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当代中国与俄罗斯印度的关系
俄罗斯与印度,是中国周边两个重要的大国。从地理上看,一个居于中国的北面,一个位于中国的南面。两个国家与中国都有着没有完全解决的边界问题,这也是在将来或许会引起国家之间麻烦的问题。
但俄罗斯和印度两国,现在与中国都是金砖国家集团的成员国,有着解决问题的共有舞台和多种渠道,完全可以避免彼此恶性竞争和战略对撞。在和平发展竞争共赢的良性竞争中,以中国良性竞争战略发展的智慧,中国在将来可能与俄罗斯和印度,对历史上遗留的边界问题,找到彼此能够接受的合情合理的解决办法。
在不断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上,中国经济体的快速持续发展壮大,必然会形成以大中华地区为核心的新世纪经济发展模式,会使中国产生更大的世界性影响和历史性影响。中国如果能排除亚洲地区之外的外来势力的干扰,解决好与俄罗斯和印度的边界划线问题,带动中国周边国家合作共赢和平发展,就能给世界创造国家之间良性竞争共同发展的模式,也许会成为为未来和平解决边界纠纷的典范。
中国与俄罗斯的历史关系
俄罗斯是地理上的欧亚国家,在文化上属于欧洲国家。但俄罗斯从莫斯科大公国变为沙皇帝国以来,其版图不断向东扩张,强势地进入亚洲地区的国际竞争,逐渐展现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在现代世界中,俄罗斯因为其民族性格和意识形态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常常被美国和欧洲列入另类。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思想、文化底蕴深厚。俄罗斯的哲学、文学、艺术、科学各界涌现过一大批明星巨匠,创作过大量的世界名著和伟大作品。
俄罗斯人性格粗犷、富于进攻性,这种性格极易激发创造性思维,且善于应对挑战。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悠久而又复杂。近几百年来,总体上一直是俄罗斯对中国处于强势地位的竞争关系。说起中国与俄罗斯的历史关系,就不能回避历史上俄罗斯对中国一再侵犯和掠夺的事实。
从清朝中期开始,沙皇俄国不断采取武力进犯中国的行动,以扩张俄罗斯领土版图。俄罗斯帝国是从一个曾与中国边境距离远在几千公里外的地处欧洲的小小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地成为世界大国,以至成为中国的邻国的。沙皇俄国以“必须以实际占领地方的办法来支持俄国外交上的要求”的对外扩张战略,不断蚕食中国领土,强迫清政府签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掠夺了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俄帝国是掠夺中国领土最多、逼迫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最多的国家。
对于沙俄时期侵占的中国大片领土,列宁曾经指示苏维埃政权,废除沙皇俄国与清朝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侵占中国的领土归还中国。对于沙俄掠夺中国领土的丑恶行为,列宁极为痛恨,他在《致捷尔任斯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全集》第38卷第171页)的信中,表达了他对沙俄政府掠夺中国领土之行径的愤怒与谴责:“沙皇政府在对待邻邦中国时,总是力图不付出战争费用,不冒战争风险而获得成功,他们总是趁中国局势混乱时疯狂讹诈中国领土,这是帝国主义最丑陋的行径。”所以,在1919年7月25日,在列宁领导主持发布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通称《加拉罕第一次对华宣言》)中明确宣布:“苏维埃政府决定把沙皇政府从中国人民那里掠夺的,或与日本人、协约国共同掠夺的一切中国领土交还给中国人民。”之后,在1920年9月27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再次在《加拉罕第二次规划宣言》中强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正式宣布:‘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定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并将沙俄政府和俄国资本家阶级从中国夺得的一切,都无偿地永久归还中国。’”
1924年5月21日,中国国民政府与苏联政府正式签订《中苏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根据相互平等原则及苏俄两个对华宣言的精神,两国政府同意将中国政府与沙俄政府所签订一切条约废止,并在签订《协定》之后一个月内,举行双方会议,商定解决所有悬案的详细办法。
遗憾的是,后来因为中国内战和列宁的去世、继任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对华政策的改变,使列宁的指示和列宁领导主持发布的两次《对华宣言》的精神没有得到贯彻执行。俄罗斯与中国至今存在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将来一定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得到合理的解决。
在从清朝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是中国几乎一直处于弱势的被动地位。20世纪中期的俄罗斯是世界超级大国苏联的核心,曾对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中国现行的国家制度的形成,产生过根本性的巨大影响。
近百年来的中苏关系及中俄关系,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变化。在中国国民革命时期,苏俄是中国三民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同盟军和支持者。虽然,苏俄对中国的援助,有着苏俄在国际远东战略的需要,但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是事实上与中国最早结盟成为反法西斯阵营的同盟国,是援助中国抗日出资金、人员、武器装备最多的国家。苏联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武装进行援助,也是对当时的国民政府正规军的抗日运动援助资金最早最多的国家。而且,在中国抗日战争的总爆发初期的1937年之后,就立即投入大量的军力、人员、武装,积极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军队与中国军民一起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直到苏联红军直接进入中国东北,彻底打败日本关东军,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初期,苏联大力支援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但后来由于中苏两党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路线出现严重分歧,以及苏联与中国领土主权的争议,导致中苏关系在20世纪50年代末逐渐降温以致敌对化。
苏联在解体前后的20世纪90年代初,中苏关系出现解冻。此后,苏联解体,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迎来了友好合作的新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力和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快速强大,真正成为一个世界性大国,也迎来了中俄关系发展的新时代。
中俄之间的遗留历史问题,并不妨碍中国与俄罗斯现在因为共同的国际利益和彼此的国家利益能发展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当代中国与俄罗斯之间合作大于竞争的关系
虽然苏联解体了,但俄罗斯一直还是没有放弃成就世界一流大国的雄心,这从俄罗斯选择表现其民族传统思想文化的双头鹰作为国徽这样的表现中,就充分体现出来。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在1473年娶了拜占庭帝国的索菲亚公主后,将双头鹰图案放进俄罗斯国徽中,象征莫斯科是第三个罗马,以显示自己是古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在1993年11月30日,依然决定采用“十月革命”前伊凡雷帝时代的双头鹰图案为国徽,它一头望着西方,另一头望着东方,但这个双头鹰比历史上的伊凡三世双头鹰,有着更深层次更广阔视野的含义。
苏联的解体,使得中国外围的安全威胁大大减弱。安全和平的国际环境,使中国能够大胆裁军百万,有了一个可以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良好环境。
东欧局势剧变,俄罗斯进入了急剧衰退之中。俄罗斯的衰弱、美国对俄罗斯和中国的打压,使俄罗斯与中国靠得更近。普京要重新实现俄罗斯的欧亚大国梦,其重要的国际战略组成部分,就是必须联合中国。如果俄罗斯不能实现与中国的联合,必然被西方国家孤立。
当前中俄两国的战略需要,促使现在的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时期。两国放弃一些历史分歧,搁置了历史问题和领土边境划分问题,以联合的力量对付美日同盟对俄罗斯与中国的战略压力。但这并不是说,中俄之间没有了竞争。只是中俄进入了一个良性竞争的地步,是双方合作共赢的竞争。
至于俄罗斯与中国战略合作大于战略竞争的良性竞争关系,能够持续多少年?这取决于未来两国实力的发展状态、两国关于边境的谈判,有待于未来两国领导人和有识之士的持续努力。
中国与俄罗斯关系,在进入21世纪以来已有十多年的良性发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促进因素,是由于两国都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战略压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北约东扩,让俄罗斯直接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并且,美国在俄罗斯国内继续进行意识形态的软性战争,发展美国的同盟者,巩固和发展西方意识形态在俄罗斯国内已经建立的阵地。美国的一些战略家们甚至毫不隐讳地公开宣称,继续进行将俄罗斯更进一步解体的工作,使俄罗斯瓦解为更多的国家,以削弱俄罗斯的实力及其国际竞争力,降低其对美国的世界头号强国的国际地位和对西方国家安全的威胁。美国的对俄外交战略,也是符合西方欧洲国家的利益,因此能得到欧洲大国的赞同和支持。
俄罗斯现在既是发达国家集团G8的成员国,又是新兴国家集团“金砖国家”的成员国,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还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仍然是当代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是当今国际关系力量平衡的重要一极。
俄罗斯虽然处在G8集团中,但俄罗斯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美国及其欧洲的盟国,这是世人皆知的现实。这种竞争也是近几十年的美苏竞争和几百年俄罗斯与欧洲国家竞争历史的自然延续。尽管俄罗斯总统普京曾经非常诚意地要努力改善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但美国在战略上依然把俄罗斯视为危险的对手,在把一个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变成为北约国家后,又把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建到俄罗斯家门口,使俄罗斯处于更加危险的境地。美国甚至把俄罗斯列入核打击名单中的主要国家之一,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十年中,美国不会改变其遏制俄罗斯的国家战略。
美国在调整中的“重返亚洲”的战略中,把中国定位未来最大的假想敌,制定对付中国的各种遏制战略和战术。美国拉拢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印度、韩国等国,企图在中国周围拼凑亚洲版的北约,在东北亚、东海、南海挑起事端,以遏制中国的强势崛起。
正是中国与俄罗斯都面临着现实的来自于美国的国家安全威胁,使中俄在国际舞台上的很多方面能够走到一起。为维护亚太地区和平和世界和平,反对美国霸权主义,建立和平发展和平竞争的世界格局,中俄两国近年来正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形成合作更加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成为制约西方国家冒险行为的一种制衡力量。
中俄正因为面临共同的安全威胁,具有建立未来多极化世界的共同世界观,现在很多国际事务中常常表现为有共同语言和彼此合作。恢复“二战”中战胜法西斯胜利者的历史与荣誉工作,就是中俄外交事务合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维护“二战”后建立的亚太地区的和平国际秩序,巩固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环境,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俄战略合作的重点。
除了外交领域和经济合作领域,中国与俄罗斯的合作,现在体现出更多的领域,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世界经济秩序改革、两国军事互信合作机制、整合“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提升上海合作组织在国际领域的平衡力量、保障两国安全的合作等各个方面,双方都有很多需要进行合作的战略需求。所以,中国与俄罗斯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这样的基础上,会愈益紧密。
在中国愈益强大的背景下,由于中国与俄罗斯之间还存在领土边境划分等历史的问题,俄罗斯实行的对华战略也有很多防范性举措。如俄罗斯可以把先进的飞机、核潜艇、航空母舰,卖给中国周边国家像印度、越南等,但对中国封锁军事技术,就是一种表现。
正因为中国和俄罗斯现在都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进行国民经济的建设,又因为中国与俄罗斯都面临着超级大国美国的国际战略的强力挤压,这就使中国与俄罗斯在国际上都走上了需要彼此合作的历史时期。在现在的联合国舞台上,在G20集团的政治体系内,在“金砖国家”的全面合作中,中俄两国是互相支持的战略合作国家。
现俄罗斯与中国都走在重新复兴国家的路途上,但又处在合作竞争的相互触碰中,所以,俄罗斯对中国也实行高科技和先进武器技术的严密封锁,俄罗斯不想中国太强大,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俄罗斯来说,如中国太强大,实力大大超过自己,就会对自己构成巨大压力。俄罗斯对印度、越南等国出售先进武器,但对中国却封锁先进武器的出口,这就是俄罗斯在与中国进行长期战略竞争中的一种防范措施。
当代中国与印度之间合作与竞争平衡发展的关系
中国与印度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古老国家,有着上千年的友好交往的历史。中国与印度之所以能够长期友好交往,与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所具有的共同特质即东方文化相通紧密相关。中国的儒文化与印度的佛教文化都强调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而且必须和平相处。
在过去两千多年的中印文化经济交流史上,客观地说,是印度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更大一些。印度对中国最大的影响,就是佛教文化。
中国与印度在文化方面的交流,始于西汉时期。印度的佛教文化,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尤其到唐朝至鼎盛期,对中国的文化、政治、艺术、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很大的影响。唐朝以后,中国文化形成儒、释、道三合一的格局,其中的释就是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
印度因为曾经被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长期侵扰,并沦为殖民地几百年,其自身的传统文化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印度政治文化,受英国的影响很大,并融合了欧洲其他国家政治文化的基因。印度现行的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几乎是印度文化与英国文化和其他欧洲国家政治文化基因的混血儿。印度现在实行的政治制度及其政治文化体系,很多都是复制英国文化及欧洲政治文化的。但这种复制又具有浓厚的印度文化色彩。
印度现在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我在2007年到印度旅游时看到,印度家庭生育率仍然很高。因为中国实行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所以,如不出现特殊意外因素,在未来不远的几年内,印度的总人口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印度虽然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却不是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的政治大国。但印度却是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兴国家,未来如果国家长期发展战略正确,并能持之以恒,就可能成为一个世界政治大国。
印度是一个雄心勃勃的国家,印度的战略家政治家们决不会甘心印度只做一个印度洋地区的大国,也不会甘心永远做一个对世界政治无多大影响力的三流大国。近年来,印度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快速上升。印度联合其他一些国家,极力争取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努力,就是一种表现。
印度也开始展现其争取成为世界军事大国的雄心,不仅已经拥有航空母舰,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还在继续大力发展军备。印度把军事实力视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以此作为取得综合实力世界大国地位的必要基础。印度把跻身军事强国行列、争当世界一流军事强国作为国家终极战略目标。印度现在是世界军火市场上的最大买家,是俄罗斯、美国、法国、英国等军事大国的军火商的大买家。印度希望用世界上各国最先进的武器,把印度军队尽快武装成为世界上的军事强国。但印度在军事上大量投资恰恰成为拖累印度经济发展和国家进步强盛的一个重要因素。未来的印度发展将证明,这种受陈旧的19世纪西方国家政治文化影响的国家发展方向,是阻碍印度成为世界一流大国的错误国策,不符合现代世界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
近年来,印度政府被军方一些强硬势力裹挟,把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对外武器采购上,既不能因为拥有各个世界军事大国的先进武器,使印度成为安全的国家,又大大损耗印度的经济发展后劲,消耗其国家的竞争力,可能会使行进在经济高速发展途中的印度走向反面。最近两年,印度的经济发展速度急刹车式地减慢,引发的民生问题,应该引起印度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的担忧。国际知名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在2012年4月将印度的主权信用前景,从稳定下调到负面,同时将印度的主权信用评级维持在BBB-,即适宜投资的最低级别;又在2012年12月发出警告:由于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以及债务负担沉重,印度的主权信用评级在未来有可能被下调至垃圾级。
印度与中国有领土争议,并与中国有着1700公里左右的边境线。由于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中印边境冲突,造成中印之间短暂的不愉快,现在两国友好关系正在修复的过程中。印度国内还存在着一些对中国非常不友好的势力。印度一些极端势力似乎已不记得当年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在中国侵略时,印度军队参与其中对中国犯下的罪行,而只记得印度军队在20世纪60年代与中国军队的对决中遭受惨败的仇恨和耻辱。印度大力扩张军备,当然对中国边境安全造成一定的压力。
印度处在中国的南部,在中苏关系恶化时期,苏联曾经把印度当作制衡中国的力量。所以,利用中印的边境摩擦的问题,苏联对印度采取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出售先进武器,拉拢印度,以期造成与苏联对中国的南北压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依然与印度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作为牵制中国的一个力量。
美国也想把印度拉入美国的政治版图,正在利用复杂的中印关系,实行巧实力外交战略,极力拉拢印度脱离俄罗斯,进入美国势力的战略圈子,发挥美国在亚洲不能发挥的作用。美国图谋通过利用印度的力量,实现美国的利益,实行美国全球战略中的亚太战略部署和战略平衡。美国鼓动印度国际战略向东看,希望其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在南海问题上,美国政治家怂恿印度与美国合作,期望能同东盟某些国家一起,构成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
印度很讲究战略和策略。印度把原来的邻国锡金吞并掉,就是通过长期耐心等待,选择周边国家忙于国内事务而无暇顾及其动作的时机,悄无声息地干了。世界上对印度顺手牵羊吞并锡金的行为,几乎没有太多的反应。所以,与印度打交道,中国决不可轻视对手。
中国不能容忍印度的某些极端势力一直纵容十四世达赖以及相关的藏独组织,在印度从事分裂中国的活动。中国应该利用“金砖国家”体系,通过印度政府,给予在印度境内的藏独势力施加压力,限制藏独势力的活动,缓解中国边境安全压力。
印度政府一再向中国重申,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对双方存在争议的六世达赖喇嘛出身地的藏南地区,印度政府却采取大量向那里移民和加大驻军的加紧占领措施,在领土争议中,这样的做法,印度会给自己增添麻烦的。中国有着自古就在藏南地区行使主权的官方文件,并握有六世达赖喇嘛出身地达旺的地契。
中国与印度都是“金砖国家”和G20集团中的国家,彼此有密切的沟通渠道,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中国与印度对目前的国际事务,有着很多相同的共识和共同的立场。在建立多级世界的发展格局、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改革世界经济秩序、支持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等国际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
中国与印度都是亚洲国家,是紧密相连的邻国,又同是历史悠久的古国,而且有着许多共同特质且又互为相通的东方文化,所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沟通,要比与西方国家沟通容易。
重视和发展双边关系,妥善处理领土争议与边境争端,是中国和印度双方共同面临的首要之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