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法兰西之新外交政策
法国外交上新人物
在19世纪末年,法国外交政策上表现有一种新精神,代表此精神者为有名的政治家德格赛(Delcassé)。德格赛于1898年入掌外交,时恰在英法间有名的华修达(Fashoda)事件发生之前。德格赛虽不及防止此不幸的危机之发生,然而他的新外交方针,足使此事件以后英法两国关系上不再有危机发生,而且两国关系从此进于亲善方向。
在哈罗托主持外交之时代,德意志可以操纵时局,实际减削俄法同盟之效用。及至德格赛于1898年6月执权,法兰西之外交乃寄托于一个最有卓见的政治家之手。德格赛看清了法兰西在外交上所以无力量之原因,而看出法兰西政策如何革新之方法。德格赛在对外政策上执定有两个方针:第一是法兰西发展之全力当集中于它的自然的势力范围,即西部地中海;第二是法兰西外交行动之独立,当依与意国及英国之妥协以树立之。他从1898年就外交总长之职,以至1904年为摩洛哥事件退职,七年之间,继续主持法国外交,根本的变更了法国对外关系,影响欧洲政局全体。
法意之妥协
德格赛就职以后,首即从事于对意妥协。法意之间自1881年因突尼斯问题失和,迄于1896年,继续互相敌视。在此时期中,意大利政治上最有势力者为克利斯毕(Crispi);他是排法而亲德之人,在他握权之时期,意大利废弃对法商约,引起两国关税战争,而加以其他许多小事件,激动两国国民恶感。
但意大利人在此项排法政策之下,渐感不利,而适在1896年,意大利派赴阿比西尼亚(Abyssinia)之远征军惨遭败北,克利斯毕随即去职。法意妥协从此有实现之可能。德格赛入掌外交,随即开始对意谈判,在1898年协定《法意通商条约》,以调和两国经济的利益。德格赛且进而给此妥协以更确定的政治性质。在1900年,1901年,1902年之三年中,法意两国外交家依换文及会谈,完成两国政治的妥协。法国约定不干涉意大利在托里波里(Tripoli)之行动;意大利在此方面得有行动之自由;意大利则对法国保障,决不妨害法国在摩洛哥之政策。意大利声明,就意大利自身说,三国同盟完全是防御的性质;无论如何,意大利决不能为侵略法国之工具。
意法妥协之效果
法意妥协成立,既使法兰西在西部地中海之地位臻于安全,亦且有助于法国在欧洲外交独立之恢复。法意之不和,向为法国外交上一个弱点,同时即为德国外交上一个强点。意大利对法恶感,实为德国外交所以挟持法兰西之具;此恶感一旦消灭,德国不复能操纵于其间。
对英接近
德格赛于意法妥协成功后,从事于其新外交政策之第二步。而此举则同样的成功,且有更重要的效果。假若法兰西未有对英妥协,则法意妥协之价值有限,而且不能望其安固;法国在摩洛哥之发展纵非不可能,当亦甚困难,而德意志在大陆之优势将不可破。德格赛在1898年华修达之危机中,竭力镇抚法兰西对英之敌忾心;他深信法国如欲恢复其在欧洲之地位,必须取得英国之友谊。幸而在英国方面,亦有新人物主持外交;沙利斯倍里(1900年卸外务大臣职)之后继者兰斯顿(Lansdowne)及英国新王爱德华七世(Edward VII,1901年即位),皆能悟解德意志世界政策之对于英国的危险,而看出有英法妥协之必要者。其结果则有1904年之英法协商。依此协定,法兰西与英国相互承认其在非洲北岸之势力范围,使法国得着自由在地中海西部发展必要的保障。
对西班牙妥协
法国在非洲之地位,在英法协商后数月,又依其与西班牙(1904年9月)之协定而更加巩固;依此协定,法西两国在摩洛哥之势力范围相互划定。
德格赛成就此等协定,为法兰西取得外交之独立地位。法国对意对英之争斗告终,可以免于受德国的挟持。他从此可望将法兰西的政策由被动变为主动。德格赛之新外交,实根本的转移了欧洲全盘政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