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论四川省盐源县各民族的语言和谐

论四川省盐源县各民族的语言和谐

时间:2023-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我国的语言和谐,不仅具有语言学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四川省盐源县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县份。在盐源县,不同民族的语言生活究竟怎样,和谐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制约和谐关系有哪些因素?[2]盐源县的彝、蒙古、藏等少数民族,除了稳定使用自己的母语外,还能兼用汉语或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

乔 翔 余金枝

[摘 要]盐源的彝、蒙古、藏等少数民族,除了稳定使用自己的母语外,基本都能兼用汉语,有的还能兼用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形成了多语并用、和谐互补的语言生活。其成因主要是:国家的民族语言方针政策是语言和谐的基本保障,民族关系的和谐是语言和谐的重要因素,开放包容的语言态度是语言和谐的心理基础,现代化建设促进了语言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盐源县;语言使用;语言和谐

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不同民族的语言(方言)必然存在某种语言关系。语言关系有不同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语言关系的性质上分,可分为语言和谐型和非和谐型两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语言关系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研究我国的语言和谐,不仅具有语言学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川省盐源县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县份。在盐源县,不同民族的语言生活究竟怎样,和谐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制约和谐关系有哪些因素?这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

一、盐源县各民族普遍保存使用自己的母语

盐源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县,世居民族有彝、汉、蒙古、藏、纳西、傈僳、回等21个民族。据2005年统计,全县总人口为313765人,其中彝族人口最多,有149568人,占47.67%。其次是汉族,有139199人,占44.36%。此外,蒙古族有16841人,占5.37%;藏族有5944人,占1.89%。[1]各民族基本保留使用自己的母语,但是,各有不同特点。

彝族:盐源县彝族,全民稳定使用自己的母语——彝语。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在聚居区还是杂居区,他们的第一语言都是彝语。彝语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以我们调查过的4个彝族村寨为例(彝族聚居村公母山村,彝、藏杂居村清河村七组和塘泥村,藏、彝、汉杂居村平坝村六组),农村地区各个年龄段的彝族人都在熟练使用彝语,母语水平100%都达到了“熟练”等级。不论在家庭内还是村寨内,在日常生活中还是集市贸易中,彝族人大多使用彝语。

汉族:汉族人主要居住于县城及各乡镇自然条件比较好的盆地、河谷地带。万人以上的乡镇有盐井镇、双河乡、干海乡、卫城乡、梅雨镇。聚居区的汉族人使用汉语,不会其他民族的语言,大多是汉语单语人。杂居区的汉族,有的还能兼用其他民族的语言。

蒙古族:又称摩梭人(以下均称摩梭人),其母语是摩梭语。全县46个乡镇中,有39个乡镇有蒙古族分布。其中人数1000人以上的乡镇有沿海乡、前所乡、大坡乡、右所乡,分布相对集中。全县二分之一的摩梭人都定居于泸沽湖及其附近地区。其使用的摩梭语处于稳定保留使用的状态。我们抽样调查了泸沽湖镇摩梭人聚居或杂居的3个自然寨(博树村、舍跨村、山南村)共219名摩梭人。结果显示,无论是摩梭人聚居区,还是摩梭人、藏族、汉族杂居区,各个年龄段的摩梭人全部能够熟练地运用摩梭语,代际没有明显的差异。

藏族:又称普米人,其母语是普米语。分布属于小聚居、大杂居。其中,200人以上的乡镇有:盐井镇、棉桠乡、沿海乡、毕基乡、大草乡、白乌乡、大河乡、盖租乡、长柏乡。在自然村内聚居、在行政村内杂居的藏族,母语保留得比较好。

我们选取了4个多民族杂居的自然寨(塘泥村、平坝村六组、平坝村一组、清河村七组),对55名藏族村民进行了母语能力的统计。结果显示,塘泥村和平坝村六组各个年龄段的藏族人全部熟练使用其母语。在平坝村一组40~59岁年龄段中,母语能力为“熟练”级的占85.2%,其他年龄段均100%地熟练使用母语。在清河村七组6~19岁的青少年中,母语能力为“熟练”级的占87.5%,其他年龄段均100%地熟练使用母语。由此可知,杂居区的藏族人,年龄越大,母语熟练程度越高。此外,泸沽湖镇居住的577名藏族,人口比例较低,仅占全镇总人口的5.2%。人口基数过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母语的传承。20岁以下的青少年都是先学会汉语,再学会本族语;他们在家里使用母语、汉语,在村里、学校里使用汉语。

二、盐源县各民族兼用汉语和其他民族语言

戴庆厦指出,制约语言关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人口多少、分布特点、社会发展水平、民族关系、文化、民族心理、宗教等,其中人口多少是主要的,常常是决定因素。人口少的语言,易受人口多的语言的影响,前者容易兼用、转用后者的语言。[2]

盐源县的彝、蒙古、藏等少数民族,除了稳定使用自己的母语外,还能兼用汉语或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部分汉族也能兼用少数民族语言。不同民族互相兼用语言,形成了多语并用、和谐互补的语言环境。

1.各少数民族普遍兼用汉语,把兼用汉语看成是一种文明进步的表现

由于汉语具有通用语的地位,盐源县的少数民族都积极学习汉语,把汉语作为最重要的兼用语。他们普遍认为:汉语记载了世界上先进的科技和文化,不学汉语,就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无法与其他民族交流和沟通。他们还认为,汉语和本族语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的。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1)彝族:居住在城区的彝族人都能熟练地使用汉语,有的甚至转用了汉语;居住在农村的彝族大部分都懂汉语,只是水平高低不同而已。我们对4个自然寨的369名彝族村民进行了汉语语言能力的调查统计。数据请见表1。

表1 彝族兼用汉语能力统计表

续表1

上表显示,能熟练兼用汉语的彝族村民占调查总人数的44.5%,汉语水平一般的占41.7%,不会说汉语的只占13.8%。但是,不同年龄段的汉语水平还存在差距。汉语水平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汉语水平越高;年龄越大,汉语水平越低。不懂汉语的或不能熟练使用汉语的,大多是中老年人,30岁以下的年轻人汉语水平普遍较高。

(2)藏族:盐源县的藏族人口总数少,而且普遍与其他民族杂居,因此,多是双语人或多语人。其中,在自然村内聚居、在行政村内杂居的藏族人通常都是母语—汉语双语人。我们对4个自然寨338名藏族兼用汉语的水平进行了调查和统计,数据请见表2。

表2 藏族兼用汉语能力统计表

上表显示:4个自然寨中,平坝村一组不会说汉语的人数较多,有6人,占这个组总人数的4.6%;其余的3个杂居寨,清河村七组人人都会说汉语,平坝村六组和塘泥村七组每个村各有1人不会说汉语。这说明,藏族人已经基本兼用汉语。这个统计数据与我们在藏族村寨的见闻是一致的。

藏族没有大的聚居的行政村,只有小聚居的4个自然寨:平坝村一组、百山村的百山组和臭水沟组、大园子村的山门口组。除百山村的藏族已经转用汉语外,其余的既保留母语,也兼用汉语,并且兼用汉语的水平比彝族高。

(3)蒙古族:分布最集中的是泸沽湖及其附近地区。由于近年泸沽湖旅游事业发展很快,游客量不断增多,当地摩梭人不仅能熟练使用当地汉语方言,而且还能说普通话。为了准确地了解他们兼用汉语的情况,我们重点考察了泸沽湖镇,并选取了该镇摩梭人聚居的博树村和舍垮村以及摩梭人与汉、藏族杂居的山南村做了穷尽性调查,并对这些寨中摩梭人掌握汉语的水平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请见表3。

表3 摩梭人兼用汉语能力统计表

上表显示,这3个自然寨的464名摩梭人中除了6人不会说汉语以外,其余的458人都会说汉语,并且有451人能熟练地使用汉语,比例达到97.2%。这说明,绝大多数摩梭人都是熟练的双语人,汉语已经成为他们重要的交际工具。

2.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兼用对方的语言

盐源县的少数民族互相兼用语言是自然的、和谐的。其特点是,以其他少数民族兼用彝语的为多,彝族兼用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较少;泸沽湖地区的其他少数民族兼用摩梭语的较多,摩梭人兼用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较少。

(1)其他民族兼用彝语:彝族人口多、分布广,其他民族或与彝族杂居,或被彝族聚居村寨包围,因此,盐源农村地区其他民族兼用彝语的现象较为普遍。但是,彝族兼用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较少。如:塘泥村七组、平坝村一组、平坝村六组、清河村七组4个村寨的338名藏族人中就有284人懂彝语,占藏族人数的82.2%;不懂彝语的只有54人,仅占藏族人数的17.8%。另外,藏族村民掌握彝语的能力呈代际性差异,年龄越大彝语水平越高。彝语作为本地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已经被人口较少的藏族所兼用。而彝族人只有少部分懂藏族人的母语——普米语。塘泥村七组、平坝村六组、清河村七组的216名彝族人中只有52人懂普米语,仅占彝族人数的24.1%;不懂普米语的却多达164人,占彝族人数的75.9%。

对于彝、藏民族之间的这种语言兼用的不对等现象,藏族人都能理解。有的说:“因为彝族人多。”有的说:“我们的母语难学,不容易学会。”他们对待兼用语的态度如此包容,令我们感叹。

摩梭人也有兼用彝语的。如分布在盐源县瓜别区的摩梭人,大多会说彝语。傈僳族兼用彝语的人比较多。盐源县民族宗教局局长罗巫研告诉我们说:“傈僳人基本上是全民兼用彝语。”

(2)其他民族兼用摩梭语:主要是在摩梭人聚居的泸沽湖地区。那里摩梭人口最多,而且泸沽湖又是以摩梭文化打造出来的旅游品牌,摩梭人的语言和文化都得到较好的保留。因此,居住在泸沽湖镇的其他民族一般都兼用了摩梭语。如泸沽湖镇山南村的65位藏族,人人都会说摩梭语。其中,有62人摩梭语说得跟母语一样好;只有3人摩梭语说得不太流畅。又如泸沽湖镇舍垮村一组的几户藏族人,都能熟练地使用摩梭语。居住在泸沽湖镇的彝族,都听得懂摩梭语,有的还说得很好。

(3)汉族兼用少数民族语言:汉族在盐源有将近14万人。汉族兼用少数民族语言的虽然不多,但是,散居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族人,大多能够兼用其住地所通行的民族语言。如棉桠乡、梅雨镇、下海乡交界的三角地带,是彝汉杂居区。那里的汉族人都会说彝语。又如平坝村六组是藏、彝、汉族的杂居寨,共有26名汉族,其中18人懂彝语,17人懂普米语。盐源县城的汉族人,大多数也能听得懂简单的彝语。

居住在泸沽湖镇的汉族人大多兼用摩梭语。如泸沽湖镇山南村共辖10个组,1325人。村里摩梭人最多,汉族人口仅占三分之一左右。我们抽查了380名汉族人的摩梭语使用水平,其中234人懂摩梭语,占该村汉族人口的61.6%。

汉族与藏族杂居的很少,但定居于藏族聚居寨的汉族能兼用其语言,兼用水平也很高。如平坝村全村只有4户汉族,因长期与藏族接触,他们的普米语说得很熟练。据平坝小学董校长说:“这4户汉族人家由于长期挨着藏族住,都学会说他们的语言了,连文化、习俗都已经藏族化了,如结婚、老人过世,都要请藏族先生来主持。”

总之,在盐源县,少数民族除了会说自己的母语外,大多还兼用其他一两种语言。双语或多语人,在盐源县很常见。少数民族兼用汉语是大趋势。

三、盐源县各民族语言和谐共处及其成因

盐源县各民族的语言关系大体上是和谐的。语言和谐,一方面表现为不同的语言在一个社会里能够和谐共处,互补互利,既不相互排斥,也不发生冲突;另一方面表现为不同语言在使用中各就各位,协调有序,在和谐中各尽其责,在和谐中发展。

汉语是国家的通用语,使用人口多,是强势语言;彝语相对于普米、摩梭、傈僳等语言而言,是地域性强势语言;其他少数民族语言只是在大小不同的局部地区使用,是弱势语言。这些功能强弱不同的语言,在使用中各就其位,互补共存。其互补的具体情况是:①在家庭内部,族内婚姻家庭都使用母语,族际婚姻家庭使用母语或兼用语。②在村寨内,聚居寨各民族都能熟练地使用自己的母语,母语不但是村寨内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还是不同村寨间同族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杂居寨一般是在本民族内说自己的母语,不同民族之间说汉语或者大多数人都掌握的民族语。③在学校内,城区中小学大多数在课内和课外以汉语为主;农村小学采用双语教学,课堂上以汉语为主,民族语为辅,课下一般说本民族语言。④在公众场所,城区各民族相处,彼此交流用汉语,但是,本民族成员之间交谈时,转用母语。总的特点是,各少数民族母语和汉语并重使用,但是,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侧重。在家庭内部和本民族之间,母语的应用价值和情感价值高于汉语,使用母语成为第一选择;与非本民族人的交际中,兼用汉语的应用价值大于本民族的母语,需要使用通用语——汉语来弥补母语交际的不足。

盐源县的不同语言之间之所以能够和谐共处、互相补充,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我国的民族语言方针政策是语言和谐的基本保障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民族语文工作,建国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民族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从我国的宪法到各历史时期的民族语文政策,核心思想都是强调语言平等和语言的自由使用。国家的语文政策在盐源县得到很好的贯彻。政府用语主要是汉、彝两种语言。重要文件和重要的法律法规等都采用汉、彝两种文字。彝语、彝文的使用涉及生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

盐源县政府各单位和国家企业单位的牌匾普遍使用汉、彝两种文字。媒体方面,有彝文报纸杂志、彝语电影电视、彝语歌曲。《凉山日报》彝文版原来为周报,后改为一周三期、一周六期,版面不断扩大。彝文刊物有州文联办的《凉山文学》(双月刊)、民族研究所办的《民族》、民间组织彝族文化研究所办的《诺苏》等。彝语电影多数是译制片,如《卓别林》,在农村就很受彝族群众的欢迎;也有一些原创的故事片和科普片。州电视台原来只有一个彝语栏目——《彝乡风》,2009年1月改为彝语频道。2009年5月27日,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修订)》,8月1号正式实施。该条例为盐源县彝语文的使用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

2.民族关系的和谐是语言和谐的重要因素

语言是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与民族意识、民族感情密切相关。民族关系直接影响到语言关系。民族关系好,语言关系也好;反之,民族关系不好,语言关系也会受到消极的影响。[2]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构建语言和谐的重要因素。盐源县的民族关系和谐,体现在不同民族的友好交往、共同的祖先认同、族际婚姻的日益增多等方面。

盐源县是有2000多年历史的多民族聚居县。这里的各民族大多数都是从外地陆续迁入的。原因是他们在原居住地遭到了生存上的挑战,或者是由于民族矛盾、家族矛盾而背井离乡的。他们来到这里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开创新的生活,更好地生存发展。他们聚集在一起以后,民族之间没有太大的历史瓜葛和纠纷。他们总想: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必须与周围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民族关系的和谐还与彝、汉、藏共同的族源传说有关。盐源县的民间传说《彝、汉、藏是一家》讲到,彝族、汉族、藏族三个民族是一母所生的三兄弟。共同的族源认同拉近了不同民族的距离,为彼此接纳、彼此包容奠定了心理基础。友好的民族关系带来了和谐的语言关系;而长期兼用其他民族的语言、接纳其他民族的文化,又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二者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

3.开放包容的语言态度是语言和谐的心理基础

盐源县的少数民族对语言的兼用持包容开放的态度。各个不同的民族在这里汇合,不同的文化在这里交融。各民族既保留自己的母语,以满足本民族的交际需要和族群认同,又兼用通行面最广的共同语——汉语,以满足族际间的交际需要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还兼用临近村寨的民族语言,以满足友好的邻里交往。这种开放包容态度,在“语言态度调查问卷”中能够看到。

对各民族不同受访对象所做的调查问卷中,均反映出不同民族对母语和兼用语的态度是基本一致的。他们都认为,掌握汉语对升学、就业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无可厚非;但是,对于那些会说本民族语言而又不肯说的现象,表示反对。这种语言态度,不仅代表了当代年轻人的语言观念,也体现了老一代人对母语和兼用语的看法。在我们与彝族人、摩梭人、藏族人的交谈中,常常听到他们说起汉语的重要性,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到学校去接受很好的汉语教育。我们也在许多场合,看到和听到他们对母语的深厚情感。

4.现代化建设促进了语言和谐的发展

语言和谐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了尽快地发展经济,人们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合作。一切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因素都不被人们接受。所以,搞好民族和谐和语言和谐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现代化建设越是深入,人们越是体会到民族和谐和语言和谐的重要性。

盐源县各族人民从过去的历史经验中,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和谐和语言和谐的重要性,都非常珍惜今日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这一大气候,对语言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 语

通过村寨田野调查和对调查材料的梳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盐源县各民族的语言生活是和谐的。

第一,盐源县各民族语言不管使用人口多少,分布面积大小,都是受到尊重的。各民族人民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使用自己的母语。

第二,盐源县的不同语言,在使用功能上相互补充,在不同的交际场所、不同的交际环境中,各自有序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第三,在盐源县,各族群众大都能兼用当地的另外一种或两种语言。这种语言兼用,不是来自法律法规的要求,而是来自生活的需要,属于“自然兼用型”。

第四,盐源县和谐的语言生活,对当地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和促进作用。语言是经济流通、文化传播、教育普及中的重要工具,是须臾不可缺少的。

最后,盐源县的语言生活提示我们:判断多语言社会的生活是否和谐,主要是看不同语言在地位上是否平等,是否存在语言歧视;还要看语言兼用是否是人们的自觉行为,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不同语言的功能是否构成互补,形成统一体系。

参考文献:

[1]《盐源县志》编纂委员会.盐源县志[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

[2]戴庆厦.语言和民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原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注释】

[1]作者简介:乔翔,女,内蒙古临河人,中央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讲师,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博士生。余金枝,女(苗族),湖南吉首人,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语言学博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