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挫折和教训中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依靠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而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信只有这条道路才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之路。当时革命根据地虽偏处一隅,处于敌人重重包围之中,但中国共产党人从未失去信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八个字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道路充满自信的宣言。
长征时期,前有阻击,后有追兵,爬雪山过草地,几至弹尽粮绝,可红军仍然充满必胜信心。没有信心,从南到北,边走边战,横跨十四个省,历时两年的长征,是不可想象的。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豪迈乐观、令人振奋的诗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舍生忘死、不怕牺牲、对革命必胜的信心。没有信心,就走不出草地、爬不过雪山。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使用突袭惯技,占我东北,后又发动七七事变,当时“抗战必亡”的亡国论甚嚣尘上,全国上下弥漫着一种失败情绪。敢于担当的中国共产党,鲜明地打出了坚决抗战的旗帜,点燃了全民族抗日救亡的火焰,成为支撑中华民族抗战希望和信念的中流砥柱。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就是代表中国共产党人这种自信的光辉著作。
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实践中产生的革命文化,就是这种民族自信心的文化凝聚,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革命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任何公正的人,包括西方一些有良知的观察家都不得不承认,与清末不断割地赔款、视洋人如虎相比,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各自依洋人以求靠山相比,与国民党统治时期民生凋敝、经济落后、政治腐败相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胜利和中国的和平崛起,打破了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西方中心论”,使中华民族生气勃勃的民族生命力和文化自信力得以重新焕发。
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往往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在面临革命变革时期的道路选择时,表现得更为明显。中国共产党人90多年里所选择的道路,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是紧密相连的。革命时期我们有中国革命道路必胜的自信,抗战时期我们有中国抗日必胜的自信,社会主义时期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这些都是基于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深信,既有马克思主义指导,又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中国共产党人,完全有能力有信心选择与自己国情相适应的正确道路。
道路自信从深层次来说就蕴含着文化自信。事实上,各国有各自不同的发展道路,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更没有唯一的模式。西方发展道路是由西方国家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所决定的,而不是为世界提供模式,也不可能提供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愿意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但不会照抄照搬任何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我们对自己选择的道路充满自信。这个自信不是高调空谈,它充分表现在中国道路取得的丰硕成果上。
有人提出中国应该走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道路,走所谓的“世界文明之路”,在他们看来,西方的道路是世界文明的普遍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脱离世界文明,是沿袭自秦始皇以来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之路,是自外于世界潮流的道路。为什么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就是世界文明之路,就是人类的共同道路,而一个有自己历史传统、自己文化传统、自己国情的中国,就不能走自己的道路呢?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不是走通了吗?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革命道路正确的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吗?当代中国的现实就是证明。中国由原来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成为当代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高铁之长是世界之最,中国各种基础建设、科学技术发展不都是明摆着的吗!不愿听是聋子,不愿看是盲人。政治上的偏见,必然导致政治上耳聋目盲。
鞋子穿在自己的脚上,合不合适自己最清楚。我们为什么要把评价鞋子是否合自己脚的话语权交给别人呢?以西方人的偏见来衡量中国道路的对错,实际上就是像用别人鞋子度量自己脚上的鞋子是否合脚一样荒谬。中国有“郑人买履”的寓言,那是宁愿相信鞋样而不相信自己脚的蠢人,这种蠢人用当代话说是教条主义,而以西方道路来评论中国道路也是一种教条,不过不是土教条而是洋教条。说轻点,是食洋不化;说重点,是“西方中心论”的流毒未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