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科举及第后获得的出身品阶,各种科目有所不同。《唐六典》卷二《尚书吏部》载科举及第叙阶之法云:“秀才上上第正八品上,已下递降一等,至中上第从八品下;明经降秀才三等;进士、明法甲第从九品上,乙第降一等。若本荫高者,秀才、明经上第加本荫四阶,已下递降一等;明经通二经以上,每一经加一阶;及官人通经者,后叙加阶亦如之。”由于永徽二年后秀才科已无及第者,且唐代秀才与明法及第者很少,故本文主要论述明经、进士二科的出身与入仕,并以进士为重点。唐代科举及第取得出身品阶可以免除本人赋役,进士及第在唐后期还可优免合家赋役,成为身份特殊的衣冠户[4],但要入仕得禄还须经过吏部的铨选考试,否则仍是布衣,不属于官员。
入仕在中国古代称“释褐”、“解褐”,有时又称“褫褐”[5]、“解巾”[6]、“脱巾”[7]、“脱麻”,皆是释去布衣穿戴官员衣冠之意。唐代举人及第后未仕前称“前进士”或“前明经”,有时也直接称进士、明经。这些“决战文场,奋藻儒林,争衡笔阵”[8]的优胜者,面临着如何通过铨选的考验。唐代有许多人及第后一帆风顺地经过吏部铨选入仕,但笔者注意到也有不少人几年甚至十几年地守选,未得官位而处于待聘状态,这种情况到唐后期尤为明显,此类材料很多,兹略举数例待选入仕时间明确的进士以见一斑。
唐代进士待选入仕时间举例表
续表
明经及第后也有一些人多年待选。《旧唐书》卷九三《唐休璟传》载:“休璟少以明经擢第。永徽中,解褐吴王府典签。”按休璟延和元年(712)卒,年86岁,则其生年为武德九年(626)。“永徽中”即使以永徽元年(650)计之,也已25岁,“少”一般在弱冠(20)以前,因此唐休璟明经及第后起码等待了6年方释褐入仕。元稹在《诲侄等书》[9]中说自己15岁明经及第,10年后才调判入第四等,“粗沾一命”,授秘书省校书郎。过讷大中十二年(858)明经擢第,“当守选时,潜修拔萃”,于咸通四年(863)授棣州蒲台县尉[10],及第到入仕也达5年。
为什么唐代科举出身后有些人要多年才能入仕呢?其原因大概有四点。
其一,唐代进士放榜多在二月,而铨选条格规定,每年五月颁布选格,十月应选人会集于尚书省,然后经过一系列的铨选注唱程序,于次年三月才能最后结束,授予合格者告身,即官员委任状。因此即使科举及第者当年便参加铨选,及第出身到入仕任职最快也得一年以上。
其二,实际上大多数及第者当年不能参加铨选。放榜后忙于拜见座主、游宴采花等活动已需不少时间,何况唐代曾规定“明经、进士擢第者,每年委州长官访察行业修谨、书判可观者,三选听集”[11],一岁为一选,这就是说开元初按常规及第后要等三年才能参选。开元十八年,吏部尚书裴光庭根据北魏的停年格及其父裴行俭在唐高宗时设立的长名榜,作循资格,“贤愚一概,必与格合,乃得铨授,限年蹑级,不得逾越”,以至于有些人“三十而出身,四十乃得从事”[12],这样,一些科举出身者同样受到论资排辈的限制,只好耐心守选。乾元以后,至贞元陆贽为相的一段时间内,因兵荒马乱,粮食歉收,遂三年一置选,这也耽搁了部分人及时入仕。
其三,科举及第者擅长经术文学,但毕竟专心于举试,未谙政事,不尽符合统治者的要求,因而让他们待选数年,练达世事,多些社会阅历后再入仕。太和九年,中书门下奏云:“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然于入仕,须更指挥,必使练达,固在经历。起来年,进士及第后三年任选,委吏部依资尽补州府参军,紧县簿、尉。官满之后,来年许选。”[13]会昌二年四月赦文又重申:“准太和元年十二月十八日,进士初合格,并令授诸州府参军及紧县尉,未经两考,不许奏职。盖以科第之人,必宏理化,黎元之弊,欲使谙详……其进士宜至合选年,许诸道依资奏授,试官充职。”[14]让及第者多了解社会再入仕有其积极的用意。
其四,官阙少而出身者多,不得不作一些限制。唐代官有定员,而出身入流的途径很多,“大率约八九人争官一员”[15]。科举出身者因此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进士放榜及第后,随后要到吏部参加“关试”,试判两节,此后便与主管科举的礼部无关,而属于吏部管理,守选待聘了。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喜悦轻快一番之后,等待着这些“头上七尺焰光”[16]的进士的是寂寞的守选日子,有的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争取早日入仕去了,而有的虽在“战文之场”取胜,却入仕无门。考察唐代进士及第后的经历状态,除了顺利迅速入仕者以外,还有以下三种与宋以后科举及第者颇为不同的情况。
一是奔走于公卿间求取官职。与为及第而求知己、通关节相似,及第后为求入仕,许多人也常“游公卿间”,“务进不已”[17]。如开元二十三年萧颖士进士及第后,常造访吏部王尚书之门[18];德宗时宰相郑珣瑜说自己为吏部侍郎时,以文入官当秘书省校书郎的八人中,有七人曾托他人驰书交代关照[19];也有的人每年“为举选人驰走取科第,占员阙,无不得其所欲,升沈取舍,出其唇吻”[20]。王泠然于开元五年及第后,“以山东布衣”的身份与御史高昌宇书,大言不惭地说:“望御史今年为仆索一妇,明年为留心一官。幸有余力,何惜些些?”[21]而有些人及第后“足不迹先达之门,既及第而益孤”[22]。
二是不少人生活困顿。上述王泠然向高昌宇讨官做时便说自己的穷困状况:“仆家贫亲老,常少供养,兄弟未有官资,嗷嗷环堵,菜色相看,贫而卖浆。”韩愈及第“三选于吏部卒无成”后,“遑遑乎四海无所归,恤恤乎饥不得食,寒不得衣”。李商隐“三试于宗伯始忝一名,三选于天官方阶九品。俸微五斗,病满十旬”[23]。欧阳詹也是“五试于礼部方售乡贡进士”,为求早日入仕,他去应博学宏辞科,于考试前仍穷得不知所措,他自称:“昨至东洛,旧负人钱五万,卒然以逢,某则合还人,又艰迫,唯一驴一马,悉以偿之。赁庑之下,如丧手足,兀然不能出门者再旬于兹矣。亦以窘恳遍祈于人,人无非常所与,唯匹帛斗栗供朝夕则才可过。其外则莫就,无车无储,寄人之庐,士之穷莫穷乎此。”[24]《玉泉子》载:“苗躭以进士及第,困居洛中有年矣,不堪其穷”,身无一钱,其儿因翻看小贩的鱼干而不买,被咒骂为“乞索儿终饿死”。苗躭自己也曾因病甚不能行走,至以辇棺价贱而僦之,寝息棺中以代步还家。此虽为笔记小说所载,但却相当真实地反映了部分待选进士穷困潦倒的生活境况。
三是也有人及第后退隐,不急于仕进。唐代科举及第后不像宋以后那样随即任官,部分人因各种原因也不急于求仕。如窦常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后,“家无旧产,百口漂寓。由是弃高科于盛世,就泉府之少职”,“不求苟进,以讲学著书为事,凡二十年不出”,二十年仍称前进士[25]。阳城及进士第后,也隐居中条山,聚徒讲学[26]。韦澳太和六年擢进士第,又以博学宏词登科,“性贞退寡欲,登第后十年不仕”,后从辟署方释褐[27]。裴坦太和八年及第,“自以举业未精,遽此叼忝,未尝曲谢座主,辞归鄂县别墅,三年肄业不入城”。孙光宪对此评论说:“夫世之干禄,先资名第,既得之后,鲜不替懈,自非笃于文学,省顾宾实者,安能及斯?”[28]
此外,还有的进士因天下动乱而长期沉浮人间[29],因个人品行有缺失而久未入仕[30]。有的进士因未能入仕甚至加入到起义军中去,如进士王辂即在浙东起义军中为裘甫出谋划策,义军临败时被刘暀所杀。《资治通鉴》卷二五○懿宗咸通元年四月条载此事云:“王辂等进士数人在贼中,皆衣绿,暀悉斩之,曰:‘乱我谋者,此青虫也!’”由此可见,唐代个别进士出身者可能终身未仕。
唐代统治者为解决科举出身后等待入仕而产生的问题,曾采取一些补救变通措施。首先是优待科举及第尤其是明经及第的优秀者,给予减选入仕。开元十六年因国子祭酒杨玚奏请,制命明经习《左传》及通《周礼》等四部难度较大的经书者,出身免任散官[31];开元二十五年的科举考试改革,规定明经中有明五经以上、试无不通者,进士中兼有精通一史、能试策十条得六以上者,“委所司奏听进止”[32]。建中二年,为了振兴经术,中书舍人权知礼部贡举赵赞奏请准广德元年七月敕,明经义策全通者,可减两选超与处分。贞元二年,又诏令明经举人有能习律一部以代《尔雅》者,如帖经俱通,于本色减两选,合集日与官[33]。长庆二年,谏议大夫殷侑奏文中也提到“国朝旧制,明经授散,若大经中能习一传,即放冬集……今明经一例冬集”[34]的情况。个别吏部侍郎掌选时,也让“调文学科暨利课高者,得无停年”[35]。这些规定特别有利于明经中的出类拔萃者。
其次,守选年未满的科举及第者可应制科举、宏词、拔萃等吏部科目选,或从藩镇使府辟署而提前入仕。按吏部选格正常入仕,必须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因此称为平流入选,简称平选;而通过上述几种途径,则可不拘一格,不受选数的限制而迅捷地入仕。这样,有真才实学之士往往可以脱颖而出,不次释褐。唐后期许多进士及第者便是从这几种途径入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