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艺术体操徒手练习
一、徒手基本姿态
进行艺术体操徒手基本练习,首先要有明确的方向概念。身体的方位,一般以练习者自身为基点,以身体面对教师的方向为正前方,每向右转45°为一个方向,共分为8个方向。为了记述方便,用1~8八个数字来表示八个方向,称为1点、2点……8点。在图中以符号表示练习者的站立方向,白为面向,黑为背向(见图13-1)。
图13-1
1.站立的基本姿态
头要正直,两肩下沉,挺胸,收腹立腰,臀部和两腿肌肉收紧,目前视,手臂自然下垂。
2.基本要求
要求两腿肌肉收紧,膝盖绷直,大腿外旋,脚外展,全脚掌着地,重心在两脚上。
3.手的基本姿态
艺术体操一般采用芭蕾舞手形。要求肩放松,肘、腕自然微屈,手臂呈弧形,手指并拢,自然伸直,拇指与中指稍向里合(见图13-2)。
图13-2
二、徒手基本位置及练习方法
1.脚的基本位置及练习方法
(1)芭蕾舞脚的基本位置(五位)(见图13-3)
一位:身对一点,两脚跟靠拢,脚尖各向两侧,两脚一横线,重心在两脚上,两腿肌肉收紧,腿伸直,眼看一点(见图13-3之1)。
二位:两脚开立,两脚跟相距一脚,脚尖各向两侧,两脚一横线,重心在两脚中间(见图13-3之2)。
图13-3
三位:两脚平行,脚尖各向两侧,前脚跟紧贴在后脚内侧脚弓处(见图13-3之3)。
四位:两脚前后平行,前后相距一脚,脚尖各向两侧,重心在两脚中间(见图13-3 之4)。
五位:两脚前后平行相叠,脚尖各向两侧,两脚伸直夹紧(见图13-3之5)。
(2)技术要点:髋、膝关节充分外展,身体重心平均在两脚上。
(3)练习方法:
①双手扶把或扶同伴站立,进行各脚位练习,以帮助控制身体重心及体会正确身体姿态。
②单手扶把或扶同伴站立,进行各脚位练习,保持正确身体姿态。
③离把练习,配合简单手位,做各脚位的提踵练习。
注意事项:
①两脚外开千万不能用强力达到,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
②练习可以从120°左右开始,待髋关节外旋具备条件时逐步加大。
(4)古典舞常用脚位(见图13-4)
图13-4
正步(并立):两脚并拢,脚尖向前(见图13-4之1)。
八字步(自然位):脚跟相靠,两脚尖向前方成“八”字形(见图13-4之2)。
大八字步(开立):两脚侧开,相距约同肩宽,脚尖各向斜前方(见图13-4之3)。
丁字步:一脚跟在另一脚弓处成“丁”字形(见图13-4之4)。
2.臂的基本位置及练习方法
(1)芭蕾舞手臂位置(见图13-5)
图13-5
一位:两臂弧形自然下垂于体前,指尖相对,掌心稍向内(见图13-5之1)。
二位:两臂保持弧形上举(稍低于肩),掌心向内(见图13-5之2)。
三位:两臂保持弧形上举(稍偏前)。掌心向内下方(见图13-5之3)。
四位:一臂上举,一臂前举(见图13-5之4)。
五位:一臂上举,一臂侧举(见图图13-5之5)。
六位:一臂前举,一臂侧举(见图13-5之6)。
七位:两臂侧举,掌心向前方(见图13-5之7)。
(2)常用手臂的基本位置
两臂同方向的举(见图13-6)
图13-6
前上举:以大臂带动肘,小臂抬起至前上方,掌心向下。
前下举:以大臂带动肘,两臂举至前下方。
侧上举:以大臂带动肘,两臂位置在侧上举45°,掌心向内或掌心向外均可。
后斜下举:以大臂带动肘。两臂位置在后下45°,掌心向内或向上。
两臂不同方向的举(见图13-7)
图13-7
一臂前举,另一臂前上举。
一臂前上举,另一臂后下举。
一臂侧上举,另一臂侧下举。
一臂后上举,另一臂前下举。
(3)练习方法
①先分别进行各种手臂位置练习。
②基本掌握后,可连贯进行练习。
③结合不同身体姿势及变换各种手臂位置,进行组合练习。
3.头的基本位置及练习方法
常用的基本头位有以下10种:正头、仰头、低头、转头、偏头、偏转头、低转头、仰转头、偏仰转头、偏低转头。
练习方法:在原地先进行单个头位练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头位组合练习。
三、基本步法及练习方法
1.柔软步(见图13-8)
由自然站立开始,左腿膝和脚面绷直向前伸出,脚面向外,由脚尖过渡到全脚掌落地,身体重心随着前移,右脚同左脚,两腿依次交替进行,两臂自然前后摆动。
技术要点:摆动腿向前伸出由脚尖过渡到全脚掌落地,重心前移,收腹立腰,眼平视。
练习方法:
(1)两手叉腰练习慢动作(两拍一动),掌握动作要领后可加快速度(一拍一动)练习。
(2)配合两臂前后直臂摆动进行完整练习。
(3)配合不同手臂动作变化进行完整练习。
2.足尖步(见图13-9)
图13-8
图13-9
由两脚并立提踵,双手叉腰开始,左腿膝和脚面绷直向前伸出(脚尖稍向外),由脚尖过渡到前脚掌落地,重心前移,两腿交替进行。
技术要点:步幅均匀,不宜过大,支撑腿脚踝充分向上。
练习方法:
(1)先双手扶把进行两脚提踵练习,后过渡到单手扶把练习。
(2)双手叉腰练习,节奏由慢到快。
(3)正确掌握动作以后,可配合不同手臂动作变化进行练习。
3.柔软步跑(见图13-10)
图13-10
由自然站立开始,在自然跑步的基础上,要求摆动腿稍经腾空自然向前伸出。脚面绷直,用前脚掌柔和落地,重心前移,两腿交替进行,跑时两臂自然前后摆动。
技术要点:摆动腿自然前伸,步幅适中。
练习方法:
(1)先进行自然跑的基础练习。
(2)在基础练习中与柔软步交替练习。
(3)熟练掌握技术后,可配合手臂动作变化进行练习。
4.跑跳步(见图13-11)(以左脚为例)
图13-11
由自然站立,两手叉腰开始。
节前一右脚原地轻跳,同时左脚屈膝抬起,脚面绷直,脚尖向下。
①左脚落地,随即原地轻跳。同时右腿屈膝抬起。
②动作同1,换右腿做。向下落地要快。
技术要点:屈膝腿不宜过高,整练习。
练习方法:
(1)先分解练习,再过渡到完整练习。
(2)先练习向前跑跳步,再练习后退、向侧及转体的跑跳步(练习后退跑跳步时,注意屈膝腿的膝盖向侧)。
(3)结合不同手臂的动作及组合进行练习。
5.变换步(见图13-12)(以左脚为例)
图13-12
普通变换步:
由自然站立,两臂侧举开始。
①上半拍,左脚向前做一次柔软步,下半拍右腿与左腿并成自然位,同时两臂成一位。
②左脚向前做一次柔软步,重心前移,右脚伸直后点地,脚面绷直向外,同时右臂前举,左臂侧举。
技术要点:收腹立腰,上体正直,后退伸直点地,且膝与脚外旋。
练习方法:
(1)两手叉腰开始做慢动作练习,体会重心的移动及节拍。
(2)基本掌握后,可配合两臂侧平举,经一位至一臂前举,一臂侧举,或结合其他手臂动作练习。
6.弹簧步(见图13-13)(以左脚为例)
图13-13
普通弹簧步:
由两脚并立提踵,两手叉腰开始。
①左脚向前一步,同时稍屈膝半蹲,重心移至左脚。
②左脚伸直提踵,同时右脚向前下伸,膝与脚面绷直。
技术要点:出脚时,由前脚掌过渡到全脚掌柔和落地,提踵时依次充分伸直膝、踝,步幅均匀,不宜过大。
练习方法:
(1)在掌握了柔软步和足尖步的基础上练习弹簧步。
(2)单手扶把做慢动作,体会完整的技术要点。
(3)离把练习,两手叉腰或配合两臂自然前后摆动练习。
7.波尔卡步
波尔卡步一般有直膝和屈膝波尔卡步,可做向前、后、侧及转体的练习。以向前直膝波尔卡步为例(见图13-14)。
图13-14
由自然站立,两手叉腰开始。
节前一右腿小跳,同时左腿伸直向前下举。
①左脚向前落地,右脚并于左脚,同时两臂在左侧前下举,手心向上,上体稍左转。
②左脚向前落地,两臂保持侧下举,接着左腿小跳,同时右腿伸直前下举。
技术要点:小跳后的并步跳要快而连贯,重心要随着前移。
练习方法:
(1)先掌握节前一腿小跳,另一腿前下举动作。
(2)两手叉腰由慢至快练习,以掌握动作节奏。
(3)熟练掌握后,可配合各种不同手臂练习。
8.华尔兹步(以左脚为例)
华尔兹步动作变化形式多样,可做向前、向后、向侧、转体及跑的练习。该舞步以三拍完成,可采用3/4节的华尔兹舞曲。
向前华尔兹步(见图13-15)
图13-15
由两脚并立提踵,两臂侧举开始。
①左脚向前做一次柔软步,落地稍屈膝,重心随之前移。
②右脚向前做一次足尖步。
③左脚向前做一次足尖步。
在三拍动作过程中,配合左臂做一次波浪。
技术要点:三步的步幅均等,动作起伏自然、连贯。
后退华尔兹步(见图13-16)
图13-16
动作同向前华尔兹步,向后退时,第一步可稍大一些,身体可随之稍转动,同时两臂配合前后平摆。
练习方法:
(1)两手叉腰用慢速度练习,体会三步的协调连贯。
(2)基本掌握后,可配合手臂波浪或其他手臂动作练习。
9.踏跳步(以左脚为例)
踏跳步是由两拍完成的舞步,包括直膝的、屈膝的及转体的不同变化。
后举腿踏跳步(见图13-17):
图13-17
(1)两手叉腰练习各种踏跳步的基本动作,然后配合前进、后退或转体。
(2)熟练掌握后,可配合手臂动作及舞步组合练习。
四、波浪及练习方法
波浪是身体各关节按顺序依次做柔和的屈伸动作,它包括手臂波浪和身体波浪,可向前、后、侧进行,动作可大可小。
1.手臂波浪(见图13-18)
图13-18
手臂波浪是以臂部各关节按顺序依次做柔和的屈伸动作。
预备姿势:自然站立,两臂侧举。
动作过程:以肩带动肘、腕稍屈,手指放松下垂,接着肩稍向下压,肘、腕、指各关节依次伸直至侧举。
技术要点:由肩部开始发力,使肘、腕、指各关节由屈至伸,形成依次连贯的推移运动,且动作圆滑、连贯、柔和。
练习方法:
(1)原地练习单臂波浪,再做双臂波浪。
(2)结合舞步与身体动作,变换不同部位及不同节奏练习。
2.身体波浪
身体波浪一般有躯干波浪和全身波浪两种。全身波浪有向前、向后、向侧波浪。
(1)身体前波浪(见图13-19)
图13-19
预备姿势:两脚并立半蹲,上体前屈,含胸低头,两臂上举。
动作过程:由踝开始,经膝、髋、腰、胸、颈各关节依次向前上方伸展,同时两臂经下向后绕至上举成抬头挺胸提踵立姿势。
(2)身体后波浪(见图13-20)
图13-20
预备姿势:挺身提踵立,两臂上举。
动作过程:从膝开始,经髋、腰、胸、颈各关节依次向前弯曲,至低头含胸使背成弓形,同时两臂经后下绕至前举。
技术要点:所有前、后波浪必须是参加运动的身体各关节按顺序依次地进行弯曲和伸展,使波峰由下而上推移,且动作连贯、柔和、圆滑。
练习方法:
(1)单手扶把做慢动作,体会前、后波浪对身体各关节运动顺序及重心的控制。
(2)离把进行完整练习,动作幅度由小逐渐加大。
(3)身体侧波浪(见图13-21)(以向左侧波浪为例)
图13-21
预备姿势:右脚站立,左脚侧点地,两臂右上举,身体稍向左侧屈。
动作过程:右腿稍屈,经两腿半蹲,向左侧移重心的同时,膝、髋、腰、胸、颈各关节依次向左侧上方挺伸,成左腿站立,右脚侧点地,上体稍向右侧屈,同时两臂随重心经下摆至左上举。
技术要点:膝、髋、腰、胸、颈各关节按顺序依次向侧上方充分伸展,动作圆滑、连贯、幅度大。
练习方法:
(1)双手扶把练习向左、右侧波浪,体会各关节依次伸展及重心的移动。
(2)完整动作练习,配合各种手臂动作。
五、跳跃
跳跃的形式多样,包括一位小跳、向前直膝交换腿跳、向前屈膝交换腿跳、向前吸腿跳、前摆跳转体180°(变身跳)、交换腿跳转体180°。和向前跨跳等。
1.一位小跳(见图13-22之1)
图13-22 之1
一位站立,两手叉腰。
节前动作至两腿经半蹲蹬地跳起。
(1)落地成一位半蹲,接着下半拍又蹬地跳起。
(2)动作同一。
2.向前跨跳(见图13-22之2)
图13-22 之2
自然站立,两臂侧举,左脚向前一步蹬地跳起,同时右腿伸直向前上方跨出,左腿随即向后摆起,空中两腿前后分开,同时左臂前举,右臂侧举,接着右腿柔和落地,左腿保持后举。换左脚跨跳时,动作相同,方向相反。
技术要点:蹬地要有力,身体重心向上腾起,空中上体保持正直,收腹立腰,两腿在空中最高点时,前后腿充分展开。
六、转体
转体类动作形式多样,一般用单脚或双脚支撑,绕垂直轴进行旋转。根据旋转的周数确定动作的难易程度。转体形式有原地的、移动的和空中的。常包括以下几种:
(1)交叉转体180°~360°(见图13-23)
(2)平转(见图13-24)
(3)单腿屈膝前举转体180°(前鹤立式,见图13-25)
(4)单腿后举转体180°~360°(见图13-26)
图13-23
图13-24
图13-25
图13-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