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厦门为“博饼文化区”的中心

厦门为“博饼文化区”的中心

时间:2023-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博饼起源回归历史本真面貌之后,对厦门博饼文化可以更加科学和理性地加以探讨,我们对厦门博饼文化的发展前景一样充满信心。博饼习俗在厦门传承下来并得到激荡升华之后,这一具有十足中国特色的习俗必将日渐向外辐射扩散,唤醒其他地区历史深处的文化记忆,形成博饼文化现象,最终出现一个以厦门为中心的广大的“博饼文化区”。则将厦门地区博饼的确切时间提前到清末民初。

论从史出,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基本原则。结论应该是从史料的考证和分析中得出,如果某一论题本身就是虚构出来的,回过头却要去寻找资料来求证,必然捉襟见肘,破绽百出。

要了解博饼习俗的真实起源,我们就应该以科学求真的态度去面对历史事实。我们不能将博饼文化建立在虚构的故事和想象中,而应将其建立在可靠的历史和坚实的文化基础之上。随着厦门文史学者孜孜不倦地跟踪追击,必将发现更多的状元筹实物和文字记载,使我们对博状元会饼的认识越来越接近于历史的真相[3]

郑成功是人不是神,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在厦门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没有发明博状元饼的传说的附会,丝毫无损于他的伟大。博状元是厦门珍贵的民俗遗产,是厦门文化中的瑰宝,没有郑成功故事的附丽,依然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仍然有其深厚的文化蕴涵。

同时我认为,郑成功部属发明博状元饼的故事,在特定历史阶段内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促进了博饼习俗的普及,并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博饼文化节的设立,有其历史作用。现在,此说已完成历史“使命”,可以“功成身退”了。

像许多爱厦门的人一样,我也十分赞成举办博饼文化节。即使厦门不是最早出现博饼习俗的地方,也可以将中秋博饼这块“大饼”做大做好。世间的事物往往是产地不如聚地。举办某种文化节的城市不一定要是这种事物的发祥地,而往往是将其发扬光大的地方。

博饼起源回归历史本真面貌之后,对厦门博饼文化可以更加科学和理性地加以探讨,我们对厦门博饼文化的发展前景一样充满信心。厦门虽不一定是博状元习俗的发源地,但却是当代博饼习俗特别盛行、最为红火的地方。其他地方的博饼要么没有流传下来,要么只是小范围的娱乐,只是一种少数人坚持的习俗,而厦门人却将博饼变成了文化、变成了经济、变成了盛大的节日,变成了一种全民活动。这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令人足以自豪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说,厦门是中秋博饼习俗的集大成者。博饼习俗在厦门传承下来并得到激荡升华之后,这一具有十足中国特色的习俗必将日渐向外辐射扩散,唤醒其他地区历史深处的文化记忆,形成博饼文化现象,最终出现一个以厦门为中心的广大的“博饼文化区”。

“人无我有”是一种优势,“人有我强”也是一种优势。只要我们深入地发掘博饼文化的底蕴,就一定能将博饼文化做大做强。博饼习俗经过厦门的激荡升华之后,必将声名远扬,向外传播。

随着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在中国日益受到重视,博状元习俗迟早会在中国许多地方复活。继承往昔的善俗,开创未来的新局,将博饼文化做大做强,将博饼习俗向各地辐射推广,厦门一定会成为博饼文化的“新科状元”。

【注释】

[1]《容斋随笔》四笔卷八《得意失意诗》。

[2]多年以前,我在北京琉璃厂见过一套完整的非常精美的象牙质状元筹,那套状元筹共63支,整齐地排列在两个精致的木盒中。状元排列在最中间,榜眼和探花分列于状元的左右,会魁、进士等筹条则依次平均分列于两侧。在科举实际殿试发榜的仪式上,榜眼和探花也是分列状元的左右侧,授官级别也相同,在一些状元筹谱上也是刻于状元的两侧,属于一对,我想这便是厦门博饼规则中“对堂”名称的由来。

[3]本篇发表于《厦门晚报》2003年9月2日。后来,厦门文史专家洪卜仁先生发现了厦门博状元筹最早的文字记载,王步蟾《鹭门杂咏》中“月并(饼)团圆新买得,拈骰夺取状元筹”的诗句,充分说明清末厦门一带也有博状元筹的习俗。而彭一万先生找到清末举人黄翰《禾山诗钞》中的《赌月饼》诗:“六子齐投任变翻,街头巷尾笑言喧。科名久已遭人唾,犹集群儿抢状元。”则将厦门地区博饼的确切时间提前到清末民初。如果将文献搜寻范围扩大到闽南、粤东地区乃至全国,相信还会有许多新的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