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意义与方法

意义与方法

时间:2024-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进一步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动员华裔美国人的政治参与尤其是提升其游说能力,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人们往往认为,在故土政治利益与美国政治参与之间存在一种零和关系。[9]本课题考察的第二个核心问题是,亚裔美国人特别是其内部各次族裔团体的政治游说发展,及其为中美关系、中国与相应次族裔团体的故土的关系带来了何种影响。亚裔美国人的政治参与对于美国大众政治行为的研究者来说是令人困惑的。

非洲裔总统奥巴马入主白宫之前便提出“重振美国领导地位”的宏伟目标,其关键是更加强调全球化时代的相互依赖,承认美国国家利益现在更多与跨国关切相互联系。这样,动员美国作为移民国家的天然优势,通过美国国内的族裔团体与世界各国建立多元伙伴关系,必然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要素,“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多元化遗产是一个优势,而非劣势。我们国家里有基督徒也有穆斯林,有犹太教徒也有印度教徒,同时也有非宗教信徒。我们民族的成长受到许多语言和文化的影响,我们吸取了这个星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有益成分。”[5]如同奥巴马政府的首任国务院政策规划司司长安妮—玛丽·斯劳特(Anne-Marie Slaughter)所指出的,在21世纪的美国,“移民团体不只是在大都市很发达,而且在小城镇和乡村也影响很大。一种马赛克已经取代了熔炉,移民现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将新社区与其故土相联系”;“美国必须学会将其族裔团体当作未来的海外美国人的来源来思考”。[6]由此而来的,自美国建国之初便已然存在的族裔游说将在美国外交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亚裔美国人及其内部的各次族裔团体也不例外。

族裔游说的可能发展对于争取在美国政治中发挥更大影响力的各族裔故土政府来说,无疑是个重要的政治机遇。就中国而言,大量华裔美国人的政治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出来,既未重大地影响美国政治,也未对美国对华政策产生明显的积极影响。进一步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动员华裔美国人的政治参与尤其是提升其游说能力,是值得重视的问题之一。更为长远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全球移民格局可能发生长期性变化,美国的族裔游说模式也可能扩散到其他国家,这对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来说也将产生影响。因此,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趋势看,族裔游说及其与爱国主义的关系都将对未来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需要也值得深入研究。

本课题认为,族裔游说是美国普遍存在的利益集团政治游说的一个子集,是各族裔团体通过政治游说提高自身政治参与度的手段之一。一般而言,尽管它也可能仅聚焦于族裔团体的政治参与,但本课题更侧重探讨族裔游说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特别是对美国与相应族裔故土关系的影响。当然,本课题探讨作为整体的族裔游说对美国外交的影响的根本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理论和概念框架,以便深入探讨亚裔美国人内部的各个次族裔团体的政治游说,及其对中美关系、中国与相应族裔的故土的关系等的影响。就后者而言,本课题主要覆盖的亚裔团体包括亲大陆华裔、亲台华裔、印度裔、日本裔、越南裔、韩国裔、菲律宾裔等,探讨这些次族裔团体的政治游说实践及其溢出性影响。通过这一考察,本课题还尝试发现美国内政、外交的新结合点,并识别出影响中美关系、中国与相应族裔团体故土关系的新因素。

具体而言,本课题的研究起源于三个核心问题。首先,与一般意义上的政治游说相比,族裔游说有何特殊性,进而产生了哪些特殊的游说类型和方法。

作为政治游说的一个子集,族裔游说有着相当明显的独特性,那就是它必然面临“政治正确”的问题。鉴于完全同化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投入,移民团体往往基于其所拥有的真实或假想的共同祖先、共享的历史记忆以及文化特征,进而形成了一种与主流社会相区别的集体意识。[7]由此而来的某种对立感使得移民团体“天生地是民主国家的不完美部分……跨国种族联系进而是国际关系的一个不可避免的方面”。[8]随着移民团体与其故土联系日益密切,新的问题产生了:是否与故土的联系增多必然会成为参与移入国政治的障碍?是否更大程度地参与故土政治事务,就意味着对移入国社会和政治的忠诚度的下降?人们往往认为,在故土政治利益与美国政治参与之间存在一种零和关系。维持对故土的忠诚和保持与故土人民和文化的联系,可能被解释为对美国不忠诚和阻碍新的政治认同和参与的习惯的培养。这一困境,是大多数族裔游说都会面临的忠诚于移入国抑或忠诚于故土的爱国主义两难。

爱国主义两难使族裔游说面临着重大困境:即移民团体如何在避免自身的爱国主义被质疑抑或其爱国主义被民族主义化的同时,为促进/反对其故土利益而进行游说。要缓解或消除这一困境,族裔游说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策略:消极游说和积极游说。消极游说是在面临不利的政治偏见和对抗性游说压力时的防御性手段,要么选择逃避性的方法,即不参与政治游说或就不涉及故土利益的问题进行游说,略显主动的方法是致力于证明自身的爱国主义,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为故土利益游说。在当族裔获得游说的合法性、无须担心其爱国主义被民族主义化时,积极游说便成了首选,可以促进美国国家利益的名义为其故土利益游说,具体方法表现为直接为故土利益游说,甚至在为故土利益游说时攻击故土的对立方及其在美国的对立性族裔团体。犹太裔和阿拉伯裔美国人的游说斗争史,就充分说明了族裔游说的困境和不同情况下的不同策略选择。[9]

本课题考察的第二个核心问题是,亚裔美国人特别是其内部各次族裔团体的政治游说发展,及其为中美关系、中国与相应次族裔团体的故土的关系带来了何种影响。

亚裔美国人的政治参与对于美国大众政治行为的研究者来说是令人困惑的。尽管多数亚裔移民在过去30年里在经济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他们仍在为获得政治承认和实现政治参与而努力,因为他们参与主流政治的程度是很低的。很大程度上,由于其故土相互间形成的历史关系和美国对不同次族裔团体的故土的不同政策,亚裔美国人内部的各次族裔团体的政治游说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既有积极游说,也有消极游说;既有促进故土利益的游说,也有反对故土政府的游说;既有促进自身故土利益的游说,也有反对其他族裔故土利益的游说。正因为这种多样性,尽管尚未成为决定性因素,亚裔内部各次族裔团体的游说仍对中美关系、中国与各次族裔的故土的关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在当前中国快速崛起导致周边国家对中国的疑虑日渐上升的背景下。换句话说,周边邻国对中国高速发展的疑虑不仅明确体现在亚太地区国际关系中,也明确体现在美国的国内政治、特别是亚裔内部关系中,其表现之一便是各次族裔团体因议题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游说联盟。

本课题重点考察的亚裔内部次族裔团体分为两个群体:一是华裔,他们的游说对中美关系往往有着直接且重大的影响,又包括往往采取消极游说、在证明自身“爱美国”同时尽可能促进中国大陆利益的亲大陆华裔,和往往采取积极游说反对中国大陆利益、促进中国台湾地区利益的亲台华裔。随着中国大陆的日益强大,支持大陆的华裔美国人日渐增多,他们从事政治游说的积极性正不断提高,最为明显的体现是通过游说促使美国国会通过决议赋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国地位,进而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铺平道路做出了贡献。与亲大陆华裔力量的发展相对比,亲台华裔的游说力量正在逐渐减弱。冷战初期的“百万人委员会”和冷战后的“台湾人公共事务协会”的游说,曾为两岸关系带来了重大障碍,也极大地阻挠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二是非华裔的亚裔次团体,如印度裔、日本裔、越南裔、韩国裔、菲律宾裔等。近年来,印度裔美国人的游说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以色列裔美国人的族裔游说团体,其在印美民用核协议签署中的重要作用,凸显了其对中美关系的可能影响。日本裔美国人的游说对中美关系的影响重点体现在两个案例上,一是二战结束初期试图通过游说影响对日本的战败国地位界定,二是21世纪初试图通过游说否认日本在慰安妇问题上的不光彩角色。近年来,其他的亚裔美国人特别是越南裔和菲律宾裔美国人也开始更为积极地从事政治游说,试图在诸如南海问题、朝鲜核危机等问题上影响中美关系。

本课题的第三个核心问题是中国应当如何应对族裔游说在中美关系和中国与相应族裔故土关系上的影响力上升。族裔游说尤其是亚裔美国人的游说活动,不仅导致美国外交政策的日益碎片化,而且为中美关系和中国与相关方面的关系带来不小干扰。中国应更好地动员华裔美国人开展游说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公共外交,为华裔创造更加有利的游说环境

本课题的研究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理论上,本课题将结合对爱国主义和族裔游说的研究,分析美国爱国主义的民族主义化逻辑及其对族裔游说的限制,指出族裔游说的两种类型和四种手法,发现美国内政与外交的结合点,为美国外交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本课题也将考察亚裔美国人的参政历史、游说实践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分析亚裔美国人的游说对中美关系及中国与相应的移民来源地关系的影响,指出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国内因素及第三方因素日益重要的影响,为研究中美关系提供新的思路。政策上,通过考察族裔游说的发展,本课题指出族裔游说的快速增加将导致美国对外政策的碎片化趋势更为明显,提出对美政策制定中需关注不同议题上不同族裔游说团体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的应对战略;同时,通过考察来自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亚裔美国人的游说活动,探讨其对中美关系及中国与相应第三方关系的可能影响,提出整合华裔资源,强化中国公共外交改善华裔游说环境的应对战略。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首先是利用理论、历史与政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目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移民游说与美国对外政策的相互关联这一问题。本课题将从爱国主义的视角,探讨美国爱国主义影响族裔游说的原理及族裔团体的应对策略,指出族裔游说的两种类型和四种手法。在此基础上,本课题将分析亚裔游说的历史与现实,进而为中国提供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其次是利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重点探讨亚裔美国人的游说对中美关系的外溢性影响。也就是说,通过参与政治游说,族裔团体将中国、美国及相应族裔的故土联系了起来,使中美关系呈现出新的三边甚至多边的性质。本课题将重点探讨亚裔次团体游说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从结构上将其分为华裔和非华裔游说的影响,华裔内部可划分出亲大陆华裔和亲台华裔,而非华裔则重点考察印度裔、日本裔、韩国裔、越南裔、菲律宾裔等,因为这些次族裔团体的游说与中美关系乃至中国与相应族裔团体故土的关系都有着直接联系。第三是通过对美国相关智库、族裔团体和游说人员的深度访谈,分析美国内部对族裔游说的总体认识及其对亚裔次团体游说对中美关系及中国与相应次族裔故土关系的影响,进而探讨中国如何有效融合华裔美国人资源,强化中国公共外交,改善华裔游说环境,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并间接地贡献于中国与第三方关系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