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常用模式

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常用模式

时间:2023-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情境教学模式是由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法专家李吉林提出的。早在1978年,李吉林就开始了情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于是,李吉林用满怀激情创建了情境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前提,诱发其主动性;以指导学生观察为基础,强化学生的感受性;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核心,情境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第三节 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常用模式

正如前面所言,小班化教育的教学是在应对课堂的千变万化中播种希望、收获聪明与智慧,培育有所觉悟的真正的人。在概括小班化教育的特色时,平等、对话、尊重、互动、合作、差异、个性、体验等往往会成为高频词出现,这些特点是在适合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体现出来的。情境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和差异教学模式正是适合小班化教育的教学模式,这也正是本节探讨的内容。

一、情境教学模式

小班化教育课堂注重教学情境所体现出来的教学效果,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模式也就成了教学常规行为之一。情境教育是在情境中进行的教育,是通过情境进行的教育,是为了更好更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我国情境教学模式是由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法专家李吉林提出的。早在1978年,李吉林就开始了情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情境教学是在情境中并通过情境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教学活动。情境教学的探索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创设情境,进行片断语言训练”;二是“带入情境,提供作文题材”;三是“运用情境,进行审美教育”;四是“凭借情境,促进整体发展”。

(一)情境教学模式的特点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那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然而生活里也少不了涌浪;倘若没有涌浪,便辜负了人生。小学教师的生活,有时像小池的明净,有时像溪流的清远,但似乎少了一点跳跃的涌浪。于是,我很向往大海的奔腾……”“奔腾的涌浪更能让人感受生活的真正意义和欢乐。”于是,李吉林用满怀激情创建了情境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前提,诱发其主动性;以指导学生观察为基础,强化学生的感受性;以发展学生思维为核心,情境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1.情境性

情境教学的根本特点便是情境性。所谓情境性,就是情境教学要通过创设情境来优化教学环境,并将情境作为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情境教学情境性表现在它的“四特点”即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和“五要素”即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发展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方面。

2.可感知性

情境是一种有机的综合,而不是其所包含各种因素的简单相加。情境会形成一种教育氛围,从而对学生产生综合影响。作为一种教育氛围的情境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它直接作用于人,是一种可感的因素:一是可以感知,即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二是可以感受,即能体验得到,能触动人们的情绪,能增强人们的情感,提升人们的情操。正因为情境具有可感性的特点,所以情境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的过程中,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收到正向的效果。

3.启发诱导性

由于情境是一种教育气氛,生动诱人,形象可感,所以其诱导作用是无形的,即可以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古今中外不少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启发诱导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如孔子提倡“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循循然善诱人”。

(二)情境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用实例提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具体说来就是:情境(暗示)—问题—假设(以引导观察,占有资料)—推理—验证,这其实就是情境教育法的起源。

1.以生活展现情境的教学策略

以生活展现情境的教学策略的操作方法是:从儿童生活的大自然与社会中选取某一场景,并用教师的语言加以描绘,使其鲜明地展现在儿童眼前,成为他们观察的客体。要想让此策略发挥有效作用,应当注意三点:(1)感知目标要鲜明。这样有助于唤起儿童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情趣,使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情境中去。(2)带入情境要有序。这样儿童的观察就会有条不紊,循序渐进,从而有助于巩固记忆,逻辑地思考问题。(3)观察中要启发想象。只有把观察与想象结合起来,才能加深儿童对情境的体验、对世界的认识。

2.以实物演示情境的教学策略

以实物演示情境的教学策略的操作方法是:在相应的背景上,突出某一实物对象,并使对象与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的情境。这就是所谓的以实物演示情境。其注意事项有三点:(1)对象与背景构成的整体要让儿童有真切感。(2)也可以用标本、模型等代替实物来模拟演示情境。(3)无论是实物还是替代物演示情境,对它们都必须认真地加以选取。

3.以图画再现情境的教学策略

以图画再现情境的教学策略的操作方法是:用各种图画将书面语所描绘的情境再现出来,使其更加具体化、形象化,以便于儿童乐于接受,易于理解。在创设情境中,李吉林老师常用的图画手段有放大的挂图、剪贴画、简易粉笔画、书中插图和电教画面等。采用本教学策略需要注意的是: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画面既要有“形”,还要有“境”;描述图画时,也要有“形”,还要有“情”。这样,以“形”显“境”,以“形”发“情”,就能提高情境教学的效果。

4.以音乐渲染情境的教学策略

以音乐渲染情境的教学策略的操作方法是:根据李吉林老师的教学实践,运用音乐渲染情境,不局限于播放现成的乐曲、歌曲,也可以由教师弹奏、哼唱,以及学生的表演唱、哼唱。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恰到好处、适可而止。比如说,一位语文教师上设计“一株紫丁香”时,用音乐(播放“每当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进行情境渲染,启动体会教师为学生呕心沥血的情感,进而引出学习散文诗“一株紫丁香”的教学主题.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在教育教学中,利用音乐渲染情境,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形成一种和谐协调的气氛,增强他们对情境内蕴更为直接、生动、丰富的审美感受。

5.以表演体会情境的教学策略

以表演体会情境的教学策略的操作方法是:一是让学生进入角色,即“假如自己是课文中的××”;二是扮演角色,即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通过如此的角色转换表演,必然使情境罩上情感色彩,从而对课文中的角色产生亲切感,加深内心体验、增强记忆理解。在运用表演体会情境时,要注意在不离题的前提下,鼓励学生适当地加以创造。

6.以语言描绘情境的教学策略

以语言描绘情境的教学策略的操作方法是:在运用前面五种策略时,与用语言描绘情境相结合,则更易于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使情境教学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运用语言描绘教学策略来创设情境时,必须注意示范性、主导性、形象性、启发性与可知性。

二、互动教学模式

小班化教育课堂注重教学对话与互动,与其说互动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小班化教育课堂情形,不如说互动教学模式就是小班化教育的产物。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主体性的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和学习材料之间展开对话、交流和研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和材料之间的互动,师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互动教学中的互动包括显性互动和隐性互动,显性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隐性互动包括教学引导与自主学习之间的互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之间的互动、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互动。

(一)互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1.充分体现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互动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互动教学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内在的精神需要,形成主体意识和主体人格。

2.关注教学内容的生成性

互动教学追求教学的真实、自然状态,及时捕捉那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教学情景等,充分利用可生成的教学资源,将教材中的知识、学生原有知识经验、教师掌握理解的知识投放到现场的教学情景中,通过碰撞、激荡,促进知识间的融合,生成新的经验。

3.重视教学方式的交互性

互动教学注重学生的多维互动,是师生间、生生间双向的知、情、意、行交互作用的过程,具体体现为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互动、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学生主观我与客观我的互动。互动教学的交互性体现为共情性,把师生的情感交融作为教学资源;体现为充分的参与性,把学生的多维参与作为教学资源;体现为良好的合作性,把师生的多向合作作为教学资源。

4.尊重师生人格的平等性

在互动教学中,营造一种真诚、互助、关爱的学习气氛,体现的是一种尊重性的方式而不是非尊重性的方式(如表4-2所示[21])。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有的是平和的心态,以首席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来,与学生展开平等的思想对话,帮助学生获取有用信息、积极思考、发展能力。

表4-2 各种尊重、非尊重方式

(二)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小班化教育教学强调“动”:主动和自动,互动。互动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动”字当头,所以其教学策略要讲究“动”的原则:“动”要动在热点上、重点上和疑点上。具体说来,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几种。

1.主题探讨式策略

主题是互动教学的“导火线”,师生围绕特定的主题展开教学互动,有利于达成既定的教学目的。主题探讨可以分组进行,实施主题探讨式教学策略的方法为:抛出主题—提出主题中的问题—思考讨论问题—寻找答案—归纳总结。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主题比较明确,条理非常清楚,探讨容易深入,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2.精选案例式策略

教师运用多媒体等手段呈现精选的个案,请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尝试提出解决方案,勘校正误,设置悬念,进而抓住案例中突出的重点、显示的热点进行深入分析,最后上升为相关的理论知识。实施精选案例式策略的一般程序是:案例解说—尝试解决—设置悬念—理论学习—剖析方案。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环环相扣,对错分明,印象深刻,气氛活跃。

3.归纳问题式策略

教师在上课之前针对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问题,归纳出需要课堂里进行互动的问题。教学一开始,教师将问题一一向学生抛出,让学生进行广泛思考、争论,最后达到了解熟悉所学内容的目的,同时开阔学生的思路。这种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但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必须充分备课才能胜任。

4.多维思辨式策略

教师把现有定论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方法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指出优劣并加以完善。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设置正反两方,让学生在争论中寻找最优答案。实施多维思辨式策略的一般方法为:解说原理—分析优劣—发展理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课堂气氛热烈,分析问题深刻,自由度比较大。这种方法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水平,并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具有较高的分析把握能力。

三、差异教学模式

小班化教育教学注重差异,关照主动性,尊重个性,这也正是差异教学模式所体现出来的特点。“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22]差异教学模式是根据差异教学特点、目标、原则和方式方法建立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差异教学的前提是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差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发展,实现自我教育。

(一)差异教学模式的特点

1.具有激励性:适应学生准备差异和兴趣差异

教师在课堂上要关照学生的准备差异和兴趣差异,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进取的教学情景,建立融洽的师生感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要激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励学生勇于发问思考,激励学习刻苦努力,激励学生发表己见。

2.主导与主体相结合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实施差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进行积极引导、不断开导、注意辅导、加强指导。从学生的角度看,教师要舍得“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机会,给学生动手操作的空间,给学生探索的机会。

(二)差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

差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是建立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的。学生的差异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个体内的差异;二是个体间的差异。在教育教学中,智力差异对教学会产生影响、性别差异也会对教学产生影响。从学生个体而言,学生的差异包括性格差异、兴趣差异、能力差异、认知风格差异和自我意识差异。性格差异表现在对现实事物的态度和意志特征结合度或某一特征上;兴趣差异的特殊性表现在兴趣的指向性不一样、兴趣的广度有别、兴趣的稳定性和效能不一样;能力差异表现在一般认识能力的差异、特殊才能(如文艺才能、科技才能、体育才能、组织才能)的差异;认知风格差异表现为沉思型、冲动型,整体性知觉方式和分析性知觉方式。

尊重差异的教学方法是民主的教学方法。陶行知先生说过:“民主的教学方法,要使学生自动……要多种多样,因材施教,要生活与教育联系起来。”尊重差异的确“需要因材施教。松树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烧死”。

由此看来,实施差异教学策略意味着“教师改变教学的速度、水平或类型以适应学习者的需要、学习风格或兴趣。差异教学强调教学要适应学生学习的整个进程——他们已经掌握了什么?他们还需要学习什么?它与学生最佳的学习方式相契合,允许学生利用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呈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实施差异教学的策略问题,华国栋在其专著《差异教学策略》中提出了十五种策略:[23](1)全面、动态测查学生差异的策略;(2)选择性课程与灵活安置的策略;(3)并列式教学计划与个别教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策略;(4)提供认知前提的准备与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5)预设与生成挑战性学习目标的策略;(6)教学内容的调整和组织的策略;(7)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8)隐形动态分层与互补合作相结合的策略;(9)面上兼顾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策略;(10)大面积及时反馈与调节教学的策略;(11)创设民主和谐学习环境的策略;(12)弹性作业的策略;(13)扬优补缺的辅导与训练的策略;(14)差异教学管理策略;(15)社、家、校合作满足学生不同学习需要的策略。

参照上述策略,我们汇总提出如下五种策略。

1.测查学生差异,洞察学生差异需要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性格差异、学习风格差异、兴趣差异,差异意味着数量的存在,而数量就可以利用某工具测量。测量是依据标准化的法则如常模、信度、效度和实施标准化等,用数量化的手段对现象和行为加以确定和测定。差异又不仅仅是数量,还有质量等方面,所以还需要进行有关的调查。调查是按照一定目的、计划,收集有关对象的资料,明辨事实,分析概括,得出结论。为了有效实施差异教学,要全面动态测查学生的智力状态、准备状况、认知风格、个性特征、兴趣爱好、优势与不足等,从而洞察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2.拟定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

在科学全面测查的基础上,教师要为学生制订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途径和方法去学习,可以相同教材相同要求但不同进度,也可以同教材同进度不同要求。这样就避免了用一个模子去套所有学生。

3.营造支持差异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想方设法营造一个支持性的课堂氛围对于成功开展差异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氛围才是支持性的呢?支持差异的教学氛围有如下特点:(1)提高学生对差异的接纳程度;(2)肯定所有的学生都有学习专长;(3)了解学生以不同速度和不同方式学习;(4)意识到如果要做到公平,有的时候必须有所不同;(5)了解成功意味着对待不同的人,方式应有所不同;(6)允许学生出于不同的目的和不同的人合作;(7)意识到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8)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9)建立学生的自信,让他们在学习中感觉自己是有能力的;(10)赞许努力和“尽自己所能”;(11)培养独立学习的技能;(12)支持并表扬学生成功地完成挑战性工作;(13)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兴趣、专长和学习偏好进行学习;(14)培养所有学生的创造精神;(15)赞扬每个人的工作。

4.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再好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如果被一成不变地周而复始地运用,也会让人生厌。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在保持持续的良好课堂氛围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群体选择班级授课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个别指导形式、讨论或辩论形式、自学形式等各种形式的穿插运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一线教师只有着眼于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一种更为亲切和谐、灵活宽松的学习氛围,才能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5.实施差异化的学习评价

新的教学评价理念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要反映学生学习的成绩和进步,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与不足,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与进步。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注重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必须提倡多元化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也可以把小组互评与对小组每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这种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学生在评价时进行对照和比较,既看到优点也看到不足,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提高自我调控能力,主动发展,起到互相帮助、互相促进的作用。

他评与自评相结合,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理性评价与细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让学生直接参与评价活动;课堂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将评价延伸到家里。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反馈功能、激励功能、评定功能和改进功能。

一句话,以学习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习评价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以学习评价帮助学生学习进步,学习评价旨在培养个性、发展个性、陶冶个性、升华个性、放飞个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