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编写广播新闻节目的内容提要

编写广播新闻节目的内容提要

时间:2024-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提要必须“画龙点睛”,把广播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告诉听众。广播新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多种提要形式,这样才能完美地予以反映。因此,提倡广播新闻节目的内容提要多样化,已势在必行。广播新闻节目要改革,内容提要首先要改革创新,要提倡百花齐放,打破当前“千人一面”的局面。

五、编写广播新闻节目的内容提要

所谓新闻提要,是指对广播新闻节目中主要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提示或评点。

广播新闻节目中除了三五分钟的“简明新闻”、“快讯”、“短讯”等可不设新闻提要外,一般来说,凡时间较长的(如10分钟以上的)新闻节目,尤其是各地的重点新闻节目都应该设有新闻提要。新闻节目的提要与报纸的标题一样重要,它在新闻节目中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要写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收听效果。一个好的提要往往能给新闻节目增色不少,可以起到吸引听众、扩大宣传效果的作用。

1.广播新闻提要的作用

(1)预告和介绍新闻,以吸引听众收听。提要犹如新闻节目的“眼睛”和“窗户”。人们打开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大小小的新闻标题,哪个标题生动吸引人,读者就会先看哪条新闻。看杂志时也总先看目录,读者常常从目录中寻找自己最关心、最感兴趣的文章。新闻提要放在节目开始前,向听众预告和介绍本次节目的重要新闻和主要内容,既满足了听众的需要,又可以吸引听众收听。

(2)揭示新闻要点,评论新闻内容。提要是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提示,也是对新闻内容的评议,还是编辑部的一种间接表态,它可以帮助听众深入理解新闻的内容和意义。

(3)先声夺人,先入为主。据调查,收听提要的听众要比收听整个节目内容的听众多,收听时的注意力也比较集中。精心写好提要,可以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吸引更多的听众,扩大节目的影响。

(4)美化广播新闻节目。精彩的新闻提要能给新闻和新闻节目增添魅力,增强吸引力。同样一次新闻节目,提要写得美不美、精彩与否,所产生的影响及宣传效果是不同的。

2.广播新闻提要与报纸标题、新闻导语的差异

(1)任务不同。广播新闻节目的内容提要除了肩负类似报纸新闻标题和新闻导语对某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的概括和提示”的任务之外,还肩负着对“一次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提示”。它既要考虑一次新闻组合节目中主要新闻的写照,又必须考虑到一次新闻组合节目内容的整体需要,考虑到新闻提要这个“小整体”自身整体性的需要,这就要求新闻内容尽量不重复。如有两篇以上反映同一内容、同一个具体问题的稿件,一般只精选其中一篇写提要。

(2)结构不同。报纸标题由主题和辅题组成,辅题又分为引题和副题;新闻导语结构富于变化,种类多样。广播新闻的内容提要只有主题,结构比较简单,这种结构便于工作时收听。

(3)写法不同。报纸标题讲究文采、凝练、含蓄、对仗;新闻导语虽不一定五要素俱全,但几个主要要素不可缺少,且提要讲究简练朴实、通俗流畅、适合听。广播新闻标题无虚题,全是实题。

3.编写广播新闻节目内容提要的要求

(1)要突出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内容提要既不能违背或偏离稿件原意,也不能只反映稿件的次要内容。提要必须“画龙点睛”,把广播新闻节目的主要内容告诉听众。

(2)事实要真实。内容提要应与新闻事实相符,要求表述准确。

(3)观点要鲜明。内容提要不仅是新闻事实的高度概括,而且还要善于通过典型事实反映新精神、新观点,直接表明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褒贬态度。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毫不含糊。没有思想、没有感情色彩的提要是不能感染和教育听众的。

(4)语言要通俗、生动、规范。广播新闻提要是供人收听的,从听的特点和听的效果出发,广播新闻提要的语言要符合语法逻辑,句子要完整,听起来流畅,意思明了易懂;而且还要用通俗口语,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清楚明白。

(5)形式要多种多样。广播新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多种提要形式,这样才能完美地予以反映。提要形式切忌呆板。目前普遍的提要是采用主谓宾的叙述结构,写法平铺直叙,缺少变化,听起来单调乏味。因此,提倡广播新闻节目的内容提要多样化,已势在必行。广播新闻节目要改革,内容提要首先要改革创新,要提倡百花齐放,打破当前“千人一面”的局面。[1]

【注释】

[1]参见陆锡初:《新闻节目》,载《广播新闻编辑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