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世俗形态文化与理论形态文化

世俗形态文化与理论形态文化

时间:2023-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但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酒与诗相伴,诗人善于饮酒,这是一种文化观念。在中国文化里,酒和政治之间也有很密切的联系。中国历代王朝对饮酒是有限制的。在中国,有人去世要喝酒,结婚也要喝酒。在中国,酒中有礼,敬酒要长幼有序,有各种礼节。这种市场观念与中国长期形成的烟酒不分家的待客之道观念迥然不同。例如,中国人对死亡的观念和西方人不同。
世俗形态文化与理论形态文化_文化自信:做理想信念坚定的中国人

文化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可以说不可计数。但从社会角度看,文化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态:世俗形态和理论形态。

世俗形态分成三种,第一种是日常生活的文化观念;第二种是民间文化;第三种是大众文化。梁漱溟强调“文化是生活的样态”,大体上是指人的生活方式中的文化观念,这是一种世俗形态的文化。同一民族的人在同一时期都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是一体的。生产方式有共同之处,生活中的文化观念也有共同之处。这个与生活方式融为一体的文化观念,就是世俗生活的世俗文化形态。文化的世俗形态具有广泛性、群众性、世俗性的特点。

饮酒,是中国人生活方式中的一个要素。酒,有酒文化。有人把酒称为“硬饮料”,怎么是文化呢?酒文化并不存在于酒的化学成分中,而存在于人的生活方式中和饮酒的观念中。那是因为酒里面包含了许多文化观念。这种观念不是个别人的观念,而是具有相对普遍性的民族观念。

在中国酒文化观念里,酒与诗经常联系在一起。唐代的诗人大多喝酒,“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酒和诗之间在中国文化里具有一种非常密切的关系,饮酒和赋诗往往联系在一起。酒当然不是文化,诗人可以饮酒,但是饮酒的不一定就是诗人。饮酒者可以是酒鬼,也可以是酗酒成性的毫无文化的粗人。但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酒与诗相伴,诗人善于饮酒,这是一种文化观念。在中国的文化里,很多戏剧都以酒命名,包括贵妃醉酒、温酒斩华雄等,其实酒与戏剧之间也有内在的联系。

在中国文化里,酒和政治之间也有很密切的联系。中国历代王朝对饮酒是有限制的。周朝就发过文告,不能饮酒,不准酗酒,它以礼来限制酒。我看《封神榜》,纣王做酒池肉林,以酒亡国。《参考消息》曾发表过一篇文章《酒与苏联政治》,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再到叶利钦,几乎没有一个不是酒精中毒的。至于鲁迅写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也特别提到了酒的问题。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观念中,酒和生活方式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在中国,有人去世要喝酒,结婚也要喝酒。酒既可以表示快乐,也可以用来表示悲哀。在中国,酒中有礼,敬酒要长幼有序,有各种礼节。各种民族敬酒的方式都不一样,所以酒中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饮茶,作为特定的生活方式,也包含着文化内涵。《红楼梦》里贾宝玉去妙玉那里的饮茶方式,是文人的生活方式,《红楼梦》里描写的刘姥姥饮茶,是“牛饮”的方式,是老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大碗茶是大众的生活方式,而文人有文人的方式。“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这是诗人的一种文化情调。

日本人讲茶道,茶道其实就是茶文化。中国也有茶文化。茶中有德,茶中有礼。新婚媳妇第一天要向公婆敬茶。客人来了以后,敬茶是很重要的礼节,表示恭敬。

吃,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在吃中同样有文化观念。什么东西能吃?什么东西不能吃?西方人吃牛肉、吃牛排,但他们认为狗是宠物,不能吃,吃狗肉是野蛮。东方有的国家的人们就不懂了,怎么我吃狗肉就野蛮,你吃牛肉就不野蛮?如今加上一个环保观念,有些东西就是不能吃的,如受法律保护的珍禽就不能吃。环保观念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观念。至于吃的方式,从古代的茹毛饮血到现在的熟食,再到美食、饮食养生,是生产方式的文明进步,其中也包括文化观念的进步。至于饮食中所表现的礼节,更是繁杂多样的。儒家有一套规矩,什么人坐上面,什么人坐下面;什么人先吃,什么人后吃,都有一个尊卑长幼的次序,渗透着一种礼仪。中国有一种传统文化观念,请客时东西越多越好,吃一半留一半,觉得有脸面。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两个人一起吃饭,各自掏钱,AA制,就是很小气。但美国人认为很正常。这就是一种文化观念。这种市场观念与中国长期形成的烟酒不分家的待客之道观念迥然不同。

生活方式中的文化观念,是指生活方式中渗透的文化观念,而不是指生活本身。任何社会的人作为生物体,都必须吃喝拉撒睡,都必须满足衣食住行。可生产方式不同,文化观念也不同。比如服饰文化,是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种。穿衣不是文化,而是文明。但服饰,即服装的花样和饰品佩戴,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穿衣似乎是小事,但哲学家、文化学家可以通过服饰的演变,看到时代的变化、观念的变化,甚至于男女关系的变化。男人戴耳钉,女人袒胸露背,如果倒退一个世纪是不可想象的。法国有一个很有名的作家写过,你不要给我看历史,只要把各个时代的服装摆出来,我就知道它的历史是什么样子。这表明整个服装的变化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文化观念的变化。比如女孩穿的衣服,过去是越长越好,现在是越短越好。这就是文化观念的变化。如果文化观念不变化,服饰是不可能变化的。所以在生活方式中,衣食住行都渗透着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不同民族的文化观念。至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都是一种文化观念。这种文化观念有时候比法律更厉害,比法律更具有广泛性、群众性。

生活方式中的文化观念具有惰性。生活方式变了,可观念仍然保留旧有的东西。例如,中国人对死亡的观念和西方人不同。中国人认为,人死了以后就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所以古代有人殉、陪葬大量的物品,现在仍然有扎纸人马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是现代的,可是死亡观念还是过去的。

至于禁忌,这种日常生活中的观念更厉害。在文化观念中有各种各样的禁忌。其中对中国人影响比较大的是数字禁忌。数字禁忌在西方也有,在中国也很讲究。西方人认为13是很不吉利的,中国现在发展到五花八门了。4不能用,因为4是“死”;8是很好的数字,是“发”。从电话号码到汽车牌照、门牌号码都是这样的。产生数字禁忌不是偶然的,它和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缺乏安全感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下,人的命运自己不能掌握,是由物来掌握的,实际上是一种物化的表现。人们要想摆脱这种偶然性,就会迷信。人们不相信自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就相信有一个东西能保护他,那就是神灵、数字、运气。我常说,不确定性导致迷信,绝对确定性导致宿命。市场经济条件下不确定性太多,从买股票到做生意,似乎一切都不由自己做主。人们总是问,为什么经济发达地区拜大师、信风水、抢头香的人那么多。这是因为这群人中的命运具有不确定性,其中不少人或是贪官或是投机者。

总之,人的生活方式本身并不是文化,但其中包含的如何生活的观念是文化。人的饮食与动物的吃食不同,就在于动物就是吃食,而人的饮食包括很多规矩,不单纯是吃。尤其在婚丧嫁娶,或招待贵宾,吃反而退居其次,礼和敬则居于首位。宁可饭菜不丰盛,不可礼仪不周到。

世俗文化,除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观念以外,还有一个叫作民间文化,它包括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传说、民间信仰、民间风俗习惯等。这是真正具有群众性的文化,它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是从群众土壤中成长出来的,又流行于民间,所以民间文化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但是民间文化良莠不齐,有好的东西,也有很多是糟粕。

理论形态的文化包括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意识形态的部分,如哲学、法律、文学、艺术、道德等,其中包含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有一个层次是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如科学、技术、语言等,这属于知识的部分。理论形态的文化和民间文化不同,民间文化的创造者是老百姓,与老百姓血肉相连,而理论形态的文化很多是由知识分子创造的,是一种具有专业性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是古代劳动分工以后逐步形成一部分知识分子专门从事理论形态的文化的创造,它包括各个民族的传世经典之作。这种文化我们一般称之为高雅文化。

文化的理论形态和世俗形态,虽然是两种形态的文化,但是不能对立,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世俗文化中的文化观念,有很多可以上升为理论形态的文化,即世俗文化可以提升到理论形态,而理论形态的文化可以通过世俗化的方式转化为世俗文化,成为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儒家文化在中国之所以产生广大的影响,就是因为它不限于经典,而是已深深地渗透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变成一种民间的世俗文化。不识字的人都爱惜有字的纸,决不会用脚去踩踏而是拾起来;没有读过儒家经典的老太太、妇女,世代相传都要讲所谓“三从四德”。

儒家经典在中国如此广泛深入,无非是两条道路:一条是科举,一条是世俗。科举培养的是知识分子,世俗用来培育老百姓,使儒学观念变成群众性的观念,即世俗化的文化观念。中国人讲人伦、讲孝道,朋友之间讲义气、讲仁义,实际上都是理论形态文化世俗化的结果。中国农村的老百姓可以不知道什么是孔夫子,但是他们的思想里实际上有孔夫子。我们现在提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这个道理。马克思主义是高深的理论,如果只有少数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才能研究,与广大群众没有关系,那是没有多大作用的。所以,理论形态的文化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通过世俗化的途径,现在我们叫作大众化的途径。

在人们的观念里,一般都重视高雅文化,不太重视世俗文化,不太重视民间文化。实际上真正能表达一个民族本质特征的往往是民间的东西,即世俗文化本身。因为它与一个民族的日常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整个世界发展来看,科学技术发展具有的最大特点是趋同,马路、汽车、电视机、互联网将来的发展都差不多。只有文化,特别是民间文化、世俗文化是多样的,才能表现出一个民族的特点。所以要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它的世俗文化。

文化的民族性很强,无论是理论文化,还是世俗文化。翻译经常碰到这个问题,你可以把一本书翻译成中文,但是你无法把这本书的文化背景翻译过来,所以我们通过翻译对书的理解总是有隔膜的。试想,从刚上学的小孩到老人,人们都知道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二十个字,从小学读到现在,津津有味,但如果翻译成英文,外国人绝对不可理解,为什么抬起头来看月亮,低下头来思故乡,月亮和思乡有什么关系?这算什么诗?如果没有中国文化背景对月亮和思念家乡的情绪之间的文化联系,没有这种观念,也就无法理解这首诗。中国人的乡愁和月亮之间存在一种文化上的关联,四海同望月,低头乡不同。只有中国人才可能理解李白诗中这二十个字里面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现在文化还有一种划分,叫作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我要解释一下,物质文化绝不是物质。物质文化就是能够以物质为载体传承下来的文化。如龙门石窟、敦煌石窟等,都是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是通过世代传承的,像口头文学,或者泥人张等,没有物质载体。可以说,物质文化以物传,非物质文化以人传。人去世了,后继无人,则失传。所以非物质文化很容易失传。现在特别强调保存非物质文化,因为一旦传人没有了,它的文化就中断了。我们不知道,祖先有多少非物质文化的宝贝失传。

大众文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的催生下,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形态,在中国也开始出现,但还不发达。大众文化不能混同于低俗文化。大众文化可能包括低俗化,但并不必然低俗化,根本在于文化导向。随着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大众文化在中国会得到很快发展,完全模仿的时代已经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