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

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

时间:2023-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些专题片,好的解说词能为节目增色不少。例如,《舌尖上的中国》每一集的解说词都写得相当精美,文学底蕴较强。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风格必须和主题相一致。电视专题片主要是说明道理,有很强的论述色彩,因此要求解说词的语言表达完整、逻辑结构严密。电视专题片因为对解说词要求较高,很多专题片的解说词都可以独立成章,作为很好的文学作品供读者再次品读,如《舌尖上的中国》《复兴伟业》等。

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主要是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专题片的内容,但不是每一部专题片都一定要配备解说词,有的纪实性专题片主要通过画面和同期声让观众更好地融入节目。例如,获得2007年第7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的《颍州的孩子》,这部纪录片的配词就相对来说较少。有些专题片,好的解说词能为节目增色不少。例如,《舌尖上的中国》每一集的解说词都写得相当精美,文学底蕴较强。

一、解说词写作的两个前提

1.认真理解电视专题片的主题和上级机构的创作意图

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风格必须和主题相一致。例如,纪录片《大国崛起》主要讲述西方几个国家如何完成历史的转变,走向发展的道理。在纪录片里,历史资料翔实,其解说词的风格是严肃、沉稳的,给观众一种权威感和信服感。有些时候电视专题片的拍摄是政府行为,具有宣传的功能,那么此刻我们就要弄清楚任务的精神和上级的意图。创作的基本方向和定位一定要把握准确,对一些敏感事件和人物一定要征求意见,得到上级首肯。

2.加强前期的统筹规划

电视专题片属于电视节目中的一个大工程,涉及的人员和资金都是巨大的。所以,在专题片开拍前,一定要事先做好统筹规划工作。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工作往往是由一个团队来承担,那么这个团队就需要确定好各方面的分工。如何处理分头承担和总体把握的关系、拍摄进度周期等问题,都需要提前安排好。专题片解说词的写作还涉及大量的资料准备和采访准备工作,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都是专题片成功的必备条件。

二、解说词写作的四个要求

1.解说词的语言要有比较完整的表述形式

电视专题片主要是说明道理,有很强的论述色彩,因此要求解说词的语言表达完整、逻辑结构严密。解说词的文字解说量一般比较大,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190字/分钟,这就要求解说词中行文的逻辑关系清楚,语言比例均匀,不能出现过多的空白和余缺。电视专题片因为对解说词要求较高,很多专题片的解说词都可以独立成章,作为很好的文学作品供读者再次品读,如《舌尖上的中国》《复兴伟业》等。

2.解说词要以具体细节支撑论述

解说词配合画面存在,语言信息量要大,这样才能和画面起到相互呼应的作用。所以,在写解说词的时候,要尽量做到通过对细节的论述来使语言形象化、丰富化和立体化。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最忌讳的就是空谈和泛谈,过于抽象的语言只会让观众看得云里雾里,不明其所以然。因此,解说词必须结合实际的事物,让观众通过形象感受了解专题片所要传达的信息。

[案例]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作者通过“立刻”“小心翼翼”等词汇将主人公对野生菌的爱护之情很形象地表达出来。

3.解说词要善于上下呼应

解说词在专题片中不仅仅是对画面的介绍,还有一个更主要的任务是将专题片中的各种材料串联起来,形成专题片内在的逻辑顺序。所以,解说词还需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就要求作者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整个专题片,将各种前期准备的资料进行纵横向的比较和对照。

4.解说词要有语言魅力

电视专题片不仅要有社会价值,也要有审美价值,因为解说词的语言魅力能为整个专题片加分不少。一句精彩的解说、一次匠心独运的语言表达,都会让观众回味很久。所以,我们在完成解说词的基本写作任务之上,还需要思考如何提升解说词的语言美感。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积累,增加自己的文学底蕴。

[案例]

纪录片《孙中山》里的结尾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位先行者——他出生在广东香山;他年少时就读于夏威夷檀香山;他的衣冠珍藏在北京西山;他的遗体安葬在南京紫金山;他姓孙,名中山。他的生生死死都离不开这个“山”。是啊!他就是一座大山,他就是一座高山;他也是一座渴望见到太阳,然后始终未能见到太阳的山。

作者利用孙中山先生名字中的这个“山”字,将他对中国近代的贡献联系在一起,更体现出孙中山先生的伟大。

三、解说词写作的四个规则

1.解说词句式以短句为主

解说词要和画面严格对位,不能有错位的情况出现。特别是电视画面出一些特指的人物、必须强调的细节都需要有相对应的解说词,这样观众观看起来才更加清楚明白。正是因为解说词这种必须声画合一的特殊要求,让解说词的写作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写作。解说词更适合写成短句,以七八个字、最多不超过20个字为宜。如果解说词句式过长,语言在配合画面上会出现困难,而且很难调整,给后期配音带来很大困扰。

例如,我们将“中美双方同意尽快恢复关于中国在今年年底以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的谈判”换成“中美双方同意尽快恢复谈判,争取在今年年底以前达成协议,让中国能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那么播音员读起来顺口多了,观众听着也不会那么吃力。

2.解说词中的数字形象化处理

电视专题片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数字,特别是财经类的专题片数字更是频繁出现。这些数字信息都非常抽象,很难用画面作准确的说明,因此基本上都是通过解说进行介绍。为了避免枯燥地读数字,解说词作者在遇到数字的时候,会适当地进行形象化处理,让观众对数字的理解更容易。我们通常对数字形象化处理的手段就是给出参照物,在介绍数字的时候,增加一个参照物,这个参照物是观众比较熟悉、形象具体的事物。例如,说到“南海某岛在涨潮时的面积只有490平方米”时附加一句“相当于半个篮球场”;说到“我国人口每年增长1 500万”时附加一句“是澳大利亚全国人口总和”。这两句都可以让观众直观感受到490平方米到底是多大,1 500万人口到底是多少人。

3.解说词中要慎用简称

简称,是我们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数字,对固定称谓的一种压缩用法。有些简称已经有广泛基础和社会认可,往往无须解释就可以让彼此明白,如“十八大”“三贴近”“NBA”等。但在电视专题片中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简称,这是由于电视专题片是听觉传达,观众范围广,不是每一位观众都能明白解说词里提及的简称的意思。除了我们平时熟悉的简称要少用外,一些自己创造的简称更是不能使用,如植保/植物保护、小教/小学教育、田管/田间管理等。

4.避免歧义词

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是通过听觉传达的语言,在中文的发音中有些词的发音相近,但意思却截然不同。有些词汇虽然发音相同,但放在语境里是不会弄混的,如“签名”和“千名”、“同志”和“铜质”;有些同音词汇一旦听错,句子的意思就完全不同,如“致癌”和“治癌”、“全部”和“全不”、“我们的产品全部合格”和“我们的全不合格”、“大蒜可能治癌”和“大蒜可能致癌”。这些句子的意思都是南辕北辙,在这个时候就不能使用这些词汇,而应把词汇意思补充完整,或者换一个说法。

在解说词中也要尽量避免使用单音节词,多使用双音节词,因为单音节词意思比较宽泛,不够准确。在播报时,单音节词不容易突出重点,反而容易被“吞”掉,使观众漏听。例如,可/可以、自/自从、除/除了、将/将要、曾/曾经、如/例如、较/比较等。

四、注意解说词和同期声的配合

同期声采访在电视报道中使用比较多,现在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对同期声有个误区:只要是人物采访对新闻报道是好的,使用了采访,就体现了纪实、突出了现场,就避免了“声画两张皮”的情况出现。但是,如果同期声和解说词之间缺少过渡,只是为了出现而出现,则反而会让观众觉得莫名其妙,看不懂专题片的结构安排。所以,同期声采访应当是顺其自然地引入,解说词为同期声的出现进行铺垫、过渡和承接。

[案例]

纪录片《伟大的历程》第一集《历史转折》[1]

(解说)这是会议结束20多年后,才被人们偶然发现的邓小平的一个讲话提纲。三张16开的白纸,400字左右,邓小平亲笔写下了提纲。看来,这次讲话在邓小平心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分量。

(同期声)今天我主要讲一个问题,就是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解说)邓小平还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

(邓小平讲话同期声)如果现在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案例]

电视专题片《让历史告诉未来》

(解说) 1972年1月6日午夜,陈毅元帅那顽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在这之前,他终于看到了林彪的可耻下场,这恰恰应验了他那段落地有声的话语。

(同期声)中国人讲过一句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要彻底的报销。

(解说)这是“文化大革命”前陈毅同志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1971年林彪死亡,三个月后,陈毅同志逝世。

这两个案例中同期声和解说词都是串联在一起,解说词解释同期声的意义,同期声的内容进一步证实解说词内容的真实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电视编导在进行画面编辑的时候,同期声往往已经采制完成,解说词一定要根据同期声的内容、出现时机等来精心安排内容和数字。解说词过长,会压缩同期声;解说词过短,与同期声之间留白太长,都不符合观众的观看习惯。所以,同期声和解说词之间必须精确计算时间和字数,做到配合得天衣无缝。

[1] 徐帆,徐舫州.电视策划与写作十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