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附中 张 敏
在“友善用脑”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地质大学附中开展了“Y+Z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和研究,旨在转变现有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主、合作学习,进一步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从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Y+Z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的背景
(一)学校发展的需要
中国地质大学附属中学是北京市海淀区一所建校54年的普通完全中学,坐落于学院路地区,依托于中国地质大学浓郁的文化氛围,具有扎实的办学基础。但由于历史变迁等诸多原因,学校目前生源质量较低,在海淀区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学生中普遍存在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习惯不好、对学习有畏惧甚至厌烦心理的现象,进而对学生的心理、人格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从对学校学生的基本情况初步分析看,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非智力因素很多,主要集中在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缺乏、学习习惯不良、自主学习能力弱、偏科现象严重,在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都没有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做得还不够。因此,如何培育学生良好习惯,使学生树立信心,感受学习乐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便成为学校首要解决的问题。
学生的课堂学习占据了学生学习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学校引导帮助学生实现健康和谐发展的主要渠道。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改变现状、再创辉煌的唯一出路。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和实践科学恰当的课堂教学策略,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强调使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体验到自豪感和成功感,由“爱学”“会学”到“学会”“学好”;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教师为保证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充分有效而进行的创设氛围、引领指导、组织管理评价,强化教师作为学生“思想引领者”的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二)“友善用脑”的理念引领
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将最新的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总结和倡导“友善用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友善用脑”以人本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为依据,以教(学)会学习为理念,强调教师、学生、家长三方互动、积极学习。“友善用脑”是理念、环境和方法的有机融合。首先,“友善用脑”在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本,提出“所有的学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如果学生不能适应我的教学方法,就让我教会他们以他们自己的方法轻松学习”等理念;其次,在方法上,“友善用脑”指导教师(学生、家长)了解益于和阻碍学生学习的因素,为老师提供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技巧,让老师获得教学成功,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最后,“友善用脑”建议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大脑潜能,减少不良刺激,减少精神压力的教学环境等。
在此基础上,克里斯蒂·沃德还提供了一系列可供实际操作的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可大体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物理环境,如良好的空气、通风,照明、温度和座位的调适,芬芳气味等;第二,创设积极、安全、相互信任的情感氛围,如鼓励性话语、激励性评价等;第三,以脑科学理论为指导调整和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与教学方法,如根据学生集中精力时间划分课堂教学单元、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互动、思维导图、用音乐打通学生神经通路等。
“友善用脑”关注学生的大脑健康乃至身心健康,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自身潜能的全面开发,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其“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成功,让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成功”的理念与我国课程改革中“让每一所学校成功,让每一个学生成功”的理念也是相吻合的。因此,我校将“友善用脑”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层面,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努力探索基于“友善用脑”理论的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Y+Z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
(一)概念界定
“Y”(you),即“友善用脑”理论与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教学模式; “Z”(zi),即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教师讲解评点为辅,有效评价为助力的教学模式。“Y+Z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把“友善用脑理论与策略”和“自主、合作学习”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综合实施的教学模式。
(二)指导思想
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与展评的过程中逐渐体验到作为学习者的自豪感与成功感,由“爱学”“会学”到“学会”“学好”;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教师为保证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充分有效而进行的创设氛围、引领指导、组织管理评价等,强化教师作为学生“思想引领者”的意识。
(三)基本原则
(1)少讲授。一节课中,教师自己讲授的时间一般累计不超过25分钟;教师只有在不讲学生不能理解,或是学生需要启发、点拨的地方实施讲授。
(2)多活动。一节课中,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时间不少于25分钟。
(3)求具体。每节课给学生的任务要具体;每个环节对学生的要求要具体;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价要具体。
三、“Y+Z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一)实施过程
我校的“Y+Z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分四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半学期)。通过校本培训、专家引领、“靶子课”等多种形式,用半个学期的时间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改变观念,提出以“友善用脑”教学场为主干全面构建“友善用脑”学校教育场的办学理念,并结合学校课堂教学实践,构想出“‘友善用脑’教学场”的“三个维度”。即:有利于学习的物理环境,积极的、互相尊重和信任的情感氛围、科学的课堂教学策略。
(2)第二阶段(半学期)。每位教师每周报“Y+Z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的研究课1节,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进行听课、评课、研课,交流反馈,不断完善课堂呈现的形式,“Y+Z课堂教学模式”应初步成型。
(3)第三阶段(半学期)。在第二阶段实验的基础上,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评价标准、课堂观察要点及实施案例(包括典型课例、录像资料)、每一位老师掌握“Y+Z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实践重点从外在的形式上转到内容实质上。
(4)第四阶段(半学期)。对前面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总结,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固化成果。届时,“Y+Z课堂教学模式”应基本成型,并应产生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及实施案例(包括典型课例、录像资料),教师熟练掌握“Y+Z课堂教学模式”并能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进行有效实施。
(二)具体操作
1.课前
(1)分组。每个班按照实际学生人数,可分为5~6个组,每组5~7人,围桌而坐,开展学习活动。小组成员中,学习基础和能力不同的学生要适当搭配、合理分组。每个小组要有小组长、组名和前进目标。小组成员原则上一学期固定不变,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个别调整。
(2)评价要求。事先列出须评价的项目,如学案完成、小组合作、展示、板书、听展、质疑、检测等,评价项目原则上固定不变,但在不同时期评价可有所侧重,如前期可重点评价行为、态度,后期逐渐转向学习内容及效果。
(3)学案。以同头备课组为单位集体备课,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内容,统一编制学案,任课教师根据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学案尽量提前一天下发,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教师尽可能在上课之前检查了解学生情况。
(4)环境。克里斯蒂·沃德认为教师要“花费至少和备课一样多的时间营造有益的氛围”,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物理环境和互相尊重、积极、信任的情感氛围,如良好的空气、通风,照明、温度、座位的调适、音乐、与学生亲切交流等。
2.课中
(1)明确任务目标。“明确任务目标”为“Y+Z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个环节,即教师在上课后的第一时间,向全体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及任务须简捷、明确、具体可操作。
(2)要点提示点拨。教师对重要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学习任务的难点、关键点等采用启发、引导、提示或点拨式的讲授。根据教学内容,若无必要,直接进入下一环节。
(3)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Y+Z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互帮互助合作学习,进一步修改、完善学案,解决个人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完成学习任务,落实达成学习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指导,调控小组活动状态,及时解决现场出现的问题。
(4)教师布置任务,各小组备展。教师根据学生合作学习的进展情况选择任务布置的时机,可以口头布置,也可以以“小纸条”的方式,教师的任务布置要具体,如每一组讲哪一块知识或解哪一道题,以及讲解时应注意的问题,均应交代清楚,并且要给足备展的时间。
各组组长组织本组学生备展,要人人有任务,明确分工。如板书、主讲人、协助、检查补充者、提问者等,教师可提醒学生进行“预展”或提前板书准备,并提醒状态不理想的小组或个别学生。
(5)学习成果展评。在充分进行学习成果展示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并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形式对学生学习成果予以激励性评价。
成果展评阶段的操作上借鉴了北大附中香山分校的做法和经验并进行改进和调整。例如,可以全班听、看一个小组的成果展示;也可以同时有几个小组进行成果展示,不同的学生各取所需。总之,要在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前提下,努力追求高效,不浪费时间。为保证每一位同学都有展示、锻炼的机会,应采取必要的形式与措施,让小组内的同学轮换出场。
成果展评阶段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每组发言时间,以保证发言机会均等、课堂高效并训练学生语言与思维能力。
(6)学习效果检测。课程结束前,应适当安排对学习效果的检测,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落实情况,以便于调整后续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
3.课后
统计每组得分并公布,每周汇总一次,以年级为单位进行表扬,表扬项目可多样化,如本周“得分最高的组”“进步最大的组”“最合作的组”等。
四、对“Y+Z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研究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这项教学实验的效果如何,学生有怎样的感受,有哪些问题需要改进和解决等,都是我们这些实验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为此,学校通过问卷对部分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调查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的数据和信息采集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初一、初二年级其中各3个班,初三年级其中2个班,高一、高二年级其中各3个班的457名同学通过自己填写书面问卷回答了相关的16个问题。问卷收回后,对数据和文字信息进行统计和整理,本文引用其中的一部分,原始资料全部如实反馈给年级教师,准备做进一步研究和分析使用。
对于文字信息的整理,除雷同内容未重复记录外,所有内容均是学生“原汁原味”的文字,未加任何修饰。
(二)初步结果
1.学生积极肯定“Y+Z课堂教学模式”
(1)学生喜欢“Y+Z课堂教学模式”。统计结果显示,84%的学生表示喜欢“Y+Z课堂教学模式”课堂,见表1。
表1 学生对“Y+Z课堂教学模式”的态度
在解释自己为什么喜欢“Y+Z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时,有学生写道:“能在一起学习”“可以讨论”“可以相互学习,有竞争力”“可以获得加分”“能让同学学会讲课和爱上讲课”“更大胆发言”“可以锻炼自己”“能表现自己”“能使我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另一面”“上课更有趣了”“可以互相学习,提高成绩”“学习中的快乐多了,讨论时间多了”……
6.86%的同学表示不喜欢“Y+Z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在谈到其原因时,他们写道:“有时会有同学说话影响思考”;“别人一说话就学不成了,同学讲得又不好,有些同学不喜欢上课,老影响别人”;“班里的大部分人自制力较差,上课总是说话,已经严重影响了我思维,并且使得讲课进度拖慢,上课效率很低”;“可以一起讨论,但讲课时有人一说话就没心思学了”。
学生对“Y+Z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的这种不良反映,在不同年级、班级程度不同,有的班级相对较大,个别班级的个别学科相对较大。如学生说:“可以通过自学和小组协作学到更多的知识,就是英语课上太吵了。”
(2)学生对“Y+Z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有积极的感受。统计结果显示,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对“Y+Z课堂教学模式”有积极的感受,同学感觉“Y+Z课堂教学模式”能让他们“更快乐、开心”地在课堂上学习,从而觉得“上课更有意思”,进而“更喜欢上课了”,见表2。
表2 学生对“Y+Z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感受
(3)学生在向好的方向变化。
①学生整体向好的方向变化。统计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班上的同学在以下方面向好的方面变化,见表3。
表3 学生整体的积极变化
这说明,“Y+Z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的培养和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各班学生整体上向好的方向变化情况各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②学生个体向好的方向变化。统计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以下方面向好的方面变化,见表4。
表4 学生个体的积极变化
这说明,“Y+Z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对于学生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一定促进作用。还有占57.7%的同学认为自己这个学期“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也证明了这一点。各班学生个体上向好的方向变化情况各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2.学生对“Y+Z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主要环节感觉较好
(1)“学案”对学生有帮助。统计结果显示,87.5%的学生认为“学案”对自己有帮助,认为“学案”对自己很有帮助的学生为62.9%,见表5。
表5 学生对学案的整体看法
在回答有哪些帮助时,有的同学写道:“有利于提前复习”;“可以预习知识”;“可以提前自己预习知识,只要看就能明白,很方便”;“预习了第二天再听老师讲印象更深刻”;“可以扩展知识面”;“可以让我们自己查资料,自己学习,装进脑子里,第二天还可以给不会的人讲”;“上课讲题很有用”;“可以提前知道老师要讲什么内容”;“能先过一次脑子,上课时就流畅”;“能进一步了解课文,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提前接触要学的内容,懂得了自学”;“可以理解得更深刻”……
统计结果显示,少数学生认为“学案”对自己没什么帮助,或有的没有帮助,他们写道:“都会背了还要背”;“有的题太简单了”;“这些学案比较烦,跟作业一样”;“自己有很多看不懂”;“想做的题都没有”;“有的上面有重点,有的没有用”;“有的都是长篇大论,只有一点精髓”……
数学学案最受肯定。统计结果显示,不同学科的学案对学生帮助程度不同。其中,对实验的主要学科语文、数学、英语,有60%以上的学生认为学案对自己的学习是有帮助的,数学学科的学案最被学生肯定,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学科的比例,见表6。
表6 不同学科学案的效果
(2)“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有帮助。统计结果显示,76%的学生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对自己有帮助,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对自己很有帮助的学生为44.6%,见表7。
表7 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看法
在回答有哪些帮助时,有的同学写道:“可以讨论问题”;“可以互相学习”;“可以讨论不会的题”;“讨论等都方便”;“锻炼了合作能力”;“能得到别人的帮助,认真完成作业”;“有不懂的可以请教别人”;“不会的题可以问同学”;“更了解同学,懂得合作了”;“学习更认真,更团结”;“学习成绩提高了”……
统计结果显示,有24.6%的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另有看法。例如,“小组合作可互相帮助,但有时会推卸责任,有一两个人不会的题就不讲了”;“交流方便了,当然也会说课外话”;“都是我帮别人,组里老聊天打扰我听讲”……
(3)“侧板聚焦展示”获得学生肯定。
①统计结果显示,97.1%的学生表示在“侧板聚焦展示”过程中得到收获或启发,见表8。
表8 学生对“侧板聚焦展示”的看法
注:问卷中此题答案可多选,故有部分学生同时选了“比较有收获”和“有的有收获,有的没有”两个选项。
②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统计结果显示,“侧板聚焦展示”过程中,有46.9%的学生表示“发挥了我的才能或长处”;有56.6%的学生表示“培养了我的写字能力”;有60.6%的学生表示“锻炼了我的口才”;而“最害怕做这件事”的仅为4%。
③两项背景数据。关于“侧板聚焦展示”过程中,有56.6%的学生表示“培养了我的写字能力”的背景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多数学生每周上黑板写字的次数在1~10次,见表9。
表9 学生每周在黑板上写字的次数
关于“侧板聚焦展示”过程中有60.6%的学生表示“锻炼了我的口才”的背景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多数学生每周站在全班面前“讲课”的次数在1~10次,见表10。
表10 学生每周讲课的次数
(三)结论与思考
1.研究的基本结论
综合以上研究数据和实践探索的发现,我校的“Y+Z课堂教学模式”使“友善用脑”观念校本化,取得理想的效果。在这一模式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创造性地应用“友善用脑”的理念与教学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实效性;注重从不同角度、多种形式评价学生,挖掘闪光点,激励学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让学生体会了学习的快乐,获得了学习上的成功;创设出互相尊重、积极、信任的情感氛围,让“友善”立体地包围学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加团结、合作、尊重、和谐,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
“Y+Z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使课堂和学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学创新,增强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使我校相当一部分教师开始“小有名气”,经常被邀请外出汇报、讲座、听课、评课、送课等,在海淀区教学基本功大赛中也屡屡获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Y+Z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据海淀区统计数据显示,根据入口、出口成绩对比,我校中考、会考、高考成绩与之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提升。学校的发展和变化也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学校的办学声誉正在逐渐提高。
2.进一步的思考
(1)研究和解决好“Y+Z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学生的管理问题。“Y+Z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及“侧板聚焦”展示等环节,确实给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总体上提高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在课堂上学习的兴趣,这在本次调查的数据统计结果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
但是,正像老师们已经意识到的那样,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围桌)方式下,学生更难于管理,学生易于聊天(说与上课无关的话),甚至干扰旁边的同学学习;有的小组还可能不能进行很好的“讨论”,进而使“Y+Z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在这次调查中,全年级有几个同学明确留言“坚决反对‘Y+Z课堂教学模式’”,或“强烈”要求“下个学期改回原来的学习方式”。还有的学生明确表示“课堂上太吵”影响思考等,这在个别班级和个别学科尤为明显。而在对学生要求始终高标准、管理始终严格的学科和班级,这种负面反应程度则要小很多。
教学改革必须进行下去,退回到原来的状态是不应该的。要研究和解决好“Y+Z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学生的管理问题。在此建议:
①教师上课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没有进入“Y+Z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验的教师也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大家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给自由散漫的学生留下放松机会。
②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忌“陷入”对某一个组或某一个学生的指导。要关注全班各组的讨论情况,及时发现和有效地调控小组中出现的不良情况和现象。
③根据实际学习任务的需要,小组讨论可以是小组成员的一起讨论,也可以在组内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二”的“小小组”的讨论,以取得最佳效果为准。
④精心设计小组活动的任务。小组活动后是“备展”,因此小组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直接影响着“侧板聚焦”的效果和课堂教学进度。教师要选择和设计好小组活动的任务。
给各小组下达的学习任务要明确、可操作和可测试。一次下达的学习任务要尽量单一。而且,学习任务要分层次,就是要符合这个小组的水平和程度。
(2)注意发挥“学案”对学生预习和自学的导向作用。这次调查中发现,语、数、英学科的学案受到学生肯定,但有一些学生对学案有自己的看法。对此建议:
①学案要进一步突出对学生预习和自学的指导性,不要成为作业的变式。
②课上小组讨论的问题一般应从学案中产生。也就是说,学生做学案、课上小组讨论和“侧板聚焦”应是一体的,是层层递进的。
③学案内容应当可进行测试。
(3)注意发挥好“Y+Z课堂教学模式”课堂对学生教育功能的优势。统计结果显示,有44.6%的学生认为与上个学期比同学“更懂礼貌了”,有45.1%学生认为与上个学期比同学“更尊重别人了”,能有这样的变化值得肯定。
现阶段,对于学生的“侧板聚焦”,教师要注意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呈现情况,更要关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站姿、讲话、书写、礼仪等行为习惯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质疑、听别人“讲课”时的礼节行为的到位程度和专注程度等非学习内容。要关注小组活动时的秩序(学生是怎样发言的)等情况。课堂评价(评分)、点评等要有明确的导向性,引导学生注意这些方面的改进。
(4)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这次调查结果显示,有56.6%的学生表示“培养了我的写字能力”,这一点应充分肯定。的确,在日常课堂观察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的“板上”书写能力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指出,就大多数学生写出的汉字而言,单个汉字的美观程度还很低。
这次调查是以书面问卷的形式进行的,且大部分问题为选择题,回答只需打“√”即可。少量的问答题有约一半的同学留下了文字,另有约一半的同学,我们则无法从这次问卷上看到其汉字书写情况。然而,就问卷中的文字而言,大都七扭八歪,其中有相当数量答卷上“一句话”中的文字很难辨认出“单个”汉字写的是什么,很令人担忧。
汉字是伟大中华文明的根基,写好汉字不仅是中国人过去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现在中国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必然是将来中国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我们有责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和水平。通过进行“Y+Z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把“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实处就更应如此。很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校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和水平,并且重点应当是“硬笔”,这是当务之急。同时提倡学生作为业余爱好学习“软笔”书法。
(指导教师:北京教育学院何育萍副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