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社保按人群身份不同配属差异化的制度和待遇,比如公务员在基本医疗基础上享受补充医疗、优先购买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普通企业人员养老金严重不等,这些现象再次形成了极大的分配不公平,扭曲了社保之于民众的效果,而且很容易随着制度发展继续固化。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已经在计划经济、户籍等制度转轨中感到,实施一个制度后就会围绕其形成各种利益群体,进而产生路径依赖和锁定,给未来改革造成困难。所以,要尽快和有策略的进行并轨。
一是待遇“速度差”并轨。即不降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而让他们全部参加包括养老在内的各项社保,在每次调整待遇时更多抬高企业职工、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社保待遇,形成追赶“速度差”,俟看齐后一次性统一制度。最终可使各种现有保险演变成缴费不同的险种区别,而不是因身份不同的参保限制。
二是借助内涵扩大并轨。每项保障内涵的扩大实际上即带来人群差异的缩小,比如,只要实现前述人人看病支出封顶,公务员补充医疗所带来的多报销优势自然消弭,实现“家家有其房”的资格,之于特殊群体的住房福利安排给百姓带来的不满也就不存在了。
三是早日实现全国统筹。即通过统一管理、一致的缴费基数比例及统收统支抹平各种差异,实现全国范围内无障碍转移接续、养老就医。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已写入社保法,卫生部也承诺了2020年实现医保统筹,在此基础上,最好还推进医疗、住房、养老等不同社保系统的精简统一,合并相关监督和执行部门,降低多头管理成本并提高效率。
四是鼓励民间公益慈善力量。可以预见的是,在“大社保”的需求下,公共财政仅负担大项目已会颇感力不从心,对更多的社会福利和救助更力有未逮,而社会又会很关注体制之外的个案,如舆论聚焦的乡村教师、远征军老兵、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属、兰考私人儿童福利院火灾等。应积极发展公益慈善,多为其创造运作条件,指导协调但减少直接干涉支配。政府所主导的大型社保机制如大网,公益慈善开展的各种福利帮扶如小网,一张张大小网重叠结合才成形成严密的中国社保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