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在课外活动与自主学习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该校立足课堂,把时间和空间延伸到课堂之外,引领课外活动的积极开展。以下案例均来源于该校,很多做法值得借鉴和研究。
(一)“小先生”专题活动
为了克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该校在物理、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中进行“小先生”专题活动。“小先生”活动方式为:教师设定教育主题,让学生站在讲台上为同班同学上课,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小先生”的身份完成教学任务。经过比赛,评选出最佳的“小先生”。
例如,该校2015年9月份进行的16届初三年级“化学小先生”比赛。因为在秋季举行,是火灾的高发期。如图所示此次“化学小先生”的比赛主题主要围绕“燃烧的特殊现象”以及“逃生和自救”为主题。物理小先生比赛,则把主题定位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不同学科的小先生将所学的知识原理与研究主题相融合进行分析和讲解。比赛顺序及参赛小组均由现场抽签决定,不同学科的教师和学科尖子生组成评委团,对参赛的小先生进行打分。参赛的小组各展其能,同学们毫不拘谨,语言、思维清晰流畅,俨然一副老师模样,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印象深刻。该项活动成功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得到了挖掘。
(二)英语课外活动
1.教育改革 英语先行——We are on the way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引领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促进英语学科的自主学习,该校经过学情分析——组内讨论——申报学校审核——名师示范课——组内二次讨论,开展了英文报刊课。这种课外阅读使全体同学英语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成果显著。英文报刊课为学生打开了一扇英语学习之门,每位同学都对新的学习材料爱不释手,喜爱有加,很多同学把他们作为自己空闲时间的一份营养加餐。新颖的材料内容和精彩的课堂设计,激发了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英语教师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大胆创新,英文歌曲,英文小品,诗歌朗诵,英文主持播报,猜词游戏,形式多样。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大赛中,该校的优秀学生争金夺银,不断进取,成果喜人。这种方法可作为积极寻求开拓学生知识面,增加学生英语词汇量,培养学生英文素养的新途径。
2.欢乐英语节
该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英语世界让学生拨开迷雾,感受真实英语。海报和“典范笔记”图文并茂的制作让英语有了别样色彩。“典范英语”中的故事引人入胜、21世纪报内容新颖有趣、口语一百的训练、故事剧本的改编创作、每日新闻播报、中文诗的英语翻译等特色活动使学生们兴趣盎然,才能尽展。英语在该校内角色多样,幻化无穷,而孩子们在其中熏陶着、快乐着、成长着。
欢乐英语节掠影
(三)语文课外活动
1.图书馆里的课外“语文课”
该校的阅读课酝酿了许久,从意见提出—问卷调查—个别尝试—普遍推广,经历了缜密的思考过程,最终决定每周利用一课时,作为阅读课,让学生体验自由阅读的快乐,上课地点也由教室变成了图书馆。四十分钟稍纵即逝,每一位同学都格外珍惜阅读课的时间,找到喜欢的图书后,如图所示学生们或是安静坐在座位上或是找一处角落,就认真阅读起来,下课铃声响了好久都不愿意离开图书馆。这种带着兴趣的自主阅读让孩子们爱上了语文阅读课,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
2.开放图书馆让每个课间的课外活动浸润书香
2013年,该校为拓展学生视野,大力开展开架阅读文化,学校出资购入一万册图书供学生品读,在教学楼各层的大厅中设置开放书架共六组,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们随时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下课、中午休息等零星课余时间被喜欢阅读的学生充分利用起来,在该校你经常能看见学生在开放式书架前认真阅读的身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万不要小看这几分钟、十几分钟的自主阅读时间,慢慢的你会看到量变引发的质变。
(三)生物课外活动
1.校园里的开心农场
为让学生亲身体会种子的萌发、生长,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物学知识,该校从2006年开始就在校园中开辟了“开心农场”,九年来,伴随着一届又一届同学的欢乐与汗水,在开心农场中收获了累累硕果。如图所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开阔同学们的眼界,“开心农场”,还得到了中科院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为学生提供了珍贵的鸢尾科、芍药科花卉,让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了解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生物知识。
学生在开心农场劳动
2.我和自然的约会
该校学生每年在秋季时会组织一次集体课外活动——参观植物园。在植物园游览过程中学生们分工明确,有的记录,有的采集标本,有的观察,植物园也会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为学生们讲解生物知识。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既开拓了眼界又增长了知识,一举两得。
学生在参观植物园
(四)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新天地
该校共有11个A类学生社团。包括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学生《风华》杂志社、学生《语意》报社、心理社团、金话筒学社、学生尘微志愿者服务社团、学生礼仪学社、学生绿荫环境保护学社和模拟联合国及学生艺术团。还有同学自由组建的15个B类社团:如自行车社团、吉他社团、动漫社团等。在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进步与成长。
1.校园电视台
以该校校园电视台为例,根据学生的意愿、特长、能力在台长、副台长之下划分制作中心、主播部、业务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精细的分工使电视台的同学很快便扛起了摄像机,拿起了话筒,操作了电脑……从栏目的策划到收集画面,从采访到撰稿,从编辑到主持等,完全由同学们自主进行。而且同学们也不负众望,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学生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创作的艰辛与快慰。当学生们对于拍摄选题有困惑时,对于参访人物需要社会支持时,对于后期制作需要专业指导时,教师的作用常常能“锦上添花”。
2.学校广播站
该校的校园广播站每年会以不同形式、不同主题举办活动,例如以相信未来为主题,学生朗诵《匆匆》、《再别康桥》、《回答》、《飞鸟集(撷英)》等中外经典文学名作。如图所示是以“青春·未来·成长”为主题的新年诗会,诗会上的这些作品大部分来自于同学们的原创。同学们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课外活动完美结合。
(五)利用社会资源为课外活动添动力
为了让学生体验科技力量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现在所学知识在工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该校每年定期组织学生去中国工业博物馆参观、学习。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了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带给人们的便利与快捷,学生们受到很大启发,同时也感受到了现在所学习的知识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一些机械模型也让学生们对目前所学的数学、物理知识有了直观的认识。(如图所示)
总之,学校应该做到:多给学生一些方法,让他们运用;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主;多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选择;多给学生一些舞台,让他们展示。通过新课改的学习和实践,把课外活动与自主学习的课堂良好的融合,让课外活动丰富自主学习的内涵和外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