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教育的平稳过渡(1949—1957)
建国初期(1949—1957),回族教育有一个相对平稳的过渡和发展时期。回族传统的教育,包括祖传家授的技艺教育,清真寺的经堂教育及由其发展而来的经学院等,都能够继续存在和发展。同时,民国时期大量的回族中小学,已被成功纳入国民教育序列,成为国家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国初期的著名经师与经堂教育
建国初期,一些民国时期的著名经师、学者,继续发挥着其在伊斯兰教教育中重要作用,如达浦生、马良骏、马松亭、庞士谦、马坚、陈克礼等。
1953年达浦生阿洪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大会上发言
达浦生阿洪(1874—1965)是建国初期最为活跃的伊斯兰教界人士之一。1949年,他应周总理之邀进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与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筹建工作。1952年,他以中国宗教和平人士的身份,经莫斯科、赫尔辛基到奥地利维也纳出席世界和平人民大会。7月,中国伊协筹委会成立,包尔汉为主任,达浦生、杨静仁为副主任,达浦生驻会主持工作。1953年5月9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成立,达浦老任驻会第一副主任、中央民委委员。1954年任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任常委,并从1954年起,连任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4月,达浦生作为宗教事务顾问随周总理赴印尼万隆参加亚非会议,为中埃建交,恢复朝觐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5年,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成立时,达浦生出任第一任院长。1955年7月29日,达浦生率领19人的朝觐团经过巴基斯坦转赴沙特朝觐。在他83岁高龄时,还以中叙(利亚)友协会长的身份访问了大马士革等地。他还著述了《伊斯兰六书》。
1955年达浦生阿訇率团朝觐
马良骏阿洪(1867—1957)在新疆解放之际积极斡旋,促成了新疆的和平解放。1949年10月21日,毛主席、朱总司令电复马良骏阿洪,赞扬他的爱国爱民精神。新中国建立后,马良骏阿洪受聘为新疆省人民政府顾问,先后担任过西北局民委委员、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副主席和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委员等职。1957年,马良骏阿洪在乌鲁木齐病逝,享年87岁。
1950年,毛泽东主席签署任命通知书,任命马良骏为西北军政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
马松亭阿洪(1895—1992)、庞士谦阿洪(1902—1958)也都参与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创建并在其中任教。马坚教授(1906-1978)在北京大学东语系工作的同时,勤奋笔耕,硕果累累。他先后翻译出版了不少书籍,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就伊斯兰教问题发表文章,影响颇大。河南省襄城县的陈克礼(1924—1970)是建国初期的著名学者型阿洪之一,在回族民间有广泛的影响。他七岁入清真寺学经。1938年,到颖桥镇清真寺师从马负图阿洪,后又曾赴鲁山、甘肃平凉访师求学,在平凉时转入陇东范阿文专修班师从王静斋阿洪,1945年毕业。后又到成达师范学习,先后撰写、翻译了许多文章。1949年后在家乡颖桥镇清真寺担任阿洪,完成了他的第一部著述《从穆罕默德看伊斯兰教》并于1951年出版。1952年,陈克礼到北大东语系任助教,教学之余继续进行译著。1956年后应聘到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任教。
这一时期,回族伊斯兰教经籍的出版也在平稳运行。1953年,上海穆民经书社恢复营业,有员工7人,达静轩任总经理。该社翻印出版各种伊斯兰教经书典籍,1956—1958年间共出版各类经书223800册,销行全国15个省。北京清真书报社创立于1922年,建国后出版了王静斋的《中阿双解中阿新字典》和陈克礼译《圣训经》等,1956年停办。
在经堂教育的发展方面,河州“井口四师傅”在50年代有重要的贡献。他原名马天民(约1916—1959),经名阿卜杜·热合曼,世居河州八坊民阿洪自幼聪明好学,先后师从河州老阿林、拜爷、果园四师傅等西北著名阿洪攻读经学,后来他又投时任青海东关大寺教长的“尕阿洪”门下。求学期间,他以圣训课满分的成绩名列前茅,遂被马步芳派往青海扎巴大寺开学。后来他先后在固原、平凉、东乡和河州的北源、韩家寺等处开学,受广大穆斯林的爱戴,他用阿拉伯语著述了不少的文稿和著作,这在西北阿洪中实属罕见。20世纪50年代初,他率先在自己任教的韩家寺发起了教育改革,为经堂教育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在语言媒介、课程设置、讲经方法、翻译技巧等方面都做了改革。
回民学院和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的创制
1949年10月6日,在原成达师范、西北中学、燕山中学三所回民学校的基础上,在北京成立了国立回民学院,由马玉槐任院长、李恕任副院长。学院设有中学部(主任金鼎铭)和师范部(主任杨明德),并设有阿拉伯文专修班(1955年后并入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回民学院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回族学校,以培养回族师资和回族干部为目标,面向全国招生,至1953年,回族学生已由解放前的377人左右发展至1375人,占学生总数的90%以上,在校生最多时达2400多人,到“文革”前夕,累计毕业生18000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了大批的回族人才。这所学校,文革后改为北京回民中学。
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始建于1955年,是在原回民学院阿拉伯文专修班的基础上创办的,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的伊斯兰教高等学府,坐落于北京回族聚居的牛街地区。学院采取“在教言教”的原则,实行多层次办学,除本科班外,还举办大专班,在职阿洪进修班、研究生班和留学生补习班等,在课程设置上分为伊斯兰教专业课和大学文科基础课两类。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求能够担任各地清真寺阿洪或从事伊斯兰教事务及其教学或研究工作。该校“文革”期间停办。
位于北京牛街的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成为新时期中国伊斯兰教育的最高学府
回族中小学的发展
民国时期的回族中小学多是在回族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之下,经由个人集资或清真寺捐赠等方式创办的,由于经费有限、师资缺乏,办学质量难以有较大提高。建国之初,中央人民政府陆续接管了回族中小学,实行公办或民办公助,并积极解决设备不足,教师待遇低等相关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仅就北京市而言,1958年前后就有回民小学28所,在校的回族学生达到了1057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河北省在1951年、1952年,先后在大厂、定县和沧县创建了三所回民中学。至1954年,三所学校共有教学班26个,学生1390人。此外,还在张家口市中学、大名县中学、石家庄市一中、唐山市二中、保定市三中设有专门的回族学生班。在小学教育方面,1954年时,全省有回民小学150多所,全省回族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60%左右,个别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更是接近80%。与其相邻的山东省也在解放初期的短短数年间建立了两所回民中学、两个回民中学班,全省回族小学多达20余所。
在东北地区,吉林省在20年代新建回民小学5所。其中1956年,国家还划拨专款在长春市回民小学兴建了一栋建筑面积为18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同年,在吉林市船营区还创建了一所回族中学,招收100名学生,后来由于生源等原因而停办。辽宁沈阳市于1954年将由回民群众自办的伊光中学改名为市回民中学。
在西北,甘肃省文教厅从1950年对兰州原私立西北中学按公立中学经费标准的一半给予补助,到1951年就按全部标准予以补助;1952年10月,应广大回族群众的要求,该校由政府接管,并于1957年8月正式由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改名为兰州回民中学。
河南省是回族人口较多的省区,在1950年至1952年的三年中,陆续将养正中学和郑州圣达中学以及24所回民小学全部由私立转为公立学校;到1957年,全省有回民中学4所,回民小学达75所。安徽省在1952年已恢复回民小学31所,1954年发展到38所,其中国家公办小学有27所。到1956年底,各乡村和城镇的私立回民小学都已转为公办。1956年下半年,全省共有回民小学13964人,占全省回族人口总数的10%。1958年又设立两处回民小学,还创办了定远县民族中学一所。湖北省自1949年春到1952年底,在武昌、汉口、沔城等地恢复了4所回民小学,在谷城、老河口、郧县等地新建了10多所回民小学。湖南隆回县山界回族乡,解放初原有清真小学5所,学生不足100名;到1953年时增加到25个教学班,学生达到700多名,1957年还创设了初中班。上海市当时共有4所回民小学:敦化小学于1956年改为公办,曾先后易名为邑庙区回民小学、南市区回民第一小学;崇本小学先后更名为蓬莱区回民小学、南市区回民第二小学;兴建小学在解放初期改为私立公助性质的学校,随后改为公立,并于1957年秋,修建了建筑面积达2400平方米的校舍;伊光第二小学,于1956年迁往政府投资10万元兴建的占地2.15亩的新校园里。海南岛于1950年建立了当地回族史上第一所完全小学。贵州省将清真小学和崇祯小学分别于1953年、1955年并入到公办的镇关第二小学和青山小学。地处广西桂林市的穆斯林小学和清真小学,于1954年两校合办,命名为“回民小学”,1956年由政府接管,1957年国家曾投资3.6万元,修建了当时在全市条件较好的教学大楼。到1958年,学校已有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784人,其中回族学生273人,18名教师中有11名回族。
据不完全统计,至1956年,全国有回民小学1000多所,回族小学生达到30多万人,占学龄儿童的60%,全国有回民中等学校30所,中学生3.4万多人,平均每104个回民中就有一个中学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