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鑫
据对榆树、 农安等44个粮食生产大县880个调查村8790户农户2月底的种植意向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吉林省农民种粮积极性依旧高涨, 种植意愿理性调整, 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总体保持稳定, 粮食作物种植意愿稳中有升, 其中:农户水稻种植热情不减, 意向种植面积保持稳定并有小幅增长; 玉米意向种植面积近年来首次降低; 豆类作物种植意愿呈恢复态势; 薯类作物种植意愿不强; 经济作物种植意愿深度调整。
一、 种植意愿调整的新特点
意向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吉林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保持稳定, 其内部结构变化为:
一是玉米种植面积预计将呈减少态势。 吉林省第一大种植作物玉米, 一改过去几年的增长态势, 意向种植面积首次出现反转, 农户种植热情有所减退, 预计2016年玉米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一个百分点左右。 以上仅为农民自主调节的反映, 如果2016年春播前玉米价格再作调整, 预计玉米种植面积将进一步减少。
二是水稻种植意愿稳定。 根据意向调查结果显示, 2016年农户种植水稻热情不减, 种植面积预计较去年增加1.1%。
三是豆类作物种植意愿有所回升, 特别是绿豆、 红小豆种植意愿提升较快。根据意向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农户豆类种植意愿有所回升, 预计面积较去年增加12.6%, 一改过去面积持续萎缩态势。 其中, 大豆农民种植意愿止跌企稳,播种面积预计比去年增长4.1%; 农民种植绿豆、 红小豆意愿增长明显。
四是耐旱作物高粱在吉林省西部农户种植意愿增加明显。 受去年干旱及市场价格上升双重影响,2016年吉林省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户种植高粱意愿增强明显。 据意向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吉林省高粱种植面积预计较去年增长20%以上。
五是薯类意向种植面积持续减少。 其中, 马铃薯预计播种面积比去年下降一成半。
六是经济作物继续深度调整。 但在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占比不大, 吉林省农作物以粮为主的格局并未发生改变。 花生、 蔬菜、 瓜果等种植意愿增强。 据意向调查结果显示, 在油料作物中农户种植花生意愿近年来增加明显, 一直呈增长态势, 今年预计种植面积较上年增加7.9%; 蔬菜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3.6%;瓜果类中西瓜、 甜瓜、 草莓均有不同程度增长, 其中草莓增幅最为显著。 其他经济作物只有零星分布种植, 烟叶、 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维持稳定, 多为当地独特种植条件及历史传统种植区。
二、 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 农户玉米种植意愿降低的主要原因及附带影响
一是受去年玉米临储价格下调影响, 玉米种植效益减少, 导致部分种粮大户投资成本回收速度放缓, 借贷本金占用时间延长, 由此产生的借贷利息增加, 加大了种粮大户经营成本和扩大再生产难度。 二是玉米降价, 农民种植积极性受挫。 据对长春地区部分卖粮农户调查, 当前玉米平均每公斤1.70元左右, 比去年同期下降0.2元左右, 降幅为9%左右, 受此影响, 每垧玉米同比减收2000元左右。 部分农民担心今年玉米价格继续走低, 原本有意今年多种玉米的耕作户放弃了转入耕地打算, 部分承包期满的经营户也放弃续签土地流转承包合同。 三是个别调查村位于城市周边, 近年来被列入建设开发计划, 农户为获得更多征地补偿, 把原本种植玉米的田地突击性改种树苗。
吉林省农民多年来对玉米生产、 生长习性乃至植物保护、 田间管理等生产环节非常熟悉, 形成了丰富的种植经验, 虽然国家临储价格下调对农户积极性影响很大, 但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 改种其他作物反而不习惯, 因而种植面积并未呈现大面积萎缩态势。
玉米降价连锁反应最明显的是土地流转价格大幅度下降。 据调查, 长春市九台区龙嘉镇草城村去年土地流转价格为每公顷8000—10000元,2016年2月19日调查时, 每公顷标价6000元无人承包, 土地流转价格同比下降25%—40%。
(二) 水稻面积保持稳定微增的主要原因
一是大米是城乡居民不可缺少的主食, 尤其吉林省大米, 生长期长, 品质优良, 具有很高知名度, 市场需求量大, 价格高好销售, 价格稳定。 二是部分地块原为水改旱地块, 由于2015年玉米价格低, 一直呈下降趋势, 因此部分条件允许的旱地又改回水田, 水稻种植面积上升。
但水稻种植受生产水源、 平坦的地势等条件局限, 不能无限度开垦, 需因地而异, 量水开田, 近年来新水田开发增量有所放缓。 水稻面积增长也是受民间土地流转因素影响而至, 不是真正意义上新开垦的水田, 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并无太多增长空间。
(三) 豆类作物种植意愿恢复, 绿豆、 红小豆表现抢眼的主要原因
1. 大豆虽然受种植习惯及国家对大豆实行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影响, 农户种植意愿有小幅回升态势, 但国家政策力度有限, 实施效果不明显, 未来吉林省大豆种植面积恢复增长仍不乐观。 具体来讲, 一是大豆产量偏低, 可比效益不如种植玉米。 正常年景, 每公顷大豆平均产量为2800公斤左右, 按照大豆平均每公斤5元价格计算, 每公顷大豆收入14000元左右; 扣除生产成本每公顷大豆可获8000元净收入。 正常年景, 每公顷玉米平均产量为12000公斤左右, 按照玉米当前1.86元/公斤价格计算, 每公顷玉米收入20400元, 扣除生产成本每公顷玉米可获12400元净收入, 每公顷大豆至少比玉米少收入4400元。 二是大豆种植风险高。 大豆抗灾能力薄弱, 属性喜水, 田间持水量不低于60%, 适宜在低洼地带种植, 特别开花后期结荚早期, 对气候要求更高, 一旦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将严重影响产量, 种植风险远远大于玉米。 三是大豆种植人工成本高。 大豆种植需要进行中耕除草, 要进行三铲四趟; 玉米可以免耕播种, 不需要人工除草, 喷洒除草剂即可完成中耕除草。 大豆收割、 脱粒等工序都不能使用机械作业, 只能人工操作; 而玉米收割、 脱粒可以通过机械作业完成, 面积相同情况下, 大豆种植比玉米牵扯的劳动力多。
2. 绿豆、 红小豆是近两年农户比较看好的种植作物。 种植意愿上升明显。绿豆、 红小豆价格近几年相对稳定, 加之去年气候条件影响, 产量好, 而且投入不大, 不用精心伺候, 省工省时, 特别受西部盐碱干旱地区农户青睐。
3. 高粱今年农户种植意向增加明显的主要原因: 高粱是近几年一直被吉林省西部地区农户看好的作物, 其抗干旱、 耐盐碱都强于其他作物。 与种植玉米效益相比较, 种植高粱投入相对较少、 种子价格低、 用肥量小。 在正常气象条件下, 高粱的产量比玉米产量略低, 但在吉林省西部干旱半干旱气象条件下, 高粱产量比玉米产量还要高, 而且高粱变现快, 脱粒后即可出售变现, 出售价格也高于玉米 (目前高粱价格2.1元/公斤, 较上年1.96元/公斤增长12.9%), 所以深受西部种粮农民欢迎。 同时高粱也是吉林省西部农户调整种植结构, 替代玉米的最直接、 最简洁的作物, 对于稳定种粮农民收入, 具有积极意义。
4. 马铃薯种植面积减少, 价格一路下滑是主要原因。 种植户收益甚微, 甚至有时出现亏损, 农户种植意愿不高, 近年来马铃薯在吉林省的种植面积萎缩较多。
5. 油料作物花生种植意愿有所提高。 主要由于前年花生价格一路走低, 农户种植花生普遍赔钱, 直接导致花生的播种面积大幅下降。 近两年花生价格企稳回升, 西部沙性土壤区农户种植花生意愿有所提高, 种植面积呈扩大态势。
6. 蔬菜种植意愿有所提高。 主要是由于农民为求自给, 习惯在房前屋后的园田地上种植各种应季蔬菜, 不施化肥不喷农药, 虽然单产不高, 但是农村各类绿色无公害的时令蔬菜深受城市居民青睐, 农民也把蔬菜生产作为提高收入的增长点。 因此今年农户 (特别是郊区农户) 对蔬菜种植意愿高涨。
7. 瓜果种植意愿重拾。 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去年吉林省降水偏少、 气象干旱,西瓜、 甜瓜品质较好, 受供求关系影响, 价格一路走高, 瓜农今年种植甜瓜热情高涨。 特色草莓种植近几年在城市周边地区也发展较快, 有条件种植的农户意愿还是很稳定。
从今年农民的种植结构变化情况看, 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就是种粮农民的收益比, 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各种农产品价格。 虽然近几年吉林省农民市场意识和效益观念得到了增强, 但是种粮农民普遍年龄偏大, 文化水平偏低, 适应市场、 驾驭市场的能力还比较脆弱, 市场供求关系及价格信息滞后。 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在信息发布、 政策引导等方面加强服务, 促进农民种植结构日趋优化, 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