建立各项管理制度,仪器定位柜存放,仪器定位卡、标签规范,贴放整洁合理。实验室财产每学期应清点一次,每学年盘存一次,做到账物相符、账账对应,根据需要及时补充。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对教学仪器进行常规保养,按不同性能与要求做好保管工作,以保持教学仪器经常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对损坏的仪器要及时修复,以延长使用年限。实验设备、仪器的报废、报损,需按申请、审批、注销的程序办理。要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切实做好防火、防盗工作,有毒有害的药品按规定专柜存放。并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操作教育,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实验室应备有急救箱,实验教师和管理人员应熟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2004年12月30日,为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意见》精神,自治区教育厅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器材检测认证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凡是进入宁夏区内经营销售教学仪器设备、器材的厂商,必须到宁夏教育厅条件装备办公室办理认证手续,在验明企业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测合格证等证件后,由天津装备办公室出具销售许可证方可在宁夏进行营销。教学仪器设备、器材的采购必须实行集中招标采购,集中检测验收。对不适宜招标采购而又急需补充添置的零星物品,可以自行添置。无论集中采购,还是零星添置,都应首先确定所购产品必须是经教育厅条件装备办公室认定的产品,不允许私自采购“三无”产品或粗制滥造的伪劣产品。教育厅和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将不定期地到各中小学校进行检查,如发现有违犯上述规定的,将依据情况对当事人和主管领导提出批评,责令限期予以纠正,情节严重,直接造成经济损失的,要进行通报批评,直至追究责任。

【图书馆(室)建设及管理】

2001年,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暂行办法》,图书馆(室)要根据学校规模、藏书数量按《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规定的面积指标逐步建立和完善藏书室、学生阅览室和教师阅览室。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及设备设施达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学校藏书建设应结合本校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书刊资料选购标准,复本量标准及剔旧原则、补充藏书应有目的性,要针对本馆(室)的方针、任务和收藏范围,考虑本馆(室)读者的实际需要,尽量做到馆藏的图书能在图书馆(室)内流通,发挥其作用,提高利用率。同时,应坚持藏书建设的思想性原则,保证藏书质量。学校图书馆(室)应优先采集教育部、自治区教育部门评审推荐的图书。图书量达到《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的要求,且结构合理。图书馆(室)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配备(见表2)。

图书馆(室)的管理方面,应建立书刊总括登记、个别登记、注销登记三种登记制度并坚持执行。有保存价值的主要期刊应按年度装订成册,进行财产登记并编入藏书。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对图书资料进行书刊分类、书刊著录、书刊排架,并按分类顺序排架。目录设置时,以卡等目录为主。中学图书馆(室)应设书名目录和分类目录,有条件的可增设著者目录;小学图书馆(室)要设分类目录或书名目录。及时做好进馆新书的保护、破损图书的修补装订工作,丢失损坏的图书应进行注销登记。注意保护图书馆(室)的整齐规范和清洁卫生。剔旧是提高藏书结构的重要手段,应根据各学校实际确定剔旧原则。图书馆(室)本着勤俭办馆(室)的原则,加强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书刊外借、阅览、丢失、损坏赔偿等项规章制度及图书馆(室)岗位职责。

表2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续表2

读者工作方面,学生阅览室应保证每周开放十学时以上,中学图书馆(室)和条件较好的小学图书馆(室)应给学生办理个人借书证,不提倡分班外借、阅览。应逐步达到70%以上的学生到图书馆(室)借书,90%以上的学生到图书馆(室)阅览。要按时张贴报纸,经常推荐新书,及时提供教学参考资料,解答师生咨询,开展书展书评活动,交流读书心得,并注意发挥班级图书角、图书箱的作用。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认真上好阅读教学课(包括:基本阅读教学课;图书和图书馆知识教学;工具书作用方法指导;图书馆道德与读书卫生;本校藏书结构介绍;以及其他阅读教学课),有条件的学校应将阅读教学课纳入教学计划。同时,要积极进行或参加教育科研活动,开展馆标协作,加强信息交流,实现文献信息资料共享。

【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及管理】

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建设:2001年,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暂行办法》,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建设应从满足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设和学校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分步实施。全区县城以上中小学到2010年建立校园网;其他类别学校需建设信息技术教学系统。装备要求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配备(见表3)。

《暂行办法》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教育技术装备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装备的工作指导。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条件和设备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地合理配置各种常规教学仪器设备和信息教育技术装备;要纠正装备工作中“重硬轻软”、盲目追求高档次、不求务实、与教育实践严重脱节的倾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网络室及网络的常规管理:要注意身边的维修保养,对设备故障及时请专业人员维修,对人为造成的损失应明确责任,严格执行赔偿制度。设备调出或报损,需经学校领导审核同意,并报本地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审批备案。同时要切实做好病毒防治,管理人员、教师所拷贝软件应确保来源可靠。学生不得自带软盘上机,使用软盘应由学校统一管理。一旦发现计算机染毒,应立即隔离,请专业人员处理。要充分发挥机房的效益,除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外,还可开展计算机兴趣活动、组织教师培训,课外对学生开放,对社会开放。已建立局域网络的学校,要安排熟悉网络知识的人员管理网络,确保可靠、安全进行。建立校园网的学校由网络管理中心负责全校整体网络管理,确保各项管理、教学软件正常运行,信息交流畅通。并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关于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各项规定,制订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确保网络安全。

表3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信息教育功能室建设标准

(注:1.“*”为选配,“√”为应配;2.教师电子备课室可兼课件制作室和信息教育资源库;3.建立“三个系统”的学校应设置主控室。)

计算机软件建设及管理:购买软件应结合教学实际,选择针对性、实用性强的软件。要重视软件的应用和管理,学校应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充分使用和管理现有软件。学校应建立有一定数量、高质量的课间制作材料库,以便教师在自行制作辅导教学软件时调用,充分满足校园教育教学需要。各学校的应用软件建设应符合统一数据规范要求,采取分布式多层次方式,逐步建立校内教学数据库,以便数据共享,信息流通及网际互联。

【体卫艺室建设与管理】

中小学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场地、卫生室数量及器材设备配备要求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配备(见表4)。

重点中学、小学应逐步建立电子琴教室,学校应创造条件组织校级乐队、舞蹈、合唱团。音乐、美术、体育场(馆)、卫生室的建设应按照国家标准《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和《农村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建标[1999]640号)及其他建筑要求施工。

体卫艺设备器材是国家财产,学校领导要经常对师生员工进行爱护设备器材的教育。各市(地)、县(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音乐器材室规则、美术器材室规则、体育器材室规则、卫生室器材规则等管理制度,以及安全防护制度,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调入、购入、捐赠的体卫艺设备器材要按照物资管理规定进账。音乐、美术、体育、卫生器材存放应定位、定柜。各室财产每学期应清点一次,每学年盘存一次。做到账物相符、账账对应。对设备、器材进行常规保养,涉及学生安全的说不清楚应经常检查,对损坏的器材要及时修复,以保证设备安全,延长使用年限。各室设备器材的报损,需按申请、审批、注销的程序办理。报废报损设备器材应建立报销登记制度。应充分发挥艺体设备效益,按教学大纲开足并上好艺术、体育课,使现有的设备器材发挥最大的效益;有条件的学校应组建艺术、体育代表队,利用课余进行训练,形成传统,每年举行一次以上大型艺术、体育活动,经常开展小型多样的艺术、体育活动。

表4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音、体、美、卫生室建设标准

(注:1.“*”为选配;2.市区学校的运动场地视情况而定。)

【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2001年2月20日,为适应全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加快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步伐,进一步规范全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逐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整体水平,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和《宁夏教育事业“十五”发展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精神及新教学大纲要求,自治区教育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并下发《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宁教(条)发[2001]48号)(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包含建设标准和配备标准两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标准》的适用范围是教育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各级各类中小学,职业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可参照执行。主要内容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标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音、体、美、卫生室建设标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信息教育功能室建设标准》。《标准》对小学和初中提出了三种配备方案,对高(完)中提出两种配备方案,供各地不同条件学校选择采用。其中,第二种配备方案是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需的、基本的,各地应努力达到。经济状况较差、学校规模较小的初中、小学,可暂时按第三种方案配备,并应积极创造条件尽早达到第二种方案的配备要求。第一种配备方案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较充分的条件,条件较好的地区和学校应参照第一种方案配备。《标准》对教学仪器、设备的配备数量是按24个教学班,中学每班50人,小学每班45人的需要设置的,由于全区学校规模差异较大,班额人数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适当调整。《标准》对专用房屋的使用面积是根据不同类别学校完成各科实验教学或仪器设备、图书管理所需要的基本标准。各地在新建各类专用房屋时一定要达到《标准》的使用面积,以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实验桌、仪器柜、准备桌、演示台、书架、期刊架的规格以及各室的排布应参照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颁布的《中小学教室设备规范图册》中的有关规定。各类学校实验室、图书馆(室)的技术管理人员的配备应达到《标准》中的要求。信息教育技术管理人员的配备应达到每室1人;建立校园网络系统的学校应配备网络管理技术人员1人。24个教学班以上的高(完)中、初中应配备体育室管理人员2人;其他高(完)中、城市初中、小学应配备体育室管理人员1人;农村初中、小学应兼职体育室管理人员。各类学校应有兼职音乐、美术管理人员。各类学校的卫生室按学生人数的六百比一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标准》中的学校配备类别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的基础及经费情况确定。教育厅将根据教育发展及改革的需要,对《标准》加以补充和完善。

2002年4月24日,教育厅办公室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评估细则》(试行)。评估的目的是为加快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步伐,提高管理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使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评估的原则: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评估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的原则,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客观地反映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的整体水平。评估方法:根据本《细则》各市、县(区)、学校定期自评、自治区在市、县(区)自评的基础上定期对全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进行抽查。各地的评估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一般应一学年评估一次,既可抽查,也可全面检查。评估内容和标准: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评估《细则》包括,市、县(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评估细则和中小学校评估细则两部分,中小学校评估分为实验室评估细则、图书馆(室)评估细则,音乐、体育、美术、卫生评估细则和信息技术教育评估细则。《细则》将建设、配备、管理、效益等方面对中小学校学的教育技术装备各评估项目进行量化;各《细则》中提出了部分必须达到的不可让步指标,其余指标的达标率必须达到85%以上,否则视为不合格。10月31日,为适应全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强全区高级中学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和《宁夏教育事业“十五”发展计划和2015年发展规划》精神及新课程标准要求,自治区教育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自治区重点普通高中评估认定细则》的指标要求,制定并下发《宁夏高级中学艺术教育教学器材配备标准》(试行)(宁教装备[2002]168号)(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包含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目录和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两部分)。

2003年9月,宁夏“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2003年度项目学校接受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检查验收,从3月开始,自治区教育厅向自治区政府采购办做出为11所项目学校采购普教仪器、文体器材的计划,计125万元,占采购总量(820万元)的15%(见表5)。

表5 2003年11所“百标”项目学校采购计划表

【培训工作】

2001年,自治区教育厅制定了相关培训规划和计划。2002年初和11月至12月份,分别在海原县、吴忠市利通区和同心县举办了三期中小学实验员培训班,培训实验员140人。2003年初,在银川承办了“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学校实验教师培训班,培训实验教师30人。8月,在银川市举办“百标”工程2003年度项目学校教育教学骨干人员培训班,有12所项目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务、政教、总务等处(室)负责人,各年级组、教研组负责人,各项目学校所在市、县(区)“百标”工程办主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86名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学习。2004年4月至9月分别在吴忠、银川市举办了两期“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项目学校实验教师培训班,培训实验教师70人。2005年5月,条件装备办公室受项目办公室委托在同心县举办“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2004年度项目学校实验、电教管理人员培训班,对项目学校实验、电教管理员进行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使用、维护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受训人员72人(见表6)。通过培训,使实验员掌握了更多的中小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知识,掌握了教学仪器购置计划的编制、教学仪器维修知识、教学仪器简介、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实施“百所回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简称“百标”工程),是在世纪之交,自治区党委、政府为进一步加快我区民族教育发展,提高民族教育办学水平,进而加强民族工作做出的一项战略性举措。2001年3月,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实施“百标”工程的问题,确定由自治区教育厅、民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四厅委,共同组织工程的实施,并决定成立了工程领导小组,组织成立了工程办公室(设在教育厅),具体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四厅委每年筹措资金1000万元(教育厅280万、民委400万、发改委160万、财政厅160万),除发改委160万用于项目学校基建补助经费,50万用于工程工作经费(包括项目学校教师培训经费、项目学校教科研课题补助经费等)外,其余资金全部用于项目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2001年7 月18日,“百标”工程正式启动实施。2001~2005年,共有21个市、县(区)的60所学校分五期进入工程,累计投入区拨资金5000万元,其中有近4000万元资金用于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极大地改善了项目学校的办学条件,同时,各项目学校所在的市、县(区)及乡镇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配套资金,用于项目学校校舍、功能用房及学校校园环境的建设,通过工程的实施,项目学校真正成为了民族地区的“示范学校’’、“窗口学校”。“百标”工程实施以来,建立了申报评审、规划审核、检查指导、评估验收和跟踪督导等五大工作机制,每年工程项目学校由市县自愿申报,政府自愿承诺,经工程办公室考察评审,符合条件和要求的,方可进入工程,项目学校首先对照《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的具体要求,进行学校设备自查,依据“先常规、后现教”的要求,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进行购置计划的填报。当年购置计划汇总后,由宁夏教育条件装备办公室集中进行招标采购、质量检测及转运分发。在年度项目学校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百标”工程办公室适时组织有关专家对工程实施进度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检查指导,年度项目工程完成后,由工程办公室组织对项目学校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百标”工程实施过程中,既注重学校办学条件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又狠抓了学校管理等软件条件的建设,工程办公室每年拿出专项经费利用假期组织举办“项目学校校长及骨干教师培训班”、“实验教师培训班”、“电教及图书管理人员培训班”,聘请有关专家进行人员短期集中培训,2001~2005年,共完成项目学校教师培训近千人次,极大地提升了项目学校师资队伍的水平。同时,工程办公室鼓励项目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开展校本课题的研究,每年开展项目学校课题申报评审工作,并给予一定的课题资助经费。

表6 “百标工程”项目实验学校教师培训

【自制教具开展情况】

2001年,接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的通知》,教育厅明确由条件装备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下发了《自治区教育厅关于选拔优秀自制教具作品参加第五届全国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的通知》,各市、县(区)作了精心准备,经过评审选出16件作品赴北京参赛,经评选,获全国第五届全国优秀自制教具二等奖1名,三等奖3名,其余12件获优秀作品奖。

【组织机构及负责人】

2001~2005年宁夏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由自治区教育厅教育装备供应站负责。

主 任:辛保林(1985年3月~2004年4月)

董宏伟(2004年4月~)

副主任:强学礼(1999年3月~)

撰稿:王辉仁 王建设

审稿:贾占江

宁夏教育学会

【概况】

2001年宁夏教育学会有1个学术委员会、4个地市级教育学会、26个专业(含学科)研究会。2005年,经调整、合并为24个专业(含学科)研究会,包括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2600人。

2001年9月29日,宁夏教育学会进行了换届选举,产生了第五届理事会。新一届理事会坚持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坚持为繁荣教育科研服务,围绕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开展群众性教育科研、学术交流、咨询服务活动。2003年被自治区社科联第二次评为先进学会。2004年被中国教育学会第二次评为全国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单位。2005年被自治区民政厅评为全区先进民间组织。

【学会建设】

2001~2005年第五届理事会期间,宁夏教育学会加强自身思想建设、学风建设、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并切实加强学会各项工作的管理。

宁夏教育学会从宁夏教育的实际出发,针对宁夏教育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组织座谈、研讨、发表文章或发简报、出版学术刊物等,通过民主讨论、积极探索、求真务实,对会员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给予正确引导。

宁夏教育学会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国家民政部和自治区民政厅的安排部署,从2002年4月开始,对学会下属的分支机构逐一进行复查登记,重新规范分支机构名称,启用新印章。是年,有学术委员会1个,学科研究会18个,专业研究会7个。2003年4月,制定了《宁夏教育学会分支机构内部管理规定》,强化各分支机构依法开展活动的意识,加强了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学会自身每年年初有工作计划、年终有总结,适时召开学会会长办公会议和各市学会、各专业(含学科)研究会秘书长联席会议。

按照宁夏教育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宁夏教育学会章程》,根据需要,专业(含学科)研究会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2004年11月18日,由宁夏银燕七彩艺术学校牵头,联系在宁夏办学规模较大的15个民办艺术学校向宁夏教育学会提出成立“民办艺术教育研究会”。2005年11月,经学会批准,该研究会正式成立。同年12月20日,自治区教研室从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需要出发,向宁夏教育学会申请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2006年4月12日经学会批准,正式成立)。

2004年11月和2005年12月,为满足广大教育工作者加入宁夏教育学会的要求,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宁夏教育学会会章》的规定,学会发出发展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的通知后,许多热心教育科研的教育行政干部和在教学第一线的校长、教师加入学会,壮大了学会队伍。截至2005年底,学会有40个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2600人;除拥有1个学术委员会,4个市级学会(银川市教育学会、石嘴山市教育学会、吴忠市教育学会、固原市教育学会)外,经调整、合并,共有23个专业及学科研究会。

【学会活动】

举办“新世纪民族教育(回族)论坛”:2002年8月21日至23日,在自治区教育厅和民委的支持下,宁夏教育学会主办了“新世纪民族教育(回族)论坛”。国家教育部基教司、民族教育司、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有关领导和北京、吉林、新疆、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市80多位民族教育工作者和特邀的台湾省台北师范学院校友总会教育参访团的代表参加了该次论坛。论坛主要围绕“发展民族教育,促进民族进步”这一主题和贯彻全国第五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等议题展开讨论。本次论坛共收到论文40篇。

举办“民族教育特色谈”:为贯彻2003年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第五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促进宁夏的基础教育、民族教育的稳步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宁夏教育学会于2004年1月6日举办了“民族教育特色谈”研讨会。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人大、政协、民委的有关负责人和部分市县教育局、教科所负责人和回民中小学校长近50人参加。学会会长王世福同志作了题为《对新时期发展民族特色教育的认识》的专题发言,银川市教育局、银川市教科所、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同心县韦州镇女子小学等9所学校的校长分别介绍了各自在发展民族特色教育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与会代表就全区民族特色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本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20余篇。

参加“中韩家庭、青少年教育问题国际研讨会”:2004年7月4日至8日,应韩国“世界和平统一家庭联合会”邀请,宁夏教育学会会长王世福同志受国家民委委托,带领北京、内蒙古、宁夏等地共12名团员前往韩国参加研讨会。

举办“育人论坛”:为贯彻中共中央2004年5月召开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宁夏教育学会于2005年12月9日宁夏教育学会成立25周年纪念大会之际,举办“育人论坛”。本次论坛共征集论文1035篇。经专家认真审读,确定200篇论文入围评奖。论坛会上有9名代表作了宣讲交流,论坛的优秀论文已结集出版。

组织中小学校长、教师参加区外学习:2002年4月14日至20日,为了学习上海市优秀教师标兵、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师德标兵黄静华老师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宁夏教育学会组织、选派了银川二中、十二中、石嘴山九中、二十一小、利通一小、同心实验小学、固原六小共7名优秀班主任参加“黄静华班主任工作研究班”。2002年5月18日至20日,为了更新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宁夏教育学会组织了平罗县、中卫县、利通区、惠农县、中宁县等40多名包括教育局领导、学校领导、教师参加北京市教育学会举办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实践”研讨会,共同研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新理念、新思考、新经验。2004年3月,为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宁夏教育学会组织了银川一中、银川三中、石嘴山市十一中、吴忠中学、固原二中的校长(副校长)参加上海市教育学会、黄浦区劳模进修学校联合举办的“教育创新与实践”培训班。2005年12月17日至19日,宁夏教育学会组织银川、石嘴山、吴忠、盐池、惠农等11名基层小学的校长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小学校长大会”,研讨小学教育和谐发展问题。宁夏基层小学的校长听取了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的讲话及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作的《小学教育为人的发展和谐奠基》报告,参与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和谐发展”“学校管理与教育的和谐发展”、“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与教育的和谐发展”4个论坛,进行了互动式交流。

基础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宁夏教育学会在第五届理事会期间(2001~2005),为推进“科研兴教”方针的实施,继续鼓励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教育科研人员以及教育行政管理干部不断开展基础教育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研究和探讨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和对策,共开展两次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一是2001年6月至12月,收到申报参评成果814项,最后评出一等奖58项,二等奖168项,三等奖227项,获奖率56%。还评出特别奖2项,组织奖1项。二是2003年6月至10月,收到申报参评成果1609项,评出一等奖98项,二等奖184项,三等奖281项,获奖率35%。

【赴台湾教育参访与交流】

为了增进海峡两岸教育界同仁的相互了解,增强“一个中国”的认同感,宁夏教育学会为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组织开展了海峡两岸中学师生夏令营活动和海峡两岸教育参访交流团教育参访交流活动。

2001年7月15日至24日,应台湾“海峡两岸教育文化交流筹备委员会”的邀请,宁夏教育学会组团赴台湾参加“两岸高中生2001新世纪夏令营活动”,由王建平任团长,组织银川二中、石嘴山三中、中卫一中共选派14名高中生和每校1名校长,连同团长共18人组团成行;台湾方面相应选派15名学生和4名教师参加。

2002年7月18日至26日,宁夏教育学会组织夏令营活动。宁夏方面由教育学会王世福会长为团长,组织银川二中、石嘴山三中、中卫一中师生共22人参加;台湾方面由陈俊雄为团长,组织台北内湖高中、台中高工、台南立志高中师生一行22人参加。8月18日至8月26日,为加强海峡两岸教育文化交流,宁夏教育学会邀请台北师范学院校友总会代表团,成员除团长和顾问为台北师范学院教授外,其他成员均为中小学、幼儿园校长及教师,代表团一行16人前来宁夏进行教育参访交流话动。在宁期间,出席了“新世纪民族教育论坛”,进行了学术交流。

2003年3月11日至3月20日,应“台湾世纪海峡两岸文教交流协会”的邀请,宁夏教育学会组织了以王世福会长为团长的宁夏教育参访团,一行16人先后到台北市、宜兰县、花莲县、台东市、高雄市、嘉义县、台中市、三重市出访了12所学校。参访期间,在台东市和三重市分别参加了海峡两岸国民教育研讨会,就双方共同关心的教育改革问题进行了坦诚的交流。

2004年10月应北京市教育学会的邀请,宁夏教育学会组团(5人)参加在北京市举办的以“新世纪教育新理念”为主题的第七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学术研讨会。

【课题研究、成果及出版教育书刊】

2001年4月,学会邀请第四届宁夏教育学会副会长、宁夏大学原副校长刘世俊教授作了辅导报告。经过四年多对确定的22位贫困地区创业女性逐个跟踪采访、调查、落实和撰写工作,于2004年年底圆满完成。研究成果《创业之路》于2005年年底送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届理事会期间,出版了《新世纪的民族教育》和《育人》。《新世纪的民族教育》依据2002 年8月召开的“新世纪民族教育(回族)论坛”收到的40余篇论文,经过筛选和作者、编者的共同修改,最终入选34篇,于2003年12月正式汇编出版。《育人》依据2005年1月宁夏教育学会向各市、县(区)教育学会及直属研究会印发关于举办“育人论坛”征文的通知,将收到的1035篇论文评审筛选,在200多篇获奖论文的基础上入选27篇,另有来自自治区内的全国模范教师和自治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在德育工作实践中的文章13篇,汇编成书,于2005年年底送出版社正式出版。

【学会成立25周年纪念活动】

召开宁夏教育学会成立25周年纪念大会。宁夏教育学会成立于1980年6月,至2005年,走过了25年的历程。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工作,在2005 年12月9日在银川召开了学会成立25周年纪念大会,教育厅厅长蔡国英讲话,学会常务副会长韩梅源作了25年来的工作回顾。纪念大会收到中国教育学会及12个兄弟省(区)市教育学会、研究会的贺信、贺电。在纪念会上,表彰了学会系统9个先进集体和21名先进工作者。

【第五届理事会】

名誉会长:刘仲,会长:王世福,副会长:韩梅源、邵国柱、胡景中、王燕昌,秘书长:王建华,常务理事(以姓氏笔画为序):王世福、王建华、王燕昌、孔宗雪、石凤朝、石文典、孙武平、刘占保、朱正平、任微娜、张广君、邵国柱、周复盛、胡景中、姬永昌、黄刚、靳伟才、韩梅源、董宏伟、裴勇俊、衡鸣、魏锦。

【学术委员会】

主任:邵国柱;副主任:张广君、裴勇俊、朱正平、石文典;秘书长:裴勇俊,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生华、王玮光、李元功、李秋玲、宋满林、孟宪光、周复盛、董宏伟、郭自立、曾祥岚、戴冰青、戴晓曦。

【附录】

宁夏教育学会下属教育学会及专业研究会:银川市教育学会、石嘴山市教育学会、吴忠市教育学会、固原市教育学会、宁夏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学前教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中学政治教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外语教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化学教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中小学科学教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体育教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音乐教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美术教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信息技术教育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勤工俭学(校办工厂)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回民中学教育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民办艺术教育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宁夏教育学会特殊教育研究会。

【组织机构及负责人】

宁夏教育学会是民间学术团体组织,挂靠宁夏教育科学研究所。

名誉会长:刘 仲(2001年~2005年)会 长:王世福(2001年~2005年)副会长:韩梅源(2001年~2005年)

邵国柱(2001年~2005年)胡景中(2001年~2005年)王燕昌(2001年~2005年)秘书长:王建华(2001年~)撰稿:王建华审稿:王世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