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进辽宁省信息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针对辽宁省信息产业政策出台少、 自主创新能力弱、 人力资源成本大幅提高、 龙头企业少、 品牌意识不强等问题, 建议完善信息产业发展相关政策、 法律; 做大做强信息产业集群; 调整信息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信息产品结构; 打造重点龙头企业, 加大自主创新扶持力度;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战略性、 基础性、 先导性产业, 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辽宁省是以钢铁、 机械、 石化等为主的传统产业比较集中的省份, 正处在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的关键时期, 加快信息产业发展, 是产业升级、 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也是培育新的增长点、 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目前, 辽宁省的信息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 尤其是软件产业发展迅速。 但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 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地方性政策出台慢。 辽宁省信息产业政策大多为国家政策, 特别是自2005年之后未出台新的地方性鼓励政策。 信息产业是一个高速更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焦点1—2年就会有较大变化, 产业政策如不能及时调整, 必然会跟不上发展潮流, 落后于发展步伐。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弱。 以软件产品登记为例, 目前辽宁省认定软件产品约占全国的2.2%, 位居全国第11位, 与广东、 江苏、 北京等省市存在较大差距。 北京市仅2012年登记软件产品6543件,比辽宁省登记总和还多。 在软件著作权方面, 2012年辽宁省软件著作权登记量为1920件, 同比增长11%, 但仅占全国登记总量的1.3%。
三是人力资源成本大幅提高。 信息产业是典型的人力和智力密集型产业, 人力资源成本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近年来,辽宁省信息产业人力资源成本每年升高10%以上, 部分企业人力资源成本年增幅达到20%。 受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影响, 企业的利润率逐年降低, 由2010年的11.8%降至2012年的8.8%。
四是龙头企业少, 品牌意识不强。 信息产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非常重要, 而辽宁省信息产业龙头企业较少, 仅有沈阳先锋、 大连九久光电、 东软集团、 大连华信等几个知名度较高的企业, 其他在国内外知名度不高, 在企业招投标过程中受此影响较大。
针对这些问题, 辽宁省信息产业的发展要本着 “加快发展, 扩大规模, 突出特色, 提高质量冶 的原则,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做大产业规模、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形成产业特色, 实现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 完善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法律。 辽宁省在2000年下发了 《辽宁省加速发展软件产业实施意见的通知》, 在2005年出台了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全省信息产业发展的意见》, 之后一直未制定信息产业相关法律政策, 不利于辽宁省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 辽宁省应根据当前国际国内信息产业发展形势, 借鉴发达省市先进经验, 及时出台扶持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 完善适合辽宁省信息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体系。 如制定在基础设施建设、 国际展会承办、 高新技术研发、 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IT企业补贴的优惠政策, 制定个人退税、 住房补贴等方面给予高层次IT从业人员的优惠政策等。
(2) 做大做强信息产业集群。 一是重点做好沈阳、 大连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工作。 规划好重大项目布局, 力促较成熟项目签约, 以企业为主体, 以园区为载体, 以项目为核心, 通过技术改造扩大现有企业规模。 依托大连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群、 沈北手机产业集群、 金州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等省内现有产业集群, 通过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新项目, 积极推进移动互联网、 智能终端、 北斗位置服务、 集成电路、 光伏、 大数据应用、 智能穿戴设备、 信息安全产品、 智能仪表、 数字内容等相关项目落地。 沿产业链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完善产业链条, 降低企业成本。 二是推进鞍山、 丹东、 锦州、 绥中等特色产业集群的建设。 近年来, 沈阳、 大连信息产业人力资源成本大幅提高, 导致信息企业利润不断下降,部分信息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小城市。 各市可充分利用这一趋势,逐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配套环境, 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 充分发挥本地人力资源丰富、 人力成本较低的优势, 积极吸引大信息企业在本地投资建立公司或分公司,发展本地特色产业集群。
(3) 调整信息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信息产品结构。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 辽宁省应立足产业基础, 做大现有产业规模, 做强特色产业, 进一步促进产业向智能化、 数字化方向发展, 重点抓好集成电路、 数字视听、 现代通信、 光伏、 新型元器件、 半导体照明、 应用电子、 工业软件、 国内软件外包服务等主导产业培育, 推动软件服务外包成本转移和地域调整。 二是促进产品结构优化。 跟踪和落实国家相关产业政策, 切实发挥辽宁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优势,重点推进工业软件研发及服务、 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 下一代互联网、 数字视听、 下一代通信网络与设备等, 提升集成电路产品档次、 优化数字视听及数字家庭产品结构、 丰富现代通信产品门类、提高太阳能光伏产品竞争力、 提升应用电子产品智能化水平, 努力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
(4) 打造重点龙头企业, 加大自主创新扶持力度。 一是打造重点龙头企业。 鼓励省内装备、 冶金、 石化等工业领域的重点企业,将其内部IT部门剥离改制, 成立专业IT企业, 对优势IT企业给予连续资金支持, 打造行业内的全国领军企业。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 确定重点龙头企业和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 有针对性地采取扶持政策, 力求资金资源合理配置,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 核心企业, 鼓励兼并重组, 培育管理先进、 综合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是加大自主创新扶持力度。 出台鼓励创新和新技术转化的税收政策, 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 建立技术开发金准备制度, 对技术人员在技术转化、 技术咨询、 技术应用和技术服务方面的收入比照稿酬所得, 减征或免税。 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 不断健全和完善人才流动调配机制, 尽快研究出台信息人才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建立和完善竞争择优机制, 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支持服务体系, 促进各类技术服务机构的发展, 为企业提供培训、 咨询、 信息和技术帮助。
(5)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一是建立省级信息产业发展融资平台。 通过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扶助资金, 鼓励本地和外地企业、 国内和国际资本以独资、 合资、 合作、 联营、 项目融资等方式投资到辽宁省信息产业。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 私募股权、 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 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努力争取国家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电子发展专项资金、 科技创新专项资金, 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力度, 对重点信息产业项目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项目, 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 发挥财政资金作为经济杠杆撬动产业提升的作用。 三是建立风险投资体系。 制定鼓励风险资本投向信息产业的财税、 资金补贴等优惠政策, 激活风险投资市场, 吸引海内外风险投资基金、 创业基金等投向辽宁省信息产业项目。 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组建上规模的信息产业风险投资基金, 以市场手段支持信息产业发展。
2. 发挥网络学习提升素质发展的政策建议
网络学习与传统的线下学习方式相比, 具有开放性、 灵活性、多样性、 平等性等多重特点, 既符合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 又适合终身教育的思想和要求, 应当成为开展终身学习的首选形式。 充分发挥网络学习的作用, 是建设 “人人哲学、 时时能学、 处处可学冶的学习型社会必须重视的。
(1) 全国多个省市终身教育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的特点与趋势
①覆盖面广。 网络学习者群体覆盖了老年人、 在职人员、 待业人员、 青少年等不同年龄、 不同类型的人群, 为任何社会成员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 目前, 省市区县等各级的全民终身学习的网络平台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上海市、 北京市、 济南市等多地推出的全民学习公共服务平台, 均能够满足百万人注册、万人在线、 万人点播的需求。 课程设置也面向不同起点的人群进行分类。
②内容全面。 网络学习在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基础上, 教学内容更加全面和多样, 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多选择空间。 国家开放大学门户网站为学习者提供了3600多项课程, 不仅涵盖生活休闲、文学艺术、 历史文化、 科学技术等通识内容, 更涉及了临床医学、法学、 物理学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 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适合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
③形式多样。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 网络学习的形式呈现了两个维度上的拓展和深化。 从横向上看, 网络课程不仅有讲义、 课件、 视频、 音频等多种授课形式, 而且通过聊天室、 邮件等手段, 强化了师生在虚拟课堂中的互动交流。 从纵向上看, 基于网络的学习终端突破了原有的计算机设备, 向手机终端、 电视终端等更多的媒体形式发展, 软件和应用程序的开发也更加成熟和人性化, 为学习者随时、 随地的学习提供了更大便利。
(2) “有所学冶 和 “愿意学冶 ——通过网络学习推动辽宁省素质教育需要破解的两个关键问题
①破解 “有所学冶 ——建立并完善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平台
目前辽宁省利用网络开展终身学习的普及度还不高, 线下教育资源的建设仍是当前辽宁省教育发展的着力点, 网络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尚未受到教育组织者和学习者的足够重视, 现有的教育网络资源还不够丰富和规范。 沈阳、 大连、 鞍山等城市, 已经建立了“市民学习在线冶 等市、 区、 县级的网络学习资源平台, 但内容以科普性的线上视频课程为主, 课程的数量、 质量和系统性与 “国家开放法学门户网冶 “上海学习网冶 等教育网络平台的差距较大, 还不足以吸引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满足其学习需求。
进一步开发及完善教育网络资源平台, 可以引入两个方面的力量: 一是引入高校的教育资源, 利用高校的课程体系、 教学课件等资源提升网络课程的系统性, 避免重复的课程开发; 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开展与学习者的互动交流, 弥补网络课程互动性差的弱势。这样既能够充实教育的学习资源, 也能够为高校提供综合性的信息资源平台。 二是引入专业的互联网团队。 网络学习是对人们学习习惯的改变与创新, 要打造和完善网络学习平台, 需要借助有经验的专业互联网团队的力量。 近年来, 许多网站都推出了自己的网络公开课, 以全媒体、 多终端、 交互式、 定制化的特点成功吸引了大批不同阶层的学习者。 打造我省的教育网络资源平台, 可找到与此类网站产品的结合点, 寻求合作, 在资源平台的建立上提升专业性。
②破解 “愿意学冶 ——提升教育理念认识, 重视网络学习作用, 建立网络学习成果的认证制度
要发挥网络学习对于实施教育的作用, 必须提升学习者的参与意愿。 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对传统学习和网络学习的认识。 激发学习者自身的学习需求是破解 “愿意学冶的第一阶段。 需进一步通过教育活动周、 社区教育活动、 老年大学等活动和组织, 加大对教育理念和网络学习方式的宣传力度, 提升学习者的认识。 二是建立网络学习成果的评定制度。 在提升网络课程系统的基础上, 将考试制度引入网络学习, 开展网络学习成果的评定。 可以借鉴安徽省的 “网络成教园区冶 模式, 由政府主导, 联合省内多所高校, 建立成人高等教育在线学习平台, 打造 “网络成教园区冶。 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站自选入驻园区的高校进行学习, 并参加考试, 通过者可以获得高校函授教育的学历认证, 既规范了高校函授教育管理不到位、 培养质量低等问题, 又为教育的网络教学提供了新模式。 三是打通与线下学习成果的互认。 加快我省的学分银行建设, 建立学分认定、 积累与转换制度, 搭建与高等教育贯通的学习立交桥, 使学习者能够将在线学习获得的学分在高校进行转换, 通过在高校的继续学习获得高校的学历认证。
③提升辽宁省重点新闻网站网上影响力的对策分析
地域网站的网上影响力日益成为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下面通过对辽宁省重点新闻网站网上影响力的调查数据, 分析辽宁省重点新闻网站影响力不足的原因及提出相应对策。
截至2013年12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 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 互联网普及率为45.8%, 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 整体网民规模增速保持放缓的态势。
近年来, 中国网民规模增长主要源于以下四个方面因素: 第一, 中国政府在信息化领域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针并持续加强基础网络设施建设, 为互联网接入提供较好的网络基础条件; 第二, 运营商和各大厂商积极推动互联网应用发展, 加快网络应用对社会生活的渗透, 如打车、 支付等应用与线下结合紧密, 吸引更多人使用互联网; 第三,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联动加强, 提升整体社会对互联网的认知, 促使更多人使用互联网; 第四, 网络应用的社交性和即时沟通的便捷性, 在增加网民使用黏性的同时加大网民对非网民同伴的连带影响, 促进非网民向网民转化。 这一系列因素共同推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的增长, 尤其推动了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加。2013年中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3.3%, 高于其他设备的使用比例, 这意味着手机依然是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辽宁省网民数为2453万人, 普及率达到55.9%, 网民规模增速非常高, 达到11.6%, 高于其他前列省份的增长速度, 普及率排名第六。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 手机等新媒体的快速兴起, 给辽宁省重点新闻网站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1) 辽宁省重点新闻网站的影响力现状
目前, 辽宁省共有5家重点新闻网站: 东北新闻网、 大连天健网、 北国网、 沈阳网和北方时空。
对辽宁省重点新闻网站网上影响力进行的问卷调查, 共有党政机关工作人员、 国企工作人员、 农民、 学生4个群体的1994位网民参与了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辽宁省重点新闻网站在网民中的影响力如下: 东北新闻网25.9%, 大连天健网19.9%, 北国网12.2%, 沈阳网6.5%, 北方时空5.1%, 东北新闻网和大连天健网在网民中影响力较大一些。
根据Alexa统计,2014年11月29日的周排名, 红网, Alexa周排名:911;千龙网, Alexa周排名: 1498; 东方网, Alexa周排名:386。 而辽宁省的5家重点新闻网站: 东北新闻网, Alexa周排名:10118;大连天健网, Alexa周排名: 44634; 北国网, Alexa周排名:221848。 从国内范围来看, 辽宁省主要重点新闻网站的网上影响力在近些年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无论是网民的认知度还是国内网媒的认可度都在不断地提高。 但是, 辽宁省重点新闻网站的影响力与千龙网、 东方网、 红网等其他省重点新闻网站相比还是具有一定的差距。
辽宁省重点新闻网站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有政府或传统媒体背景。 辽宁省重点新闻网站基本上都有政府或传统媒体背景, 以传播新闻为主, 内容可信度相对较高, 信息的来源较为广阔, 本地新闻一般能够拿到第一手资料。 第二, 运营方式上主要以传统网站运营为主, 部分网站开始接触手机报、 电子商务等新媒体领域。 第三, 管理相对严格, 互动限制比较多。 目前, 辽宁省各新闻网站在信息管理上相对严格, 对论坛、 贴吧、 微博等互动栏目的限制比较多。 第四, 创新能力不足。 对政府或者纸媒等母体的依赖较强, 自己的造血能力差。
(2) 提升辽宁省重点新闻网站网上影响力的思路及对策
①增加对手机上网新增网民的吸引
2013年中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3.3%, 高于其他设备的使用比例, 这意味着手机依然是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通过对2013年使用手机浏览器浏览的网站类型进行分析可知,新闻类仍然是手机上网的主要用途。
因此在辽宁省五大新闻网站的建设中, 更应该扩大和突出新闻版块的作用。
根据CNNIC 《2013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 显示, 新闻搜索在电脑和手机上都位居第一, 新闻仍然是网民最常搜索内容, 但网民在电脑端搜索音乐和视频的比例要高于手机端, 主要在于音乐和视频搜索之后, 要在线收听或收看, 耗费流量较多, 网速要求较高。
网民在手机端搜索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比例高于电脑端, 小说等文学作品适合在碎片时间里使用小屏的手机观看, 因而得到了手机网民的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 虽然网民在手机上搜索手机应用的比例高于电脑端, 但仍有28.0%的网民通过电脑搜索手机应用, 并通过手机助手等软件直接从电脑上安装手机应用。
②新闻网站的重点新闻要多层次, 文字与视频双管齐下
近年来,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 以终端、 平台和服务为主要构成的产业体系改变了中国互联网的整体格局, 也极大改变了网民上网行为和生活方式, 并逐渐从碎片化的阅读、 通讯等应用向各类用户使用时长较长的视频、 游戏等应用发展。 目前, 娱乐化是我国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特点。
根据CNNIC 《2013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 从时间上来看, 手机娱乐是手机使用的主要功能, 占据了手机除短信、 电话外使用总时间的60.6%。 据调查, 手机娱乐用户平均每天除短信电话外使用手机179分钟, 其中手机娱乐109分钟。 从用户使用率上来看,97.6%的手机网民最近半年使用过手机娱乐类应用。
手机娱乐发展迅速, 成为我国手机网民的主流应用, 也带来网民手机娱乐行为新的变化, 逐渐从 “碎片化冶 时间向 “长冶 时间发展, 由情境驱动娱乐向习惯进行娱乐发展, 手机娱乐成为一种固定化的生活习惯。
进一步对手机浏览器访问网站类型进行调查发现, 手机浏览器用户浏览最多的网站类型为新闻资讯网站, 比例为71.8%; 其次为小说等文学作品网站, 比例为43.1%, 可见, 阅读是目前手机浏览器用户的核心诉求。
购物网站和视频网站的访问比例为39.1%和36.6%, 处于手机浏览器用户需求的第二梯队, 相比2012年9月的访问比例分别上升了16.7和14.8个百分点, 上升幅度高于其他网站类型。 一方面在于移动上网环境的改善和智能手机性能的提升, 另一方面在于手机浏览器技术发展和功能完善, 提升了手机支付体验和视频观看体验。 购物网站和视频网站使用的增加有助于提升手机浏览器用户的使用时长, 也有助于手机浏览器商业价值的进一步实现。 未来随着网页应用的发展, 视频、 电子商务等使用体验的上升, 手机浏览器用户的黏性会越来越强, 使用时长会越来越长。
游戏及社交网站的使用和浏览则相对较少, 比例分别为29.8%和24.0%, 一方面手机浏览器对于交互性和游戏的设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另一方面在于游戏较好的盈利性吸引大量厂商进入, 在手机端已有较好的布局, 使得手机浏览器对手机游戏领域的介入难度较大。
从使用时长来看, 手机娱乐每次使用时长半个小时以上比例增多, 尤其手机视频和手机阅读, 半个小时以上的用户比例为64.9%和55.2%。 随着手机娱乐用户从交通工具等场所向家里等使用场所的扩散, 良好的上网环境和充足的上网时间增加了手机娱乐时长,加之各类娱乐应用的不断改进, 吸引着网民对手机娱乐的持续使用。
从东北新闻网被访问网址和人均页面浏览量可以看出, 对东北新闻网的工作、 娱乐和论坛的访问量较高, 而新闻版块的浏览量有待提升。
从对大连天健网被访问网址和人均页面浏览量进行分析可以看出, 大连天健网的主要用户都是在天健网的论坛版块停留, 而其他版块浏览量较低。
③转变观念, 准确定位, 剔除发展的制约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制约辽宁省重点新闻网站网上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是发展理念, 占到有效数据的23%, 全部数据的36.9%。由此观之, 转变发展观念、 准确定位是提升辽宁省新闻网站网上影响力的一个关键因素。
各网站应逐步转变观念, 以 “立足辽宁、 服务辽宁、 推介辽宁冶 作为发展宗旨, 将网站建设成为传播辽宁资讯、 解读辽宁发展、 展示辽宁形象、 弘扬辽宁文化的多功能地方性门户网站。
要发挥媒体区域优势, 充分整合省内网站资源和其他相关资源, 积极探索省内报纸、 广播电视和网站之间、 网站与网站之间互动、 合作的新模式, 逐步形成省内各媒体间新闻报道的共享平台;要不断提升新闻报道的层次和内涵, 包装好主打新闻栏目和特色服务, 逐步形成品牌新闻和品牌言论, 树立全新的品牌和形象; 要组织好 “特色冶 服务, 关注网民的吃穿住用行等, 切实地为广大网民的实际生活提供便利, 以多姿多彩的特色内容吸引更多的网民, 将网站建设成为本地人的网上家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