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诚芳 陈国典 吴 娟
一、前言
自我接纳是自我意识中自我体验的一个主要内容,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所具有的所有特征都愿意去了解、去面对并且无条件地接纳,能确认其客观存在和正面的价值。自我接纳是获得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之一。个体要从一个不完善的、充满矛盾与冲突的自我层面,建立一个令自己满意的趋于完善的自我,需要经历三个环节,即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改变。个体对自我的各个层面都须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并且能对自己的优点、缺点采取接纳的态度,才可能去掉虚伪的掩饰,发现真实的自己,才可能对自身弱点进行转化,使自我不断完善[1]。同时自我接纳是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有关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关系[2]。
目前国内关于自我意识的跨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西北地区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比较。2001年王树秀、井卫英使用自编的大学生自我意识测查表对汉、藏、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研究发现,自我意识存在民族差异,这种民族差异主要体现在维汉、维藏之间[3]。马存芳2002年就藏、回、汉族大学生自我意识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藏族大学生的自尊、自我接纳与汉族和回族大学生都存在显著差异[4]。本研究试图扩大跨文化研究对象的范围。立足四川,对藏族、彝族大学生的自我接纳进行跨文化研究,试图分析藏族、彝族大学生自我接纳发展的特点,并试图探明不同文化与自我接纳这一心理层面的关系,为民族大学生的教育及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提供心理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从西南民族大学各专业选取藏族、彝族学生266人,其中藏族学生177人(女生108人,男生69人),彝族学生89人(女生36人,男生53人);从被试地域来源来看,有城市和农村的学生。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日本学者高木秀明、德永由纪1989年的自我接纳测试量表[5],由对肯定的自我认知的自我接纳(尺度I)、对否定的自我认知的自我接纳(尺度II)、对肯定自我认知的自我排斥(尺度III)、对否定自我认知的自我排斥(尺度IV)4个量表尺度构成。每个子量表有四个测查项目,共16个测查项目。每项目采用“完全不是这样”“大体不是这样”“说不清楚”“大体是这样”“完全是这样”5点评分标准,各给1~5分。
(三)过程
采用团体测验,整个测查过程由心理学教师担任主试,统一分发、回收问卷。为避免其他因素干扰,消除测查对象的顾虑,测查过程中,除调查对象和主试外,没有其他人员。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
(四)数据整理
所有数据输入SPSS11.0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藏族彝族大学生自我接纳发展特征的测试结果
表1 藏族、彝族大学生自我接纳的发展特点的测试结果
*P<0.05 **P<0.01
表1结果表明:
1.藏族、彝族大学生在尺度Ⅰ.存在显著差异,即藏族大学生对肯定自我认知的接纳程度显著高于彝族大学生。
2.藏族、彝族大学生在尺度Ⅱ存在显著差异,即藏族大学生对否定自我认知的接纳程度显著高于彝族大学生。
3.藏族、彝族大学生在尺度Ⅲ、尺度Ⅳ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藏族、彝族大学生民族内部自我接纳的性别差异
表2 藏族、彝族民族内部自我接纳的性别差异测试结果
*P<0.05 **P<0.01
表2结果表明:
1.藏族大学生在尺度Ⅰ、尺度Ⅱ、尺度Ⅲ没有表现出性别上的显著差异。仅在尺度Ⅳ上有显著性别差异。即女生更倾向于排斥否定的自我。
2.彝族大学女生在尺度Ⅰ、尺度Ⅳ均高于男生,且达到显著水平,即女生更倾向于接受肯定的自我和排斥否定的自我。在尺度Ⅱ、尺度Ⅲ没有显著性别差异。
(三)藏族、彝族大学生自我接纳的城乡差异
表3 藏族、彝族内部自我接纳的城乡差异测试结果
续表
表3研究结果表明:
(1)藏族城乡学生在尺度Ⅱ、Ⅲ表现出显著差异,即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否定的自我的接纳程度显著高于来自乡村的大学生;而来自乡村的大学生对肯定的自我的排斥程度显著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
(2)彝族大学生在自我接纳的各尺度上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城乡差异。
表4 藏族、彝族民族间自我接纳的城乡差异测试结果
*P<0.05 **P<0.01
表4的结果表明:
1.来自城市的藏族、彝族大学生在自我接纳的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来自乡村的藏族大学生和彝族大学生在尺度Ⅰ存在显著差异。即乡村的藏族大学生较乡村的彝族大学生更倾向于接纳肯定的自我认知。
四、讨论
(一)藏族、彝族大学生自我接纳发展的共同特点
从表1可以看出,藏族、彝族大学生在尺度Ⅰ、尺度Ⅱ都表现出较高的分值,均高于尺度Ⅲ、尺度Ⅳ的得分。本研究中两民族大学生“对肯定自我认知的接纳”“对否定自我认知的接纳”的得分高于马存芳在2002年对藏族、回族大学生自我接纳的发展水平的调查[5]。这表明藏族、彝族大学生对客观存在发展起来的自我形象,不管这个形象是否符合理想价值尺度,自我的反映倾向都表现出积极接纳的态度,即接纳大于排斥。说明两民族大学生尽管处于自我意识急剧分化的时期,自我意识还不稳定、不成熟,但是他们的自我意识正趋于整合协调,表现出对自我的接纳,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并把他们当作构成自我的当然要素。
(二)藏族、彝族大学生自我接纳存在民族差异
藏族、彝族大学生自我接纳发展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从表1结果来看,藏族大学生比彝族大学生更倾向于自我接纳。
研究者认为,这可能与两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宗教信仰有关。藏族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开始尊奉天地、山林、水泽等自然物,认为它们有特殊的神秘力量,而后崇拜佛、法、僧,敬畏神灵,这是长期对他们发生重大影响的文化价值观念,这种文化价值观念驱使人们膜拜客体[6],相信自己只要潜心地膜拜就会有美好的将来和来世,使他们对自我有一种超脱,使得藏族学生更倾向于接纳自己。
彝族有强烈的崇拜祖先和较深的血缘纽带的情结。按照布朗分贝尔的生物生态发展观,个体生活的诸多系统都会影响个体的发展。但家庭是影响个体社会化最重要的系统,它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同时在年幼时它也是个体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基地。这种重视家族的价值观可能导致彝族大学生更多的自我反省与检查,因而自我接纳水平较低。
(三)藏族、彝族大学生自我接纳发展与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问题是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共同关注的课题,由于它的无处不在而成为每位研究者无法回避的问题。性别因素也是影响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因素,从表2研究结果可以看到,藏族、彝族大学生在尺度Ⅳ都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彝族大学生还在尺度Ⅰ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这都表明彝族、藏族女大学生都比男生更倾向于接纳肯定自我。
研究者认为,这与藏族和彝族本土传统文化的女性地位有关。藏族本土文化中有着比较严格的性别等级制度,有的地方女性的地位比较低下,社会和家庭的权利掌握在男性手中。虽然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教义中关于男女平等、众生平等的思想与藏族本土文化产生融合,但是女性地位低下的意识还存在一些痕迹。彝族传统社会是一个以父子联名谱牒维系的诸多家支共同组合而成的男权社会,男性地位坚不可摧,在社会角色范畴中,女性一直担当着从属品、依附品的角色[7]。因此,传统文化对女性的独立、竞争性的行为模式及其强度的要求较低,使女性逐渐具有比男性更强的对肯定自我的接纳和否定自我的排斥的倾向。
(四)藏族、彝族大学生自我接纳发展与城乡差异
从表3研究结果可以看到,藏族大学生在尺度Ⅱ、尺度Ⅲ有显著差异,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对否定自我的接纳”高于来自乡村(以牧区为主)的大学生,来自乡村的大学生“对肯定自我的排斥”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研究者认为可以从藏族城市与牧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环境给予解释。藏族牧区以狩猎放牧为主,逐水草而居住,在乡村中父母由于忙于应对自然和生活的困难,亲子关系可能更疏远、更为严格和刻板,父母的形象更为权威,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较难对否定的自我予以接纳,对肯定的自我也有较高标准,所以表现出对肯定的自我的排斥。处于城市的学生,文化环境明显优于农村学生,他们在城市中从小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外部世界,有更多的机会在与人交往中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态度也更为积极乐观。他们进入高等学府后,环境差异给自身带来的冲击较乡村学生更小,对自己也就较为接纳。
研究者还分析了藏族、彝族两民族间的城乡差异。从表4可以看到,同为来自城市的藏族和彝族大学生自我接纳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生活在城市的藏族和彝族在生产方式上较一致,父母的教养思想较为一致,所以来自城市的藏族、彝族大学生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
然而,来自乡村的藏族大学生和彝族大学生在尺度Ⅰ有显著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藏族牧区是藏族生存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他们最深刻地体会到自然的力量,对宗教的信仰更为虔诚,对现实的自我更为接纳的原因。
五、结论
(一)藏族、彝族大学生都表现出对肯定的自我和否定的自我两方面的积极接纳的姿态。藏族大学生较彝族大学生表现出更能接纳自我的倾向。两民族大学生在排斥肯定的自我和排斥否定的自我倾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藏族、彝族大学生在尺度Ⅳ都有显著性别差异,即藏族、彝族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表现出更倾向于排斥否定的自我的趋势。彝族大学生在尺度Ⅰ还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即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接纳肯定的自我。两民族大学生在否定的自我接纳、肯定的自我排斥上都没有显著性别差异。
(三)藏族城乡大学生在尺度Ⅱ、尺度Ⅲ有显著城乡差异,即来自城市的藏族大学生较来自乡村的大学生更能接纳否定的自我,来自乡村的藏族大学生较来自城市的藏族大学生更倾向于对肯定的自我的排斥。彝族城乡大学生的自我接纳没有城乡差异。城市的藏族、彝族大学生的自我接纳没有显著差异。来自乡村的藏族大学生和来自乡村的彝族大学生在尺度Ⅰ有显著差异,即来自乡村的藏族大学生较来自乡村的彝族大学生表现出更倾向于接纳肯定的自我的趋势。
(四)个体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不同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宗教背景可能带来个体自我接纳发展状况的差异。
(西南民族大学万果教授、吉侯莫阿华教授对本文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致谢!)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2期]
【注释】
[1]李闻戈:《女大学生自我接纳和人际关系的相关研究》,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125~132页。
[2]樊富珉等:《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第2期,第76~77页。
[3]马存芳:《高海拔地区藏、回、汉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跨文化研究》,载《青海民族》2004年第3期,第33~42页。
[4]王树秀、井卫英:《汉、藏、维吾尔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跨文化研究》,载《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44~51页。
[5]王树秀、井卫英:《汉、藏、维吾尔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跨文化研究》,载《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44~51页。
[6]马存芳:《藏、回、汉族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跨文化研究》,载《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9期,第108~113页。
[7]秋么东市:《从社会习惯法和尔比看凉山彝族传统社会性别的特征》,载《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8期,第47~5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