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时间:2023-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世纪下半叶及20世纪初,在一些对科举西传问题较为了解的西方人士的印象中,欧美各国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曾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启导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异议的事。过去中国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外部世界有关科举的评价知之甚少。废止科举在当时是历史的必然,许多当时人和后事人也认为此举意义重大,于中国学术文化有摧陷廓清之功。

在中国,也有许多学者认为科举制对欧美现代文官制度的影响,堪称为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19世纪下半叶及20世纪初,在一些对科举西传问题较为了解的西方人士的印象中,欧美各国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曾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启导是理所当然的、没有异议的事。当时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亦然。如在戊戌变法时期对八股科举深恶痛绝、将国贫民弱割地赔款都归罪于八股取士的康有为,也说过中国历代科举“虽立法各殊科,要较之万国,比之欧土,皆用贵族,尤为非才,则选秀于郊,吾为美矣,任官先试,我莫先焉。美国行之,实师于我[13]”。康有为当时还未出过国,而他当时就知道美国实行的文官考试制度是学习中国科举而来,可见此一说法也为当时部分中国上层知识精英所知晓。

另一位在公车上书时为变通科举摇旗呐喊、戊戌变法时为变革科举冲锋陷阵的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耳闻目睹欧美、日本等国借鉴科举实行文官考试之效用,而1905年科举制却在中国本土因积重难返被彻底废止,痛定思痛,梁启超于1910年发出了如此惊世言论:

夫科举非恶制也。所恶夫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一八九三年,始改用此种试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抑更章章也。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14]

从中也可见梁启超是深知科举曾影响世界列强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孙中山关于欧美各国考试制度是从中国学过去的那个著名论断,只是康梁科举西传说的延续和发展。

科举废后相当长时间里,在多数人的印象中,科举就是一种落后腐朽的取士制度,尤其是在中国大陆,科举更多的是作为批判的对象而加以介绍的。过去中国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外部世界有关科举的评价知之甚少。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风美雨再度东来,当人们知道西方汉学界和行政学界对科举制的赞美和评价时,感到相当讶异和新鲜。而当我们准备“引进效率”,借鉴西方文官制度以建立公务员制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西方文官制度竟然还是从我们中国的科举制学过去的。1983年,美国卡特总统任内的人事总署署长区伦·坎贝尔应邀来北京讲学时曾说:“当我被邀来中国讲授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感到非常惊讶。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到文官制度的时候,都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15]

1910—1911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第11版“考试”条,在考试历史部分是这样论述的:“在历史上,我们所知的最早的考试制度出现于中国,即以考试来选拔官员(前1115),并对已经进入仕途的官员进行定期考核(前2200)。”其参考文献便是丁韪良1901年出版的《中国的学问,或中国知识界》一书页及相关部分,以及《19世纪》1894年7月号上刊载的T.L.Bullock的《中国的科举考试》一文,还有1894年Etienne Zi在上海出版的法文著作《中国文科举》一书[16]。此条文还提到这个制度于1906年[17]被废止及代之以每年在北京举行留学回国人员的考试的情况。《大英百科全书》将先秦的“三载考绩”与隋代以后的科举制度混同起来,但明确考试是中国人发明这一点并没有错。牛津大学博物馆长期以来展出一组五枚与科举有关的压胜钱,其文字说明便写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笔试选官的国家。”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事物是“失之华夏,得之四夷”,在本土未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传到外域后却生长为生气勃勃的东西。科举制在清末未能顺利地转型为现代文官考试制度而是走到尽头有其历史必然性,但其考试选才的“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精神却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所接力传承,现今中国要建立健全公务员制,发明文官制度的古老国家反而需向欧美学习,这真如古语所说的“礼失而求诸野”。

废止科举在当时是历史的必然,许多当时人和后事人也认为此举意义重大,于中国学术文化有摧陷廓清之功。然而,科举废止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却没有建立替代办法,使官员选任无客观依据,生徒学习积极性大为降低,于是在20世纪20—30年代又有不少人争颂考试之利。现今,我们要建立公务员制,发明文官制度的古老国家反而需向欧美学习借鉴。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科举考试回归故土。当然,这并非简单的回归,而是在全新的更高的层面上的升华,也是传统考试文化在中华大地的新生。

20世纪80年代以后,有中国学者曾指出科举制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创造[18],“科举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19]。还有一些学者知道西方学者关于科举考试西传欧美是中国在精神文明领域里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之一的说法之后,认为科举制对世界的影响堪与四大发明相媲美,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其重要性还超过物质领域的四大发明。根据西方学者的说法,我认为,科举考试西传欧美,确实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一大贡献。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来说,在一定意义上,科举可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

过去已有一些人将中国发明的某种东西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如说汉字是“第五大发明”、中医的经络理论是“第五大发明”等。不过,这些“第五大发明”都只是中国人自己说说而已,总不免有点“自卖自夸”之嫌,因为这些东西并未被世界普遍采用,西方人也不这么说。不过,将科举制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并非为了凑热闹或耸人听闻,而是有充分的根据和理由的。因为一再将科举制与四大发明相比的首先是西方人士,而且西方学者也普遍承认科举对世界文官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只是将中外学者的说法用“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概括出来而已[21]

【注释】

[1]R.I.,Literary Examinations considered asa proof of ability to serve in the magistracy;manner in which the examinationsare conducted.Chinese Repository,Vol.4,July 1835,pp.118~135.

[2]A.Morison,China,Past and Present:A Lecture,Delivered at the Mechanics’Institution,Melbourne,1853,pp.4~5.

[3]Ssu-yu Teng(邓嗣禹),Chinese Influence on the Western Examination System.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Vll(1942—1943),pp.283.2005年7月7日,也就是在伦敦发生公共交通恐怖袭击几个小时之后,我在华盛顿参观美国国会。当我坐在众议院大厅中时,想象到一百多年前,美国议员为是否借鉴科举实行文官录用考试制度而在此发生争论的情形,颇有感触。

[4]E.A.Kracke,Fam ily vs.Merit in the Chines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during the Empire,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Vol.10,1947,p.103.

[5]E.A.Kracke,Civil Service in Early Sung China,960—1067,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3,pp.2~3.

[6]E.A.Kracke,Religion,Family and Individual in the Chinese Examination System.In John K.Fairbank(eds.),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7,pp.252~268.

[7]H.G.Greel,The Beginning of Bureaucracy in China:The Origin of the Hsien,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23,Feb,1964,pp.155~183.

[8]见《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通讯》1986年3期所载福井重雅在中国秦汉史第三届年会上的发言,及福井重雅著《汉代官吏登用制度研究》序言,日本创文社,1988年。

[9]Derk Bodde,Chinese Ideas in the West,Washington,D.C,: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Fourth Printing,1972,p.31.

[10]《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荀春生、朱继国、陈国梁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275页。2000年5月27日,池田大作先生在日本创价学会总部会见创价大学外国教员时,曾专门向笔者提问有关科举制之优缺点的问题,笔者就科举制在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日本7至9世纪曾实行过科举制等问题做了简要的回答。见《刘教授:科举は全青年にチヤンスを》,日本《圣教新闻》2000年5月28日。

[11]Denis Twitchett,The Birth of the Chinese Meritocracy:Bureaucrats and Examinations in T’ang China,Printed by Bendles(Torquay)Ltd.,15/16George Street,Torquay,London,1974,p.33.

[12]贾志扬:《宋代科举》,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中文本序,3页。

[13]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戊戌变法》2册,神州国光社,1923年,208页。

[14]梁启超:《官制与官规》,《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三,中华书局,1989年,68页。

[15]桑玉成等:《当代公务员制度概论》,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17页。

[16]Th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Eleventh Edition,Volume X,New York:Th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Company,1910,p.41.

[17]原文如此,确切的时间当为1905年。

[18]盛奇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年,121页。

[19]杨学为:《中国考试改革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8页。该观点为作者1986年写的书序中所提出。

[20]刘海峰:《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探索与争鸣》1995年第8期。本篇题目和观点与该文相同,但大部分文字和内容则不一样。

[21]现在中国有许多人误以为西方人认为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其实西方学者的说法虽包含有这个意思,但从未直接提出这一称法,是1995年本人将其提炼出来之后才逐渐流行开来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