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秦玉教授将探索自然界的奥秘,解决科学问题,为人类造福当作高等学校教师的职责,也是她从事高教工作中的最大乐趣。她常说:“只有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刘秦玉教授耿直正派、实事求是,孜孜不倦地醉心于探索和发现新的科学问题,学风严谨,敢于坚持真理,擅于合作共事,乐于将新的学术思想与同行分享,具备在交叉学科开拓创新,从事国际前沿问题研究的科学素质。在1993年当上“海洋气象学”博士点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后,她已经近50岁,正处“更年期”。但是,她分析了国际地球科学发展的趋势,认识到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毅然从头学习,刻苦钻研新的研究领域:全球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无论是个人家庭生活中的困难,还是金钱、权力的诱惑,都没有丝毫减弱她对解决科学问题的浓厚兴趣。刘秦玉教授之所以能在国际科学前沿研究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除了她刻苦钻研外,还得益于她的独立思考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举以下两例说明。第一个例子:我国科学家早就认识到南海主要受季风控制,南海海洋环流具备非常明显的季节反转特征,但为什么与南海毗邻的热带西太平洋也受季风控制,但海洋环流不存在季节反转特征?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刘秦玉教授1998年6月在送来青岛访问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大气海洋科学系刘征宇教授去机场的路上,与刘征宇教授讨论。在刘征宇教授的启发下,刘秦玉教授找到建立季风驱动南海海洋环流理论的突破口,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由于半封闭的南海水平尺度远小于太平洋和印度洋,海洋环流对风驱动的响应要比毗邻的大洋快得多,因此出现明显的季节反转特征”。刘秦玉教授和她的研究生杨海军等在该理论基础上做了一系列工作,从不同角度证实了Sverdrup平衡关系在南海环流季节反转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将南海海洋环流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建立起来。特别是依据该理论发现了冬季南海成为印度洋-太平洋暖池的一个豁口,将南海与全球气候变化联系在一起。
第二个例子:历来人们以为,印度洋海表面温度暖(冷)会导致海—陆温差变化,而减弱(加强)东亚夏季风。但1998年,春季印度洋海温正异常,东亚夏季风却增强?该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解决。1999年,由日本科学家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有关发现热带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模态的论文,引起了全球研究热带印度洋气候效应的新高潮。刘秦玉教授在学习他们科研成果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去研究秋季出现的热带印度洋海温“偶极子”现象,而不研究在春季出现的海盆一致增暖(变冷)现象?到底哪种现象对东亚夏季风有重要影响,能用到夏季风的预报中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刘秦玉教授带领团队阅读有关文献,通过深入研讨提出猜想:春季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的主要模态(海盆一致模态)可能会通过影响大气的Kelvin波,导致西太反气旋异常,成为控制东亚夏季风的主要因素。于是,刘秦玉教授与她的一位博士研究生杨建玲开始合作,从事有关研究工作。在做了大量观测数据分析和模式实验研究后证实了刘秦玉教授的猜想,并通过与其他科学家的合作,揭示了其中的物理机制,指出了印度洋对东亚季风的影响好像是个“电容器”。该研究成果改变了前人的传统认识,已经被国内外气象部门采用作为气候预测的新指标。2007年,她发表的单篇论文已经被SCI论文引用300次以上。
刘秦玉教授在PAMS/JECSS国际会议上大会作主题报告
刘秦玉教授的科学贡献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了季风驱动下的南海海洋环流的理论框架,阐明了南海海表面温度的季节与年际变化的机制;发现了北太平洋以黑潮延伸体为中心的马蹄形海温异常对大气环流的反馈作用,揭示了影响台湾以东黑潮变异的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域低频变化的机理,为确定北太平洋动力过程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她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共同发现了夏威夷群岛超长“尾迹”效应并在Science(2001)上发表,揭示了海岛附近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独特性,推动了国际上有关海洋岛屿附近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研究,被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2003年确定为用卫星观测地球发现的11个重要科学问题之一。她提出的春季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海盆一致性异常影响东亚夏季风,而秋季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对冬季东亚大气环流的影响,正在气候季节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她提出的副热带模态水和副热带逆流在气候变化中作用的新思想已经被证实,她发现海洋涡旋主导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在天气和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际上的关注。
刘秦玉教授曾被2007年在日本举办的第十四届太平洋边缘海国际会议邀请做大会主题特邀报告。此外,她多次被国际会议邀请为特邀报告。作为第一完成人,她曾获2004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