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案例

时间:2024-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是初中化学新课程新增内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将此内容安排在9年级第十三单元。本案例中,教师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契合了新课程的要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教学效果非常好。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分析,我们会发现,在本案例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更多地发挥着直观展示、创设情境的作用。

(一)案例说明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是初中化学课程新增内容,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将此内容安排在9年级第十三单元(即初中化学最后的一个单元)。本案例由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李绍坤老师设计,发表于《湖北教育(教学版)》 2006年12期,节选时有改动。

(二)教学活动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巩固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等的性质。

②通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延展学生的生活空间,积累生活常识

③通过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知识迁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②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道理,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化学知识。

②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善于开展科学实践。

2.教学准备

(1)教师创设情境,设计引导性的问题。

(2)查阅相关的网站,下载必要的资料。

(3)预计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准备对应策略。

(4)学生课前准备:通过查阅网站、报刊、书籍与调查访问的途径获得相关资料并整理打印,填写下表。

3.教学过程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三)案例点评

本案例中,教师采用了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契合了新课程的要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教学效果非常好。

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分析,我们会发现,在本案例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更多地发挥着直观展示、创设情境的作用。如投影食物图片、投影大头娃娃的报道及相关图片、投影黄瓜中含维生素的量、投影青少年每天的膳食“宝塔”等,此时运用得更多的是直观演示策略;播放的“麦当劳食品广告”则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而播放的“蛋白质的自述”则以拟人的手法向学生传递知识,是直观演示和创设情境的结合。当然,在本次课开始之前,教师让学生进行了较为复杂的探究,即安排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网站、报刊、书籍与调查访问等途径获得相关资料并整理打印。学生的课前准备非常重要,是本堂课顺利实施的保障。这种做法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即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是否可以将探究安排在课外,这样既可以节约有限的课堂时间,又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